在印度的头上,有个伟大的村庄叫做玉麦

在印度的头上,有个伟大的村庄叫做玉麦

 

在印度的头上,有个伟大的村庄叫做玉麦

 

作者丨半世浮云

 

打开地图,可以看到,在印度的头上,是中国的西藏山南地区,而其中,图中红点位置,是一个荒僻的小村庄,叫做玉麦。

 

玉麦地处山南地区隆子县东北部,距县城路途长达195公里。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就在玉麦下方不远处。由于玉麦紧邻地势制高点,战略位置异常重要。

 

在中印之间,隔在高高的喜马拉雅山脉,山脉虽高,但却并非全然隔绝,喜马拉雅山的小河沟,冲出了不多的若干条小通道,仅有大约10余条,包括“墨脱通道”、“玉麦通道”、“拉康通道”、“绒辖通道”、“察隅通道”……可见,玉麦的重要性。

 

在印度的头上,有个伟大的村庄叫做玉麦

 

来自印度洋的暖流,可以直接抵达玉麦,雨水的充沛,导致了这里草木极其茂盛,然而,雨水太多也有缺点:一年四季都雨雾弥漫,缺乏太阳的光照,因此土地里长不出任何粮食,连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的青稞也无法在这里生长下去,即便是土豆结出的果实,也仅手指头大小,几乎无法食用。

 

所以,这片美丽的国土,长期以来居住人口不多。

 

1936年,一条由英属印度伪造的、意欲侵吞中国领土9万平方公里的麦克马洪线,被他们自导自演地出现在出版的伪书里。

 

当1947年印度独立后,印度却刻意忽略掉曾经的中印边境传统习惯线,不仅要中国政府承认“麦克马洪线”,而且还妄图继续向北侵占中国政府管辖下的中国领土。玉麦,就在印度野心所向的不远处。

 

在印度的头上,有个伟大的村庄叫做玉麦

 

在1962年中印边境战事之前,玉麦虽然偏远,但历史上繁荣时期也曾有20多户中国人,300多的人口。虽然日子过得有些清贫,但在世代居住的土地上安息着,倒也自在。

 

直到1962年前的一段时间,玉麦人宁静的生活,被印军的频频挑衅而打破。面对着严峻的生存环境和印军驻扎的压迫,大量玉麦乡民们开始往外搬迁。有的搬到离大公路较近的曲松村,有的搬到了县城里。

 

1962年,印度在争议领土内设立军队据点,放肆挑起边界冲突,他们以为刚刚度过“三年自然灾害”的中国无力一战,然而,我们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却锐不可挡地对印军实施了自卫反击作战。在国内经济刚刚复兴,世界屋脊高原缺氧的恶劣条件下,仍然势如破竹,大获全胜!

 

子弟兵当时不仅战胜了印度王牌旅,还完全清理了印军在中国领土设立的据点。随后,为了表示中方以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而反对以武力改变边界现状的一贯立场,中方选择了主动撤军。没想到,印方竟然不思警醒,在败退一年半之后,重新将他们的实际控制线推进到和“麦克马洪线”差不多的位置。

 

在这一场持续了近两个世纪的博弈里,非法麦克马洪线穿越了玉麦的南部,原本国土面积达3664平方公里的玉麦乡,中国实际控制区域却只有1987平方公里,足足被印度占领了近1700平方公里的领土,包括了如今的塔克新等地区。

 

当年,印军来骚扰玉麦的和平宁静,危及玉麦乡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时,正是人民子弟兵,给玉麦人带来了安全,因此,玉麦人深深地爱着国家。后来时局稍稍安定后,一些玉麦乡民们也曾一度迁回。然而,自从看过了外边的“花花世界”,多数人便再也忍受不了大雪封山后长达半年以上的与世隔绝的寂寞生活,又一批批地重新迁走。

 

1983年,国家考虑居民生活的实际困难,将玉麦剩下的最后3户人家,搬到山外条件较好的曲松村。

 

但是,仅仅在曲松住了一个冬天,我们的老英雄——桑杰曲巴,就又带着家人迁回了玉麦。

 

这么做,桑杰曲巴并没什么豪言壮语,他只是朴素地说:“我实在是舍不得玉麦,这毕竟是我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地方啊!子弟兵为了我们流血牺牲,而如果我们都走了,这块国土上就没有人了,我们中国的地盘就会小了,子弟兵不就白流血了么!”

 

彼时的玉麦,是这样的(见下图),多美,却又多么寂静。

 

在印度的头上,有个伟大的村庄叫做玉麦

 

然而,美虽然美,只剩下一家人,生存条件自然比以往村里人多时更为艰难。

 

他们首先面对的就是缺粮的问题,为了把粮食从外面拉进玉麦,桑吉曲巴一家要先穿越一片沼泽遍地的原始森林,尔后翻越海拔5001米的日拉雪山,再走过一个陡峭的山谷,继续跋涉47公里的羊肠山道才能回到家。并且,必须一次性买够半年的粮食,因为玉麦还有近半年的时间因大雪封山而无法通行。

 

为了运粮,他们付出了巨大代价,他家最小的妹妹其加卓玛,正是在运粮的路上不幸冻死。

 

道路的艰险还造成了另一个巨大的创痛:桑杰曲巴的妻子突然生病后,尽管他连夜把她放在牛背上,赶紧外出就诊,一口气不歇息地走了数十里山路,然而,好不容易到了山外的卫生所,她的妻子却已然离去。

 

于是,从1983年至1995年,在长达12年的时光里,在玉麦19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最终仅仅定居着三个中国人,他们是父亲桑吉曲巴,和他活下来的两个女儿:卓嘎和央宗。

 

桑杰曲巴爱极了这片土地,爱极了他的国家。搬回玉麦后,桑杰曲巴用布条缝制五星红旗,先后曾做过4面国旗,除了每天将国旗插在玉麦的土地上,在山头上冲着对面山上的印度人挥舞中国国旗,桑杰曲巴一家还会坚持抵边放牧。每天天不亮,他们就开始放牧,挤奶、提炼酥油和奶渣。

 

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放牧行为,却成为对咱们国土最好的保护。中国虽大,却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中国虽不乏富庶之地,但绝不能仅仅有北上广深!

 

在印度的头上,有个伟大的村庄叫做玉麦

 

从1995年起,随着国力的进一步强大,国家开始将一部分国民迁入玉麦,这个曾经无比寂静的地方,渐渐有了更多的人气。桑杰曲巴一家,终于再次有了邻居。1996年,住户数增加到了3户,共18个人。

 

2001年,老英雄桑吉曲巴去世了,临终前,他嘱咐两个女儿:“我们不走,中国的地盘就不会缩小,你们俩一定要在这里留下去。”

 

央宗和卓嘉遵守着父亲的嘱托,在桑吉曲巴离世后,她们留在玉麦,守护着祖国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以牧代巡”,这一家三口,用半个世纪的坚守,告诉后人: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祖国土地,生命呵护。

 

也就在2001年,国家投资5000万的公路终于修通到玉麦!从此,玉麦人运送粮食,才终于不再是生死险途!

 

2006年底,玉麦乡的人口发展到7户27人。

 

2011年10月29日,西藏公安边防总队在山南隆子县玉麦乡成立了公安边防派出所。这是地处麦克马洪线附近的玉麦乡,首次迎来常驻公安边防部队。它的职责就是负责玉麦乡的边境管控,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展示着维护边境稳定和国家主权的决心。

 

2015年底,玉麦乡人口发展到9户31人。是目前中国人口最少的乡。现在的玉麦,变成了这样:

 

在印度的头上,有个伟大的村庄叫做玉麦

 

以上,就是我们中国的一个小乡村——玉麦的故事。也是一家三口半个多世纪以来,放牧为生,数十年默默无闻地主动守护着祖国数千平方公里国土的故事。

 

如果这个故事感动了你,请不要吝啬你的转发和“在看”,让更多人被感动,从而更好地爱护我们的国土!

– End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DsX3_aOxstPf6ZMNM6c5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