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辅三巨头,「寄生」高考40年

到底是教辅市场让教育变得内卷,还是教育内卷成就了教辅市场?

作者:续紫君编辑:马路来源:真故研究室(ID:zhengulab)

每年高考结束,废品回收站都会迎来丰收的季节,知识在这里以一块钱两斤的价格回收。其中,包含学子心血的教辅材料最能让回收站老板喜悦,因为够沉、够多。

作为应试的伴生物,教辅图书已经发展成为整个图书行业的基石。疫情或者双减,亦不能改变其发展势头。四十多年间,教辅行业见证了教育的众多变化,同时也催生出许多行业巨头。01

混乱的开始

6月,高考刚刚结束两天,网上便能买到正版的高考真题卷。高考试卷的保密级别为绝密级,尽管它已经短暂的向千万考生公开,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能够第一时间一字不差的复刻出来,辅以答案及解读,并不是件易事。算上中间的印刷和推向市场的过程,可以说这是一场争分夺秒的战争。

2019年,知名教辅出版企业曲一线发动200名员工和100多名重点中学名师共同协作,第一本高考真题卷于6月8日出片,9日入库。到了11日,北京、河南的准高三学生便能做上这份热乎的真题卷。而此时,据全国高考结束仅过去三天。

教辅行业同样有窗口期。生产教辅资料的企业在帮助考生卷起来的同时,自己也卷得厉害。

所谓,一个人的努力可以提高分数,一群人的努力就是提高分数线。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教辅行业的狂热见证了考生们的相恨相杀。

1978年的高考,有610万人报考,录取40.2万人,录取率低到6.5%。想要在这种程度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光靠指定教材肯定不行。当时,我国教育图书的出版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教师没有教学参考书,学生没有课外资料。很多老师只能用铁笔和蜡纸为学生自制教辅资料。

上海教育出版社在1979年出版了《小学数学习题》,油墨印刷,没有精致纸张,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它的畅销,这本草草装订的习题册重印了24次,累计销量超240万册。

图片

▲图 | 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习题》

“搞教辅,能赚钱”,没有什么比这个口号更吸引人的了。80年代,中国教辅行业开始疯狂增长。1977年,中国文教图书只有0.95亿册,到了1989年,增长到了25亿册,十年涨了20多倍。这同时意味着,算上人数变化,学生人均做题量增加了20倍以上。

从当时的眼光看,教辅是一个高速发展且潜力无限的行业。谁都想在这个行业中捞上一笔,但不是谁都有能力去搞研发。很多出版社就像今天的营销号一样,找个合适的稿子洗一洗,直接出版。质量差一些没关系,反正市场上供不应求,总有不明真相的学生买。

当时不少做教辅的年轻编辑,一年能编辑二十本书。短短几年时间,就能住进了花园洋房,买上小轿车。

90年代,教辅图书逐渐供应充足,倒逼市场竞争。教辅行业迎来了群雄逐鹿的时代,我们所熟知的几大教辅巨头,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现。02

南有王后雄

别名“雄哥”的王后雄,被公认是最早的教辅大佬。

1987年,年轻的雄哥进入黄冈县一中当一名普通的化学老师。当时,化学老师们讲课方式相当朴素,无非是给学生看看样品,背背方程式。枯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对化学兴趣缺缺,成绩感人。

雄哥却带着实验的家伙什们走上讲台,带大家看山花改变液体的颜色,在一瞬间把泥土化为液体,鼓捣出五彩缤纷的火焰。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一下被激发出来,成绩提升明显。最终,他带的两个班高考成绩比其他班平均高出6.8分,先后有15名学生获取全国和湖北省中学化学竞赛大奖。

王后雄“名师”之称由此一炮打响。1990年,全国大规模开展中学化学竞赛,华中师范大学领到了编写竞赛辅导丛书的任务。华中师范大学的编辑们听说黄冈一中有一位化学老师名声在外,便想邀请雄哥出山。

接下了这项任务后,王后雄白天正常教学,晚上熬夜肝教辅,最终推出了系列丛书《高中化学竞赛基础教程》、《初中化学竞赛跟踪辅导》。前者一年之内重印3次,后者3个月内重印3次,印数均达数十万。火爆程度,超乎想象。

现在的人可能很难理解那个年代人们对奥赛的狂热。奥赛于上世纪50年代起源于东欧国家,一开始叫做“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简称IMO。1986年,我国正式组队参加IMO。为了让每年参加国家集训队的20多个学生安心备战,每一位参赛的学生都得到了免试上大学的保证。

这个保证后来演变为,只要是在数学、化学、计算机等五科高中联赛取得好成绩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推荐、保送上大学的机会。由于奥赛成绩于升学之间的微妙关系,一个针对智力前5%学生的专项选拔,演变成全体师生的追逐的对象。奥赛课外班有如过江之鲫,有关竞赛的辅导书自然也成为了抢手货。

图片

▲图 | 电视剧《小舍得》

曾经有新疆的家长,专程跑到两三千公里外的湖北黄冈,花了两千元路费,就为给孩子买了几本王后雄的辅导书。有家长激动地表示:“我的孩子说,做您的书,让他感觉自己越来越聪明。”

90年代的教辅行业,是王后雄的时代。1994年在第10届教师节上,王后雄被授予“全国模范”和“人民教师奖章”称号,并受到了最高领导的接见并合影。

之后,王后雄又出版了《化学重难点手册》等20多本化学教辅书。值得一提的是,一度火热的《黄冈密卷》也是由王后雄主编。但由于黄冈中学“高考工厂”的名号远播,致使很多人误以为《黄冈密卷》是来自黄冈中学。

这并非王后雄蹭黄冈中学热度,雄哥本身就是黄冈人,编撰的密卷叫《黄冈密卷》也没毛病,其中道理与“海参炒面”无异。

可以说,王后雄凭一己之力,把教辅产业从群魔乱舞时代带领到了名师时代。但局限在于,王后雄所编著的教辅只是针对化学这一门学科,对提高学生整体成绩有限。虽然王后雄团队曾将业务延展至其它学科,但销量并未像化学教辅那样炸裂。

市场缺位,教辅行业需要一位集大成者。接棒者任志鸿出现了。03

北有任志鸿

任志鸿是山东人,出身教师家庭。从山东滨州师专中文系毕业后,他在县里的中学担任语文老师。

1991年,一家出版社请他所在的学校编写文教图书,任志鸿只负责其中几个章节。由于编得又快又好,在第二年他接到了出版社独立编写一本书的业务,并承担起了助销工作。

当时任志鸿对市场并不了解,但是不会做销售的老师不是好编辑,通过给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写推荐信,10万套书很快被销售一空,他自己从中赚了30万。那是1993年,他一个月工资才几百块。

1994年,任志鸿停薪留职,和两个朋友开了个书店,以开办书店的名义编写和销售图书。书店开办的第二年,净利润就达到了120万。

这笔横财引来了前同事的嫉妒,把他举报到了滨州新闻出版局。由于没有相关资质,任志鸿哥几个吓得不轻,疯狂埋书毁灭“罪证”。结果市里来的人并不是来找他麻烦,而是来找他合作的。

1994年,高考改革,免费读大学将成为往事,毕业后也不再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1997年,高校全面并轨,学费年涨幅30%-50%。很多人开始怀疑,上大学是否真的有必要。几年间,高考人数始终维持在260万上下,处于历史最低位,这也是教辅行业最具挑战的日子。

掌握发行资质的出版局,同样面临经营上的困难。1996年,在国家出版体制改革,出版局开始自负盈亏。滨州新闻出版局找上任志鸿的原因呼之欲出。

任志鸿以每年5万的价格把出版局下属的书刊经营部承包下来,开始名正言顺地从事书刊经营事业。

在1997年,他推出了大名鼎鼎的《优化设计》。这套书完全抓住了老师的痛点,一站式解决了老师最头疼的备课、出考卷的难题,一经发行后马上热销。任志鸿迅速成为征订市场上的最大玩家,志鸿优化也成为全国教育图书市场中知名品牌。

1998年,任志鸿正式成立天鸿书业,并成为我国第一个同时获得“出版物国内总发行权”、“全国性连锁经营权许可”的民营企业。《优化设计》走向全国,公司业务飞速发展,。2000年,天鸿书业销售过亿,一跃成为中国领先的民营图书发行企业。

有人说,任志鸿是商业界最懂教辅的老师,教辅界最懂商业的老板。如果说王后雄开创了教辅的名师时代,任志鸿则是将策划、研发、销售与品牌整合到一起,开创了教辅产业化的时代。04

零售之王卫鑫

从北京亦庄开发区的旧宫地铁站出站,随手拦下一辆出租车,只要说出“曲一线”三个字,不用导航,大部分司机就能立刻知道往哪走。遇到热情的司机,还会主动跟你聊起曲一线的传奇故事:“曲一线策划的‘5·3’系列教辅几乎全国高中师生人手一册”“曲一线老板为人低调,是个干实事的”。

问师傅这些评价从何而来,他笑笑说,在这跑车多年,不知道曲一线的人已经不多了。

上面这段节选自曲一线官网中的一篇报道。这家公司生产了属于所有人的青春疼痛文学——《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在2014年,央视新闻曾发起过一个名为“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的评选活动,《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力压《红楼梦》、《围城》,排名第七。

很长一段时间,《五三》占据着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高考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在蛮荒时期,全国教辅平均退货率达30%,《五三》的退货率则维持在个位数、连续几年全国最低。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徐克兴曾如此评价《五三》:5·3实为高考科学备考领军之作,集学考之精粹,成名世之奇书。

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乔家瑞则如此评价:谁选用了5·3,谁就掌握了科学的复习方法;谁选用了5·3,谁就会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绩。

图片

▲图 | 电视剧《小欢喜》

这本书是否称得上“奇书”,很难判断。但用了就会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绩,肯定是过誉了。关于这一点,真故研究室编辑部有数位反例。

教辅行业的创业者,一般都是老师下海。除了前面提到的王后雄和任志鸿,还有世纪金榜的张泉,江西金太阳的陈东旭、万唯教育的武泽涛等等。但神奇的是,教辅行业最大爆款,《五三》的缔造者卫鑫,最早搞养殖的。

卫鑫来自河北沧州市肃宁县,这里是盗版教辅的聚集地,对教辅行业,卫鑫有一种耳濡目染的熟悉感。

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时代的背景。卫鑫创业之时,正逢上我国高考改革。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高考录取率从1998年的35%左右骤然增加到54%左右。到了2001年,中国15%的青年都可以进入大学,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这也大大提振了教辅市场。

当时,卫鑫已经靠卖练习册获得第一桶金,这笔钱用他的话来说是:可以买上万只鸭子。

尝到甜头的卫鑫决定正式进军教辅行业。由于不是教师出身,不会编题,卫鑫想到,何不出一本真题合集。卫鑫搜来全国的近五年的高考真题卷、近三年的优秀高中模拟卷集成一本,《五三》的名字由此而来。他还把试题打散按专题和难度罗列,与其他教辅打出了差异化,因此一经发售,便俘获市场。

巅峰期,五三能占据市面上20%的市场份额。

2021年7月,河南遭遇特大暴雨。多地书店遭遇水淹,损失惨重。卫鑫宣布承担水灾中《五三》系列的全部损耗,并在第一时间向河南配货,让河南学子尽快做上新的五三。

图片

▲图 | 河南暴雨让书店损失惨重05

教辅行业的赢家

卫鑫的五三能够取代任志鸿和王后雄,背后也有潜藏的意义。教育已经从“名师时代”开始向“刷题”时代迈进。名师固然好,但是讲究的是因材施教,统一印刷的教辅材料显然无法满足。

反观五三的题海战术,具有相当的普适性。这有些类似如今AI大模型,需要海量的数据来训练,刷完一本五三,几套密卷,看什么题都似曾相识。从人类碳基到硅基的发展方向来看,这种培养方式十分的科学。五三一代人毕业之后,网络上开始流行一个词,叫“小镇做题家”。

如今,各位教辅大佬开始了新的征程。王后雄加入了小熊图书,成为一个网红被mcn重新孵化运营。任志鸿的上市公司世纪天鸿募资2.91亿,开始拥抱AI。卫鑫卖茶叶亏了3亿后,继续跨界。依托“五三”品牌打出“考神附体”“知识的味道”的口号,卖雪糕、手机、护肤品。

回顾教辅行业四十年,虽然小有波折,但整体向上的趋势无法撼动。

2004-2006年,各省自主命题。2008年,高考人数连续多年下滑。2012年,国家勒令教辅行业降价40%。2014年之后,互联网教培行业兴起。种种变化,看似都在消减这块蛋糕,实际上,却未曾改变教辅出版业向上发展的趋势。

而今,我国每年出版的教辅图书数量、种类不计其数,教辅相关企业有近万家,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成为我国图书市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一季度,疫情最紧张的时候,国内教辅图书销量同比增长2.8%。2021年第三季度,在双减政策实施后,上海书城的教辅销量同比增长13%,全国教辅教材在图书市场占比提升甚至有所提升。

疫情和双减,也不能阻止教辅出版行业。

反而,随着经济不景气,就业难的情况出现,让人们日益产生对个人能力提升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考公、考研、考教师中,相关配套的教辅图书的需求有所上升。

教辅为什么能成为图书行业的基石?回答这个问题或许要冲供需两端来解释。需求端无需多言,家长望子成龙、师生相互内卷的情况由来已久。

从供给端看,地方新闻出版局、出版社、策划公司、大型书店,本质上是利益共同体,教辅图书是它们难以割舍的富矿。时至今日,教材教辅依旧占据新华书店出版业务的大半壁江山。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到底是教辅市场让教育变得内卷,还是教育内卷成就了教辅市场?从地域上看,两者呈正相关。山东的世纪天鸿、星火、世纪金榜,河南的天星教育,湖北的王后雄,江苏的春雨教育。可以发现,每个教辅领军品牌都来自教育大省。

今年高考前,网上流传这样一则视频。晚上9点20分,一位来自国外的老师指着一栋楼问他的中国朋友:这是一座工厂吗,为什么每晚都是灯火通明?中国朋友告诉他,这是一所学校。

在了解中国普通高中生的日常作息后,这位外国友人的灵魂受到了暴击。接连发出OMG的感叹之后,又用that’s crazy结尾。

有理由相信,灯火通明的教室里,陪伴学生们杀死时间的,是各个门类的教辅书。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_16qAywYnOmLi1H4PrjLuQ

一年卖出1.9亿单图书,抖音电商是如何做到的?

“西洋镜”是一个在文史读者群中有口皆碑的出版品牌。然而,据《出版人》报道,由于长期与出版社合作发行销售,它一度几乎被“账期长,回扣低”的行业痼疾拖死,最终决定在2021年7月自己做发行。通过与抖音电商垂直创作者“木虫聊木工”合作,《西洋镜17:中国早期艺术史》卖了1000多套,《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中国祠堂》卖了3000多册。
 
当越来越多读者从传统渠道转移到短视频电商平台,也意味着西洋镜这样的小众出版品牌有了自主的生存空间。“西洋镜”超出预期的销售表现,也是过去一年抖音“兴趣电商”成绩单的一个缩影。在不久前的抖音电商第二届生态大会上,抖音电商总裁魏雯雯宣布过去一年,抖音电商GMV是同期的3.2倍,售出超100亿件商品。

对比“世界读书日”前夕发布的《抖音电商图书行业发展数据报告》就会发现,图书品类是“兴趣电商”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每天有超过45万本书在抖音电商售出,每月有超过1000万用户通过抖音电商购买图书。

 

一年卖出1.9亿单图书,抖音电商是如何做到的?

60万书友聚集的豆瓣“山倒组”从侧面印证了在抖音电商购书的蔚然成风。曾经,这群互联网上最活跃的读者热衷分享满减券、优惠券,如今却纷纷安利“真香直播间”。抖音电商后浪之声成为被提及最多的直播间之一,因为“大打折扣,中奖容易,主播小姐姐还很好看。”有书友一口气晒出了在抖音电商直播间买了十多本书,引得不少网友在下面“蹲个直播间及价格”。作为图书消费趋势的“风向标”,“山倒组”的舆论转向很有代表意义。

01

图书成为兴趣电商最大受益者?

2021年,全民好书计划助力平台图书销售超1.9亿单在抖音电商第二届生态大会上公布的数据,也佐证了图书在抖音兴趣电商版图中的重要地位去年4月,抖音电商在第一届生态大会上首次提出兴趣电商的概念,当月就从这一概念出发,依托平台内容、技术和流量优势,开启了抖音全民好书计划因此,图书可谓是兴趣电商最早的练兵场和试验区之一。

首先,相比于其他“刚需型消费”,图书属于典型的“兴趣型消费”,图书介绍本身就是让用户收获满满的内容,“商品即内容”是对于兴趣电商最好的诠释。

在抖音电商,读者很容易因为一段妙趣横生的介绍,因为一个赏心悦目的封面,因为对于主播专业度的信任而“种草”一本书。王芳之所以能一年售出超过1500万套图书,正是因为她的无私分享帮助了许多妈妈,激发了她们自己科学教养、自主育儿的兴趣,而图书则成为承载这些兴趣的最好载体。

 

一年卖出1.9亿单图书,抖音电商是如何做到的?

其次,相比于其他品类,图书传统的销售方式亟待革新。开卷图书报告显示,2021年,销量前1%的图书品种贡献了近60%的码洋,在头部效应主宰的市场上,绝大部分图书都缺乏足够的曝光,而就像“西洋镜”的“绝处逢生”所显示的,短视频电商平台正在成为激活图书销售的那条“鲶鱼”。

 

一方面,抖音日活跃用户超6亿,每月有超1000万用户通过抖音电商购书,这让抖音电商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助力“知识普惠”。另一方面,出版品牌、作者都可以直接面向广大读者,一年80.5亿次的图书直播观看量,证明了读者对于这种“边长知识边享折扣”的购书方式的喜爱。通过“达人合作”和“品牌自播”两条腿走路,不少出版机构都在抖音电商上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春”。

 

一年卖出1.9亿单图书,抖音电商是如何做到的?

最后,相比于其他品类,图书有着更强的标准化、品牌化属性,无论是达人带货还是品牌自播,只要认准了图书版本,读者几乎不会有什么后顾之忧。如同亚马逊早期依靠网上书店起家,图书的低客单价与高复购率,可以快速培养起用户的消费习惯,以及对于新平台的信任。这也是为何抖音电商不遗余力在平台培养阅读氛围。

02

平台保驾护航

抖音电商全年书香弥漫

2021年,抖音电商“全民好书计划”从4月份开始,延续到了7月份的“云上书香”,又在年末开启了“翻阅 2021”图书大促,分别呼应了世界读书日、书博会、元旦新年的文化氛围,通过一波接一波的专项活动,持续帮助用户发现好书,培养他们的平台购书习惯。

 

一年卖出1.9亿单图书,抖音电商是如何做到的?

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抖音电商又发起了“春天开阅季”活动,将平台上的名人大咖、图书达人、阅读机构进行了一次集中展示,相关视频播放量超过18亿次。成为这个书香弥漫的春天最亮眼的一道风景。

抖音电商在图书销售方面的稳定发展,也离不开它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保驾护航”。去年4月,抖音电商携手京版十五社反盗版联盟和少儿出版反盗版联盟发起反盗版倡议,得到了70余家出版社、文化机构的群起响应。今年4月23日,第27个“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抖音电商和京版十五社反盗版联盟合作推出“防伪dou知道 好书正新知”栏目,开展“新书好书,防伪鉴真”主题知识解说,普及正版图书知识,帮助读者有效甄别盗版图书。

 

一年卖出1.9亿单图书,抖音电商是如何做到的?

“兴趣电商”成功探索一年之后,抖音电商宣布将“兴趣电商”升级到“全域兴趣电商”,在短视频和直播之外,还将通过商城、搜索等多场域协同互通,助力商家实现增长,覆盖用户全场景、全链路的购物需求。

 

一组数字证明了抖音电商用户正在变被动为主动——有商品意图的搜索行为与去年相比增长了217%;平台店铺PV今年增长了279%,这意味着用户不再把抖音电商单纯地当做一个兴趣购物广场,而是开始在广场周边逛商业区,目标明确地解决日常生活所需。

03

升级全域兴趣电商

出版业迎来新一轮“流量红利”

抖音电商将兴趣电商升级到全域兴趣电商。这对于所有已入局或正准备入局的出版机构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图书的长尾效应更为显著,读者“按需搜索”的意愿更为强烈,那些暂未出现在直播间的图书也将有机会被用户找到,一个人头攒动的图书商城正在冉冉升起,带来新一轮的“流量红利”。

我们发现,在抖音商城中,图书教育也是重要板块之一。不同于传统电商以图书为主的页面架构,抖音电商把品牌书店、阅读达人放在了图书页面的显著位置,体现了打造出版品牌、引领阅读风尚的运营理念。磨铁、青豆书坊、机械工业等官方账号都得到了推荐,在这里他们终于可以沉淀积累自己的“私域流量”,而不再像在其他平台那样隐身幕后。

 

一年卖出1.9亿单图书,抖音电商是如何做到的?

我们还发现,这些出版机构已经在抖音电商上架了几乎全系列图书,从短视频、直播间“种草”的读者可以顺路进入旗舰店选购更多好书,一条“视频/直播间—商城—购买”的链条正在逐渐清晰。当我们在抖音电商搜索一本书,除了会出现相关的视频内容,用户也可以直接在“商品”分类下进店选购。

2021年的开卷图书报告中首次将短视频电商纳入其中,与平台电商、实体书店三足鼎立。随着抖音电商从“兴趣电商”转向“全域兴趣电商”,图书市场的格局将迎来怎样的改变,出版机构和图书达人们又将如何发展,我们会持续保持关注。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gMTlWGTmf-lmGpVUcU2BiA

2020年,有196万种书没有卖出1000册

每年年初,北京开卷都会发布上一年度的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基于全国1万余家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的系统采样,生成一张全面反映图书市场景气指数的晴雨表。
 
2020年,有196万种书没有卖出1000册
对于刚刚过去的2020年,无论是中国经济还是各个行业,最大的悬念都是疫情的影响有多大,需要多久才能恢复元气。开卷报告给出了答案:20年来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首次下降,增速从14.4%滑落至-5.08%,告别了过去五年的两位数增长。
 
2020年,有196万种书没有卖出1000册
当然,图书市场增速由正转负不仅仅是由于疫情影响,因为受到重创的实体书店渠道占比已经收缩至21%,网店却并没有“此消彼长”,在全年折扣不停歇的情况下,增速也从19年的24.9%下滑至20年的7.27%,且在疫情缓解之后也并没有加速上扬的趋势。
 
可以说,去年图书市场首次“负增长”,疫情只是“催化剂”,主要还是因为多年以来的内在“痼疾”愈演愈烈,多个“增长引擎”熄火造成的。
 
2020年,有196万种书没有卖出1000册
首先,电商折扣的“边际效应”正在不断递减,19年图书零售市场之所以有14.4%的高增速,很大程度上是“流血的折扣”换来的,全年网店的整体折扣降至59折的“生命线”。在出版业不断升高的硬成本约束之下,这样的饮鸩止渴是不可持续的。
去年,网店渠道的销售折扣又回升至60折,不过,随着实体书店渠道占比不断降低,全渠道图书零售的折扣也不断下行,2020年已经降低至66折左右,越来越逼近网络书店的折扣水平。
 
即便如此,折扣对于“买书如山倒”的刺激效应也正在不断减弱,当超低折扣从节日促销转为销售常态,且无法进一步下探时,读者将会习以为常并不断调低折扣预期,只有行业在承受“价格战”的长期恶果。
 
2020年,有196万种书没有卖出1000册
其次,短视频卖书的“魔法”失效了。过去两年,图书市场的亮点之一是抖音上动辄百万册的心理自助类图书,比如《口才三绝》系列,《狼道》《鬼谷子》《羊皮卷》《墨菲定律》等。这些粗制滥造的“短视频定制书”的爆火,一度让很多出版从业者自我怀疑,想模仿却不得其门。
 
然而,这种图书行业的“渠道创新”是不可持续的,不过是曾经的地摊书在手机上“借尸还魂”,爆发效应注定只是一次性的。2020年,心理自助类图书接近80%的增速断崖式下降到33.24%,可谓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2020年,有196万种书没有卖出1000册
在2019年的报告中,北京开卷就注意到图书市场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前1%的图书贡献了57.73%的码洋,前5%的图书贡献了81.17%。可以说,图书市场能否持续增长,越来越取决于“火车头”的带动作用。
 
2020年,有196万种书没有卖出1000册
2020年,有196万种书没有卖出1000册
然而,2020年连“火车头”都明显跑不动了,头部爆品比19年缩水近一半,2019年销量过百万的图书有49本,2020年只剩下了24本,其中少儿类从12本减少到2本,以“米小圈系列”为代表的儿童文学退出了百万行列,只留下了幼儿启蒙书,至于这是否只是短期趋势,还是代表着儿童文学时代的结束,明年的报告就能告诉我们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除了50万以上的“头部爆品”明显减少之外,腰部和底部的销量结构和2019年基本持平,依然有196万种书没有卖出1000册。而在2017年开卷发布的一份滞销书报告中,年销售数量小于10本的图书,占全部图书品种的 45.19% 。
 
2020年,有196万种书没有卖出1000册
早在2019年时,面对一份开卷上半年虚构类畅销书榜单,我们就发出了疑问:怎么都是上榜多年的老书,新书都去哪里了?几天前在分析当当2020年畅销榜中,我们确认了这种趋势仍在继续,今天开卷的报告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猜测。
 
不仅(虚构+非虚构+少儿)三大畅销榜中新书只剩下了可怜的“一席之地”(《国家安全知识百问》),新书码洋占比也已经低至13.82%,这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是难以想象的,也说明即便从业者尝试了各种传播平台、使劲了浑身解数,新书已经很难打入大众图书市场了。
 
“头部爆品”的减少是否意味着“长尾效应”的回归?告别了“马太效应”是否意味着图书市场将走向健康?对此我们并没有这么乐观。
 
2020年,有196万种书没有卖出1000册
2020年的虚构榜单上,除了《人生海海》《云边有个小卖部》,其余都是5年之前出版的图书。去年以《解忧杂货店》《白夜行》两本上榜的东野圭吾从榜上消失,意味着今年密集出版的新书并没能带动他经典作品的销售。
 
2020年,有196万种书没有卖出1000册
非虚构榜单则和我们之前分析的当当非虚构榜单类似,有一半“都是关注自我成长与亲密关系,可以说,这是一份几乎看不出年份的图书榜单,说明如今的大众读者更希望从书中获取内心宁静与成长能量。”这样的书则是越经典、越知名越吃香,新书并不占优势。
 
而且,从中我们也能看出来为什么樊登荐书无处不在,抖音上几秒钟短视频、几张鸡汤图片的带货能力终究昙花一现,讲书人的再解读,再演绎,才是吸引读者持续购买《正面管教》这类书。
 
连续两年推出现象级图书(《人生海海》《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新经典2020年似乎“哑火”了,也说明即便有如此强大的发行、营销能力,要想打造爆款也越来越难了。果麦的《浮生六记》和《皮囊》双双掉出非虚构前十,对于这家刚刚过会上市的出版机构来说可谓是“坏消息”。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d6mxy4sxbcmJKNf0acgu3w

说说图书定价“虚高”的问题——书价是怎么涨起来的?

上一篇“不过是一杯奶茶的价钱”,为什么很多读者仍然觉得书价贵?》考察的是书价是否贵的问题,主要得出两个结论——
 
一是从统计数据得出书价上涨高于平均物价上涨,导致人均购书量逐年下降;二是从货币购买力等价论出发对比考察中外书价,得出就大众市场图书而言,国内书价并不比国外便宜。
 
本篇主要想探讨近几年书价上涨的原因,特别是电商渠道对书价虚高造成的影响。这几年书价上涨,简单可以分解为以下几种因素:
 01 成本上升 
这里的成本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版权费用等的上涨,其中大部分可以说是硬成本,基本属于不可控因素。由此导致的书价上涨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相信读者也能接受,本文不做讨论。
 02 装帧过度 
过度装帧也是近年来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这一点在上一篇文章中也简略提过。一方面,大量原本可以以平装书展现的书选择了精装形式,平装书一个印张一般2~3元,精装书则要5~6元乃至更高。另一方面,内文排版时留白过多,行间距字间距太宽,版心太小,造成整本书视觉效果上有严重“充水”感。
 
这两点很多业内人也有自己的解释。就前者而言,他们会说精装书上架比较抢眼,版权费用过高,不得不用精装来留出利润空间等。
 
就后者而言,他们认为这是从美观和阅读舒适度上考虑,并且默认读者愿意为这种舒适买单。然而,这种想当然的读者群体和真正掏自己腰包购书的群体存在很大的鸿沟——固然有愿意为阅读舒适度买单的群体,但更有可能因此损失了宁可牺牲一定舒适度换取价格优惠的,不那么“高端”的群体。
需要说明,在业内呆得越久,眼光越容易受到影响,比如我未入行时候还觉得装帧过度的书简直是骗钱,但是呆久了就不再敏感,渐渐觉得也可以接受。
 
后来,和其他行业的朋友接触聊天,我听到很多人抱怨现在的书留白过多,一本书没几个字居然用精装撑到四五十元,简直是抢钱,让我重新反省了一下大部分做书人接触的群体是不是太狭隘。
 03 小众化的市场定位 
这一问题与上一点密切相关。不知为什么,同行中越来越多人默认自己的目标群体是对价格不敏感的“忠实读者”。需要指出,这种认知并非错误,中国市场人口基数足够大,在任何一个细分领域做到极致,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回报收益,作为一种市场定位策略,无可厚非。
 
但是这种定位容易造成两个问题:一是从传播面来说,读者群体相对固定,容易造成阅读壁垒,牺牲了潜在的阅读群;二是从盈利面来说,一般认为图书是一种价格弹性比较大的产品,走精装帧、高定价路线是否能获取最大盈利空间,相信很多人并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甚至很多时候,问题不仅仅是能否获得最大盈利,而是能否盈利。
 
就我曾经呆过的一家出版社为例,绝大部分精装书动销率都明显低于平装书,有些一年周期下来发了不到一半,再加上退货,基本上就是亏本。编辑往往会抱怨发行不力,却鲜少反省自己产品定位的问题。
 04 库存考核与低首印量 
近几年,许多图书,特别是纯文学、人文社科读物的首印量越走越低,也是造成定价上涨的一大重要原因,这一点可能是许多读者不太了解的。
图书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构成。固定成本包括稿费、版权费、编校费、排版费、制版费、装帧设计费等,这一部分无论图书印量多少,总金额都是固定的,因此印量越大,分摊到每一本书的成本就越低。
 
另一部分是变动成本,包括纸张材料费、装订材料费、印装费等,这一部分随着印量变化同比例增减。由于单本书的变动成本不变,要降低成本,关键是以合适的印量来分摊固定成本。
乍一看,似乎印量越高,分摊到每本书的固定成本越低,总成本就越低。然而这种计数方式中有一项最不可控的因素,就是印量对库存的影响。印量过高,市场消化不了,就会变成库存压力,必须综合考虑才能有效降低实际成本,因此印数的控制极为关键。
近几年,越来越多出版社将库存数量作为年底考核标准之一,所以对印量的控制也愈发严格。一般来说,上半年赶出来的书印量可以比下半年略多,越到年底控制越严格。到了年终,最后一个月不印新书已经成为行内常规,印的话也常常使用一些技巧,比如说年底先放在印厂,等过完12月31日再进栈,这样可以算到第二年库存中去。
 
虽然我对这种寅吃粮的做法很难理解,不过确实很多出版社这样处理。顺带一提,近些年市面上正版特价书不断增加,很多就是出版社为控制库存低价出清的结果。
库存考核不断吃紧的一大后果,就是很多出版方在定印数时,宁少毋过,宁可冒着市场断档的风险慢慢加印,也不愿意印数冒进造成年底库存压力。因此往往会参考历史数据定一个保守的最低印量,这也造成分摊到每本书的固定成本上升,单价上扬。
 
走大众市场,销路好的书还可以加印(虽然加印也不会降低价格),对于原本市场就不大的社科学术书则是雪上加霜,往往最后定下来只有两三千的首印量,价格自然控制不下来,也更加难销。下次印同类书时作为历史数据参考又刷新底线,印量更加减少,如此恶性循环。
 
近些年提出社科书要重视馆配渠道,也就是说某些高定价社科读物,最后大多只能通过公费的图书馆采购渠道消化掉,只能说很尴尬了。
 05 电商的影响 
如果说以上几个原因导致了书价上扬,那么电商则是书价从“高”转向“虚高”的最主要推手。
必须说,无论是作为消费者还是作为从业者,我对电商的情感都是复杂的。作为消费者,电商的折扣让囊中羞涩的我们以相对可接受的价格入手心仪作品,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愈发依赖网络折扣。虽然更钟爱实体书店的感觉,但十几二十元的价差还是让价格敏感群体望而却步。
 
然而,地面书店的凋零,对于爱书者绝非好事。作为从业者而言,电商销量大,回款稳定,对于出版社来说无疑是求之不得的优质客户,但随着对电商依赖度增高,出版社更加感受到高折扣的压力,虽然销售额增大了,但是实际利润增加有限,甚至不增反亏,同时又不得不在定价策略上做文章,自觉不自觉地助长了书价虚高。
在电商如日中天的当下,很多人可能都已经想不起2000年初电商刚诞生时艰难打开市场的情景。当当网1999年11月开通,卓越网创立于2000年,2004年被亚马逊收购,京东2010年开通图书频道……
 
在电商逐步壮大,对地面市场开始形成冲击的头几年,我正好做了一段时间发行工作,因为是“小民营”,所有工作都要自己来,整天对账、催款、打退书单、出差跑书店……对出版生态链的不规范有了亲身体验。
 
在国内,图书批发销售一般都是采取寄销制,即出版社向批发渠道提供销售的图书,可以不付现款,而是按实际销售数定期结算的一种购销形式。大型图书批发机构对下级渠道或零售商也是采取同样形式,只是账期不同。
 
虽然在合同上,出版社和渠道商约定的账期一般都是半年,但事实上当时只有极个别的地面店渠道商能够履行这一条款(比如我当时负责的浙江省新华书店,五星级优质客户),一般来说,能够在一年内结清账款都算是好客户,某些渠道商甚至能拖到两年的账期。
 
不仅如此,退货问题也很严重。除了常规退货外,催账催急了一股脑新书旧书全退回来,甚至形成倒挂账(即过度退货变成账面上出版商欠渠道商的钱)的情况。退书品相不好,不少难以进行二次销售,往往又进了特价渠道,这里的损失大部分也都要出版方来承担。
当然,地面店有地面店的难处,特别很多一线书店员工非常辛苦。但是许多上级领导、老板层面的思路就很难理解了。
 
记得有一次,有家民营老板一共就欠两三千账款,出差去催账时候可以摆一桌近千元的酒席招待发行员,解释自己经营如何困难,这几年地面店如何艰难,却始终不肯回款。当时看着满桌子的菜,就深深觉得干脆饭钱折现抵款不是更好。
 
所以有时候觉得,地面店萎缩还真不能都怪电商,很多地面店经营者自己的思路也很成问题。当然,发行工作需要做细,需要客户信用等级评估,这一点上很多出版社也是不足的。
与此相较,电商能够保证三个月到半年回款,退货又极少,还积极配合做促销活动,出版社政策向电商倾斜也是情理之中。不过当时电商垄断地位还未凸显,价格战也还没有如今激烈,一般来说,地面店的发货折扣是60折,给到电商也就58、59折,即使加上年末返点,二者供货成本上的差距并不太大。
 
主要问题在于电商是直接面对读者的零售商,没有中间环节,因此原本就可以提供更优惠的价格给读者,而传统地面书店需要通过一到两级批发商,层层利润分配无法避免,先天上就存在劣势。从这一点来说,电商的崛起对地面店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卓越和当当平分天下时网络折扣已经颇为可观,但电商真正展开价格战厮杀,我印象中是从2010年京东进入市场以后开始的。在折扣之上再加用券,消费者可以以五折甚至更低的价格入手新书,这在之前是简直不可想象的。
 
当时同事们都戏说,刘强东是用风投的钱补贴全国人民买书。但是那个时候我们都还没预料到,这一价格战的冲击会如此严重波及上游。随着电商不断蚕食市场份额,各大网店对供货商的发言权也越来越大,促销活动的折扣也越来越多地要求出版方一起分担。
 
前文说过,一般出版社的新书发货折扣是60折,如果是包销、现款可以更低,而成本在40-45折之间,再加上退书等各种损耗,50折以下发货基本上就是亏本。
 
然而,今天做活动时读者经常可以买到半价乃至以下的书,要实现这一点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出版社亏本经营,亏损作为打榜的广告费用或者冲码洋成本;另一种就是提高定价,将成本定在比40折更低,只有这样才能留出盈利空间,其结果就是价格虚高。
 
当价格虚高和网络折扣成为常态,那些不虚高、不愿意参与折扣战的出版方无疑就吃亏,因为从消费者心理出发,读者自然会更倾向于买折扣高的产品,这也导致越来越多出版方不得不加入价格虚高的大军。
如果说为了应对电商价格战,出版方还能通过虚高价格来应对,受冲击最大的地面实体书店可以说是毫无应对方法。结果就是我们看到这几年,实体书店不断倒闭,或者只有转型才能生存。同时,地面店不断萎缩后,电商的垄断地位也会更加巩固,出版社也必然更加被动。
 06 电子书问题 
 
最后说一说电子书的问题。近期不少朋友都提到了用购买电子书来应对书价上涨的办法,不仅价格比纸书便宜不少,又方便储存和携带。
 
这些年,国内外出版界对电子书的开发也是越来越重视,电子书的销售份额和纸书相比虽然比例还很小,但是上升趋势极为明显。
 
我对电子阅读的态度比较犹豫——一方面,我认为很多快速消费类的图书确实应该转到电子终端阅读,既环保又能满足不同层次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电子阅读也带来一些弊端,比如间接推动了书价上涨。
 
因为,不少出版社将电子书和纸书区分为不同的消费群体,认为注重内容的读者更倾向于购买电子书,而纸书读者自然会更在意装帧设计和收藏价值,相对来说对价格也不太敏感,因此可以区分定价,给纸书定更高的价格。
 
如果仅仅考虑短期市场收益,这种产品和定价策略并没有错,但是这给那些习惯于纸质阅读又对价格敏感的读者造成了很大困扰。有人说,这不过是一个阅读习惯问题,当年轻世代习惯于电子阅读之后,这个问题就会引刃而解。但这又牵扯到另一个弊端,就是会让人失去深阅读的能力。
 
如果说这是大势所趋,也只能希望通过从业者的努力,能延缓这一进程。就像大江健三郎所说,哪怕我们人类这个物种最终必然要灭亡,也要留下有尊严的、轰轰烈烈抵抗过的痕迹。也把这句话送给坚守纸书最后阵营的各位同仁。
 

说说图书定价“虚高”的问题——书价是怎么涨起来的?

 结 语 
应“做書”之约,翻出这两篇旧文重读,百感交集。还记得几年前第一篇文章发出时,招来不少同行的围攻,认为是不懂行情的瞎话,虽然写文时我已经在出版行业做了近十年。饶是如此,还是影响了一些情绪,以致原本计划第三篇写如何应对书价上涨,却迟迟没有下笔,时过境迁,也再无力续貂。
 
另一方面,这两年市场趋势变化下,出版企业生存压力不断增大,对网络渠道的依赖愈发加重,地面店不断萎缩,书价虚高似乎已经成了不可改变的趋势。在这样积重难返的状况下,再谈书价控制,似乎已没有多大意义。
 
但最近,看到有极少数企业坚持走平价和抵制打折的路线,而其中最值得称道的也许应该算读库的案例。不少业内朋友都说是人家成本控制做得好,但其实刨去给网店虚高的折扣价,很多出版社也能定价到这样的水平。
 
但在书号缩减、资本又要求回报率不断提高的当下,出版企业,特别是民营公司,似乎也只能通过降低人力成本以及运作公版书等方式来控制价格。这样长期下去产业会变成什么样,让人很难想象。
 
有时,我也会安慰自己不用太过悲观,有读者在,有阅读的需求在,书总会有一种适合的形态传承下来。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XcbWRCJurtcXK9Bk0YD2SQ

手书交易平台多抓鱼上海首店将于2020年10月正式开业

二手书交易平台多抓鱼上海首店将于10月正式开业。

毛坯房里做快闪?继北京店刷屏之后,多抓鱼又在还没正式开业的上海店搞出了新花样。

上周,二手书交易平台多抓鱼宣布了一则消息:8月1日起,多抓鱼将在其尚未完工的上海店铺开展“施工中”快闪书店活动,消费者需要提前线上预约购买10元门票或现场购买15元门票即可入店购书。

位于上海徐汇区安福路300号的多抓鱼[施工中]快闪书店

这家仅营业一周的快闪书店位于徐汇区安福路300号,此次活动仅开放二楼,店内分为感受的、思想的、生活的三大区域。两台空调,几盏吊灯,还未粉刷的毛坯墙壁上刷着多抓鱼的LOGO和“[施工中]书店”的大字,一切都显得朴实但又不简单。

8000本经多抓鱼编辑挑选的中英文二手书在一排排带有多抓鱼logo的箱子里等待出售,消费者只需扫描每本书附带的二维码就能获取书价。此外,店内还为购书者准备了购书箱和帆布袋出售。

多抓鱼[施工中]书店内景

多抓鱼[施工中]书店内景

仅仅几个小时,[施工中]书店首天门票就被抢购一空,并引来了不少爱书人竞相前往。5日晚,多抓鱼官微宣布将快闪书店营业时间延长至9号晚八点,并对店内图书进行再次补货。

成立于2017年的多抓鱼是一个主要从事二手书交易的平台,起初它主要通过微信为用户提供买卖书服务。用户通过扫描书籍背后的ISBN编码,可以将多抓鱼同意接收的书打包免费寄出,由平台负责将收购回的图书进行估价、分品类清洁、翻新、消毒并重新包装再次出售。对于书籍的回收,多抓鱼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诸如盗版、成功学、伪科学等内容质量不佳的大多都不被接受,而真正决定收书标准的是平台用户的需求。

在多抓鱼打造的线上社区中,买卖二手书变得更人性化和个性化。“希望有人送我这本书”、“可以随时拿起随时放下的小书”等一系列有趣的书单改变了书籍的传统分类标准;旧杂志、教材教辅资料、童书、小众绝版书等都能在此重新焕发价值;书评、读书笔记等也让用户看到真实的读书分享。

靠着有趣的灵魂和专业的服务,多抓鱼上线第一年就获得了超30万用户,而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多抓鱼年收入已破亿,平台日均销售图书2000册,用户复购率达到32.91%,并已先后获得腾讯在内的三轮融资。如今的多抓鱼正在积极走向线下,并向二手百货市场拓展业务。

但随之而来的也有不少问题。例如赢得大量用户喜爱标记的图书长时间缺货并需要抢购;书籍涵盖品类不全无法满足所有用户需求;某些二手书与电商打折活动时的新书价格并无太大差别。找不到想要的书,想要的书抢不到,如果长期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必然会影响多抓鱼的用户体验。

[施工中]快闪书店内部分外文二手图书

事实上,随着循环经济等概念的提出,以书籍为代表的二手商品交易目前已获得了部分消费者的接受和认可,但出于各种原因,目前市场中流通的二手书仅占已有图书存量的极小部分,仍是一片蓝海。

线上打造有温度的二手书交易社区,线下开办实体书店和有趣的快闪活动,多抓鱼从来都不缺好故事,但二手图书究竟有多大的增长潜力,以及平台何时能跑通商业模式,还未可知。

转自:https://36kr.com/p/827740577276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