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都消费摆烂了,品牌还想搞消费升级

 

年轻人都消费摆烂了,品牌还想搞消费升级

作者|赵小爅

编辑|林   默

又一个朋友的公司破产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翻出了囤在家里的那几袋鸡汤米线——当时在他们几万人观看的直播间秒杀的战利品。

可惜,米线已经和它自家公司的辉煌一样,过期了。

两年前,他们公司也是一个站在风口上的新消费品牌,凭借“一碗米线半只鸡”的特色,称霸多个电商平台的速食销量榜,直播间ROI轻松做到3,还被抖音拿去当B端PR案例——

虽然投放1块赚到3块的逻辑,在最后被证实是亏本的,但这个表面成绩已经足够成为抖音招揽其他品牌来花钱时描绘的,别人家的品牌了。

那个时候,王子和公主也许都以为,自此就一直幸福地生活下去了。

两年间,他们公司进入了一种无法跳出又振奋人心的玄幻——

融资—烧钱推广—继续融资—继续烧钱推广。

年轻人都消费摆烂了,品牌还想搞消费升级

在一轮比一轮激烈的循环后,这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创始人,最终成了一个心灰意冷的破产老板。

与他一起意冷的,还有曾经营销铺天盖地如今营收锐减70%的王饱饱,曾经热销10亿如今被传资金链断裂的拉面说,曾经炙手可热如今市值跌掉80%的泡泡玛特,曾经大排长龙如今关店裁员的文和友、茶颜悦色,曾经风靡全网如今被全网嫌弃的完美日记、橘朵……

近两年那些风风火火刷过屏的新消费品牌,走过相似的路,看过相似的风景,有过相似的高光时刻,如今要么已经死了,要么还在垂死挣扎。

在新消费这条赛道上,再精彩的故事,再漂亮的推广数据,只要没了融资这块釜底的薪,都会变成一锅死灰。

前几天,某著名投资人还在微博上公开喊话,说“我就没搞懂,为啥那么多投资机构忽然对新消费领域完全失去信心,停止投资”。

啧,为啥失去信心,你个投资人还不明白么?

年轻人都消费摆烂了,品牌还想搞消费升级

 1 

虚张声势背后

击鼓传花的游戏

去年夏天,创投圈流传着一个听着像是段子的故事:

河北一家开了二十多年的驴肉火烧店被资本盯上了。四五家资本同时找到老板,抢着给钱,希望能帮他“做大做强”。

这让老板心生恐惧,看不懂也搞不明白,这些蜂拥而上的资本到底想干什么?

人家当然是要带你出任CEO走上人生巅峰,帮你这个小破店顺应“新消费主义”潮流,把10元的驴肉火烧卖到30元,还要发扬光大卖到全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啊。

年轻人都消费摆烂了,品牌还想搞消费升级

一个普遍的共识是,2020年是新消费的崛起元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同比下降3.9%。而全国居民在食品烟酒方面人均消费支出达6397元,同比增长5.1%。

毕竟疫情宅家的日子里,普通人除了吃喝,也没有其他花钱的欲望了。

这很好理解,于是那时候的资本除了新消费,也没有其他好去的地方了。

从2020年到2021年,从奶茶、气泡水、咖啡,到拉面、烘焙、植物基,甚至麻辣烫、炸串、调味品、内衣……你认识和不认识的消费公司都开始拿钱拿到手软。

CBN Data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就有333起新消费项目诞生,500亿元的热钱进入,金额超过了2020年全年。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1-12月,国内新消费行业共发起融资交易事件(不包括IPO、定向增发)826起,涉及交易总额高达831亿元,远超2020年的286起,交易金额也差不多到了同期的两倍。

那时候,投资圈对新消费的论断是:

“所有消费品都值得再做一遍”。

再做一遍可以有很多层不同的意思,但一定有一层大家共通的意思——

把本来卖5块的东西卖到20块。

那多花的15块钱,一定有几块钱是去了“产品研发”的,但更多的钱,去了花里胡哨的包装上,花在了带货网红的佣金里,流向了了公司向下一轮投资方画饼的增长数据里。

这个钱,当然也没白花。很多才成立几个月的新消费品牌,还没实现盈利,估值就已经哄抬到几个亿。

投资方为了抢项目挤破头,不惜打碎稳定了几十年的估值体系,从PS1~3倍,疯狂加火炒到7~10倍。

换个品牌,换个包装,消费就升级成了“新消费”。新瓶装旧酒的故事开始不间断上演,新消费品牌也开始扎堆诞生。

年轻人都消费摆烂了,品牌还想搞消费升级

 2 

星巴克输在了

想象力的起跑线上

只是几个月的时间,一家网红新消费品牌线下门店的估值,可以从“一家门店2000万”通货膨胀到“一家门店一个亿”。

这是一个你作为路人,看着客单价和人流量做一道小学乘法题,怎么也算不出来的数字。

“一家店一个亿”是啥概念呢?

成立五十多年的星巴克,目前在全球有3.5万家门店,总市值973亿美元,单店估值278万美元。

虽然咱不知道人家店里卖的产品是不是“天花板级别”,但这人家这资本素养妥妥是“天花板级别”了。

什么样的产品,能撑得起这样的门店和品牌估值?

年轻人都消费摆烂了,品牌还想搞消费升级年轻人都消费摆烂了,品牌还想搞消费升级

“X届爱马仕”“XX天花板”“XX国货之光”“新晋XX”的形容词,早就在不同品类、不同品牌、不同产品之间轮番流行,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轮流坐C位。

千篇一律的形容词,千篇一律的扩张模式,千篇一律的“用心做营销,用脚做产品”之后,是千篇一律的倒下。

2021年8月,从中概股集体暴跌、新消费公司接连上市即破发开始,新消费逐渐熄火了。

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2021年1-6月,整个消费赛道的融资数量为595起,交易金额为1269.05亿元。而2021年6-12月,消费赛道的融资数量为483起,交易金额降至766.70亿元,将近减半。

上半年所有被追捧的模型,下半年都不成立了。上半年所有被吹捧的故事,下半年都没人信了。

2021年末,投资圈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变,扬言“三年内99%的新消费都会死,明年就会死一半”。

年轻人都消费摆烂了,品牌还想搞消费升级

做新消费的公司,从香饽饽变成了唯恐避之不及的洪水猛兽。

做新消费的投资方,从金字塔尖一跃跳进鄙视链最底层。

就连被新消费瞄准的消费者,都养成了“慧眼识广,光看不买”的自律意识。

IT桔子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餐饮行业的融资总金额不足去年全年的10%;食品饮料赛道的融资项目数量和融资金额,均不足去年全年的10%。

到了2022年7月,有投资人说,上半年消费投资大概同比下降了70%。有投资人说,现在谁还看消费,谁就在鄙视链最底层。有投资人说,我是投消费的,最近半年没开张了。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

在To C推广上,新消费品特别喜欢用的一个形容词是“XX入股不亏”。

我不知道你买过这些产品之后觉得亏不亏,但最后一波接盘的投资方肯定是亏哭了的。

 

 

 3 

年轻人都消费摆烂了

品牌还想搞消费升级?

消费升级,是商业原本是为年轻人定制的时代巨浪。而年轻人们,也曾经在这里浪过。

如果你是个年轻人(自诩也算),最近几年,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生活经验:

年轻人都消费摆烂了,品牌还想搞消费升级

出门逛街,先买一杯奶茶,边喝边溜达,看见卖网红麻薯、点心、脆皮五花肉的,也排个小队买份尝尝。

在家冲浪,刷到几篇网红美妆品牌的图文视频种了草,看着“一杯奶茶钱”的价格,下单两个试试。

半夜饿醒,刷刷短视频被浓油赤酱的食物特写勾起馋虫,看见正好有“限时折扣”,毫不犹豫买了一打。

年轻人都消费摆烂了,品牌还想搞消费升级

当你尝试了一圈网红新消费之后,突然发现,其实网红奶茶小吃都是一个配方,网红美妆虽然便宜但真的很难用,网红零食包装花哨可性价比太低……

于是,你对“网红XX”开始祛魅了,甚至还有了点排斥。

当你戒断网红消费一段时间之后,突然发现,其实花20+买包速食拉面不如下楼吃碗现做的,买20个平替不如1个大牌好用,同样的东西包装花哨一点就贵几倍,那些非必要消费都没必要发生,花钱没有攒钱来得踏实,荷包变鼓比变瘪难太多了,……

后来,当“只要一杯奶茶钱”“第二件5元”的推销声音再次响起,得到的回应变成了:

“不好意思,我现在连5块的东西都不买了,只想买5毛的。”

比如low穿地心且廉价的,零食边角料。

从吐司的面包边、蛋糕的边角料,到猪肉脯的碎片、烤香肠的屁股,凌乱地堆在透明塑料袋里,毫无美感,卖正价商品的1折。

年轻人都消费摆烂了,品牌还想搞消费升级

你看人家这个摆烂的包装,对比资本推崇的精致国潮风新消费,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不相干。

可就是这样真实得邋遢的商品,真实地卖爆了。

根据《2022Q1魔镜消费新潜力白皮书》,零食边角料是2022年增长幅度最高的潜力市场,单是2022年第一季度,淘宝上的边角料零食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至于零食边角料的售卖主阵地拼多多,销量超10万的边角料食品更是比比皆是。

不仅如此,广大认清消费主义陷阱并勒紧裤腰带的年轻人,不光把零食边角料买成了一个市场,还把差几天就过期的食品也买成了一个市场。

《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临期食品消费者年龄为26-35岁的占比47.8%,超七成为青年群体,超六成为中等收入群体。

这都不是消费降级,这属于真实的消费摆烂了。

摆烂的原因很简单,这届被新消费最寄予厚望的年轻人,不仅存不下钱,连工作都找不到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6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其中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9.3%。

这是自2018年1月该指标公布以来的最高纪录,远远超过了国际上7%的失业预警红线。更不要说7月后全国有 1076 万大学生毕业,与19.3%青年失业叠加,青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这样处境下的年轻人,真的没钱为溢价高昂的新消费买单了。

年轻人都消费摆烂了,品牌还想搞消费升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689亿元,同比下降1.5%。单独看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47亿元,同比下跌6.7%。剔除三年通胀因素,当前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19年还差。

于是,那些曾经踩在年轻人心巴上火起来的新消费,也被经历过社会毒打的年轻人抛弃了。

毕竟荷包厚度决定消费观高度。

我自己的生活外包装都被撕去了,我还怎么为别人的外包装买单呢。

 

 

 4 

铁打的供应链

流水的网红品牌

这一场大潮过去,年轻人觉醒了,品牌倒下了,资本受伤了,如此兴师动众的投入,完全没有人获益嘛?

2007年,一家卖果汁的公司成立了,那时还没有新茶饮的影子。

2015年,这家公司在新三板挂牌,融资近3亿元,当时的大客户还是汇源果汁、农夫山泉、可口可乐。

那时,奈雪的茶成立了,且订单量迅速暴涨,一跃成为这家公司的第一大客户。

到了2022年,这家叫田野股份的公司,依然鲜为人知,却年年盈利,还带着亮眼的业绩去上市了。

而奈雪的茶,广为人知,却亏损了四年,作为“新式茶饮第一股”,在一年时间里市值蒸发了200亿。

当新消费品牌们集体困于亏损时,供应商们集体赚钱到手软。

年轻人都消费摆烂了,品牌还想搞消费升级

当喜茶裁员,奈雪亏钱,乐乐茶关店,卖奶茶的全体卷到飞起时,给这些奶茶店“卖水”的供应商,齐刷刷带着傲人的成绩单,气定神闲地准备上市了。

卖纸杯的恒鑫生活,卖纸袋的南王科技,卖奶精的佳禾食品,卖果汁的田野股份、卖代糖的三元生物,卖调味料的宝立食品……

在这些公司的招股书里,可口可乐、娃哈哈、元气森林、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瑞幸、星巴克、蜜雪冰城等大客户排排坐着,用一年上千万的订单,默默为供应商的精彩业绩背书。

谁承想,这些动辄数十亿的年营收的茶饮品牌,最后还没几家卖纸袋纸杯的利润高呢。

虽然近五年奶茶行业热火朝天,但开奶茶店仍然是一桩“十店九亏”的生意。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全国可持续经营超过一年的奶茶店仅为18.8%。

而这些站在奶茶店背后的供应商们,最早的成立于1997年,最晚的成立于2007年,在一波又一波的品牌大战中屹立不倒,最终闷头赚到了钱。

流水的网红品牌,铁打的供应商。

同样的道理,在奶茶、食品、美妆等新消费品类上全部得到了印证。

不是所有的奶茶都能活过一年,但卖奶茶杯子的总能多活几年。

不是所有的网红零食都有回头客,但卖零食调味料的永远有回头客。

不是所有的新潮化妆品都有技术壁垒,但所有的化妆品牌都离不开卖玻尿酸的工厂。

这就像,虽然你不喝喜茶和奈雪了,但是你还要喝coco、喝蜜雪冰城,人家coco和蜜雪冰城也是要买杯子的。

从消费升级到消费降级,从消费降级到消费摆烂,花里胡哨的消费品牌一茬又一茬死去,只有背后朴实的消费供应链穿越风口活了下去。就像新茶饮一片热火烧过之后,只有那些卖“杯具”的长久地火了下去。

时代的一盆冷水浇下,浇灭了新消费烧钱营销的野火,浇灭了资本投机的狂热,也滋养了真消费的土壤。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中国GDP同比增长8.1%,其中消费支出贡献了5.3%的增长值,贡献率达到 65.4%。

新瓶装旧酒的套路不灵了,泡沫出清之后,只有认真卖酒的才能永远招徕喝酒的人。

来源爅爅有闻(chattycats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QSHzEhcg5etSy3dxqW0vdA

2022年,谁来拯救消费市场

(本文5000字,是我对消费市场的总结和观察,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开年没多久,有几个客户问我要2021年实体商业的客流数据。

 

去年,我明显感觉这些朋友对市场数据明显更关心了。不过从下半年开始每次数据出炉,微信那头的回复除了谢谢之外,都有哭脸或者捂脸的表情包。

 

临近年关,很多朋友其实心里早已经有数,如果每个月的高频数据不太好,全年数据当然也不可能在最后一个月有什么惊天逆转。

 

刮彩票,看到“谢谢参”三个字,基本上你不会觉得自己还有得奖的机会。

 

2020年上半年实体消费遭受重创,数据基数低,所以2021年上半年数据都挺亮眼。挺多人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然而进入下半年很多人发现即使在疫情没什么反复的地区,销售额和人流量也都没有回到2019年的水平。

 

实体商业有人把锅甩给了电商,这显然有些偏颇。

 

电商行业2021年的数据也不好看,从618开始各大电商对购物节的数据就开始犹抱琵琶半遮面,到了第三季度财报季发现,数据一个比一个惨。

 

当然了,人家的惨是不达预期的增长速度。

我特地翻看了一下2021年初各大电商的年度业绩展望,啧啧啧,那里工作的兄弟们年底总结,估计一点都不比实体商业的同仁轻松。

我曾经写过一个内容,实体商业的恢复,短期肯定要看疫情,长期就要看经济了。

 

刚性约束让消费者不出家门,一旦能出来自由活动,必然导致的是报复性消费;然而当消费者们开始担忧自己的收入和工作了,出门消费的总需求就会显著下降。

 

后者比疫情影响的力度和时间跨度可都大多了。

 

消费如何破局,是所有人面对的一个重大难题,不分线上线下。

2022年,谁来拯救消费市场

2022年我们面对的是进一步发展的K型消费结构。

 

K消费市场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不受什么影响,出国受限反而推动了高端消费品的迅猛增长;受到收入和收入预期的影响,普通收入的消费者变得谨慎,消费出现降级。

如果各位去SKP、IFS、恒隆,随时去随时可以看到大牌奢侈品店的人潮汹涌。至于那些全渠道销售的高端商品,就更是看不出影响。前几天看新闻特别抓眼球——茅台降价了。我定睛一看,果然终端零售价比出厂价的2倍要低了。

 

另外一端,低端消费异常坚挺。基本生活用品对周期本来就不敏感,疫情至今特别是2021年下半年,消费市场上也出现了消费降级的苗头。一个典型现象就是曾经客单价中档的新消费商品、一些主打附加值的餐厅、玩儿调性的门店,出现了成规模的闭店。

 

线上商品也一样,新消费2021年大降温,主打附加值的网红商品没了VC和PE输送弹药,补贴一停下消费者立刻不买单。用8毛钱广告费和补贴买1块收入,扭头找投资人要钱,然后继续烧钱的纵云梯玩儿法,失效了。

当然,2021年的消费还有有些亮点的,主要集中在新消费体验领域。

 

比如体育消费持续向好(钓鱼、野营、冲浪、滑雪),比如小众消费保持了不错的增速,再比如每隔几天就能看到的网红爆款文创产品。虽然消费者总体需求不足,但是在喜欢的领域,相当舍得花钱。

 

“中意的商品使劲花钱、无感的商品不想多掏”。

 

这是消费理性和非理性在个人身上同时出现的奇妙组合。

 

对于自己没什么感觉的商品,什么种草、营销会逐渐失效,那种买下xxxx就能改变人生的话术骗我一次可以,这都好几年了谁再上当谁是小狗。

 

2021年下半年有一个词开始频繁出现在网络上——反种草。

 

消费时代早期,重点工作就是把这东西有用的概念灌输给消费者,无论是不是真的有用。消费者花了太多冤枉钱以后意识到大部分商品除了下单那一下令人怦然心动,剩下的多数时间都是看一眼就给自己添堵。

 

反思消费主义、对营销脱敏,是消费理性的重要表现

 

对于自己喜爱的商品,消费者对价格又是不敏感的,千金难买我愿意。这些商品提供给爱好者的不光是使用价值,更是实实在在的情绪价值和情感价值。

 

现代人的生活里,有个心理寄托很重要,特别是在职场和工作中看不到什么大机会的时候,消费就更需要承担这部分功能。让自己减轻压力,快乐,轻松的商品,花钱事小,有效事大。

这里就有个“度”的问题,有些商品能够有效击穿消费者心智,一个娃娃就能让人开心、一顿饭就能叫人高兴、看场表演周末圆满成功,是不愁经营业绩的;另外一些商品只是给普通商品裹上层层外衣,伪装成对用户有价值的商品,就得和消费者逐渐上线的智商一较高下了。

 

比如那些比一顿饭还要贵的网红饮料、比如看着让现代年轻人眼晕的餐厅服务、再比如打着明星代言人质量问题拼出的大牌。

 

要破局,就要从K型结构和背后的原因找答案。

 

2022年,谁来拯救消费市场

对商品和服务提供商来说,沿着K型结构的上下两端发展是更好的选择。

 

2021年出现了很多主打真实性价比的品牌和业态。

 

临期食品店就很典型。从食品科学角度说,只要食物没有过期,就不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只不过接近过期时间,消费者心理还是会不那么舒服。所以,临期食品店就用消费者难以拒绝的价格,和购买理性硬碰硬来次对决。

 

我也挺喜欢这种店的,实在是便宜太多了。

 

类似的业态在2022年还会大量出现,消费者不是理性么?那就打造经得起消费者理性的产品和服务。

这里会有一个思维盲点,很显然多数人会思考自己做高端消费品的难度,一想到LV和茅台都会意识到打造这样的产品周期太长、门槛太高,可能还是做低端产品更为有利。

 

这当然没错,但是我个人的观察是做K型上半部分,并非毫无机会。

我之前看过一篇研报,说涪陵榨菜是如何渗透到下沉市场的。

 

久居城市的人看到榨菜销量上涨,第一反应是消费降级了,餐厅吃得少了,开始回归方便面、火腿肠、榨菜。

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增长来自于在城市中工作的打工者。

 

他们吃到包装精美、口味过关的榨菜后把这种饮食带回了家乡。这是他们在城市工作努力过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这些榨菜比老家手工作坊不知道放了些什么的榨菜,也确实好吃多了。

 

对下沉市场的消费者来说,类似的大城市品牌商品进入他们的生活,是一种真实的消费升级。我们经常用LV和茅台打趣说事儿,实际上K型消费中所谓的“升级”,在中国这么广袤的土地上,在发展阶段各异的地区,内涵与外延千差万别。

 

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仍有大量人群存在着消费升级的需求。

 

几十块钱的奶茶和糕点、人均几百的餐厅、动不动上千的服装并不是唯一的发展方向。

 

至于2022年的苦主,我想是一些创造消费幻觉的品牌吧。

 

比如产品高毛利、靠高营销费用轰炸消费者,主打让用户感受精致生活的一些新消费商品。

这类产品已经出现了一些年头,消费者也到了消费疲劳期。精致生活到底有没有带来什么实打实的作用,消费者心里问号越来越大。再有好奇心的消费者时间长了也会明白,一块蛋糕、一杯茶、一个玩具,到底有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

对市场来说,除了制造一浪高过一浪的网络热点之外,很难说这类品牌提供了什么价值,退出市场没什么可惜的。他们的出清,也会给真正为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和情感价值的企业,腾出空间。

 

嗯,反过来说真正理解用户情感和情绪的产品和服务,2022年会有机会。

2022年,谁来拯救消费市场

消费渠道在变革,显著变革。

 

2021年底有个大事件,薇娅被查税,全网热搜。

 

身边的每个人都在感慨——知道直播们赚钱,但是没想到他们这么赚钱。并且他们赚的钱并非像传统企业一样,有大量的应收账款,也不是某些创业明星那样,都是股权纸面富贵,而是现钱,一说查税就能迅速缴清罚款的现钱。

 

市场上说了很久消费进入了产品为王的时代,然而过去10年内,渠道仍然占有极大的话语权。茅台和可口可乐当然不同意这种说法,但是消费这么大市场,有几个品牌方占上风的企业呢。

 

电商是当今天为止,渠道发展的顶级形态,具有最为夸张的消费者服务能力,具有最强的议价能力。随着电商主播们的整顿,也到了渠道开始变革的时间了,渠道和品牌是一对相伴相生的关系,某一方太强整个消费体系运转就会低效。

 

2021年还有几个重要数据和行业要闻,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首先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电商在年初冲高以后,并没有像往年一样比例继续升高。

 

流量费用还在提高,品牌方为了获得同样的销售额,必须要花更大的价钱去购买流量,导致的结果是电商商品的价格优势越来越不明显,每次购物节之后都有网友抱怨,价格并不比平时或者线下便宜。当然愿意研究的还是有机会便宜个5块10块,但花费的时间(签到、打卡、分享、优惠)成本也太高了。

 

年终我和一些新消费品牌的朋友聊天,谈到他们为什么在线下店拓展这么凶猛。给我扒拉手指计算了一下,确实实体商业当下的租金比网上买量便宜多了。

其次是对电商渠道的整体整顿,年中就在逐渐出台。

反垄断、税务整改、对推荐算法的规范,都是在给电商的发展降温,赢家通吃的行业路径被彻底焊死。

 

一个直接的结果是品牌方多平台入驻、多形式开店将成为一个系统性的趋势。上规模的天猫京东拼多多要开店,主打直播的抖音快手要开店,种草为主的小红书要开店,像B站这种社区——说不定也得像个法子开个特色的店。

 

第三是线下的新业态新模式频繁出现在各个地方鼓励消费的政策文件里

 

其实在薇娅事件以前,各个地区对于电商的态度就已经开始变得微妙了。各种电商在全国做消费生意,缴税却只集中在某几个地区,这个前电商时代本地消费贡献本地税收有很大不同。

 

一个业务被电商高度渗透,税源却在外地的地区,不光是损失掉的实体商业税源很难弥补,造成的就业问题也很让人头疼。

 

我并不是说不应该发展电商,实在是前几年很多地方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被某些电商灌了迷魂汤,鼓励了电商发展却没有在税源的问题上充分设计。电商化升级了半天,流量数据和业务数据确实好看,税却被各种精妙的设计拿到了别处。

 

之前许诺的就业岗位,办事儿靠谱的还能留下一些电商运营岗位,不靠谱的一段时间以后就收摊走人了。

还有下一个地方开出更好的条件,电商资产轻,快进快出相当灵活。

实体商业相比之下,虽然科技感不那么足,但是在税收个就业上还是有不少好处。

 

2021年,实体商业的重要性再次被提起,各类扶持振兴实体商业的政策在多地开花,作为实体零售渠道的从业者,也应该认真思考背后的机会。

零售渠道变革这件事情当然每年都在提,这里显然消费者和监管的想法是美好的,但是渠道自身却总有小算盘。实体商业大部分人仍然信奉位置为王和简单粗暴的招商策略;互联网的朋友们则总在按照烧钱——垄断——收割的思路打打杀杀。

 

当面对着不一样的消费者和监管大势的时候,真的需要在实操里变化一下了。

 

 

2022年,谁来拯救消费市场

最后说说消费者,无论是品牌还是渠道,都需要纠正失衡。

 

节前去上海外滩一个购物中心拜访,看到很多阿姨和爷叔在逛商场。

我和客户聊天,说你们这里老年人很多啊,是有些什么特殊的设计么?

他回答我的时候有些遮遮掩掩,我趁他没注意掏出手机查了一下,原来人家主打的是年轻客群,我这有点让人家难堪的意思了。

其实我挺不能理解的,老年人也是消费者,怎么就不能堂堂正正拿出来说事儿呢?

目前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各类消费品和渠道都在尽全力讨好年轻人。比如言必称Z时代,每个品牌都在给00后做消费品,谁不掌握年轻人的兴趣,似乎企业明天就要远地爆炸一样。

当然不只是当下的中国,曾经的美欧日本,进入消费社会的时期都有过类似的现象。

我和一些做品牌的朋友聊原因,有一个理由我很认可,年轻人是更愿意相信美好的故事。

 

买个xx就能改变生活,拥有xx就能成为xx。特别是刚进入消费时代的社会,没有人告诉他们其实多数消费并不能改变什么,只是徒增同辈压力和自找困扰罢了。

我们总说日本年轻人是颓废的一代,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小时候看到过父辈们的纸醉金迷,也见识过泡沫破裂。那些名牌包,高档轿车到头来并没有广告和营销中的意义。

因为见识过,所以不相信。

我们这代年轻人,小时候没经历过消费主义,自然在一群专业人士布下的天罗地网面前,难以招架。

事实上,任何一个成熟的消费社会,年轻人都不是市场的绝对主力,他们是新产品的试验田,但并非利润源。

中年人和老年人,有稳定的收入,有较为忠诚的品牌认知,才是品牌公司源源不断的利润贡献者。

在美国上学的时候,身边的美国同学都是二手车,要么就是日韩的紧凑车型,要么就是父母给的二手车,人到中年才换辆宝马、奔驰、奥迪。

车厂并不像国内一样特意讨好年轻人。

最简单的观察,海外车企不太容易看到国内这种流量明星代言中级车。

我之前写过,现在无论什么品牌都说抢占年轻人市场,我看着脑壳疼。

真的,这2~3年形式已经不一样了,年轻人已经承受了太多,别再想着用消费主义从他们兜里掏钱了。

 

对渠道和品牌来说,年轻人的生意当然是好做的,但是这个市场已经过分拥挤。

 

一群人被过度服务,另外一些细分人群仍然没有被服务,这种失衡的结构并不健康。

 

2022年,谁来拯救消费市场

很多人说,消费是非周期性行业。

 

也对、也不全对。

 

说对的朋友更多是从投资角度来看的,消费创业和股票并不像钢铁、水泥、电子这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也不需要特别的风口让一波人起飞。一款好喝的茶饮横空出世并不需要关心美联储,一家连锁餐厅引爆食客圈,也不需要产业政策扶持。

 

而深耕消费市场的人,还是能够感受到行业的周期规律,毕竟消费者掏钱买东西,根本原因是兜里的钱有多少,消费意愿强弱,审美趋势变化——宏观周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消费决策。

 

疫情过后,世界局势、宏观经济、监管政策都很难回到2019年。

 

服务K型消费的新结构、在更公平的渠道环境中竞争、满足更多人群的需求,才是2022年消费破局之道。

 

市场真的变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449hva27HX8R8Nc54jtXTg

纵欲式消费,和2200万沦陷的年轻人

科技只是一把放大镜,放大了善与恶。如果你不相信克制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那放纵肯定更不是。

作者:良叔
来源:良大师(ID:liang_da_shi)
5月,本是草长莺飞的时节。90后女孩陈淼(化名),却决定用一盆炭火,结束自己的生命。
 
她的职业是律师助理,似乎应该衣着光鲜,收入不菲。但实际情况却是,月薪仅有3000元。
 
她走后,母亲收拾遗物时发现,她竟然拥有很多名牌包包等奢侈品。
 
纵欲式消费,和2200万沦陷的年轻人
 
除此之外,还发现陈淼拥有14张信用卡,欠款高达87万。
 
陈淼没留下遗书,死因也无法得知。但是母亲坚持认为,就是这些欠款,将她逼上了绝路。怒而将相关机构,投诉到银保监会。
 
然而,不论结果如何,都无法挽回陈淼与这个世界的不辞而别。真心期望这种悲剧不再发生。
然而,当看到最近的《95后信用卡消费报告》时,良叔不由倒吸了口凉气。这份报告称,95后的超前消费意识更强。信用卡最高刷掉收入的60%;每月透支消费、零储蓄的人,占到15%。
 
良叔第一次听说“月光一族”时,还非常惊讶。怎么会有人不存钱?
 
可现在看到“月负一族”的大军来袭时,竟然不知该如何言语。也许这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生活常态。
纵欲式消费,和2200万沦陷的年轻人
 
1
成为“月负”,只需一张信用卡
还记得那年的“支付宝锦鲤”吗?获得价值上亿的“全球免单大礼包”后,信小呆即刻发微博:“我下半生是不是不用工作了?”
 
纵欲式消费,和2200万沦陷的年轻人
 
没想到“锦鲤之旅”才走了半年多,信小呆就因“刷爆信用卡”,又登上了热搜。
 
纵欲式消费,和2200万沦陷的年轻人
 
这个“天选”的女孩,才挥霍了半年,就开始为透支的信用卡,预支了焦虑。我们没有她的同款幸运,但在刷爆信用卡的路上,殊途同归。
 
刚刚过去的狂欢购物节,就曝出一则新闻:双11妻子网购140万,刷爆17张卡,丈夫被迫卖房还债。
 
纵欲式消费,和2200万沦陷的年轻人
 
我们都知道钱是赚不完的,却忘了欠钱也没有上限。别说大人了,就连小孩,都防不胜防地刷爆信用卡:
 
纵欲式消费,和2200万沦陷的年轻人
 
在沈阳打工的曹先生,去年7月,收到一条奇怪的短信,“信用卡支付错误”。心生疑虑的曹先生,立马跑到最近的银行。一查,吓一跳,4张信用卡被刷了8.8万元!后来才发现是他8岁的女儿,在家看直播给主播打赏的。8.8万的欠款,曹先生和妻子,至少要打工3年,才能还得上。
 
过分透支信用卡,酿成了3个悲剧——不管是获奖后的及时行乐,还是买买买的疯狂消费,或是对金钱毫无概念的肆意挥霍,都是一个又一个透支信用卡的缩影。
 
这年头,赚钱不易。但“月负”很容易,一张信用卡就够了。
 
据资料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还信贷,总额高达 797.43亿元;比8年前,翻了10倍以上。
 
也就是说,现在1个月的信贷逾期总量,就能赶上8年前一整年的总量。
负债数量之大,负债增长速度之快,令人咂舌。新式贫穷,成了新一代人的标签。
纵欲式消费,和2200万沦陷的年轻人 纵欲式消费,和2200万沦陷的年轻人 
2
超前消费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如果没有信用卡,我们是不是就不会变穷?
其实,信用卡在创立之初,只是为了方便月结。1915年,在美国最早发行信用卡的机构不是银行,而是一些百货商店、饮食业、娱乐业和汽油公司。为招揽顾客,扩大营业额,商家为优质顾客,制作了一种类似于金属徽章的信用筹码,作为赊账消费的凭证。顾客与商家约期付款,就不用每次消费都带上现金,非常方便。这就是信用卡的前身。
 
至于超前消费,良叔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两个老太太的故事。 
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都进了天堂。中国老太太垂头丧气地说:“过了一辈子苦日子,刚攒够钱买了一套房,本来要享享清福啦,却来到了天堂。”
 
美国老太太喜滋滋地说:“我早早贷款,住了一辈子的好房子,还了一辈子的债,刚还完,这不,也来到了这里。”
 
这个故事,对比强烈:美国人的超前消费,能在活着的时候享受人生;中国人辛辛苦苦存了一辈子钱,来不及享受就死了。
 
这种“更先进”的消费观,在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疯狂上演:信用卡迅速扩张,消费主义大肆盛行,国民开始借钱为虚荣心买单。
 
在经典电影《一个购物狂的自白》里,有一句经典台词,说出了买买买的心声:
 
纵欲式消费,和2200万沦陷的年轻人
 
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曾说过一个“时光机理论”:那些在发达市场发生过的情况,在比较落后的市场,会再发生一遍。
 
超前消费的悲剧,上世纪在美国持续上演。现在正在中国大地上,病毒式蔓延。
 
要知道中国历来是个储蓄大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勤劳的中国人们,储蓄比例远超美国。甚至在好多美剧中,都会被调侃说:“美国人还能继续寅吃卯粮,只要中国人继续借钱给我们。”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像美国人一样,陷入刷卡购物的快感中,停不下来。中国人的储蓄状况,也开始更像美国,甚至愈演愈烈:根据中国央行去年8月份的报告,中国有40%的家庭,是0储蓄。
 
纵欲式消费,和2200万沦陷的年轻人
 
而从年龄层面来看,更让人担忧:中国年轻一代(35岁以下)有近6成,没有存款。
 
中国自古节俭的消费观,让中国成为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而当下兴起的超前消费,让我们的负债,节节攀升。
 
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消费观,在几十年间就土崩瓦解;吃苦耐劳的文化品质,败给了超前消费的舶来品。
 
曾国藩曾说过:“家败离不开一个奢字,人败离不开一个逸字。”放在今天,超前消费,既奢侈又安逸。
纵欲式消费,和2200万沦陷的年轻人
3
疯狂买买买的背后
是能力支撑不起的欲望
 
我并非全然否定消费的积极作用。
从大的层面来看,“消费”有利于扩大内需和促进生产。然而,“消费”也是一把双刃剑。消费越多,银行可贷资金便会越少,不利于银行信贷的投放,也可能会引发金融风险及连锁效应。对于个体,超前消费只会把你拉进欲望的沼泽,让你欲罢不能。
 
商家早已精通,如何给你喂药。 处处可见那些洗脑的广告:
你舍不得买那些漂亮、有品质的东西,是因为潜意识认为自己配不上它们;
20岁时喜欢的裙子,到40岁才能穿上,就没有意义了;
没有一个姑娘会因为买买买变穷,尤其是漂亮的姑娘;
聪明的女人,舍得为自己花钱……
 
然而,那些精致的语言,曼妙的场景,只不过给了你一种虚假的身份标签。让你以为自己属于某个渴望的群体而已。
 
正如网络新词“无产中产阶级”,就是指那些拥有中产的欲望,却没有中产的能力。以为花了足够的钱,就能进入中产阶级的人群。
 
精明的商家,创造了一个个鲜亮的概念,你需要不停地消费来实现。当你的口袋被掏空时,他们并不会放弃你。他们会让你借钱,来继续沉浸在那虚无的梦境中。
 
《年轻,就是花呗》的视频广告里,三个年轻人,因为借贷,一个买了心爱的高档汽车,一个四处旅行,一个借钱创业了,个个光鲜亮丽。最后一句广告词:活成我想要的样子。
 
每每看到这句话时,良叔就有种膈应的感觉:借个万把元钱,就能活成你想要的样子?
 
你骗鬼啊?钱不用还吗?不用加倍还吗?
 
他们没有说的真相却是:“借钱一时爽,还钱火葬场,一入借贷门,工资成路人。”
这些商家不会告诉你,越穷,皮质醇含量越高,越有借贷的冲动,越有透支消费的欲望。
 
纵欲式消费,和2200万沦陷的年轻人
 
是的,“欲壑难填”,这个社会的残酷,就在于给了很多与你能力不相匹配的欲望。
而更残酷的地方在于,商家总在无限制地勾引你的欲望。他们盯着你的青春,盘剥你的剩余价值。用欲望套牢你,用负债奴役你,直到你山穷水尽,能量耗尽。
而整个过程,手法隐蔽。他们常常以情怀、梦想、价值为护体,把你的欲望合理化,意义化。
 
可是,梦总有醒来的时候。到那时,你根本不知道将面临什么样的代价。
 
正如一位豆瓣网友的总结:
“消费主义把欲望变成人生价值,把无法实现欲望变成人生无价值。
 
现代人的痛苦,多多少少来源于此。
然而,消费主义真正为人们带来什么?
只是潮水般一波接一波的欲望,空洞干涸的心灵,以及一无所有。”

纵欲式消费,和2200万沦陷的年轻人
4
当你透支消费,你在透支什么?
良叔一位朋友,想在深圳贷款买房。结果到最后一步,却被通知审核不通过。原来她之前也热衷于买买买,经常分期付款,或者在网贷平台上信贷消费。那时收入有限,有时没及时还款,征信有了污点。而消除不良征信的周期,要5年。也就是说,她要5年后,才能实现住房梦。
 
她很懊恼地说:“透支消费,其实就是在透支自己的未来。”
 
其实她还算幸运的,没有在“透支”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武汉理工大学的硕士生罗正宇,却没这么幸运。2018年3月,他用一根白绳,结束了自己25岁年轻的生命。压垮他的,仅仅是5万元。
 
纵欲式消费,和2200万沦陷的年轻人
 
他的手机里,装着13个网贷APP,每个月都在拆东墙补西墙。当他再也无法坚持时,催债者通过微信,不断以暴力相逼,最终压断了罗正宇的最后一根神经。
 
相信罗正宇不是个案。根据权威数据显示,2018年底,中国有2243万人,在网贷平台上借过钱。这些网贷平台交易规模,已经突破3万亿人民币。庞大的数字,不知掩盖了多少罗正宇这样的个体。
 
前些日子,一位21岁的女孩,在网贷平台上负债十几万,跳楼自杀。她的父亲知道真相后奔溃了,看着女儿的尸体,泣不成声。
 
纵欲式消费,和2200万沦陷的年轻人
在遗物中,父亲找到了女儿的手写账单,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个月要还各大贷款平台的钱。而最终她的银行卡里,只剩1块钱。
 
纵欲式消费,和2200万沦陷的年轻人  
 
一开始,她只借了3000块钱。然而,还钱的速度,永远跟不上利滚利的速度。当债台高到无法承受时,她只能选择离开这个世界。
  
当我写这篇文章,搜集材料时,我惊呆了:大量的真实案例映入眼帘,除了几个引起轰动的事件外,多数人都沦为了沉默的螺旋。
 
纵欲式消费,和2200万沦陷的年轻人
 
诚然,这些年轻人应该自己承担责任。他们透支消费,透支人生,透支身边的亲人,甚至透支了生命。
 
但是商家利用科技,利用对人性的研究,排兵布阵,一步步引诱处世未深的消费者。这难道不是一种罪过吗?
 
就在刚才,我打开某记账软件时,跳出来的是一则网贷广告;
 
纵欲式消费,和2200万沦陷的年轻人
 
我打开了一个视频APP,随之而来的还是一款网贷广告。
 
纵欲式消费,和2200万沦陷的年轻人
 
我打开一个常用的写作软件,又一个网贷广告。
 
纵欲式消费,和2200万沦陷的年轻人
 
打开一个新闻APP,第一页还没刷完,就出现了一个网贷广告。
 
纵欲式消费,和2200万沦陷的年轻人
 
虽然良叔这样的中年人,暂时不缺钱,也没有过度消费的习惯。但是,这些广告如此醒目,利息如此低,放款如此简单,时效又如此快,倘若我是一个想带女朋友去旅游的穷屌丝,我会不会尝试呢?就算我这次很理性,远远地躲开,可下次呢?
 
这些广告就这样如影随形,出现在手机里、电脑上、地铁通道里、电梯门上……它们有资本的助推,有算法的加持,有媒体的裹挟。而你我,只是一个小小的个体。每一条网页、每一条植入广告、每一个路边灯箱,或每一条朋友圈信息,可能都在影响你的潜意识。让你莫名其妙就做了以前不会做的事。
 
哪天你醒悟过来,发现自己和女朋友,蓦然站在一个鸟不拉屎的高原湖泊。而手机则收到一个5万元按时还款的提醒。一切都很方便,一切都很猝不及防,一切都来不及思考…..
 
这让我想起了知乎上一个很有争议问题:科技是善还是恶?
 
有一个高赞回答:科技只是一把放大镜,放大了善与恶。
 
在此,我想补充一句:那要看放大镜在谁的手中……
5
写在最后
今天良叔为什么会说这些呢?
因为看到太多人透支消费,是为了心中的梦想,如今却被梦想拖累,举步维艰。随着透支消费的风气盛行,多少年轻人透支了生活的希望。年轻人没了希望,一个社会也就没了未来……
 
如果所有人都在消费,但没有人生产,没有人为时代的向前发展,付出劳动,那么所有人都活在虚无缥缈的购物幻想中的话,这个社会将会怎样?
 
前段时间,参加了一场金融机构的论坛。很多传统金融机构,都把主要业务聚焦在了个人贷款领域;再前段时间,参加一场互联网界的论坛。在场的嘉宾,大谈特谈如何把网贷业务下沉到四、五级城市。无论是传统金融行业,还是互联网新贵,似乎都看中了这块聚宝盆。
是啊,生意商场上哪有钱就去哪。那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
 
然而,看了CB insight出具了一份中美独角兽的研究报告,心中却有那么一丝凄凉。报告中显示,中国和美国的独角兽公司数量,遥遥领先世界其他国家。然而,数量相同之下,却是公司类型的不同。美国独角兽,集中在生物、制药、航天和无人驾驶。这些行业科技含量高,为人类未来拓宽了边界。而中国独角兽,则是蚂蚁金服、陆金所、微众银行、京东数科。这类金融服务机构,主要聚焦在对内部消费的深挖。
 
良叔不是经济专家,不想做过多的解读。但是以我浅薄的认知,不太相信单靠过度消费和个人借贷,就能让我们变得强大。那些手握资源的缔造者,是否要重新审视一下这条路径?毕竟,作为体系的主要收益者,你们也是体系坍塌的主要受害者。
 
而作为一名年轻人,听良叔一句劝。我没见过一个靠借钱消费,能过得好的,一个都没有。
 
这世界没有一劳永逸,唯有延迟满足;声色犬马只是幻像,精专勤勉才是真实。
 
正如作家廖一梅,在《悲观主义的花朵》中的一句话:如果你不相信克制是通向幸福境界的门钥匙,放纵肯定更不是。

本文作者:良叔,畅销书《超级个体:打造你的多维竞争力》作者,公众号良大师主笔,原平安集团渠道总监,香港理工大学管理硕士,知名培训顾问,简书签约作者。欢迎关注公众号良大师(ID:liang_da_shi)。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1DJjihSMJIXZvbaBW6bMCA

消费贷的前世今生

 

消费贷的问题近年来备受议论。这篇文章便基于消费贷的发展史,结合现实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消费贷的演变过程和其中风险。相信读完之后可以给我们以警醒。

作者:风千语;编辑:汪小楼

微信公众号:银杏财经

题图来自正版图库 图虫创意,基于 VRF 协议

全文共 8470 字,阅读需要 17 分钟

—————— BEGIN ——————

“对于我,钱就是钱,可以买到各种我所要的东西。”

——张爱玲《童言无忌》

张爱玲从不掩饰自己的拜金主义,她自言没有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

12岁拿到第一笔稿费时,张爱玲就拿去买了一只丹琪唇膏,听到胡兰成表白要在经济上保护她时,她认为是十分的甜言。

对于钱,王尔德也有一番犀利言论:

我年轻的时候,曾以为金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现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确如此。

现代人无论家境好坏,其实都和张爱玲一样,不知钱的坏处。

  • 整形机构告诉刚入社会的大学生,花点钱整形可以改变人生;

  • 在线教育平台告诉家长,花点钱网上补课可以让孩子弯道超车;

  • 包租公司告诉租客,花点钱可以换取安稳及优惠。

如果说,包租公司只是打着年付优惠的名义劝租客贷款,那么拿着顾客手机操作医美贷的整形机构,和名为分期实则消费贷的在线教育平台,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均画了一个“借贷就可以让你人生更美好”的大饼。

借贷机构有没有让年轻人的生活变美好不知道,但肯定让平台背后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丰富了物质生活。

消费贷的前世今生

一次贷款,终生受益?

“十整八贷,(这个行业)有很多。”

尽管已经离开了医美行业一段时间,邹雨至今还记得,那些来医院面诊的青年男女,面诊不是最要紧的,要紧的是怎么样让他们对更多的整形项目动心。

整形事故新闻看多了后,销售们也会酌情规避风险——大的项目一般不推荐,像双眼皮等小项目是必定会推,这是行业惯例。

理论上,一个整形项目算不算大手术,看的是顾客的面部条件以及实际需求。拿鼻综合来说,有人只需要垫假体,有人却需要取自身组织截骨再修正,后者就算是较大的手术。

在邹雨工作过的私人整形机构中,项目大小是按钱论的,咨询师(销售)的回扣与之息息相关。

拿到回扣之前,销售的第一个客户通常会是自己。一张相对好看的脸蛋,对客户来说会更有说服力,因此招聘还是整形机构比较固定的获客渠道之一。

“尤其是当你看到你身边的同事都整了的时候,你怎么可能忍住不动那个念头?”说起这个时,邹雨啧啧了几声。

照照镜子,左看鼻子太塌,右看痘痘太多,横看脸太宽,竖看眼睛太小。这些问题,看起来就像拦在升官、发财桃花朵朵开路上的最大绊脚石。

如此细思,一次贷款,似乎等于终生受益。

“七八千的双眼皮,两三万的鼻综合,全都可以贷款,一家不行试别的家。”

消费贷的前世今生

由于不同网贷平台的资质审核严格程度不一,整形机构一般会有多个备选的app,全程帮忙操作,顾客唯一需要做的事就是:

输密码。

邹雨印象中,大家用得比较多的医美贷平台是XX花。

打开APP的首页,会发现平台主推的三类贷款项目为:教育、医美和口腔。三类项目最高可贷限额均在15万左右。

经过客服咨询渠道,可以得知三者的贷款流程都有一个共同点:不经个人之手,直接将款项打入商户(机构),如若需要退款,则需要与商户(机构)进行协商。

正规机构怕医疗纠纷,在项目未进行的情况下,基本都可以退款。不过这件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就术业有专攻了。

消费贷的前世今生

(图示,扯皮(方言):无原则地争论纠缠,或不负责的推诿之意)

不排除有人比较会闹事,以相对强硬的态度捍卫住了自己的权益,剩下的人更多的可能是在维权群里口吐芬芳。

而每当一个行业大面积暴雷后,微信群就要承担起维权+吐槽发泄的大任。

学霸君暴雷后,全国各地纷纷建立起了自己的维权群,地方群之外又有根据付款方式细分的平台群(如XX白条)。

消费贷的前世今生

然而,无论家长在维权群里如何摇旗呐喊,他们口中的罪魁张凯磊都不会看见。

2021年元旦伊始,学霸君的创始人张凯磊在朋友圈发布长文,正式回应倒闭传闻。张凯磊宣布1对1和优学小班歇业,同时将学霸君面临的重重困境,甩锅到了媒体身上。

“看起来行使监督权,但是孩子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无人照顾。挤兑是破坏了所有人的利益,是人血馒头。”

在词汇滥用之「人血馒头」一课中,这大概会成为一则很好的案例。

张凯磊在回应中cue遍了互联网圈的诸位大佬,希望其中任一人能接手眼前的烂摊子。

后来学而思、51Talk等在线教育平台接手了部分学霸君的员工,但海量无课可上的学生仍不知何去何从。

维权群内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课程没有上完的家长可以联系客服,兑换其他在线教育平台的课程。

该消息目前已找不到源头,还是有不少家长反映并不知道换课一事,或者了解过的家长认为兑换之后价值偏低而不愿意换课。

“留下来的大多数金额较大的人,金额小当作扔掉无所谓。”有家长如此总结,在他看来,那些刚买课就遇到平台倒闭的家长最惨,尤其是那些背有贷款的。

学霸君维权群的四川分群内,好几位家长透露,自己在付款过程中对贷款事实一无所知。

来自成都市的一位家长@秀 总共在学霸君平台买过两次课,一次是全款(课已上完),另一次是分期付款。

“说的是分期付款交学费,到最后怎么成了贷款,我都是莫名其妙的。”

@秀 回忆付款时,她是在客服的指导下通过一个公众号进行付款的,后来该公众号已经改名。

消费贷的前世今生

这个公众号只是学霸君合作的众多网贷平台中的一个,此外不乏家长通过XX白条、XX宝等平台实现贷款服务的。

至于家长不知名为分期付,实为贷款的情况,学霸君曾有过回应,称之为个例。

追溯这些平台背后的放款机构,以及结合黑猫投诉上的反馈来看,学霸君合作的贷款方涉及广泛:河北幸福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91金融旗下、小恒钱包和TCL小贷金融等大小金融平台均在列。

其中,河北幸福消费金融与为上海谦问万答吧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学霸君母公司)有保证合同纠纷,一审已于3月3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法院开庭(裁判文书网暂未查到相关文件)。河北幸福消费金融作为一审原告,表示在2020年8月就已与学霸君停止了合作。

学霸君维权群的京东白条分群内,家长po出的短信截图,出现频率较高的放款机构之一为河北幸福消费金融。

从银监会公开信息得知,河北幸福消费金融成立于2017年,授牌于2018年9月,三大股东为张家口银行、神州优车和蓝鲸控股。机构成立后,与京东金融、蚂蚁科技、度小满金融和360金融等互金企业均有合作,具体合作初始时间不得而知。

不过,河北幸福消费金融曾通过媒体表示,个人学费分期提供的贷款额度在学霸君合作的所有金融机构中占比很低。

海尔消费金融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也透露,目前与学霸君无合作。

金融机构急着撇清关系,未有平台就用户贷款处理事宜作出回应。

欠款人成既定事实,多数家长只能看着放款机构的催贷短信陷入焦灼。不在乎这点“小钱“的人已经开始寻找下一个补习机构,一些维权群已变为另一波教育机构的拉新群。

终归,教育是受益终生的事业。

消费贷的前世今生

消费贷的前世今生

年龄不是问题

行业不是距离

主流印象中,年轻人是被小额贷款产品圈定的最大群体。

2021年3月17日,监管发文严禁小贷和非持牌机构对大学生放贷,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不得向放贷机构推送引流大学生。

发文将重点放在了年轻人身上, 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专业人士说法,称部分小贷公司的大学生贷款占比超过60%。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0》,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客户中80后、90后占比甚至超过九成。

消费贷的前世今生

监管发文后,一些大学生反映自己的X呗(X条)额度变低。事实上打从2004年,广发银行推出国内第一张大学生信用卡之后,相关的政策文件就有陆续出台。

2014年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组织会员单位制定的一则文件中,对向学生群体发放信用卡提出了两条明确规定:

  1. 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学生发放信用卡;

  2. 向已满18周岁学生发放信用卡,必须落实第二还款来源。

这个规定出来以后,各行对学生信用卡的热情开始减退。同一年,京东白条和天猫分期的推出,P2P一脚踏入消费金融业务。

两年后,校园贷、裸条等负面事件不断发酵,直至监管部门下场叫停,鼓励商业银行进入。

后来尽管正规军入场,但碍于前车之鉴,大多还是出手谨慎,试点为主。

移动时代,以花呗为代表的几家互联网金融机构崛起,风头一度盖过了商业银行手中原就谨慎的信用卡业务。

“花呗不香吗?我为什么要办信用卡。”

对于相当一部分95后和00后而言,支付宝是他们接触金融的第一个渠道,也是最主要的渠道——消费贷有花呗,现金贷有借呗,理财有专区,基金有优惠。

“还好我妈不会用支付宝,否则我得帮她还花呗了。”一个90后在社交平台上这样吐槽。淘宝几年前推出亲情账户,为的正是培养不同年代人群的消费习惯。

只是淘宝没有料到,这一切被拼多多抢了先。

今年APP适老化政策出台以前,中老年被认为是被忽略的群体(拼多多没有忽略),连带着商业价值也被忽略。

一切只是错觉,有的是好学之人从过往二十年下乡卖保健品的人身上学到了不少经验。

邹雨回忆起以前在整形机构的一些事,她记得会有销售拉来成群结队的中年女性做各类医美项目。

“有人(销售)专门去三四线城市的美容院找客源,感觉阿姨们都挺容易说动。”

“是因为阿姨们比较有钱吗?”

“一部分人可能是这样,但总有通过借贷的,而且她们对手机的各种操作更不了解。”

稍微谨慎的年轻人做整形项目之前,还要在网上搜集信息,做足功课。这个比例放到阿姨们身上会小很多,何况人对于美的追求并不会随着年龄减弱。

“万一做得不满意呢?”

“只要不是太糟糕,他们的统一说辞就是还在恢复期,毕竟阿姨们的恢复能力不如年轻人,这样就可以拖两三年,拖到维权期限之外。”

在对一个行业缺乏足够了解的情况下,无论什么年龄段的人,其实都容易沦为消费贷狩猎的对象。

“很多人是没有金融常识的,当他们有常识时,接触到的却是理财(基金)。”一位从业人士如此说道。

大家可能对十年前开始的一些P2P集资事件还有印象,当时,中老年多次被报道成为了投资主力,他们单笔投资往往在十万甚至上百万。

在这些投资群体中,有些人可能仅会写自己的名字,一如后来用上智能机的中老年,仅会发个语音输个密码。不过,这些对于各类放款机构来说已经足够了。

诸多金融词汇,平台或许只希望他们明白“投资”这个词的含义——投资要趁早,投资有回报。

表面上看起来,P2P和医美、教育贷款不同。

事实上,对于用户而言,这些东西没有太大区别——都是投资,包括近来声名狼藉的彩礼贷、二胎贷甚至墓地贷。

只要是为了美好未来进行的投资,那所有行业就有了共通性,这种共通性就是:投资回报。

在此基础上的营销,用的几乎都是同一套逻辑:描绘蓝图,对于风险闭口不谈。

担当了金融中介商的消费平台,以为只要摆脱了债权人或债务人的身份,就能高枕无忧。

既想要甲之蜜糖,又不想要乙之砒霜。

这种思维很难不让人想起:早期网约车平台声称司机的行为无法监控,外卖平台声称骑手闯红灯只是他们太心急。

难道申请墓地贷的人是因为想早点过清明节?

好在消费贷产品被及时叫停。

当社会痛点成为营销卖点,机构引导居民过度负债,也就脱离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

那些不那么奇葩的消费贷产品,则得以在社会痛点和热点之下肆意发芽。

消费贷的前世今生

榨干最后一滴价值:信用

跟着潮流和政策做生意的人,很容易对某些说法断章取义。

在线教育最火的前一年,2019年,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文件中有一句话广为金融圈转载: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在线教育特点的金融产品,利用多种融资渠道,支持在线教育发展。

一句话几乎涵盖了近几年来,以学霸君为代表的在线教育平台拓展、融资的所有历程。难免让人想起张凯磊在回应长文中哭诉:学霸君已三年未融到资。倒真是抓住了在线教育发展的重点——融资。

然而官方文件中最关键的一段话,很多人却选择性地忽略了:

消费贷的前世今生

还是同一个文件,将后来在线教育平台的所有雷点涵盖殆尽。

其实客观来说,在线教育与金融结合并非过于冒险的举动。教育分期用户资金用途明确,风险相对可控。

有业内专家指出,这类金融业务的风控难点不在借款人,而在教育培训机构。

教育本身是一项需要理想的事业,学霸君一开始或许是有理想的,比如科技理想。这一点从学霸君母公司及关联公司的一系列名字中可窥见一二,动不动想上云。

2019年,张凯磊在接受搜狐科技采访时说过,学霸君是一家精细化用数据驱动的机构。创业方向主要围绕“海量数据改变算法结果”展开,行业遍及自动驾驶、医疗影像。

当然,最后张凯磊选择了最熟悉的教育行业。要活八年并不容易,在所有在线教育疯狂烧钱营销的时候,学霸君都表现得较为低调,这固然离不开张凯磊说要把每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的原则,却也侧面反映了学霸君融资不利的情况。

只是不清楚声称要把钱用在刀刃上的学霸君,研发成本投入如何,能否对得起云计算这个名字。

在所有科技互联网企业都纷纷想着做服务的今天,在线教育却拼命往融资中挤,大概是出于对品(yong)牌(hu)价值的无限信心。

离开了机构融资扶持后,在线教育真正的融资对象其实是买课的用户,学霸君破产前夕仍在大搞双十一特惠活动。

后面的事实证明,借款人的确不是风控难点,现在或即将背上车贷房贷压力的普通人不愿意征信上有任何污点。

也许在这些教育机构眼里,有孩子的用户信用普遍良好。的确,许多人为了征信不受影响,即使在无法上课的情况下,还是会尽力按期还款。至于维权和追回款项,那都是在保住征信以后的事。

这种对良好信用群体的精准圈定,可能深得日本前首富武井保雄真传。

90年代的日本,无人不知武井保雄。作为当时全日本纳税最多的个人,武井保雄的发家史离不开消费贷,也与日本经济泡沫破灭息息相关。“如果死后留下很多钱,人们就会认为他伟大。”这是他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杂货店小伙计武井保雄通过卖大米赚得了第一桶金。一次美国之行让他感受到了美国个人信贷业务之发达,再看日本,放眼望去全然一片肥沃的菜地,处处商机。

1966年,武井保雄在东京板桥区设立了“富士商事”公司(后更名为武富士),主营业务为个人小贷。

关于贷款对象,武井保雄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主妇们的信用普遍比男人要好,尤其是那群总是将家里收拾得仅仅有条的主妇。

到了七十年代时,武富士陷入舆论危机,被抨击使个体陷入个人债务危机。这一切丝毫不影响武井保雄的风云直上,直到在90年代登上《福布斯》排行榜。

武井保雄还有一个现在看来十分超前的发明:消费贷无人签约机(俗称自动贷款机)。

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日本街头遍布武富士的自带贷款机。自动贷款机操作流程之简易,一如现在的网贷平台:只需要填一些简单的资料,再看看摄像头。

所有贷款机构简易贷款流程只是为了让所有人持续获得一种“金钱来之容易”的印象。日本的年轻人在武井保雄们的刺激下,步入失业潮。为了降低坏账比例,武富士这些消费贷公司的催收言语总不离卖肾等词语。

此时,没有人再记得信用为何物,只想活下去。

说起日本首富,人们可能更熟悉软银创始人孙正义,他也是在90年代登上日本首富之位。只是后来,人们淡忘了武井保雄,他晚年因一系列窃听丑闻、权色交易入狱,公司宣布破产,后人又为了遗产陷入和日本政府的漫长官司中……

比起武井保雄这样的前辈,国内的小贷公司碍于各种现实条件限制,暂时还没有办法完全向之看齐。然汇溪成河,所有恶果最终还是要全社会来买单。

互联网选择性失忆,他们忘了长租公寓暴雷时,被房东砸门险些无家可归的大学生。

“后来蛋壳公寓出问题,你听说了吧?”

“肯定听说了,不过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在蛋壳公寓出事以前就遭遇过一次包租公司跑路的小庄,再谈到这些事,已然透着一种无奈的麻木。

消费贷的前世今生

去年八月,成都包租公司巢客遇家资金链断裂,负责人不知去向。许多房东未及时收到房租,和租客一对才发现,巢客遇家采用高进低出、长收短付和租金贷等违规行为盲目扩张。

好心的房东一口气承担下了这个损失,但更多的房东勒令租客立刻搬家。

小庄在这场风波中损失了六千元,彼时距离房租合同到期还有三个月左右,比起那些刚租房就遇到包租公司跑路的人要幸运。

“当时那个房东呀,说什么自己是学法律的,要来强制收房,说这是我和包租公司的纠纷,让我自己去解决,可是我手上也有他和包租公司签的委托协议啊。”

最后,小庄和房东闹到了派出所进行调节,可是房东还是不肯承担任何损失。

“我后来那是懒得跟他计较,就当花钱买教训了,损失一个月工资。”钱去哪儿了,小庄已经不关心,总之是打水漂了。

“那后来你提前搬走,搬到哪儿去了?”

“因为太匆忙,就在附近小区随便找了个小区的中介,合同是和房东签的。”

小庄透露,也许是自己倒霉,找房子找得比较匆忙,后来的那个房东也是一言难尽,但年付这种事却是绝对不会干了。

“以后再也不会找包租公司了吧?”

“包租公司肯定不会是首选。”小庄沉默了一会儿,又道:“可是,以后的事……”她没有再说话。

消费贷的前世今生

从消费贷到现金贷的距离

长租公寓运营商一次性拿到一年的钱,再将这笔“租金贷”加杠杆,用于收购更多房源,借此实现杠杆式扩张。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使杠杆破裂。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无从得知,自建资金池的长租公寓到底把钱花在了哪些地方。相对地,那些选择和互联网银行(或其他借贷机构)合作的长租公寓反而更好追溯源头。

去年年底,蛋壳租金贷事件爆发后,金融合作方微众银行率先发声希望协助解决租赁纠纷,且宣布至少在2021年3月31号前租客的征信不会受到影响。

在众多同行衬托下,微众银行此举赚了一波好感。但我们不能总是指望租客、房东和金融机构其中任一方来承担全部责任。

多地陆续出台针对长租公寓的监管条例。以北京为例,近期北京市住建委直接规定机构承租人申请的“租金贷”资金不得拨付给住房租赁企业,只能拨付给个人。

成都新出台的规定显示,承租人向住房租赁企业支付租金周期超过三个月的需存入监管账户。其中,租金贷获得的资金需要住房租赁企业和承租人与放款机构协商一致后将租金划拨到监管账户。

长租公寓的野蛮扩张模式暂时陷入沉寂,禁止消费贷款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查处也在不断加严。旨在发挥约束和引导作用的监管会不断加强细化,然而人的欲望没有天花板。

消费贷对于借款个体来说是有着固定用途的消费贷,到了平台手里多半就带了些现金贷的性质,最妙的地方还在于这段债务关系的债务人不是自己。

回过头来看医美贷、教育贷和租房贷,资金多数情况下的放款都是不经个人之手,直接进入平台账户。贷款先于消费达成,后续的各种服务却缺乏保障。

拿着房屋委托协议的租客,没有办法在房东赶人的时候拒不搬家;对医美项目不满意的顾客,在面对专门解决所谓医疗纠纷团队时可能双拳难敌四手;网课空余数字的学生家长,不知道接下来的课去哪儿上。

理论上,只要平台专款专用,风险就会相对较小。但消费贷这事具体到不同行业、不同人,所呈现的面貌各有所异。有人非法吸纳存款,就有人违规操作取现,早年POS机、信用卡套现演变到今天成了X呗、X条套现。

通常,消费者在电商平台用消费贷产品购买商品后,卖家会在消费者还款之前(甚至是马上)就收到款项,这也给了一些人利用消费贷套现的缺口。

但对于一些人来说,X呗和X条那少到可怜的额度,能套到的现金并不多。在消费完仅有额度后,他们会马不停蹄地转入现金贷产品,而且这些产品在他们眼里都是一样的,不存在消费贷和现金贷的区别。

“钱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当它经过你手时。”

@金鹿 想起表妹已经很久没有和自己联系,她上一次联系她还是因为借钱,然而被她拒绝了。

“我借过她很多次钱,好几次都没有还,后来我就借口说自己没钱,结果你猜她说什么?她让我下个XX钱包帮她借。” @金鹿 满脸写着难以置信。

表妹告诉@金鹿 ,自己已经在好几个网贷平台借过钱,由于没有还上,现在已经无法借了,所以才要找她帮忙。

“一开始让我用X呗,后来就是什么X团、X度还有啥?忘了,她一口气给我推了好几个平台。”

对于花钱谨慎的@金鹿 来说,其中很多网贷平台都是她没有听过的,尽管这些app多是互联网大厂旗下,但她能知道的超前消费产品仅限于X呗和X条。

多次拒绝借钱和帮忙借贷以后,表妹就消失在了@金鹿 的世界。她不知道她忙什么去了,偶尔会有微信上的只言片语,一会儿说要做直播当网红,能月入2万,一会儿说自己得了抑郁症在住院。

“我本来有些担心她,可是在接到一个催款电话后,就不想操那门子心了。”

原来@金鹿 的表妹不知在哪次借贷时,留了她的手机号码,于是催收方就不停打电话骚扰@金鹿,声称知道其家庭住址和工作单位。

“还好没有用我的身份证信息。”这可能是唯一比较幸运的地方。

“她不知道赚多少钱就过多少钱的生活吗?”@金鹿 看了看外面车水马龙的世界,觉得这事对于有些人而言可能确实难。

贷款的人不见得会去想自己能否还上,放款的机构也不见得会去想自己能否承担这个损失。

他们只尝过钱的好处。

 

—————— / END / ——————

转自:

所谓“报复性消费”,不过又是一张“鸡血”大饼

1

喜欢说实话,是件非常欠揍的事情。
鲁迅先生早就说过,说人家孩子将来要发财,会得到一番感谢,说会当官能得到一番恭维。如果说“这孩子将来要死的”,一定会得到一顿痛打。
 
疫情期间,收到了一些企业的线上求助。
这个时间求助的,都是真碰到问题的。
那些真看到机会的,现在都懒得搭理我们这些做咨询的。
而且,问题往往比他们自己预计的还要严重。
 
老板们都是聪明人,他们总是带着一些特定想法找咨询公司。
咨询公司跟他想法对的上,就是“嗯,这家公司有想法,够专业”。如果对不上,就是“这家公司不靠谱”。
有位企业家朋友说的好,企业找咨询公司,就是去找一粒“壮阳药”,要的就是一句:
“你行,你可以。”
“这孩子将来是要升官发财的”。
以老苗专业算卦,业余做咨询的经历来看,咨询远远不如算命有市场。
所谓“报复性消费”,不过又是一张“鸡血”大饼
有市场归有市场,但随着“清华北大不如胆大”时代的结束,这些老套路都不好使了。
现在是“靠胆子大赚的钱,凭实力把它赔光”的年代。
“壮阳药”的销路依旧好,但除了让你听的时候爽,其它已经没什么鸟用。
运气不好还伤身伤肾,让你多此一举。

2

这次疫情,焦虑的大都是受直接冲击的企业,某些加工制造业、餐饮、娱乐、教育、旅游、展览等等。
对这类受冲击严重的企业,老苗给的基本建议都是:首先考虑收缩战线,该割肉割肉,该清仓清仓,该休克休克。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千万不要被沉没成本带沟里去。在减少损失的前提下,找具体的机会,能抓就抓,不行就转型或转行。
没机会洗手不干也没啥丢人的,硬撑着只会窟窿越来越大。
连罗老师都去做那种只需要投入一张会说相声的嘴,就能仨小时挣几千万的“有前途行业”了。别人千万不要有什么抹不开。
所谓“报复性消费”,不过又是一张“鸡血”大饼
几周前,一位老兄跟我联络,看的出来十分焦虑。现状很糟糕,总觉得自己现在该干点什么,生怕漏掉了什么机会。
我们打了二十多分钟电话(老苗能够接受的电话长度极限),然后又微信,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到下半夜,一会儿社群一会儿直播的。
我反复强调两个看法:
1、对于他的行业具体到他的企业有什么机会,我了解信息太有限,具体机会点真不知道,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等能够自由走动的时候,我们做几轮交流。
2、他对社群和直播的看法还处在看热闹的阶段,被网上的很多“风口论”忽悠瘸了,如果你真的觉得能做,首先要把这个事情的基本运营逻辑搞明白。
这种给人“泼冷水”的做法,当然是不欢而散。
第二天,这位老兄发朋友圈:
“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所谓“报复性消费”,不过又是一张“鸡血”大饼
不得不说,自从马老师退休,成功学的陈某某刘某某之流被贴上骗子标签之后,中国鸡汤界、鸡血界、鸭血粉丝汤界的水平越来越差了。
你连正确都做不到了,还能成功?
再者,悲观和乐观跟正确与否有毛关系,别人不认同你的想法就是悲观?你的理由站不住脚是因为乐观?所以就能成功?
要是这样的鸡汤还能洗脑,老苗也真的没啥话说了。

3

比较有迷惑性的是那种看上去有点专业气息的鸡汤。
比如——“报复性消费”。
“报复”,还“消费”,强烈的情绪字眼加上美好的预期,在很多专家和媒体的煽动下,带给人无尽遐想。
很多疫情中遭受损失的企业,都在摩拳擦掌,等待这个令人激动的“报复时刻。”
很可惜,这个时刻不会到来,如果你为此做了太多准备工作甚至是推广,你一定会雪上加霜。
被“疫情”打倒在地,又被“报复性消费”忽悠上一只脚。
所谓“报复性消费”,不过又是一张“鸡血”大饼
这个神奇的“报复性消费”到底有没有?为什么老苗认为它是忽悠?
答案是:个别行业有,绝大部分行业没有;个别人有,群体没有。
你就是翻遍经济学、市场学、消费行为学的所有经典,也找不到一个叫“报复性消费”的专业概念。
大部分消费具有时效性,过去也就过去了。今年没到姥姥家拜年,明年春节也不可能为这事去两趟。春节返乡后,同学聚会、老友聚会,取消的也就取消了。由于出门少,本打算买件冬装的,凑合一下也就过去了。
女孩子这段时间化妆品用少了,但以后也不会把脸抹上两遍才出门。
 
冲动型消费,临时起意,这属于“激情犯罪”,消费场景减少了,这个消费也就没有了。
没什么“报复”不“报复”,别那么矫情,谁离了谁都能混。
 

4

还有些消费没有这种时效性,比如吃饭,不吃可就真饿,比如医疗、比如每天洗脸刷牙、比如婚庆、添丁、教育、房产等等。
这类消费要么基本不变,比如刷牙洗脸买奶粉。
还有的是变化的,也无非三个方式:一是转,二是延,三是简。
转是结构上的变化,我本来线下店里买的,现在改成线上买,传统网店发货受了影响,我通过社区电商买。本来经常在外就餐的,现在家里多吃几顿,多刷几回碗,多被老婆骂几句。
延是时间上的变化,正月十六开学变成了四月份开学,2月份结婚变成了下半年结婚,三月份的一次应酬推到了四月份。但该开学还是开学,该结婚还是结婚,你肯定不会说,md这新冠真烦人,老子不结婚了,独身。
简是数量上的减少,本来一周出去搓三顿改成了一顿,本来结婚要摆二十桌改成了十桌。
有的可能既延又简,有的既简又转。

5

从疫情的宏观影响看,一定是大幅度减少人的总体消费欲望。
疫情已经发展成全球风暴了,对经济的影响一定不是一两天的事,由此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消费信心。
捂住口袋过日子,贮存食物当松鼠,是大部分正常人想法。
没什么报复性消费,只有报复性存钱报复性挣钱,个人报复性减少开支(土豪除外),企业报复性收缩投入(特殊行业除外)。
所谓“报复性消费”,不过又是一张“鸡血”大饼
因为很多消费延期,当疫情得到控制,能够自由活动时,原来的固有消费会在短时间集中体现。
比如结队吃火锅、撸串,看似热闹几天,这只是一种繁荣假象。
还有的地方想振兴经济,由领导带头消费,给每个公务员安排消费指标,党团员带头。这也是瞎胡闹,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市场需求从来就不是号召出来的。
凡被称为国粹的东西,一般都会走向没落。
很多人拿这个当所谓“报复性消费”存在的理由,一定要注意,根本就是忽悠人。
 
敲黑板
知识点来了,科特勒老爷子早就说了:需求=欲望+购买力。欲望降低,购买力也降低,需求当然就会降低,消费自然也降低,而且会是大幅度的降低。
结构上的改变,无法掩盖总体消费大幅度降低的现状。
个别人憋坏了,出去爆买1000包辣条,无法反映整体市场的情绪。
所谓“报复性消费”,不过又是一张“鸡血”大饼
做企业一定要冷静,尤其是在这样的非常时刻。本次疫情带给世界的改变,除了死不了那么多人,几乎就是一场世界大战。
喝鸡汤打鸡血,都不如泼冷水退烧救命。

6

普及一个小知识:为什么大部分企业在这次疫情里都会非常危险?如果你知道卡尼曼的“前景理论”,就很好理解了。
前景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在获益时候倾向于风险规避,而在遭受损失时倾向于去冒险。
所谓“报复性消费”,不过又是一张“鸡血”大饼
赢了的人,越想着规避风险,输红了眼的人,更喜欢把裤子都压上。
这次疫情中,大部分企业是受损的,导致更多企业决策者愿意去冒险。而市场不会因为他们的冒险而变得温情可爱,反而会大幅度的缩水。
等疫情完全过后,我们回头来看这些挂掉的企业,有些是被疫情直接干死的,而大部分是自己作死的。
 
刘春雄老师有个观点,老苗非常认同:“防疫常态化,商业不是恢复,而是改变”
改变越多,机会越多,虽然市场无比惨烈,但机会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多。
持续了四十多年的高增长已经确定一去不复返了,全球化进程也遭遇了冷战结束以来最大的挫折,我们也从此彻底结束了持续三十多年花天酒地骄奢淫逸的生活,我们会进入一个相当长时间的低欲望社会。
新冠最大的贡献是,唤醒了咱们这个民族最大的优点——忧患意识,像任正非老爷子那样,相信我们明天就会挂掉,所以今天积极行动。
做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或许是最靠谱的选择。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SCii_8ff-lDqTnkWrq4hX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