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鹏:中国出现大周期拐点,不能再走老路了

核心观点:

1、中国当前已经出现了大周期的拐点,无论是人口的拐点,还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房地产早期任务已经完成,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的重要性上。

2、早20年房地产对于经济的影响是正向的反馈,但在2015年、2016年之后,你会关注到发展20年的房地产领域,已经逐渐开始对经济内生性增长结构产生反向冲击

3房地产金融属性都不用再去提也没有用。现在只能回归到住的基本面。当收入得以提升,住房可以得到满足,它下一轮的金融需求才能得以释放。

4房地产下降,是一个跨时代性的节点,我们过去二三十年整个的发展路径逻辑框架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未来年轻人要更多关注这个。

724日晚上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在一场直播上分享了对于楼市行情和中国经济的看法

以下是投资作业本(微信ID:touzizuoyeben)整理的精华内容,分享给大家:

中国出现大周期拐点

问:您认为当前房地产与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关系是什么?
付鹏:房地产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确实很重,问题在于这个比重到底占多少,房地产在国家经济结构中占比有多少。(如果)整个经济结构和各行各业过度依赖房地产,这个游戏最终还是会出现较大风险。
房子本质的功能是居住,跟人口的周期理论上密切相关。中国当前已经出现了大周期的拐点,无论是人口的拐点,还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房地产早期任务已经完成。
在这种背景下房地产不可能再回到过去重要性上。当前来讲,中国经济结构更重要在于技术的发展,整体生产效率的提升。
早20年去讨论房地产对于经济的影响,它是正向的反馈。但是,尤其是在2015年、2016年之后,你会关注到发展20年的房地产领域,已经逐渐开始对经济内生性增长结构产生反向冲击
以前大家讨论房地产的好处,现在很多人讨论的是房价高的弊端以及炒房。资产价格过快的上涨对于其他经济结构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冲击和抑制所以当时在那种背景下,我们提出房住不炒。

真正的是房地产行业,是房子的居住功能,而不是房屋的杠杆和金融属性,这两块我觉得是要区分。

很多人会讨论说房地产行业是房地产行业,房地产市场是房地产市场,我倒也同意,但是两者之间很模糊,是无法真正意义上区分的。可以看到,已经有六七年时间房地产更多的是产生各种影响对整个经济很大冲击。
当前我们提出来房屋回到居住功能,保证居住属性和居民部门对于居住的需求,但是其他方面肯定要相对去抑制。而且不能再走回老路了,经济不行就去搞房地产这条路在以前屡试不爽,是因为负面反应还没有大于正面

换句话说,这样做我能获得四,但有三的损耗,我可以接受。现在还这么做,带来的收益只有一,但是损耗是二到三,并且很快就要浮现出来。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不可能再拿房地产作为经济的主要了,那我们就会陷入到,以前房地产有时高增长拉动各行各业,而现在反而是痛苦、沉寂的阶段。大家需要去接受没有这部分功能以后的低增长转型带来痛苦期这是必须要走的
问:您认为下半年房地产的走势会怎么样?
付鹏:不温不火,不死不活,回归房住不炒这个大方向没有问题,但是还想要以前的路径几乎不可能。

房地产金融属性不用再提

问:未来我们如何去提振居民的购房意愿,以及如何在实现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又避免重现因刺激而炒房的投机行为?
付鹏:比如说如果是股票,股票市场的良性反馈应该是什么?股价持续的上行本质上来自企业创造的回报率,通过股息和分红派发给所有股东,实现整个资产的良性增长,否则单纯靠市盈率扩张,一旦流动性出现问题,Bubble(泡沫)很快就会破裂掉。
如果一个企业纯粹的靠故事和估值,它交易的是换手,从a的账户里转到b的账户里,实际上是分配。
放到房地产上也一样,如果房子有住的功能,实际上对居民部门是有反馈的房子的金融属性是什么?
房子的金融属性还不如股票,股票至少从全社会的角度上是在创造投资回报率进行股息分红,那房子是什么?理论上大家会说租金,但是会发现在中国租金压根就不用考虑。
当大家去讨论房子金融属性的时候就是换手
换手什么概念?咱们举个例子是金融属性,假设金融属性部分是100万到400万差价,这300万是要换手的,我拿着这300万是要从他的口袋里和远期折现,比如通过房贷的角度,远期折现把它未来现金流折回来。
所以最大问题就出来了有没有足够的人让我去折,有没有更的久期让我去贴现?房子的金融属性就是这个核心
这个核心对于现在中国来讲还有吗?年轻人现在买房或者对房价仅仅是预期吗?不是,是因为他已经到了他的最底线,已经不再去选择这个角度了。
所以他这个房子的金融属性不是说无限的,不是说一个股票可以无限的上涨换手交易下去的,交易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换手,后续没有买家了,这个游戏就结束了。房地产的金融属性也是同样的道理。
对于中国来讲,现在影响房地产金融属性最重要的要素在大幅快速消退,它只能回归到住的基本面。
所以现在的房地产政策就一条,保证住房的需求得以满足,保证住房的保交楼,不要再出现大规模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烂尾,满足年轻人的住房需求这都没问题。
但是金融属性都不用再去提也没有用。现在把政策去扶持房地产的金融属性,就算给了也不会出现你想要的结果。
剩下一个维度很简单,扎扎实实的跟人相关,让居民部门的收入得以提升,就有下一次的机会。

当收入得以提升,住房可以得到满足,它下一轮的金融需求才能得以释放。如果老是提金融需求,他的实际收入水平得不到提升,这个游戏是玩不下去的。

10年前去讲这个有点早,那时中国居民部门的收入,居民部门的储蓄,对收入的预期增长,杠杆率都是可以满足释放房地产的金融需求,但是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所以,现在宏观政策上着手于满足住的一切需求即可

靠炒房财富自由,不用考虑了

问:现在还适不适合买房,还是说再等一等?这个时间节点对于买房有什么建议吗?以及未来是否还会增值?
付鹏:现在只有一个大的方向是确定,年轻人要像向十年前靠炒房挣钱实现财富自由,除了这条外,剩下的就千人千面随意了。
问:您认为房地产以及背后中国经济最确定性或者最有信心的事情是什么?
付鹏:最确定的就是房住不炒,也炒不了了。
房地产下降,是一个跨时代性的节点,我们过去二三十年整个的发展路径逻辑框架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对于未来年轻人来讲,实际上更多的要去关注这个
这种时间点,这种大的转折对年龄偏大、已实现财富自由的这代人影响不大,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讲影响非常大。

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觉得好看,请点“在看”

转自: 投资作业本 https://mp.weixin.qq.com/s/z1RtnCihyssd7wCuz6IPNA

通胀可能要来了。。

这两天有个小伙伴发给我个消息说,多个国际美妆品牌,打算要在1月底涨价了。

通胀可能要来了。。

其实不光是美妆品牌,过了个年可能很多人都感受到了,通胀和涨价已经悄悄到来了。

原因也很简单,在21年逆周期紧缩了一年之后,22年整年都是处在宽松状态。

如果我们看数据的话,可以看到2022年一整年,平均每个月的M2增速都在10%以上。

甚至有不少月份达到了12%,创下了5年新高。整个M2总量,也增加了22万亿人民币,创下历史纪录。

这个货币供应的增速不能说不快了,但是很多人可能都会对一件事很奇怪。

为啥在整个22年印了这么多钞票,我们都没有感受到什么宽松带来的通胀。

这是因为整个22年的疫情防控都非常严格,物流人流和钱流都很难流动的起来。

所以虽然货币放出来了,宽松的规模也不算小,但是我们并没有在这一年感受到通胀。

甚至有不少奢侈品的价格还出现了下跌,比如说劳力士或者阿尔法这种以前要加价才能买到的商品,价格都在去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如果用大家熟悉的费雪公式MV=PT解释的话,道理也并不是非常的复杂。

我们知道M是货币供应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P是商品价格,T是商品和服务的供应总量。

在货币供应量M持续上涨的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V因为疫情影响带来的人流钱流和物流停滞,出现了持续下滑。

因为在疫情影响之下,很多人没办法外出消费,以及部分人收入下降也不敢随便消费。

这就导致了大量的钱停滞在银行体系里面,无法进入实体经济,也就无法拉动消费和投资。

甚至可能在某个阶段,可能货币流通速度V下滑的速度,比货币供应量M上升还要快。

这时候我们会看到,公式左边的MV乘积没有发生变化,甚至出现了小幅的下滑。

那么公式右边的PT里面,商品和服务的供应总量P在短期内,并不会发生什么变化。

因为正常情况下,只有在上游的这些企业挺了一段时间觉得自己扭亏无望,才会考虑关门停业。

在它们大规模发生关门停业之前,商品和服务的供应总量P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能发生变化的只有价格T。

所以这个阶段我们会看到,过去很多价格坚挺的商品,价格都出现了下滑。

现在疫情封控对钱流、人流和物流的影响已经基本结束。这意味着后续伴随着经济恢复,货币流通速度V会起来。

为了刺激经济恢复,今年甚至有很大概率货币供应量依然会保持高位,我们的预计是M2增速依然不会低于10%。

公式左边的M和V在今年都会起来,意味着MV乘积伴随着经济复苏也会变大。

公式右边的PT两个数值,T代表的商品和服务供应总量到去年底已经开始缩减了。

因为很多中小企业甚至从事服务业的个体户,都倒在了即将见到曙光的2022年。

这里面尤其是服务业的缩减是比较厉害的,这意味着供给的下滑是很厉害的。

在公式左边MV伴随着经济复苏乘积开始变大,公式右边T出现缩减的情况下,公式两边想要平衡只能是价格P出现上涨了。

伴随着2023年经济开始缓慢复苏,钱流、物流和人流周转开始加快,我们会很明显的看到各行各业,尤其是服务业出现价格上涨。

可能不少人对这轮宽松的规模有多大没啥概念,我们看看数字就可以有个大概印象。

在过去的2022年8月到11月,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张了8.4%,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通胀可能要来了。。

要知道上次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超过8.4%,还要追溯到2008年。

这个数字体现在央行的资产端,就是对其他公司的债权增加了1.13万亿。

到了2022年12月,我们更是看到央行扩表1.5万亿,这里面只有大约1000亿是来自外汇占款增加。

通胀可能要来了。。

剩下的1.4万亿是来自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这里面主要是年底央行的逆回购,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

虽然说每年到了年底,央行都会向商业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但规模这么大并不常见。

上一次月度央行出现这么大规模的扩表,还是在2018年的12月,这个月扩表1.3万亿人民币。

我们这里可以看到的是:之前怎么逆周期调控紧缩,后续就会怎么放出来刺激经济,甚至规模还会更大。

因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整个世界正式进入债务和信用驱动的时代。

在债务和信用驱动经济的时代,印钞放水支撑经济前行已经成为经济运行的底层规律。

短期内确实是可以搞逆周期调控,但是拉长时间看,后续的宽松规模只会大不会小。

我们之前写过篇《债务经济学》,已经在里面详细阐述过相关的原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所以虽然在过去一年伴随着M2大幅增长,大家没有感受到价格出现什么上涨。

但是伴随着今年货币供应的继续增长,和经济的恢复带来货币流通速度的恢复。

大家应该会明显的感觉到,生活里不管是衣食住行的价格都会出现上涨。

甚至可能不光是衣食住行的价格出现上涨,过去一年多时间印出来的这些钱在流通速度加快以后,不管进入哪个领域你都会看到相关领域价格出现上涨。

比如一线强二线核心地段的房产,农副产品的姜你军蒜你狠,甚至资本市场的某些板块都是类似的逻辑。

出现这种现象,其实都是每个阶段持续货币宽松以后,短期供给可能又出现收缩,随之价格又出现水涨船高这个最浅显的道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IVkLoEPNGtW_vUaMLqrBkQ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刚刚,中央重磅发布!信息量大!

中国基金报 泰勒

 

大家好,一起来看看今晚的财经大事。重磅政策一个接一个!全在这份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当中!

刚刚,中央重磅发布!信息量大!

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全文很长,先上新华社整理的十大要点:

1、展望2035年 消费和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完整内需体系全面建立

2、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期引导支持居民合理自住需求 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

3、促进免税业健康有序发展 深入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4、适应人口老龄化进程 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

5、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建设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6、实施宽进严管 对可以依靠市场充分竞争提升供给质量的服务消费领域取消准入限制

7、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

8、打造中国品牌 培育和发展中华老字号和特色传统文化品牌

9、提升电网安全和智能化水平 加快全国干线油气管道建设

10、释放出行消费潜力 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


 

下面是泰勒整理的要点。

1、重大意义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主动选择。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的必然要求。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更高效率促进经济循环的关键支撑。
2、发展目标
展望2035年,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远景目标是:
消费和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完整内需体系全面建立;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强大国内市场建设取得更大成就,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以创新驱动、内需拉动的国内大循环更加高效畅通;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的大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改革对内需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幅提升,高标准市场体系更加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全面建成;
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持续增强,国内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十四五”时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主要目标是:
——促进消费投资,内需规模实现新突破。
——完善分配格局,内需潜能不断释放。
——提升供给质量,国内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完善市场体系,激发内需取得明显成效。
——畅通经济循环,内需发展效率持续提升。
3、重点任务
支撑畅通国内经济循环。进一步推进各种要素组合有机衔接和循环流转,形成产品服务增加、社会财富积聚、人民福祉增进、国家实力增强的良性国内经济循环。以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为支撑,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高端要素资源“引力场”,使国内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
4、提高吃穿等基本消费品质。
加强引导、强化监督、支持创新,推动增加高品质基本消费品供给,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5、释放出行消费潜力。
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布局,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推进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便利二手车交易。
6、房地产方面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支持居民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完善住房保障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以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健全住房公积金制度。
7、中高端消费品消费需求。
促进免税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民族品牌加强同国际标准接轨,充分衔接国内消费需求,增加中高端消费品国内供应。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区域消费中心。深入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8、加快培育海岛、邮轮、低空、沙漠等旅游业态。释放通用航空消费潜力。
9、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释放生育政策潜力。增加普惠托育供给,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托育服务。
10、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着力增加高质量的中医医疗、养生保健、康复、健康旅游等服务。积极发展个性化就医服务。加强职业健康保护。
11、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适时优化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逐步将安全、有效、财政可负担的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12、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全面规范校外教育培训行为,稳步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
13、以足球、篮球等职业体育为抓手,提升体育赛事活动质量和消费者观感、体验度,促进竞赛表演产业扩容升级。
14、推进家政进社区,构建24小时全生活链服务体系。鼓励发展家庭管家等高端家政服务。
15、丰富5G网络和千兆光网应用场景。加快研发智能化产品,支持自动驾驶、无人配送等技术应用。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
16、健全新型消费领域技术和服务标准体系,依法规范平台经济发展,提升新业态监管能力。
17、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健全互联网诊疗收费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18、深入发展在线文娱,鼓励传统线下文化娱乐业态线上化,支持打造数字精品内容和新兴数字资源传播平台。

19、支持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经营模式,鼓励发展基于知识传播、经验分享的创新平台。支持线上多样化社交、短视频平台规范有序发展,鼓励微应用、微产品、微电影等创新。

 

20、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倡导节约集约的绿色生活方式。

 

21、加大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投资力度,扩大先进制造领域投资,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力度,支持企业应用创新技术和产品实施技术改造。

 

22、提升电网安全和智能化水平,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完善电网主网架布局和结构

 

23、优化煤炭产运结构,推进煤矿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优化建设蒙西、蒙东、陕北、山西、新疆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提高煤炭铁路运输能力。

 

24、建设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

 

25、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

 

26、以需求为导向,增强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服务能力。

 

27、积极稳妥发展车联网。

 

28、打造中国品牌,培育和发展中华老字号和特色传统文化品牌。持续办好中国品牌日活动,宣传推介国货精品,增强全社会品牌发展意识,在市场公平竞争、消费者自主选择中培育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29、持续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实施宽进严管,对可以依靠市场充分竞争提升供给质量的服务消费领域取消准入限制。

 

30、加大对民间投资支持和引导力度。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31、鼓励和引导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

 

32、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培育和维护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

 

33、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工资、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等制度。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34、完善股份制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完善股票发行、信息披露等制度,推动资本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35、创新更多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增加居民投资收益。

 


 

天风证券第一时间做出了解读。

 

【天风商社】 重启场景,重启消费,重启经济!继续坚定看多全消费板块β行情 1214

 

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纲要从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内需潜能,提高供给质量、带动需求更好实现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顶层设计多次提出扩内需、促消费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向。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12月6日召开的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消费对于经济重启的拉动意义不言而喻。

 

居民储蓄增加是消费重启的前提,疫情快速赶顶逐步退潮,消费基本面有望在春节开始表现。据人民银行统计,22年前三季度,居民存款比21年底增加13.28万亿,到年底有望突破16万亿,如何将居民的储蓄转换为消费和投资是23年消费重启的核心命题。当前已经进入结束疫情的快车道,全国有望加速赶顶,随之而来的是入境边检政策调整,港陆通关,返乡过年乃至实质性退出。今年或是三年来民众首次返乡过年,春节消费有望提前带动消费整体表现。明年消费基数逐季下行,表观增速有望持续超预期,务必重视。重启场景,重启消费,重启经济!

 

继续坚定三个月以来的积极观点,全面看多消费板块性β行情,尤其是2023整年度。建议关注【出行产业链】、【泛餐饮产业链】和【服务业困境反转】,优选【去过杠杆的】或者【供给侧市场出清过的】行业公司。

 

■出行产业链。

 

①机场航空【上海机场】【白云机场】【东航南航国航】【海南机场】【美兰空港】

②酒店【君亭酒店】【锦江酒店】【首旅酒店】【华住集团】【亚朵】

③免税【中国中免】【王府井】

④OTA旅行社【携程集团】【同程旅行】【众信/凯撒】

⑤博彩【金沙中国】【银河娱乐】

⑥景区主题公园【宋城演艺】【天目湖】【中青旅】【海昌海洋公园】【香港中旅】

⑦医美【爱美客/雍禾】化妆品【贝泰妮/华熙生物/珀莱雅/巨子/水羊/家化/丸美/科思】

 

■泛餐饮产业链

 

①餐饮连锁。【同庆楼】【九毛九】【海底捞】【海伦司】【奈雪的茶】【广州酒家】【百盛中国】【呷哺呷哺】

②餐饮供应链。【安井食品】【千味央厨】【宝立食品】【立高食品】【颐海国际】

③泛休闲食品。【绝味食品】【洽洽食品】【盐津铺子】【甘源食品】【良品铺子】【紫燕食品】【周黑鸭】

④啤酒软饮料。【东鹏饮料】【重庆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

⑤白酒。【华致酒行】【顺鑫农业】【山西汾酒】【古井贡酒】【舍得酒业】【洋河股份】【酒鬼酒】【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五粮液】

 

■服务业困境反转

 

①人力资源【北京城乡】【科锐国际】【外服控股】【BO­SS直聘】

②职业教育及教育信息化【中公教育】【国新文化】【佳发教育】

③其他受益公司【倍轻松】【极米科技】【名创优品】【中国黄金】【周大生】

④超市百货【永辉超市】【家家悦】【重庆百货】【天虹股份】

 

市场的反应如下:

 

A50冲了一下。中概股普遍上涨

 

刚刚,中央重磅发布!信息量大!

 

 

以下是全文。

 

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主要内容如下。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为推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规划背景
(一)我国扩大内需已取得显著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同时,不断提升国内供给质量水平,着力释放国内市场需求,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消费基础性作用持续强化。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11年保持在50%以上。住行消费等传统消费显著增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稳步提高,汽车新车销量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2021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4.5%,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44.2%。
投资关键作用更好发挥。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合理水平,为优化供给结构、推动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全国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贯通,一批重大水利设施建成使用。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就,高技术产业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医疗卫生、生态环保、农业农村、教育等领域短板弱项加快补齐。
国内市场运行机制不断健全。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建设,“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产权制度等重点改革稳步推进,流通体系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国际国内市场联系更加紧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0万亿元,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带动进口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国际经贸合作扎实推进,对外开放高地建设进展显著,我国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外资流入国之一,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高,我国市场与全球市场进一步协调发展、互惠互利。
(二)重大意义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要求和发展条件都呈现新特征,特别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通过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主动选择。大国经济具有内需为主导的显著特征。内需市场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我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逐步在市场需求、产业体系、人力资源、软硬基础设施等方面形成了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扩大居民消费和有效投资,增强经济发展韧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的必然要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平衡不确定性增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以自身的稳定发展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更高效率促进经济循环的关键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促进国内大循环更为顺畅,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夯实国内基本盘;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也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更好依托国内大市场,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更高效率实现内外市场联通,促进发展更高水平的国内大循环。
(三)机遇和挑战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国内市场基础更加扎实,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环境条件深刻变化。展望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居民消费优化升级同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相结合,我国这一全球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还将不断成长壮大。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很多方面还有较大投资空间,投资需求潜力巨大。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显著,宏观经济治理能力持续提升,改革创新不断孕育新的发展动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商品和要素流通制度环境持续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显著提升,国内市场空间更趋广阔。
同时要看到,我国扩大内需仍面临不少制约。劳动力、土地、环境等要素趋紧制约投资增长,创新能力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财政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制约内需潜力释放的体制机制堵点仍然较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把我国打造成国际高端要素资源的“引力场”任重道远。
综合来看,我国扩大内需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准确把握国内市场发展规律,未雨绸缪,趋利避害,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释放内需潜力,充分发挥内需拉动作用,建设更加强大的国内市场,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要求
(四)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着力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五)工作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全过程,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显著优势,为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人民立场,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扩大内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顶层设计,服务全局战略。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使扩大内需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
——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内生动力。坚定不移用改革的办法释放和激发市场潜力,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制约内需增长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提高要素配置和产品流通效率,同时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高端要素资源,持续增强国内市场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协同高效。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统筹好供给和需求、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数量和质量、国内和国际、速度和效益、效率和公平、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使扩大内需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
(六)发展目标
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展望2035年,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远景目标是:消费和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完整内需体系全面建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强大国内市场建设取得更大成就,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以创新驱动、内需拉动的国内大循环更加高效畅通;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的大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改革对内需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幅提升,高标准市场体系更加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全面建成;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持续增强,国内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十四五”时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主要目标是:
——促进消费投资,内需规模实现新突破。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增强。内需持续健康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取得明显进展。
——完善分配格局,内需潜能不断释放。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提升供给质量,国内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实体经济发展根基进一步夯实,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速推进,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不断增强。
——完善市场体系,激发内需取得明显成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商品和要素在城乡区域间流动更加顺畅,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建立健全。
——畅通经济循环,内需发展效率持续提升。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我国与周边区域经济合作程度进一步加深,对周边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七)重点任务
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针对我国中长期扩大内需面临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分配差距较大、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不高、消费体制机制不健全、投资结构仍需优化等堵点难点,部署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点任务。
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投资再生产的全链条拓展内需体系,培育由提高供给质量、优化分配格局、健全流通体系、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等共同组成的完整内需体系。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着力挖掘内需潜力,特别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内需潜能,进一步做大国内市场规模。通过优化市场结构、健全市场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市场韧性,进一步做强国内市场,促进国内市场平稳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支撑畅通国内经济循环。进一步推进各种要素组合有机衔接和循环流转,形成产品服务增加、社会财富积聚、人民福祉增进、国家实力增强的良性国内经济循环。以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为支撑,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高端要素资源“引力场”,使国内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
三、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
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着力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
(八)持续提升传统消费
提高吃穿等基本消费品质。加强引导、强化监督、支持创新,推动增加高品质基本消费品供给,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倡导健康饮食结构,增加健康、营养农产品和食品供给,促进餐饮业健康发展。坚持不懈制止餐饮浪费。
释放出行消费潜力。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布局,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推进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便利二手车交易。
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支持居民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完善住房保障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以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健全住房公积金制度。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促进家庭装修消费,增加智能家电消费,推动数字家庭发展。
更好满足中高端消费品消费需求。促进免税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民族品牌加强同国际标准接轨,充分衔接国内消费需求,增加中高端消费品国内供应。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区域消费中心。深入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九)积极发展服务消费
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推进优质文化资源开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鼓励文化文物单位依托馆藏文化资源,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度假休闲旅游。拓展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加快培育海岛、邮轮、低空、沙漠等旅游业态。释放通用航空消费潜力。
增加养老育幼服务消费。适应人口老龄化进程,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释放生育政策潜力。增加普惠托育供给,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托育服务。
提供多层次医疗健康服务。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鼓励发展全科医疗服务,增加专科医疗等细分服务领域有效供给。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着力增加高质量的中医医疗、养生保健、康复、健康旅游等服务。积极发展个性化就医服务。加强职业健康保护。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适时优化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逐步将安全、有效、财政可负担的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健全国民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着眼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科研院所,加强科教基础设施和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全面规范校外教育培训行为,稳步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
促进群众体育消费。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建设国家步道体系,推动体育公园建设。以足球、篮球等职业体育为抓手,提升体育赛事活动质量和消费者观感、体验度,促进竞赛表演产业扩容升级。发展在线健身、线上赛事等新业态。推进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带动群众“喜冰乐雪”。
推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促进家政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规范化发展,完善家政服务标准体系,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深化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提升家政服务和培训质量,推动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加强家政从业人员职业风险保障。推进家政进社区,构建24小时全生活链服务体系。鼓励发展家庭管家等高端家政服务。
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互助服务相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供给,持续提升社区服务质量,提高社区服务智能化水平。支持家政、养老、托幼、物业等业态融合创新。提升社区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
(十)加快培育新型消费
支持线上线下商品消费融合发展。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丰富5G网络和千兆光网应用场景。加快研发智能化产品,支持自动驾驶、无人配送等技术应用。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健全新型消费领域技术和服务标准体系,依法规范平台经济发展,提升新业态监管能力。
培育“互联网+社会服务”新模式。做强做优线上学习服务,推动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健全互联网诊疗收费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深入发展在线文娱,鼓励传统线下文化娱乐业态线上化,支持打造数字精品内容和新兴数字资源传播平台。鼓励发展智慧旅游、智慧广电、智能体育。支持便捷化线上办公、无接触交易服务等发展。
促进共享经济等消费新业态发展。拓展共享生活新空间,鼓励共享出行、共享住宿、共享旅游等领域产品智能化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共享产品相关标准。打造共享生产新动力,鼓励企业开放平台资源,充分挖掘闲置存量资源应用潜力。鼓励制造业企业探索共享制造的商业模式和适用场景。顺应网络、信息等技术进步趋势,支持和引导新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健康发展。
发展新个体经济。支持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经营模式,鼓励发展基于知识传播、经验分享的创新平台。支持线上多样化社交、短视频平台规范有序发展,鼓励微应用、微产品、微电影等创新。
(十一)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
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健全绿色低碳产品生产和推广机制。促进居民耐用消费品绿色更新和品质升级。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完善绿色采购制度,加大政府对低碳产品采购力度。建立健全绿色产品标准、标识、认证体系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规范发展汽车、动力电池、家电、电子产品回收利用行业。
倡导节约集约的绿色生活方式。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推进绿色社区建设。按照绿色低碳循环理念规划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完善城市生态和通风廊道,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持续推进过度包装治理,倡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推动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氛围。
四、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
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努力增加制造业投资,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着力提高投资效率,促进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增强投资增长后劲。
(十二)加大制造业投资支持力度
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强国,引导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加大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投资力度,扩大先进制造领域投资,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力度,支持企业应用创新技术和产品实施技术改造。完善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制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升制造业盈利能力。加强制造业投资的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创新完善制造业企业股权、债券融资工具。
(十三)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建设,增强区域间、城市群间、省际间交通运输联系。加强中西部地区、沿江沿海战略骨干通道建设,有序推进能力紧张通道升级扩容,加强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加快国家铁路网建设,贯通“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有序推进区域连接线建设,加快普速铁路建设和既有铁路改造升级。支持重点城市群率先建成城际铁路网,推进重点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并与干线铁路融合发展。完善公路网骨干线路,提升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质量,加快省际高速公路建设,推进普通国省道瓶颈路段贯通升级。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强航空网络建设,加快建设国际和区域枢纽机场,积极推进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建设,推动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提升水运综合优势,在津冀沿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推动构建世界级港口群,支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加快长江等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构建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电网安全和智能化水平,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完善电网主网架布局和结构,有序建设跨省跨区输电通道重点工程,积极推进配电网改造和农村电网建设,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优化煤炭产运结构,推进煤矿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优化建设蒙西、蒙东、陕北、山西、新疆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提高煤炭铁路运输能力。加快全国干线油气管道建设,集约布局、有序推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和车船液化天然气加注站规划建设。大幅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水平,建设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统筹推进现役煤电机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提升煤电清洁高效发展水平。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集防洪减灾、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保护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水网建设,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综合性水利枢纽和调蓄工程建设,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加快推进跨流域跨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实施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引调水工程,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加强节水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加快补齐大江大河大湖防洪短板,推进堤防加固、河道治理、控制性工程、蓄滞洪区等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推进供水、灌溉、水源工程建设,加强供水区域间联合调度。有条件的地区可将城镇周边的村庄纳入城镇供水体系。强化农村中小型水源工程建设和饮用水水源保护,推进大中型灌区建设与现代化改造。在沿海缺水城市推动大型海水淡化设施建设。
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统筹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示范物流园区等布局建设,优化国家层面的骨干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提高跨区域物流服务能力,支撑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优化以综合物流园区、专业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为支撑的商贸物流设施网络。加快建设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提高城乡冷链设施网络覆盖水平,推动食品产销供的冷链全覆盖。
加大生态环保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构建集污水、垃圾、固废、危废、医废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动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全面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建设促进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水平、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态环保设施。
完善社会民生基础设施。补齐医疗领域建设短板,完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救治能力,持续改善县级医院设施条件,补齐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础医疗设备配备,全面改善疾控机构设施设备条件,健全口岸公共卫生防控体系,提高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加快补齐教育资源短板,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增加普惠性养老和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完善妇幼健康服务设施,积极规划建设婴幼儿照护和未成年人保护服务机构及设施。提升县级公共文化设施水平,加强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等设施建设。加快高品质、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建设。提升体育场地设施水平,持续改善群众身边健身设施。
(十四)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
加快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增强数据感知、传输、存储、运算能力。加快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千兆光网建设,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布局建设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广泛、深度应用,促进“云、网、端”资源要素相互融合、智能配置。以需求为导向,增强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服务能力。
全面发展融合基础设施。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交通物流、能源、生态环保、水利、应急、公共服务等深度融合,助力相关行业治理能力提升。支持利用5G技术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改造升级。积极稳妥发展车联网。
前瞻布局创新基础设施。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性创新高地,适度超前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优化提升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强化共性基础技术供给。
五、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内需潜能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把扩大内需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序衔接起来,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释放内需潜能、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坚持全国一盘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充分释放内需潜在势能。
(十五)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经常居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提高市民化质量。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相关政策。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建立农村产权流转市场体系,健全农户“三权”市场化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
培育城市群和都市圈。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城市群建设,完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协调布局、产业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享、生态共建环境共治。依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提高通勤圈协同发展水平,培育发展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推进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严控中心城市规模无序扩张。完善大中城市宜居宜业功能,支持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健全城镇体系,依法依规加强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进县城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产业配套等设施提级扩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鼓励东部城镇化地区县城加快发展,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城镇化地区县城建设,合理引导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建设。按照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
推进城市设施规划建设和城市更新。加强市政水、电、气、路、热、信等体系化建设,推进地下综合管廊等设施和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城市内涝治理,加强城镇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建设,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补齐居住社区设施短板,完善社区人居环境。加快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加固改造,加强城市安全监测。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十六)积极推动农村现代化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综合考虑村庄演变规律、集聚特点、现状分布,结合农民生产生活半径,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规模。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农房品质,严格建房安全标准。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加大农村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保护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和乡村风貌,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完善乡村市场体系。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加强农村商贸体系建设,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完善以县级物流节点为核心、乡镇服务站点为骨架、村级末端网点为延伸的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设施体系,完善农村电商配套服务。培育农产品网络品牌。推动农村居民汽车、家电、家具、家装消费升级。引导县域引入城市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充分满足县乡居民个性化、多元化、中高端消费需求。持续依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规范农村市场秩序。
丰富乡村经济形态。深入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乡村文化等特色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扶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农民职业吸引力。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布局和建设管理,让城乡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推动城乡在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安全标准、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十七)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依托区域重大战略打造内需新增长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持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协调上中下游共抓大保护,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支持经济发展优势区域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促进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补充,培育新增长极,带动全国经济效率整体提升。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内需增长空间格局。在全国统一大市场框架下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努力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释放区域协调发展的巨大内需潜力。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支持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等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支持力度。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健全区际利益补偿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六、提高供给质量,带动需求更好实现
供给侧有效畅通可以打通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满足现有需求并进一步引领创造新需求。要面向需求结构变化和供给革命,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强化科技自立自强,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
(十八)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产品
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导向优化国家创新体系整体布局,强化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推进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资源共享。健全新型举国体制,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改进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科学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前瞻性、战略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关键基础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引导产业链上下游联合攻关。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发挥好重要院所、高校的国家队作用,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加强科学研究与市场应用的有效衔接,支持产学研协同,促进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融通发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建设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全面提升信息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人工智能、先进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先进计算等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快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基因技术应用服务等产业化发展。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推进前沿新材料研发应用。促进重大装备工程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加快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和机载设备等研发,推进卫星及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在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前瞻谋划未来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加强创新产品应用。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完善激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推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等示范应用。建立重要产品快速审评审批机制。
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发展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不断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建立完善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资源流通应用机制,强化数据安全保障能力,优化数据要素流通环境。加快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制度规范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大中小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力度。积极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规律,培养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领军人才。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鼓励大型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科技人才。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十九)积极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持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扩大紧缺农产品生产。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地力恢复,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强化动物疫病风险防控,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规范有序发展海洋渔业。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智能化。推动发展智慧农业。
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促进数据、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传统产业汇聚,推动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构建多层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规范发展再制造产业。
优化区域产业产能布局。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化区域分工协作格局。优化石化化工、钢铁等重要基础性产业规划布局,严格控制建设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不断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等,支持引导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依托资源要素禀赋,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础上承接国内产业梯度转移。推进老工业基地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加强对重大生产力布局的统一规划和宏观指导,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持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延伸。发展服务型制造,鼓励制造业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拓展研发设计、供应链协同、系统解决方案、柔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增值服务,促进制造业企业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提升价值链。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业。支持智能制造、流程再造等领域新型专业化服务机构发展。发展研发、设计、检测等生产性服务外包,鼓励电子商务等服务业企业向制造环节拓展。引导研发设计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嵌入式合作。培育专业化、国际化的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聚焦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供应链金融、信息数据、人力资源等服务创新发展。
(二十)着力加强标准质量品牌建设
健全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完善制造业高端化标准体系,动态调整消费品安全标准,健全旅游、养老、商贸流通等服务业标准体系。优化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大力发展先进团体标准。加快构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持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推进质量分级,稳步提高消费品质量安全水平。健全质量认证体系,完善质量认证采信机制。加快建设覆盖线上线下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实施优质服务标识管理制度,促进品质消费。
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打造中国品牌,培育和发展中华老字号和特色传统文化品牌。持续办好中国品牌日活动,宣传推介国货精品,增强全社会品牌发展意识,在市场公平竞争、消费者自主选择中培育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七、健全现代市场和流通体系,促进产需有机衔接
完善的市场体系可以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高效的流通体系能够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把生产和消费有机联系起来。要推动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有效提高市场运行和流通效率,促进生产与需求紧密结合。
(二十一)提升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
推进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保障城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权利。建立协调衔接的劳动力、人才流动政策体系和交流合作机制,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完善全国统一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公共资源由主要按城市行政等级配置向主要按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转变。
推动经营性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合理调节土地增值收益。探索建立全国性的建设用地指标和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加快培育发展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推进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完善城乡基准地价、标定地价的制定与发布制度,逐步形成与市场价格挂钩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
完善知识、技术、数据要素配置机制。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加大科研单位改革力度,支持科研事业单位试行更灵活的岗位、薪酬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间创新资源自由有序流动机制。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
(二十二)加快建立公平统一市场
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标准制定、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竞争规则,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的竞争政策实施机制,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完善法律法规。完善市场竞争状况评估制度。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健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提升市场准入效能。推进能源、铁路、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合理划分不同层级政府市场监管事权,构建跨区域市场监管机制,有效防止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
(二十三)建设现代流通体系
优化现代商贸体系。提升城市商业水平,发展智慧商圈,构建分层分类的城市商业格局,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加强县域商业建设,建立完善农村商业体系。加快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商贸流通业态融合创新,同时注意防范垄断和安全风险。
发展现代物流体系。围绕做优服务链条、做强服务功能、做好供应链协同,完善集约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促进现代物流业与农业、制造、商贸等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公铁水联运、江海联运和铁路快运。探索建立城市群物流统筹协调机制,培育有机协同的物流集群。优化国际海运航线,强化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巩固提升中欧班列等国际铁路运输组织,推动跨境公路运输发展,支持优化海外仓全球布局,加快构建高效畅通的多元化国际物流干线通道,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
八、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内需发展动力
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实行更高水平开放,能够为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提供强大动力。要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加强改革开放举措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完善促进消费、扩大投资的制度安排,为国内市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二十四)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
持续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实施宽进严管,对可以依靠市场充分竞争提升供给质量的服务消费领域取消准入限制。对于电力、油气等行业中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服务领域,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宽上下游竞争相对充分服务业准入门槛。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要求,持续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事业单位改革。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健全适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建立假冒伪劣产品惩罚性巨额赔偿制度。健全缺陷产品召回、产品伤害监测、产品质量担保等制度,完善多元化消费维权机制和纠纷解决机制。严格食品药品监管,确保安全。强化重点商品和服务领域价格监管,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二十五)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加大对民间投资支持和引导力度。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完善支持政策,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带动作用,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领域建设。鼓励民营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鼓励和引导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培育和维护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
持续完善投资管理模式。协同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规范有序推广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区域评估、标准地改革等投资审批创新经验,加强投资决策与规划和用地、环评的制度衔接。完善投资法规制度和执法机制,健全地方配套制度体系。加强投资项目特别是备案类项目的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投资审批数据部门间共享机制,推动投资审批权责“一张清单”、审批数据“一体共享”、审批事项“一网通办”。
健全投资项目融资机制。持续优化政府投资结构,加大对补短板领域支持力度。有序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健康发展。通过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鼓励金融机构依法合规提供更多直达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增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融资功能,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扩大债券融资规模,推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
(二十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减少和优化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完善生产许可制度,简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程序。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提升企业开办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简化普通注销程序,建立健全企业破产和自然人破产制度。加快推动市场数据跨部门共享,规范商业机构数据公开使用与发布。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加强产权保护和激励,完善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完善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制度,全面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提升知识产权审查能力,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侵权快速反应、惩罚性赔偿等机制。加强数据、知识、环境等领域产权制度建设,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完善国有产权交易制度,完善农村集体产权确权和保护制度。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推进信用法治建设,健全社会信用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依法依规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开、应用,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同金融信息共享整合机制。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强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推广信用承诺和告知承诺制,依法依规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强化消费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和宣传教育,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十七)发挥对外开放对内需的促进作用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提高中欧班列开行质量,推动国际陆运贸易规则制定。支持各地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
持续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推进投资便利化,稳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深入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鼓励外商投资中高端制造、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产业。加强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促进引资与引智更好结合,鼓励外资企业进一步融入我国创新体系。
打造高水平、宽尺度、深层次的开放高地。坚持推动更高水平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协同推动扩大内陆开放、加快沿边开放、提升沿海开放层次。建设好各类开发开放平台和载体,加快培育更多内陆开放高地。发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先导示范效应,打造面向东北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沿边开放合作门户。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建立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稳步推进多双边贸易合作。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做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后实施工作,推动商签更多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和区域贸易协定。促进我与周边国家地区农业、能源、服务贸易、高新技术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推进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优化促进外贸发展的财税政策,不断完善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关税制度。
扩大重要商品和服务进口。拓宽优质消费品、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和重要能源资源进口渠道。支持国内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技术、设备及零部件进口,鼓励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环境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进口。扩大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优质商品、医药产品和康复服务等进口。支持边境贸易创新发展。持续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推动进口规模扩大、结构优化、来源多元化。
九、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厚植内需发展潜力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内需发展后劲。
(二十八)持续优化初次分配格局
提升就业质量增加劳动者劳动收入。持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挖掘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动就业潜力,创造更多更高质量更高收入的就业岗位。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快乡村产业振兴,积极促进农民工就业,增加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健全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工资、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等制度。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健全各类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构建知识、技术、数据等创新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机制,强化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发挥工资激励保障作用。完善国有企业科技人才薪酬激励政策。完善股份制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完善股票发行、信息披露等制度,推动资本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创新更多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增加居民投资收益。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通过开展示范区建设等,探索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推进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等群体稳定增收,培育高素质农民,完善小微创业者扶持政策,支持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勤劳致富,使更多普通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合理减轻中等收入群体负担。
(二十九)逐步健全再分配机制
加大财税制度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健全直接税体系,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和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推动教育、养老、医疗、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重点加大对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有序增加社会民生领域资金投入,优化教育支出结构。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基本养老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到法定人群全覆盖,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巩固完善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健全社会保障待遇调整机制。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兜底功能。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
(三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
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健全慈善事业发展体制机制,规范培育发展慈善组织。完善慈善褒奖制度,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壮大志愿者队伍,搭建更多志愿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探索建立文明实践积分银行,将志愿服务活动、践行文明行为等纳入积分管理,促进形成志愿服务良好社会氛围。
十、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夯实内需发展基础
把安全发展贯穿扩大内需工作各领域和全过程,着力提升粮食、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等领域供应保障能力,有效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应急事件能力,为国内市场平稳发展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三十一)保障粮食安全
推进粮食稳产增产。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推进合理布局,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实现生猪基本自给、其他重要农副产品供应充足。
健全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加快培育多元市场购销主体,科学确定粮食储备规模、结构、布局,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粮食、棉、糖等重要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强化地方储备体系建设,健全层级分明、运作高效的农产品储备体系。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持续倡导节粮减损。
加强种子安全保障。建立健全现代种业体系,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子库建设,提高资源保护、育种创新、品种测试、良种繁育能力,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在尊重科学、严格监管的前提下,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三十二)强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
增强国内生产供应能力。推动国内油气增储上产,加强陆海油气开发。推动页岩气稳产增产,提升页岩油开发规模。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采领域。稳妥推进煤制油气,规划建设煤制油气战略基地。深入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开展战略性矿产资源现状调查和潜力评价,积极开展现有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持续推进矿山智能化、绿色化建设。
(三十三)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
推进制造业补链强链。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健全产业基础支撑体系,加强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巩固拓展与周边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共同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实施制造业供应链提升工程,构建制造业供应链生态体系。围绕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关键原材料、技术、产品,增强供应链灵活性可靠性。
保障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安全稳定运行。聚焦保障煤电油气运安全稳定运行,强化关键仪器设备、关键基础软件、大型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和工业控制系统、重要零部件的稳定供应,保证核心系统运行安全。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产业链安全,实现极端情况下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大的影响。
(三十四)推动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增强重特大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加强应急物资装备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公共卫生、灾害事故等领域应急物资保障,完善中央、省、市、县、乡五级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建设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升级地方应急物资储备库和救援装备库,中央应急物资储备向中西部地区和灾害多发易发地区倾斜。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区域布局,实施应急产品生产能力储备工程,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必要的产能储备,建设区域性应急物资生产保障基地,完善国家应急资源管理平台。健全应急决策支撑体系,建设应急技术装备研发实验室。加快提升应急物流投送与快速反应能力,完善应急广播体系。
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完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推进新型智能装备、航空消防大飞机、特种救援装备、特殊工程机械设备研发配备。加大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和专业救援队伍、社会救援队伍建设力度,推动救援队伍能力现代化。推进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推进重点场所消防系统改造。强化危险化学品、矿山、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生命防护,提高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防控能力。
推进灾害事故防控能力建设。支持城乡防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防汛抗旱、防震减灾、防风抗潮、森林草原防灭火、地震地质灾害防治等骨干设施。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逐步建立完善防洪排涝体系。优化国土空间防灾减灾救灾设施布局,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加快构建城乡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科技信息化支撑能力,加快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灾害事故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通信体系。发展巨灾保险。
十一、实施保障
(三十五)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抓好重大任务和政策落实。充分调动各有关方面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三十六)完善组织协调机制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部际协调,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推动落实扩大内需各项工作;定期编制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实化规划纲要明确的重大任务和重大政策。地方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积极作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扩大内需战略政策措施,压实地方落实扩大内需战略责任,创新规划纲要组织实施方式,发挥各方面作用,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三十七)强化政策协同配合
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强化宏观政策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统筹支持。着力发挥规划纲要导向作用,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的协同配合,推动形成扩大内需的政策合力。密切跟踪分析政策落实情况及内需形势变化,加强扩大内需政策研究储备,完善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强化政策成效评估,保障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三十八)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扩大内需战略的宣传和引导,综合运用各种媒体,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解读扩大内需战略的新举措新要求,进一步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及时总结规划纲要实施成效,充分挖掘各地区和不同行业、企业在扩大内需方面的成功案例,通过多种形式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3mzT92-yDilUMXN1IX3spA

三年蛰伏,波澜壮阔的航路即将开启

 
 
三年蛰伏,波澜壮阔的航路即将开启
 
 
在七年前,我的社群最早建立的时候,我曾经跟所有人说过,我们这一代人,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历史中。
 
何谓大历史?就是我们接下来将经历前所未有的事件。而现在,升值君更加确信这一点。
 
历史大潮之中,没有人会提醒你一句,历史已经开始了。
事实上,人类不但在历史开始之前不知道历史已经开始了,甚至在历史开始之后,依然不知道历史开始了,因为并没有一个人举着大喇叭让你做核酸一样喊:下来做核酸。
 
历史周期不是这样的,没有人拿着大喇叭告诉你:历史开始了。然后人们就鱼贯而出,于是一切徐徐拉开序幕。
 
三年蛰伏,波澜壮阔的航路即将开启
 
历史不是这样的,历史书上那些转折点,那都是马后炮的总结,是历史学家方便研究的标记,并不具有现实意义。
不仅历史开始了我们不知道,甚至历史已经要结束了,大部分人依然茫然不觉。
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的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们在进行一场「世界大战」,他们知道有「世界」,有「大战」,但并不知道有「世界大战」,只知道有人在打仗,如此而已。
 
三年蛰伏,波澜壮阔的航路即将开启
 
所以,当历史结束时,同样也没有举着喇叭喊,历史结束了。
 
历史不会有上课铃,历史同样也没有下课哨。
 
 
三年蛰伏,波澜壮阔的航路即将开启
 
 
历史周期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切周期,其实并不在于某个节点,某个转折,甚至某个决定,一切都是熵增的结果。否极泰来,物极必反,只是内部积累的结果。
接下来的几年,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们将经历波澜最为壮阔的航程。
 
我可以像其他人一样预测,V型复苏,重大利好,但是历史的常识告诉我,一切的逻辑变了。我们过去通行的逻辑,我们过去信奉的信仰在过去的三年都曾经被挑战,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变的。未来,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不确定,唯一可以确定的不变是变化。
三年中,很多事情被改变了,经济的逻辑,同样如此。
 
我们不可以假装新冠没有发生过,我们不可以摇动身体假装火车还在前进。曾经的财富积累的方式,得益于水大鱼大,货币的增发和债务的扩张,遍地都是蓝海,蓝海里财富如过江之鲫,敢于挥动网子捞鱼的人,都一定是财富增长的受益者。升值君结识过的跨上财富飞轮之人,都是各个海域的探险者,只要敢于航向新海域,就有遍地的鱼虾。
 
不仅仅是捞得满仓满谷,甚至很多人还在弃,小鱼不打,小钱不赚,过去的财富关键词,就是「捞」,竭泽而渔,应捞尽捞,这是捕鱼模式,那时候人定胜天是普遍信仰。
 
而接下来的游戏玩法,将是养鱼模式,对所有行业来说,「人力有时尽」,将会是一个常态。如果还是想找到丰富的渔场,一路躺赢,已经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了。
将来要关注的第一要义是,创造价值。时间节点也许还没有来到,但是范式转换已经在进行中
 
在新的航程中,拥有财富的人,将是新的物种,现在的聪明人已经行动起来,2023只是一个开始,当很多年以后,当历史回望2023,也许那不是一个所谓的转折点,但是很多人的命运从那一年开始改变,很多有钱人从这一年开始自己的事业,很多公司从这一年崛起。
 
 
三年蛰伏,波澜壮阔的航路即将开启
 
 
当然我并不是让你现在就驾船出海,而是让你巩固好的你的基本盘,重新盘点你的价值,提升你的价值。
 
实际上,所有的新航路的开辟者,他们并不是每天在做「新航路开辟」这件事,实际上,他们只是在做航海、操舵、记录航海日志,这些枯燥的日常而已。
 
而他们成为新航路的开辟者,只是因为他们恰巧非常擅长航海这件事而已。
 
他们只是踏对了周期,做好日常。
 
我给你的忠告,同样也是,做好日常。大部分人擅长的,就是自己擅长玩的游戏,重复自己擅长玩的游戏而已,只是,你应该重新定义你的价值,如果你的价值,只是操舵、控船、瞭望,那么你不过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水手,如果你的价值,是发现新大陆,那你就是航海家。
 
其中的差距,不过是,好水手赶上了好周期。
 
什么是好水手?
一是你必须有过硬的专业,能够建立你的信任,
二是你必须有足够的声望,扩大你的信任,建立你信任的共识。
 
过去的时代,是赚钱最好的时代,钱就是声望,最有钱的人拥有最大的声望;
将来我们要迎接的时代,是赚声望最好的时代,声望就是钱,最有声望的人拥有最多的「钱」。
 
未来几年,你需要像疯狗一样,去积累自己的声望,建立你的品牌价值。
 
 
三年蛰伏,波澜壮阔的航路即将开启
 
 
人类只有一种真正的死亡,就是身体死亡。尽管今天发明了各种死亡名词,但是人类也只有一种真正的死亡。
 
换言之,只要你的身体不死亡,就一切都在。
 
人的冥冥之中自有天定,但只要身体还在一切皆有可能。
 
最后,升值君要说的是,割裂将无处不在,身体之外,一定要抱紧各自的共同体,共同体之外,你不知道是人是鬼。抱紧共同体,不一定为你创造多少财富,但是,抱紧共同体,能够为你守护好基本盘,往往有基本盘的人才才有天下。
 
不管你曾经创造了多么惊人的财富,做出过什么了不起的丰功伟绩,或者拥有过什么样的名声,对你的家人好一点,对你的小共同体好一点。
 
我不愿意用护城河这样用烂的词汇,实际上,回首过去,我们会发现护城河这个词非常可笑,没有一个城堡不会被打破,也没有一个护城河不会被填平。
 
我更愿意称之为,扎紧篱笆。
 
不管你的事业大小,先扎紧篱笆,抱紧共同体,寻找志同道合之辈,对共同体之外,一言不发。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6TwrhaRr3a12JaXf-9QvaQ
 

赌狗一无所有。。

这两天正好赶上了世界杯,不少球迷都在熬夜看球。很多人看球时候也会添点彩头,去买个体彩下个注啥的。
前两天有人问了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说世界杯期间看到不少人赌球。他们都在说狗庄操纵假球牟利,这是真的么。
其实任何体育赛事里面只要利益够大,作假的成分肯定是有的,但并不会主要靠作假牟利。
因为如果是主要靠作假牟利的话,这个游戏就没办法长久的继续下去,赌博这个事情更是这样。
这里我们首先要声明,赌博这个事情危害很大,大家最好都不要参与。
我们写这个文章,也只是从数学和概率的角度,来讲一下里面隐含的原理。
 
01
很多人以为赌场能够赢光自己手里的钱,是因为自己的运气不好或者赌场作弊。
其实并不是这样,赌博这玩意在人类历史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正规赌场能够赢你,并不是靠什么运气或者作弊,背后的真实原理其实是数学。
因为作弊这玩意,很容易被人发现。单靠运气的话,赌场早就赔的妈都不认识了。
每个赌场的背后都养了一群数学高手,他们熟练的应用各种概率和统计学原理,不声不响的就把你的钱赚了。
从数学的角度看,赌场赢钱本身并不复杂。里面应用到的基础数学原理只有两个,期望值和大数定律。
期望值是概率统计学里面的一个概念,通过一个随机事件可能出现的结果,乘以其概率的总和来计算。
比如你丢一个骰子,每个点数出现的概率是六分之一,那么点数的期望值就是3.5
同样的,大数定律也是数学和统计学里面,描述多次重复实验结果的一条定律。
从大数定律来看的话,多次重复实验的样本数量越多,那么其平均值就会越趋近期望值。
比如我们随机的丢一枚硬币,正面还是反面落下以后朝上,其实是非常偶然的。
但是只要你抛硬币的次数够多,就会发现最终从统计上看,哪一面朝上的概率都是总次数的50%。
这两条统计和概率论的数学原理告诉我们,随机时间的偶然性出现中,包含着一些必然。
赌场只要能够把握好这个必然的概率偏差,基本上就差不多稳坐钓鱼台了。
因为当下注的玩家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期望值和大数定律会同时起作用,这时候庄家赢的概率就很大了。
如果再计算每次下注里面存在的抽水的话,那么庄家几乎是站在稳赚不赔的位置的。
讲这么抽象可能有很多人不明白,下面我们就从概率和心理几个方面,讲清楚里面的隐含逻辑。
 
02
抽水应该是博彩业一直存在的规矩,赌徒们大多都知道,大家也都能接受。
为啥会有抽水的存在呢?因为博彩公司给你提供场地和设施,肯定不是免费的公益行为。
你要在它的平台上面下注购买,所以它会收取一些费用,这个费用就俗称抽水。
现在信誉最好的平台,这个抽水的费用也在2%左右。换句话说就是平台扣掉2%,返奖率还剩98%。
这个赔率在单场下注里面,看起来好像没啥。因为数量太少,这点水费貌似可以忽略不计。
但一旦放到长周期和多频次的投注去看,那么基本上已经决定了赌徒是必输了。
以前不是有个著名的励志公式么,说每天如果你努力一点点,最终你会看到回报是惊人的。
因为每天努力进步1%,1.01^365=37.78,你一年就能收获37倍的成果。
那如果说你每天懈怠一点点,那么一年算下来0.99^365=0.03,损失也是惊人的。
这两个等式计算的是1.01的365次方和0.99的365次方,两者的结果对比非常强烈。
而赌徒下注被抽水,就好比第二个公式。每次虽然只是抽一点,但是365天下来基本荡然无存。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了稳定比例抽水之后赌场赚的和银行一样是利差。
比如说2%的抽水,相当于银行2%的存贷利差。博彩公司流水越大,能从这个利差获得的收益就越多。
所以博彩公司赢已经是妥妥的了,剩下要做的是想办法多开发一些彩种。
让你来了就尽可能的多次下注,你下注的次数越多,它赢你的概率和比例就会越大。
所以我们看到赌场有老虎机、比大小和百家乐。足彩除了胜负之外,还有滚球盘,进球数量,角球数量。

03

从前文的描述可以看出,有了抽水的加持,赌场基本上处在稳赢不输的位置。

但即使把抽水这件事放在一旁,你也很难赢过养了一帮数学家和精算师的赌场。

因为任何赌博游戏都和数学有关,只不过统计和概率是其中冷冰冰的规律罢了。
通常在各类赌桌游戏里面,博彩公司应用的基本都是期望值和大数定律。
通过这两个最基础的概率和统计学原理,可以计算出一轮赌注中各个可能的结果。
然后在按照这些可能出现结果的概率,给自己预留一定的水位,来设定赔率赚取利润。
骰子类游戏基本是通过一个或者几个骰子投掷,之后根据它们的排列组合来决定输赢,这基本就是个概率统计题,
牌类的游戏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像21点类型的计算类,还有就是像百家乐那种比大小,这还是概率统计题。
另外还有就是轮盘和Slots,这归根结底的话,还是排列组合概率的问题。
不过这些游戏最终决定胜负的,除了隐含其中的数学规律,其实还和人性还有心理关系很大。
多数人的人性会在赌博中被放大,输红了眼就是描述这个状态,这也会最终成为你输的更惨的诱因。

因为多数人在一旦沾上赌博这件事,基本上就会有几个摆脱不掉的心理。

一个是输了想要翻本,一个是赢了想要再赢,最后一个就是赢过的钱不能输出去。

这点所有的赌狗心态都是一样的,不信你去戒赌吧看看。只要你尝到过快钱的滋味,就很难静下心慢慢搬砖。

不但总是想赚快钱,而且手里有点钱就总是想博一博,想要把单车变摩托。

最终输了不甘心,赢了又会忍不住持续下注,结果就是不知不觉输掉了底裤。

 

04

通常多数人进到赌场以后,都会最先玩那个最基础的赌大小游戏。
这个游戏的规则本身是非常简单的,那就是桌上一共有三个骰子来押大小。
这里面4-10是小,11-17是大,你押对了就可以赢1倍的钱,押错了就会输掉赌注。
游戏看起来非常公平吧,因为大家获胜的概率都是50%,但是从数学上计算却不是这样的。
因为赌大小游戏里面有个隐藏模式,也就是三个骰子点数相同,赌场就可以通杀。
从数学概率计算的话,这个通杀出现的概率是多少呢?6/6*6*6=2.8%。
剩下大和小出现的概率,是48.6%。也就是赌大小这个游戏上,赌场就是靠着通杀这2.8%的概率盈利的。
另外一个非常受国人喜欢的赌桌游戏是百家乐,名字看起来很不错,但这也是个玩家必输的游戏。
游戏的规则非常简单,庄家和闲家先各发两张牌,然后庄家和闲家比大小。
大小的算法也简单,A是最小的1,2-9就是牌面上的数字,10-K都按照0来计算。
两张或者三张牌加起来谁最接近9点,谁就是胜方。如果两边电视相同,那么就是和。和局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再继续投注或者加注。
如果第一轮没有分出胜负的话,那么就再继续发牌,这次要先发牌给闲家。
根据规则大家各自补牌之后,庄家和闲家再次比大小,谁的点数大谁就赢。
考虑到每局发牌是独立事件、发牌本身又是随机事件,所以可以把百家乐理解成类似赌大小。
按照大数定律计算的话,庄家或者闲家任何一方获胜的概率,差不多是五五开。
应该说百家乐是各种赌桌玩法之中,最最公平的一种游戏了,因为胜负概率已经接近五五开。
但即使这样概率上最公平的游戏,玩家最优只能获得大概49.5%的胜率,这里面还不包含抽水的影响。
因为再计算2%抽水的话,那么玩家最优可能也就只剩下最多47.5%的胜率了。
靠着这2.5%的摩擦成本,赌场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因为下注的收益率,注定永远是负数。
其实别说算上抽水,就是不算抽水的话还有0.5%的摩擦成本。所以无论玩家怎么努力,最终的赢家都只会是庄家。
你下注的次数越多,下注的规模越大,整体按照大数定律统计的话,亏损的比例就会越来越稳定。
所以赌场是不怕你赢的,怕的是你不来。只要你愿意持续来下注,拉长看你一定是会输的。
正规赌场赚的钱也不是什么运气或者作弊的钱,而是通过大数定律稳稳的收益。
就算百家乐你和赌场赢的概率都是50%,因为有2%抽水的存在,长期你就不可能赢。
赌场要的是参与者的下注的次数够多,下注的规模足够大。只要满足这两个条件,赌场最终一定能赢。
单单靠抽水,赌场100块就可以抽走2块钱。如果是100亿那么就是2个亿,这个是稳赚的钱。
你想要赢过赌场,概率最大的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只赌一把,无论输赢都永远离开。
在这种情况下不算抽水,你起码能获得最优的49.5%的概率。下注时间越久次数越多,你输的概率也就越大。
05
另一个常见的赌场游戏美式轮盘,也是类似的道理,都是概率统计的计算罢了。
大多数赌场里常见的美式轮盘,有38个数字。这里面有1到36,另外还有零和零,这里面每个数字被选中的概率相同。
你的赌注一般会压在某一个数字上,如果轮盘最终输出的数值和这个数字相等,那么你可以获得下注35倍的奖金。
如果下注的数字和轮盘最后输出的结果不同,那么你就会输掉赌注。
考虑到有38种可能的的结果,那么你在一个数字上押1块钱,获利的期望值是1/38如果押中,可以获得35元。
再加上37/38输的概率,在这种情况下,你会输掉押注的1块钱,这个结果约等于-0.0526元。
计算公式也非常的简单,就是35*1/38+(-1)*37/38=-0.0526
也就是说你赌美式轮盘的话,只要玩的总次数够多,平均算下来的话每赌1元就会输掉0.0526元。
假如说你做一个传统生意,这时候有人跑来,要和你做一个最简单的交易。
这个交易里面你需要给他1000块钱,而他给你947.4元作为交换,你肯定是不会接受这个交易的。
但是到了赌场这个特定条件下,太多的聪明人都会不假思索的接受这样的交易。
美式轮盘这个-0.0526的期望值,道理不就是一个你每局必输52.6元的交易么。
对赌场来说,因为每天需要接待大量的玩家,每个玩家都会下场玩几局再走。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就很容易满足大数定律的条件,让自己更容易获胜。
对玩家而言,赌场里面的所有游戏在大数定律的背景下,期望值都是负值。
所以为啥会十赌九输或者久赌必输呢?并不是因为赌场作弊,而是因为数学原理。
写到这里可能又有人要问了,为啥这种赌客看起来必输的游戏,还有这么多人趋之若鹜呢?
一方面是因为多数人其实不懂数学,或者说没啥概率统计知识。另一方面是人类的暴富心理使然。
 
06
以前有人做过个实验,研究人员对很大数量的一批人做了一个调查,结果非常有代表意义。
说你愿意用100%的概率获得50元,还是愿意用80%的概率,获得62.5元。
多数理性的人,通常会选择100%的概率获得50元。当然也有少数人,会选择后者。
从实验的结果看也是这样,80%的受访者选择了前者,只有20%的受访者选择了后者。
其实如果从数学的角度看,多数人其实是不应该在这两个选择之中,出现偏好问题的。
因为从概率的角度看的话,其实前者和后者的概率是完全相同的。
但为啥会有80%的人选了前者,只有20%的人选择了后者呢?因为受到了人性和心理的影响。
人性天然的会害怕损失,人们觉得第二种选择会天然的带来损失的机会,这是一种负面的体验。
所以通常多数人做选择的时候,如果两个选项偏差没那么大的话,做选择是非常容易的。
多数人这时候都会选择价值相对低一点,但看起来获得概率更大一点的东西。
但是如果你调整一下赔率,依然是一个确定可以获得50元,另一个选项变成了25%的概率可以获得200元。
如果从概率上计算的话,25%的概率获得200和确定性获得50元的概率,依然是相同的。
但是在这种赔率变化之下,受访者选择的天平开始变化了,两边已经达到了各占50%。
如果我们继续改变赔率,情况变成是你希望确定的获得50元,开始有0.5%的概率获得10000元。
在这样的赔率之下,只有36%的人愿意选择50元,剩下64%的人选择博一下能不能拿到1万。
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在结果偏差不大的情况下,人们愿意接受确定性的事件。
但是如果一个小概率事件,能让自己获得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收益的话,那么人的风险偏好就会大幅提高。
赔率越高的情况下,就越容易激发人性最深处的贪婪和赌性。
多数人进赌场的时候,都是本着小赌怡情或者玩玩就走的轻松心态。
但是在里面呆久了以后,在人性贪婪和仇恨损失的双重作用下,情绪就会战胜理性,最终导致万劫不复。
首先是输了想要翻本,其次是赢了想要再赢。最后就是赢过的钱,因为损失厌恶不能再输出去。
07
多数赌徒赢了的钱不能输出去,这种心态在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损失厌恶。。
而这种害怕损失的心理,正是赌徒会不断输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多数人来说,不管是从哪里赢了钱或者意外,获得了一笔钱。
当这笔钱进入自己口袋时,人们潜意识就会认定这钱完全属于自己了。
同样的如果这个人运气很好,靠赌博赢了不少钱的时候,他也会认为这些钱是自己的了。
但是我们知道赌博输赢本身是概率问题,好运也是不可能一直在你这边的。
一旦运气不在,这个人开始输了,即使输了一点点,他都会觉得自己口袋里的钱被输掉了,我必须赢回来。
这个时候大多数人并不会想到,我已经赢了这么多了,即使输一点也没所谓。
所以通常在这个时候能够收手的人,从总体比例上看得话,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存在。
这种心理决定了,多数人往往这时候会选择继续玩下去,甚至很可能幸运的把这部分钱又赢了回来。
其实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开始,后面每次赌博的时候,这个人都会想起这段经历。
他的潜意识永远会告诉他,搏一搏吧,输掉的博一下很可能也就回来了。
这时候他就会杀红了眼,不计后果的追加赌注,最终的结果只有倾家荡产血本无归。
这道理就像很多炒股的人买了只股票,因为运气好从低位到高位已经赚了不少钱了。
这个时候开始高位回调10%,也杀破了技术上的支撑位了,这时候多数人是不愿意卖的。
因为他总是盯着之前那个高点,觉得自己应该回到那个高点之后再去卖掉,不然心理上总觉得损失了。
甚至有些人会在这个时候,因为回调和自己有浮盈存在,没有选择出来,而是选择加码。
最终死在了高位浮盈加仓,把之前的盈利一把亏光不说,还又搭上了一笔本金。
多数赌徒都是十赌九输,但在他脑海里最深刻的,永远是自己运气最好赢钱的那次。
那种顺风顺水赢钱带来的多巴胺快感,不断驱使着他们一次又一次的下注,期望好运再次来临。
08
除了赌场里的传统项目,这两年比较流行的是体育博彩。文章开头说到的足彩,就是其中一种。
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博彩公司不怕有风险么?毕竟比赛的结果很难预测。
万一球赛出现了意外,它们这些博彩公司的人不会输的很惨么?
答案是不会,我们还是用文章开头的抛硬币游戏举例,就可以说清楚这个事情。
假如梅西和C罗两个人,玩一个硬币游戏。
梅西下注1块钱,压硬币丢出来是正面。C罗也下注1块钱,压硬币丢出来是反面。
在这个游戏里,C罗和梅西两个人一共下注了两块钱。不管硬币丢出来是正面还是反面,赢的人都能拿走两块钱。
博彩公司加入这个游戏以后,规则就发生了变化。因为梅西和C罗下注,是到博彩公司那里的。
通常梅西和C罗下注1块钱到博彩公司的时候,会看到一个东西叫做赔率。
赔率这个东西是咋回事呢?也是很简单的一个数学问题,我们一说大家就明白了。
假如说对于一场球赛,博彩公司给你固定的返奖率是0.95。
也就是博彩公司赚走其中的5%,剩下95%作为奖金返还。
那么在博彩公司计算以后,认为主队胜的概率是50%、20%、30%的情况下。
这时候会开出下面的赔率。
0.95/0.5=1.9
0.95/0.2=4.75
0.95/0.3=3.17
可以看出赔率就是按照博彩公司的返奖率,还有主队胜的概率来计算出的东西。
当然每个博彩公司返奖率不一样,每家公司的模型计算出来主队胜的概率也是不同的,这就导致了赔率的不同。
赔率本身代表的,是你投入1块钱能获取到的奖金数。比如1.9的赔率,就是你投入1块钱胜利以后,能获得1.9元。
这里梅西和C罗都下注了1元,总金额是2元。赢的人只拿走了1.9元,少掉部分其实被博彩公司拿走了。
这个被拿走的部分,有点像传统赌博里面的抽水,只不过比例更高就是了。
当然这是最简单的一种球类博彩的设计方式,现实的博彩可能还要更复杂一点。
实际上博彩公司还会根据赛前的各种信息,做个大致测算。先是设定一个初始赔率,之后根据情况做调整。
09
这里有人要说了,那为啥我要让博彩公司这个中间商赚差价,不能自己下注呢。
一方面你自己下注很难找到这么多对手盘,想下注的时候就能随时下注。
另一方面没有博彩公司在中间做担保,你也不能保证赢了就能兑付到钱。
可能和其他传统博彩不同的是:为了能稳稳的抽水赚钱,球类博彩公司需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
那就是开出的盘口,要保证一场比赛里两边下注的钱,是相对平衡的。
如果暂时没办法平衡,那么博彩公司可以控制赔率和贴水做调节,来保证两边可以对冲。
怎么做对冲呢?我们知道球类博彩这玩意,其实是散户通过各种代理人,下注到一级级庄家去的。
假如说A球队对B球队有一场比赛,A球队的赔率是1.95,B球队的赔率是1.85.
这时候如果有人对A球队下注100万,有人对B球队下注120万,这两边下注不是不平衡了嘛。
这时候第一级庄家的操作是,留下给A球队下注的100万,以及给B球队下注的100万,让二者做个对冲。
由于返奖率只有0.95,这样就可以保证不管谁赢,庄家都是有利可图的,因为中间始终是有价差的。
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那B球队那边下注不是多了20万嘛,这个钱他会转给上一级的庄家。
上一级的庄家收到钱之后,也会做同样的对冲和平衡,多出来的钱再转给更上级的庄家。
通常最后一级的庄家,就是海外的大博彩公司,它们那边也要做类似的对冲操作。
但因为它们已经是最后一级了,如果收到的钱对冲以后不平衡,是没法做下一级庄家对冲操作的。
这时候就需要通过调节盘口和即时赔率的方式,来调节两只球队下注的筹码数量,来保证两边下注能够对冲。
比如除了调节赔率,还有常见的让球也是一种调节方式。我们知道两个足球队存在实力差异,是必然的。
这时候博彩公司就可以开出让球盘,通过盘口让球的方式把两队的实力人为拉平,增加博弈的不确定性。
假如规则是巴西对中国让2两个球,那么意味着巴西至少要踢中国三比零才算赢。
当然了,如果到这个阶段还是没办法平衡两边下注的比例,操控比赛就成了最后的选择,但这种选择并不常见。
当然我们这里讲的是最简单的原理,实际的情况通常远比我们讲的复杂,不然博彩公司还要一帮数学家和精算师干嘛。
尾声:
讲了这么多大家应该也看出来了,从规则设计的角度看,赌场基本上是不可战胜的。
因为数学上的统计和概率的设计决定了,最终可以保证赢家是博彩公司。
即使你短期内能够战胜它,只要你一直参与这个游戏,拉长看一定会输回去。
很多赌狗输了以后总觉得是因为自己运气不好,少数人觉得是因为庄家作弊出老千。
出千这个事情倒不是没有,但大多数情况下庄家不会这么干,因为这是个得不偿失的事情。
出来混信誉很重要,你场子里面总是出千还被人看出来了,还有谁来你这里玩。
要知道普通人不是参与博彩的主力,土豪们才是。大的场子和庄家,根本就不会出千。
因为赌场没了信誉,就等于说没了大赌客参与。在这种情况下,也就只能关门大吉了。
所以庄家赢钱靠的并不是什么出千,而是赌场背后无数数学家和精算师,对概率的精确计算。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赌场和庄家一样赚的是利差,他们稳定的利润大概也就3%上下。
多数银行存贷款的利差,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数字。只要流水足够大,它们也能赚很多的钱。
比如如果一个赌场一年流水有10000亿,那么按照3%的利差的话,它就能赚到300亿。
关于这一点,连麻将都不怎么会打的澳门赌王何鸿燊,在一个采访里说的很实在。
“虽然不会打牌,但自己每天都在和数以万计的人对赌,其实赌的就是人心。
都说小赌可以怡情,但千万不要过分沉迷。你是赌不过赌场的,因为赌场都是有抽水的。
如果真正想在赌局中立于不败之地,真正的法则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赌。”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wp64vIw7wST2oWP9Y1E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