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怎样才能过好这一生

一、
大家好,我是格隆。很久未见。
今天我们不聊什么宏大叙事的课题,我借我刚刚出版的新书《通往自由之路——格隆过往三年投研札记》,和大家聊聊“怎么过好这一生”这个事关升斗小民的小话题。今天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汇报,最多能把这个话题聊个大概,或也善莫大焉,不枉诸君听我一场——更多成熟、成体系的深度思考,请大家直接移步《通往自由之路》这本新书——这本书,我殚精竭虑,写了整三年,都是以我自己的认知与见识,来尝试逻辑完整严密地回答,一个非富非贵的普通人,“究竟怎样才能过好这一生”?
我先简单粗暴定义一下何谓“过好这一生自由、富足且有尊严地过一生。或者,至少后半生。
先抛一个问题给大家:你觉得,作为一个普通人,想要过好这一生,哪些质素是最必备的?
家世?学历?品行?勤奋与汗水?……
在我看来,以上都是,但也都不是。
都是,是因为以上每一条散点因子在某种情形下,或都有作用。都不是,则是因为以上所有因子都无法组合成一个确定性的逻辑闭环。
比如,类似悲悯、善良这些优秀的品行。
我读过的一句最令我难以自抑的一句话是:“我一生善良,从未做过什么坏事。可这人间疾苦,没有一件放过我。这个世界很好,但下辈子,我不来了。
这个月初,湖南天门山四个年轻人的事相信大家也有所听闻,其中一位四川的女孩,23岁,在人生最后几分钟发了最后一个朋友圈,写的对人世满是眷恋的六个字:你好世界,再见。
我想,这四位,在世的时候,应该也是内心无比温柔善良的人吧?但生活并未赐予他们阳光。他们可能只是活着,就已经用尽了全力。
至于学历,早已今非昔比,尤其是在当今学历贬值速度比货币贬值速度还快的情形下。逻辑很简单,学历不代表学识,据说上海某著名高校,90%以上学生是B站的注册用户,这意味着什么,相信了解B站调性的人非常清楚。学历更不代表某种承诺或保障。美团上有6万研究生在送外卖。而如果你生活在1967年,你就算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你也只能上山下乡。长江中游某省交运系统那个炫权出名的周公子劼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怕你会读书啊?名校研究生都别想容易进我单位。那个人当年仗着自己会读书,看不起我这种靠父母的人,呵呵,社会会教他做人。
家世呢?家世很重要。但很遗憾,绝大多数普通人的家世都乏善可陈,聊胜于无,基本无法对人生起到什么真正的支撑。我们经常听说一句话,说现在寒门已越来越难有机会了。这其实是想多了。没落了的豪门,才能称为寒门。无论豪门、寒门,首先你得是个门阀。我们绝大多数人所谓的家世,以及家世后面能捆绑的可怜资源,离“门有相当距离。在真正有家世的极少数人眼里,其实都是他们嫌弃不要的驽马栈豆而已。我看到某中部四线城市的城管招聘,报名者竟然不少北大、清华的博硕,就可见一斑。
至于勤奋和汗水,从来都不是改变命运的第一路径。事实上,如果认知错了,大方向错了,你每多走一步,每多流一滴汗,都是挨更多打的理由。所以有句玩笑话是这么说的:年轻人,你不要年纪轻轻就觉得进入了人生低谷,你未来下降的空间还大着呢。
那么,一个非富非贵的普通人,究竟要靠什么,才能过好这一生?
一外一内,两点而已。
外靠环境,内靠认知。
环境是你人生的一级资产配置——这句话我想说三遍,请务必记住。
环境你或无法左右,但,至少,你可以选择——当然,这种选择,短期沉默成本或会很高,且需要大智慧,大勇气,极不容易。但一旦做到,你人生的长期超额收益将会足够大。
认知,则是完全你自己能掌控的东西。
那些终其一生,都在底层挣扎求生的人,绝大多数,是输在了第二点: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堪称肤浅甚至愚蠢,且终生不改。他们很多人,挨了一辈子打,却从未弄清楚谁在打他。
二、
先说外部环境。
首先,我要说,你生存的大环境,是你能过好这一生的最核心要素,是你人生的顶级资产配置——这是绝大多数人未能认清的一个最简单道理——绝大多数普通人会把外部环境当成他人生模型里只能被动接受、不能主动调整的常量,而去放弃选择,乃至根本忽略。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集合你所有能支配的资源,然后在人生的每一个节点,都以资产配置的思路与要求,把你手头有的资源,配置到最高效的地方。这一点对资源天生贫乏的普通人尤其重要。不像衔玉而生的人有足够的资源可以反复试错,普通人一生中能集中和散耗的资源是天然有限的,你必须高度珍惜和重视每一次下注的效率。很多人之所以一生草草,沉沦下僚,只是因为他们在做人生安排时,从无资产配置思维,每一个动作都堪称随意、随性,更无一级资产配置、二级资产配置的区别。诸如生不生孩子、孩子生在哪里,上学走公立路线还是国际路线、房子是买还是租、如果买房是在自己的小县城买还是去北上广深买……诸如这些看似柴米油盐的琐碎事,如果抉择不同,未来命运却可能天壤之别。
很多人会说,我也想孩子走国际路线,我也想北上广深买房,没那个能耐,也没那个资格啊。其实不是。很多事,非不能也,是不为也。顶多是短期及时享受与长期沉默成本收益之间的取舍而已。事实上,你的孩子在公立体系内的内卷花销,可能并不会低于走国际路线的支出。而在自己所在的县城买一套大房住,与委屈自己在县城租住一套小蜗,然后把钱腾出来在北上广深置套小公寓之间,99.9%的人会选择前者。但五年或十年后,你会发现,你县城的那套房或一文不值,而深圳的那套小公寓却价值万金——去看看纽约和伦敦的百年房价变迁史就知道了。
我们回到人生一级资产配置:大环境。
大环境究竟有多重要?我们不妨借用两句话。
第一句是200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一生为消除贫困而战、有“穷人银行家之称的孟加拉人尤努斯说的:“最好的树种,种在森林里就是大树,种到花盆里就成为高不过一米的盆景。这不是种子的错,是盆容量大小的问题。这个花盆,就是我们的社会
第二句话是:“历史书上最轻描淡写却又最触目惊心的一句话是:我们走了一些弯路。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大山。时代的一个回旋,于个人,或许就是一辈子。”
二战后亚洲人均GDP最高的国家是缅甸,但经过军政府70年的治理,这个国家已沦为亚洲最穷的国家之一,你生命的70年如果恰好与这个阶段重合,你用尽全力,也大概率过不好这一生。类似例子还包括拥有3000亿桶石油储量,却只不到三千万人、曾经拉美最富有的委内瑞拉,拥有1560亿桶石油储量、上世纪70年代亚太最富有的伊朗,但如果你是生活在1979年之后的伊朗,或者是1999年之后的委内瑞拉,哪怕你拥有爱因斯坦的天分和米开朗基罗的才华,你也大概率一辈子籍籍无名,战战兢兢,苟且一生。
我们自己两千年历史的干戈征伐也说明这一点。秦汉交接短短十年,在籍人口从约3000万一口气跌落到约1600万,近一半人口死于战火。从184年黄巾起义到280年晋灭吴,这一百年大致算三国时期,在籍人口从约5600万减少到约1600万,70%的人口没了,这就是曹操诗中描绘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哪怕是最强大的唐王朝,安史之乱8年时间,在籍人口从约6800万跌落到约1700万,8成的人口消失了。最后一个王朝满清,13年太平天国的结果是,“江南十室九空
你看小说、电视剧里描绘这种时代金戈铁马,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但,前提是,你不是被张献忠的军队丢进磨盘磨碎充作军粮的那一个,也不是“江南十室九空”里的那个九空。
秦汉以来两千年历史,因战乱非正常死亡的人数超过了6亿。复旦大学做过一个课题,课题里的结论是:满清一朝276年,留下了后代的人,只占总人口的约13%。其他人,都在各自战乱、饥荒、疫病中消逝无踪。
让你穿越回任何这某一时间段,不要说过好这一生了,你但凡有活下去的勇气,我都服你。
再举一个离我们很近的例子。上世纪,数千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如果你也出生在那个年代,你唯一的机会在于决不放弃,田间地头始终坚持学习,这样在1977年高考时,幸运地成为77级中的一员——所有知青中1%的幸运儿。
更直接的例子是离我们最近的经济走势。看一下我们的GDP走势图,你就大概能感受了——我经常对商学院那些企业家学员说的一句话是:你们一定要认清楚,过去这些年你赚的钱,究竟有多少是因为你自身的聪慧与勤勉,有多少只是因为时代大环境大洪流的慷慨赐予?
巴菲特曾说过,我能在投资上取得这些成绩,只是因为我在美国——很多人以为他是谦逊。其实不是。你去看看他解释为什么卖出台积电的逻辑,就能知道他说上面的话,是发自肺腑的。
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在大环境面前,绝大多数人除了接受与顺从,并无太多选择。所以,你在哪里,非常重要。有的人,经过千辛万苦的跋涉才抵达罗马,但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你一辈子努力奋斗达到的最高点,或只是别人的起点。
作为一介凡民,你无法左右大环境,但,感谢上苍,你至少可以选择。
游牧民族、动物都会逐水草而居,这是天性,也是大智慧。所以我会非常佩服那些历尽千辛万苦,忍辱负重,从农村来到城市,从四线城市到二线、一线艰辛打拼的人。我也会祝福那些飘洋过海、异国他乡努力打拼的人。
他们其实是在为自己、为自己的孩子,做人生的一级资产配置——这种配置,需要大视野,大格局,以及足够的勇气和执行力。
幸运的是,中国地大物博,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为所有人都提供了相当友好的腾挪环境。我祝福并致敬这块土地上每一个挥汗如雨的人。
三、
下面我聊聊认知。
我们都耳熟能详一句话: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对这个世界认知有缺陷。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在于,当一个人的财富大于自己认知的时候,这个社会有100种方法收割你,直到你的认知和财富相匹配为止。
投资如此,人生一样一样的!
我在《通往自由之路》这本书里,写了这么一段话:

“认知于人生究竟有多重要?平民子弟,真正明白社会真相,普遍已经40岁左右了,已经进不了圈子,挤不上桌子了。富贵子弟,最多25岁上下就已洞若观火,杀伐果断。

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只是因为他们更早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更早学会了察言观色,更早学会了见风使舵,更早学会了趋炎附势,更早学会了巧言令色,更早学会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如此而已。而以上这些,与其说是优点,毋宁说是饮鸩止渴的毒药,因为本质上都是欺骗,在一个契约规则成熟的社会,根本就不可能帮助他长期走高走远。

原生家庭,或是普通人翻身最大的阻力。很可惜,多数人明白这一点时,都已经太晚。而有些人,则终其一生都不会明白这个道理。底层的父母,自己都没活明白,他们自己的很多选择都是错的,更罔谈为子女指点迷津。
人生最大的浪费,不是金钱,而是奋斗了半生,发现自己拼命趟的路错了,方向偏了,再回头,为时已晚。普通人常走弯路,还是因为他的认知有局限性,尤其身边能影响和帮助他的人认知,存在巨大的局限。”

更难堪的事实是,为数不少的人,不但谈不上认知,而是蠢而不自知。
我们这个社会有太多的人,考上大学就是他人生的顶点。他所有的学识与认知,以及人生观、世界观,都来自上大学前或大学时课堂上听过的课、读过的教科书。相当多的人,从大学毕业始,就再也不会读一本书。这导致绝大多数普通人的人生,其实都是由一堆似是而非、错误乃至荒谬的认知组成的,而他整个人生的路径与轨迹,就是在这些千疮百孔、支离破碎的认知指导下完成的。
事实上,只要没有后天的进一步持续系统学习,多数人头脑里冒出的几乎任何一个词,就都已经拥有了它确定的、不可更改的气味。在听闻这些词后,普通人的行为反应不再是思考,而是本能的条件反射。比如多数人听到旧社会,就一定想到“万恶”,一提到农民起义,就一定是“可歌可泣”,一看到富人,头脑马上蹦出的大概率是钱来路不正、奸诈狡猾、冷血、纸醉金迷、家庭内部尔虞我诈、生活不幸福之类,反倒是看到“穷人”这样的字眼,我们会不自觉,甚至一厢情愿地往“淳朴、善良、虽然清贫但家庭和睦、生活幸福”等方向联想。
这类认知,如果不影响你的日常行为的理性,倒也无伤大雅。但很遗憾,恰恰是这类条件反射的认知,支配着绝大多数普通人从晚饭用哪个企业生产的菜油、儿子结婚买哪个国家的手机或汽车、到可能仇富、仇资的几乎全部人生细节。
我在《通往自由之路》这本书的第八章《关于财富》里,用四篇文章《你的财富,永远超不过你的认知》、《仇富是最愚蠢的人类行为,没有之一》、《愚昧是最卑贱的贫穷》、《甘于贫穷是一种可耻》,来阐述了这些荒谬肤浅认知支配普通人行为的危害——用常识都可以想得出来,究竟是一个富可敌国的人身上值得你学的东西更多、更值得你靠近,还是一个一辈子穷困潦倒的人身上值得你学习的东西更多?究竟是有钱的幸福机率更大一些,还是吃了上顿愁下顿的生活幸福机率更大一些?
最关键,你一旦形成这种认知,你会自觉不自觉退出争取财富的竞争,并逐步丧失获取财富的能力。你的甘贫乐道,只是令追逐财富的路不再那么拥挤,只是成就了那些刻意宣扬这类理论的“有心”人。
当然,你也不是没有收获。你的收获,大概率是家徒四壁、自己满身的疲惫、孩儿辈的艰辛,以及怨天尤人,越来越失衡的内心。
那么,如何进化与校正认知?
无他,惟学习。持续的学习,以及,成体系的学习。
不会、不懂、认知错的,才需要学习,这意味着不断的自我否定。这逆人性,所以并不容易。饶是如此,你还是要坚持学习。否则,中国有14亿人,凭什么跑出来的是非富非贵的你?
只是学习是不够的。散点状、碎片化学习,不如不学。这种没有内在逻辑关联、钩稽关系的点状知识,与其说是知识,毋宁说是你社交装A的谈资,没有意义。你必须成体系的学。否则,你就算读了再多书,懂了再多人生道理,你也过不好这一生。
这一如投资。我在《通往自由之路》的书里写了这么一段话:A股市场或是中国最大的知识付费平台。做过美股的都知道,关注GDP、非农就业、物价指数、美联储议息几个数据,基本就八九不离十了。但在A股,从能繁母猪的产后护理到人口饱和生育率,从7纳米光刻机到高铁齿轮传动系统,从光伏产业链博弈到刀片电池黑科技,从机器人技术分解到大宗商品周期,从外卖骑手数量到电单车需求变化,从医药集采到国际海运价格,从国际冲突到国内政策,啥玩意你都得学,都得懂。最后钱多半是赚不到的,但至少落得了满身才华:张口宏观大势闭口十年国运,左手人口走势右手景气空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你在股市亏的钱,就是为学这些知识而付的费。
那么多人,在股市摸爬滚打,读那么多《投资秘笈》,交那么多高昂的学费,你不能说他没有持续学习。但却一直亏钱,然则何也?
我用我在《通往自由之路》书里另外一段话作答:绝大多数人是没有投资体系的,这是他们长期输钱的原因。投资不是几个技巧或招数,更不是几句箴言或偈语,而是一个逻辑自洽、相互勾稽、相互校验的框架体系。投资体系的三个层级是研究体系+交易体系+退出体系,其中研究体系的核心是赛道、赛马、骑手和定价,交易体系的核心是概率、安全边际和预期差。以上诸要素类似太阳系行星轨道,是七个同心椭圆,共同的圆心,则是企业价值。
时间差不多了。我最后补充一句话,生而为人,一个普通人,选择,或大于努力。
选择环境、选择赛道、选择学习。因为选择是战略,是大方向。努力只是战术。战术错了,死不了人。但战略方向错了,每多走一步,都是挨揍的理由。
最后我把《通往自由之路》这本我三年打磨而成的新书目录,以及李开复、俞敏洪、虞锋、张磊、陈光明、巴曙松、张晖、高善文、吴晓波、冯唐十位的推荐语附上。关于究竟怎样才能过好这一生,这本书,或有更详尽、精彩的论述,我建议您空了,端一杯茶,在阳台上静静品鉴,或有所得。
究竟怎样才能过好这一生
究竟怎样才能过好这一生
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TsoLXUu83S37ERrd_eXLzw

高认知的穷人

题图作者:小马宋
AI绘画工具:midjourney

本文来自“小马宋商业观察”知识星球一位订阅者的分享,作者:喻书安。

过年回家期间,听一位朋友对他现在工作状况的不满意。

这位朋友研究学历,当时成绩也很好,毕业就去了一家世界500强。平时也很爱学习,是得到,樊登读书的重度会员,经常能看到他在朋友圈阅读的书籍。

照理说,这样的高认知的人前途应该一片光明,但是几年过去,他还是基层的一个小职员。一些比他后进入公司的,学历比他低的升职加薪,他就有点忿忿不平,觉得别人肯定是有什么背景或者资源。于是感叹说,现在这个社会阶段固化太严重了,像我们这样出生底层,没啥背景和资源的人想要出人头地太难了!

我问他,你平时都看些什么书?他说,像《牛奶可乐经济学》《明朝那些事儿》《蔡康永的说话之道》等等。

然后我又接着问他,看完有什么收获吗?

他迟疑了一下:收获?反正我看的时候觉得很精彩,常常有醍醐灌顶之感,觉得非常充实,而且我也知道各种思维模型,什么第一性原理啊。

听他说完,我大概就明白他的问题并非是个例,而是有普遍性,简单来说就是:高认知的穷人。这类人有什么共同特点呢,什么都懂一点,但是都只是懂一个皮毛,也爱看书和学习,参加各种社群和课程,在周围人看来,拥有很高的认知。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几年过去,还是保持现状,没有拿到什么结果。

有句话说得非常好:如果你脑袋中想的是对的,那么你口袋里一定有你想要的,如果没有,那代表你脑袋中想的东西是错的。

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高认知穷人的出现呢?

1、你所谓的高认知并不是真的高认知,而是在大脑中堆砌了一堆的信息碎片。

他们之间没有联系,非常散乱,缺乏纵深,所以你要用的什么根本想不起来。

这类人大概率是没有搞清楚什么才是有效的学习,他们觉得学习就是看书,听课。

但根据学习效率吸收率的金字塔:看和听,是学习效率最低的手段。真正有效的学习手段是输出,首先是把自己学的讲给别人,更有效的就是在实践中运用这个知识。

李叫兽提有一个学习习惯,他曾经看到一句话:人的爬行脑喜欢具象化的信息。这句话很简单,看完不需要两秒钟,但是他却会在这里停留一个小时。

停留这一个小时干嘛呢?就是去思考在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用这句话来解释,在未来的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应用?只有这样经过深度思考,才可能让这个知识和我们大脑内部的神经元建立连接,否则就是浮光掠影,没有任何价值。

我又想到了自己通过写反思日记改掉“自我中心”这个毛病案例。

我是做餐饮的,所以经常有新开的店铺我都会去吃一下,然后去分析一下他未来能否做得起来。之前我们店附近开了一家麻辣烫,我去吃了一次,当时就觉得这家店应该做不长。当然我分析了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他的菜品主要就是一些素菜和丸子,根本没有像牛肉啊,毛肚类我比较喜欢吃的产品。所以,我就断言,他做不长。

结果呢,现在人家经营得很好,生意很稳定。我事后反思就发现,我犯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我不喜欢素菜和丸子,并不代表别人不喜欢。

正是通过深刻的反思,我彻底地意识到这些惯性的强大,也彻底意识到了问题。所以到现在我在分析判断的时候,我会马上想到,我是不是又是以自我为中心了,从而让我的判断和决策正确的概率更大。其实这个过程就是有效的学习,通过反思,多次反思,深刻认识到问题,并在以后避免同类问题。

相反,如果我们只是知道人类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没有任何价值,你还是会以自我为中心。

所以,这类高认知穷人的典型问题就是不知道什么是有效学习,仅仅是把学习停留在看和听这样最轻松的方式,把读了多少书、知道了多少名词当成了目标。学习有且仅有一个目的,就是解决问题,改善毛病,提高自己的判断决策能力。通过认知带来行动,通过行动拿到结果,从而完成闭环。

2、高认知穷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其实对于我们绝大部分人来说,缺的从来不是什么道理,那些真正有效的道理其实都非常简单。

比如我们都知道量变带来质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都知道积累的重要性,但你可以看看周围身边,有几个人能长期地坚持做一些小事?

大部分人都是三分钟热度,受到某种刺激,看了某篇文章,受到启发,于是开始做一些事,但是在短暂地坚持一段时间后,因为看不到结果就放弃了。自然体会不到那种通过长期坚持做成一件事情带来的成就感。

我们身边有那么一类人,他们总能把一件件在你看来很难的事情做好。比如开店创业,比如减肥健身,比如家庭和睦等等。大家有没有想过这背后的原因是啥?

以前我不太知道,但是现在稍微有点眉目。一来他们掌握了做成一件事的底层规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方法论,二是他们能积极行动起来,持续地行动。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持续行动就在于他们曾经通过行动战胜了人性中的一些固有弱点,比如懒惰,从而拥有了主动选择,主动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在这方面我还是有一点感悟,以前我会喜欢睡懒觉。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喜欢睡懒觉,我们到底被什么控制了?说到底还是人性,那人性又是什么,是自然选择和进化给我们的一种初始设定。

但同时我们的大脑又具有可塑性,这就是所谓的用进废退,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一次次地对抗惯性,并且取得成功,那么渐渐地我们就会更有掌控权。所以,我们要警惕自己的一念之间,因为你躺下了,你就加强了你的惯性,如果你起来了,你就在对抗中就取得了胜利,后面就会越来越容易。

同样的,在后续和我这位朋友的交谈中,我得知,在工作方面他还是那种学生思维,打工思维,只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从来没想过主动去承担更大的责任,去做更加有难度而有挑战的事情。这也是人性的弱点,喜欢待在舒适区。

而他说的那个小伙子,虽然学历没他高,但是当有新任务的时候主动去承担,并且能交付到一个很好的结果。久而久之,领导自然会觉得他靠谱,能抗事,自然愿意给他更多的机会。

都知道要走出舒适区,做难而正确的事情,但有几个人做到?高谈阔论会让你看起来很厉害,但只有知行合一才会让你真的很厉害。

3、高认知穷人的第三个典型问题就是在某一细分领域缺乏纵深。

听过一句话,两厘米的宽度,两公里的深度。这个社会不需要大而全的庸才,而是需要专而深的精才。

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什么量子力学,进化论,什么思维模型他统统不懂,也没啥学历,人也憨憨呆呆的,但人家赚的钱就是比你多。

其实没啥别的原因,就是在说到他的专业领域,可以对你进行认知的碾压。

我就认识一个这方面的专家,他也出生农村,普通的本科毕业,但他在电商详情页的转化率优化方面非常厉害。对于普通的电商运营人员来说,在一个详情页上面能找到三五个可以优化的点,但他能找到几十个可以优化的点。并且通过他的优化,确实可以提高转化率。

假设一个电商公司一年能做一千万的业绩转化率为3%,但是通过他的优化,转化率能提升哪怕1%,那么就能提高两百万左右的业绩。这是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长,作为公司老板,你愿不愿意花十万请他做咨询顾问?老板肯定是愿意的。

而他这种技能怎么来的,就是不断地做微小的调整,通过AB测试,然后收集数据,看反馈,通过大量的学习,大量的实践得来的。是时间,学习量,实践量一个累积的结果,是专注深入的结果。这种既有价值,又有稀缺性的技能自然很赚钱。

像我现在也是一心扎根餐饮,也是通过扎根餐饮,积累了自己的专业能力。所以,现在经常有很多人找我学习开店的技术和运营,这也为我带来了很好的收益。

上面说的三点基本上是高认知穷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学习没有实用性,大脑中堆积了一堆没有价值的信息碎片;没有知行合一,懂得很多道理,自己从来没做成过什么事情;学的东西大而泛,在某一细分领域缺乏纵深。这样下来,自然赚不到钱。

要解决这个问题说起来也很简单:专注某一细分领域,不断地从实用性地角度出发进行学习,然后将学到的东西实践,知行合一,从而完成能力的增长,从而和这个社会进行价值交换。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OyfF3whKl4IQoG1zGe4t_g

如何真正改变?请用这些科学方法

如何真正改变?请用这些科学方法

每一个新年开始,我们都试图做出一些改变,让自己变得更好,但实践一段时间之后,往往发现毫无变化,甚至都坚持不了多久。为什么改变那么难?是因为自己的意志力不够吗?也许,是你不了解改变的科学方法论。下文,李亮与你聊聊如何科学改变。
作者:李亮
来源:原创
图源:网络
为什么改变那么难?为什么无论多少次下定决心最后都是草草收尾?我的意志力真的那么差吗?
一个好消息是:你的意志力和其他人相当;一个坏消息是:有的人就可以用和你相当的意志力完成一个又一个计划,发生一个又一个改变。
所以你和这样的人差距在哪里呢?
答案就是:改变的科学方法论。

01
理清思路:心理的两种模式

人类大脑的发展经历过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 脊椎动物的大脑由三个部分构成:后脑(跟脊柱相联结)、中脑以及前脑(跟动物前半部感觉器官相联结)
第二个阶段 – 哺乳动物的大脑发展出了新的组织结构——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它包括下丘脑(hypothalamus,负责协调基本冲动及动机)、海马(hippocampus,负责记忆)以及杏仁核(amygdala,负责情绪学习及反应)
第三个阶段 – 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发展出了一个新的组织——额叶皮层(frontal cortex)。额叶皮层非常有意思,有一部分似乎并未负责特定的任务,如移动手指或处理声音。相反,它是用来制造新的联结,以用于思考、计划及决策——即让有机体摆脱只能针对眼前情况做出反应的命运,以便进行更复杂的运作。

如何真正改变?请用这些科学方法

这样的发展过程使得人类拥有了两种心理模式:一种是先天本能的反应,可以感知痛苦欢乐,使得情绪激情澎湃或者消沉低迷的「情感面」;另一种是后天的反思能力,可以分析事情原委,使得思维深邃清晰,思考未来的「理智面」。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可以借鉴一个比喻:象与骑象人。
在《南传法句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此过去心——任意随所欲,随爱好游行。我今悉调伏,如象师持钩,(制御)泌液象。
这句话说的就是人的两种心理:一个是自由随性的大象(情感),一个是克己复礼的骑象人(理智)
大象渴望及时行乐、好逸恶劳、反复不定,为了眼前的利益可以放弃长远的好处,比如明知自己在追求苗条的身材,还是抵制不住抹茶冰激凌的诱惑;而骑象人希望大象能够超越当下、深谋远虑、未雨绸缪,为了将来的目标克制当下的欲望。
然而大象也不全是坏处,骑象人同样也有很多缺点:大象还掌管着爱、怜悯、同情、忠诚等诸多情感,具有朝着目标前进的能力;而骑象人只能出谋划策,经常会过度分析、过度思考,最终还是原地踏步、停滞不前。
我们不妨在这里画一个表格去说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如何真正改变?请用这些科学方法

正是这种两者之间的相生相伴、相爱相杀关系,造成人类独特而复杂的心理状态。

02
激发改变:理智和情感

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改变计划通常会失败?
答:因为制定计划的是理智,而执行计划的情感。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你可以参考一下这两个实验。
西弗吉尼亚大学研究健康问题的两位教授史蒂夫·布思-巴菲特尔德(Steve Booth-Butterfield)与比尔·雷格(Bill Reger)曾经思考如何让人们接受更加健康的饮食方式。他们发现牛奶是饱和脂肪的最大来源,如果让人们改喝脱脂牛奶的话,那么就能够改善饮食健康。
为了让大众接受这个研究,他们没有选择常规的方式——公布这个研究报告——这样做的效果通常并不好,他们反而不走寻常路,做了一则击中情感的广告:拿半加仑(约 1.9L)全脂牛奶和一大根盛满脂肪的管子放在了一起,然后告知大众这两者的脂肪含量是一样多的。
这样的广告出来后,使得宣传地区低脂牛奶的销量从 18%一下子增至 41%;而且在 6 个月后,这些地方低脂牛奶的市场份额仍然保持在 35% 以上。
这个实验说明了情感的重要性:与其说一大堆数据,不如直接用击中情感的方式去影响别人。

无独有偶,1990 年杰里·斯特宁(Jerry Sternin)所做的一个项目也体现了这一点。
杰里所在的慈善组织受越南政府邀请去改善当地儿童营养不良的问题,但条件很苛刻——必须在 6 个月内做出成效;于是组织派杰里过去解决这个问题。
当时的报告普遍认为,当地的问题是一系列总和因素导致的结果:如卫生状况差,生活贫困,清洁饮用水缺乏,农村居民往往不重视补充营养等。如果按照报告的做法去改善的话,那么时间是完全不够用的。所以杰里用了一个特殊的方法——分析当地孩子健康较好的人家,然后推广他们的做法。
但一般的推广方法是无法使用的——当地官员对于这种事情十分冷漠。所以他利用了情感的力量:邀请妈妈们一起做饭,让她们互相学习、相互比较。这样,当地孩子的健康问题果然如期得到了改善。
至此,你大概明白了:理智可以说服骑象人,但只有情感的力量才能驱动大象。
但是,二者终究是相生相伴、相爱相杀关系,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情感怎么可能制定出这样精妙的推广计划呢?

03
开始行动:设定执行步骤

对于我们改变自身而言,需要考虑执行。
无论是可以在合适的地方买到脱脂牛奶还是可以有明确的榜样供人学习,都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同理,当我们想要做出改变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实施可行性。
所以那种为了减肥一周不吃饭的改变方式并不可取——就算你可以一周不吃,两周呢?一个月呢?
为了更好地运用理智,设计好改变方案,你需要知道如何规划出可以执行的步骤。

拆解目标

MIT 的认知科学家 Joshua B. Tenenbaum 在一篇论文中比较了抽象知识的不同表征结构,如星形结构、聚类结构、环形结构等等,最终还是意识到:人类的最佳知识结构是树形结构。
而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 MECE 思考方法也证实了这一说法。
MECE,即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是麦肯锡的第一个女咨询顾问巴巴拉·明托(Barbara Minto)在《金字塔原理》(The Minto Pyramid Principle)这本书中提出的一个原则。
「相互独立」意味着问题的细分是在同一维度上并有明确区分、不可重迭的,「完全穷尽」则意味着全面、周密。

如何真正改变?请用这些科学方法

比如设计本文结构时就使用了这个方法。利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不断拆分目标至可以执行的阶段。
但这样做有个问题,常规任务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做,但如果你遇到的是非常规任务或不知道应该如何拆分时,你需要使用另一种方法——参考别人的做法,或者直接找个有经验的人。

找一个有经验的人

找一个有经验的人带领你的好处有这么几点:
  1. 他可以用情感影响你。如果理智的心理指挥不了你行动,那么有一个人带领你,可以用情感的力量影响你;
  2. 有经验的人知道如何拆分目标。一个好的经济学家会重新配置资源,让经济效益最大化;一个好的领路人也可以帮你理清行进路径,避免做无用功。
然而,看看你抽屉里面那些办了之后总共也没去过几次的健身卡吧——只有情感的影响和拆分目标是不够的,要想真正解决问题,你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04
坚持完成:改变的真正力量

人们的意志力是有限的。
有四位心理学家在 1998 年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把两组饿了 3 个小时的学生带入同一间屋子,屋内放置了两种食物——一种是香气扑鼻的刚出炉的巧克力曲奇,另一种是干巴巴的萝卜。他们将食物分配给两队学生,并且退出屋内。
虽然分到萝卜的学生并没有在没人监管的情况下偷吃巧克力曲奇,但他们在抵制食物诱惑的时候已经消耗了一部分意志力。
待两队学生吃完,研究人员重新回到了屋内,并且给两组人一个无解的问题,目的是想看看他们能够和这个问题奋斗多长时间。
结果差异惊人:吃了巧克力曲奇的同学在解题上坚持了 19 分钟,认真努力尝试了 34 种解题方法;而克制食欲的同学平均只坚持了 8 分钟,尝试了 19 种方法就放弃了。
大批心理学家不断尝试类似的实验,但最后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
所以你为什么无法坚持去健身房或者坚持做其他的改变计划?因为你不可能让理智无时无刻控制情感——骑象人控制大象久了是会累的。
回到最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你我都是同样的意志力,有的人就可以完成一个又一个计划,发生一个又一个改变呢?
答案只有四个字:执行意图
心理学家 Peter Gollwitzer 在 1999 年提出的一个理论震动了心理学界。之前的心理学家普遍都从说服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能够更好地让人行动(包括情感的影响),但 Peter Gollwitzer 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一个效果惊人的解决方法——执行意图。
执行意图(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简而言之就是用类似 if/then 的模式来执行你的计划。
比如你原本的计划是这样的:我要写作。
然后你这样拆解目标:我每天晚上写一个小时。
然后……当然只有一个结果——等意志力消耗殆尽,你也就搁置了。
但使用执行意图的时候不一样——它并不会消耗你的意志力,而是当条件到达时,自动触发动作。
比如使用执行意图的时候,你是这样的:设置一个触发的情景,在每晚 9 点开始动笔,写一个小时。这样等到每晚 9 点的时候,一旦情景出现,就会触发你的动作。
具体的使用方式 Peter Gollwitzer 并未提及,直到 2004 年,他的妻子 Gabriele Oettingen(也是一位心理学家)出版了一本书《WOOP思维心理学》(Rethinking Positive Thinking),才给出了如何使用执行意图的工具——WOOP。
WOOP 的全貌是这样的:
  • W:Wish(愿望)。设定一个你想实现的愿望,并且设定好时间,然后写下来。比如:提高写作能力。
  • O:Outcome(成果)。实现愿望之后最好的图景是什么样子?想象一下,越清晰越好,然后写下来。比如:出一本书,登上作家富豪榜,和南派三叔谈笑风生。
  • O:Obstacle(困难)。想象一下,为了实现目标,你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然后把清单列出来,越具体越好。比如:有饭局、想刷剧、想玩游戏、什么也不想干,只想躺着……
  • P:Plan(应对)。使用 if/then 的模式去一一应对上述的困难。
比如:
  • if 有饭局,then 当天早起一个小时写作;
  • if 想刷剧,then 写完一个小时就允许自己刷;
  • if 想玩游戏,then 写一个小时对于游戏的感想和心得;
  • if 只想躺着,then 想象自己是一条咸鱼,写一个成为咸鱼之后的悲惨故事……
  • 你可以在遇到之前没预料到的情况的时候,增补你的 if/then 清单,然后不断使用 WOOP 方法,达成自己的目标。
这个方法效果十分显著,比如你猜猜我为了写这篇文章用了几个 if/then?

05
结尾

至此,关于改变的方法已经全部说完了。
「听了那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是一个残酷的事实,说明了太多人行动困难的事实;然而,那些真正愿意改变的人还是可以通过使用一些方法来帮助自己一步步改变、一步步成长。希望本文可以真正帮助到那些希望改变自己的人。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V2RfZyNk36XSVadRLvw0lA

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提升认知的书,生活还是没有改变

题图:Photo by Arnold Zhou on Unsplash.

作者:孙娟,大学讲师,社会学讲师。用社会学和心理学剖析每个人遇到的问题。本文来自:孙娟的书房(ID:SJDSFSJ)。

这几年网络上特别流行一个词“提升认知”,大家觉得很对。

 

每一个想提升认知的人,都是想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甚至改变生活。

 

问题是,你所看到的都是,“你要提升认知”,还举了一些例子,认知低级的人是什么遭遇,认知高级的人是什么状态。

 

却很少有人告诉你,应该怎么提升?是从什么认知提升成什么认知?提升后的认知是什么样的?

 

甚至有人会读一些书,书中号称是外星人,或者宇宙能量传递给某些人的认知。

 

这些东西,很多都是民间的想象,无法证实和证伪,看上去非常轻松,但你见过在谁的身上起效果了?

 

实际上,真正的高维认知只有八个字:

 

看到真相,付出行动。

 

看到自然的规律和人性的规律。

 

对和现实联系紧密的普通人而言,这里的真相包括:

 

看到事物发展的规律;

 

看到社会这个复杂多变的系统如何运行;

 

看到人的精神现象和社会行为在什么情况下,具体会呈现什么状态,规律如何。

在这个基础上,看到真相后,愿意做出行动。

 

只可惜,人脑有个 bug,即使有再特别的信息进来,也非常容易在自己的思维模式里打转,寻找答案。

 

哪怕同样的材料摆在人面前,两个不同思维模式的人,也会做出符合自己模式的解读。

 

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人们无论接受了多少信息,依然在自己原有的模式里打转,不过是又一遍循环强化而已。永远跳不出自己的坑。

 

其实,真正想用提升认知的方法改变生活,还是只需要做这两点:

 

看到真相,付出行动。

 

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提升认知的书,生活还是没有改变

▲ Photo by Ashley Batz on Unsplash

我有一个租客,叫孙敏,比我小十几岁,很聪明,也爱思考和学习,本科毕业后和我一起生活了三年,相处得非常好,后来我离开了呼和浩特,还一直保持着联系。

 

现在已经亲如姐妹,甚至比有血缘关系的妹妹都能互相理解支持。

 

她本来是三本院校毕业,基础自然不能和一流大学的比。

 

但是毕业后就立志要先把注册会计师证考下来,这个证众所周知,非常难考,同样含金量也很高。

 

学会计的人中,能考下注会的,基本职业生涯就相对稳了。

 

她毕业后就住在我家,从那一天起,就开始学习,为了维持生活,找了一份工作,但是为了保证学习效率,这份工作不太忙,工资也不高。

 

期间有段时间为了突击某门考试,也辞职过。

 

考注会是个漫长的过程,科目比较多,有的科目一次不能过,下次重新考。

 

期间我家里也住过其她学会计的小姑娘,其中有一个小姑娘工作很忙,说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生活水平,一天从早忙到晚,但会花一个月的工资给自己买一瓶高档面霜犒赏自己。当然也没时间学习。

 

而孙敏对我说:她觉得二十多岁的奢侈,其实没意义,现在更加重要的是学习,为以后打基础,把注会考下来。别的东西可以暂时不追求。

 

她从 22 岁考到 26 岁,一直学了五年,最后一年,她一次性付了我一年的房租,对我说:这下她就不用分心为生活考虑了,可以安心备考了。

 

后来我才知道,与此同时,她也辞职了,一个人住在家里拼命刷题。累了就自己做菜,吃完继续学习。

 

这一年的封控,对她毫无影响。

 

前几天对我说:“姐,我的注会终于考下来了。”

 

那一刻,我真的为她激动、高兴,我的热泪都出来了。愿意真正踏实学习、做事的人是能够互相惺惺相惜的,因为我能体会她过程中的煎熬,和最后的成就感。

 

我亲眼目睹了她在这五年内,自己不动如山的信念,和始终如一的坚持。
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提升认知的书,生活还是没有改变

▲ Photo by Carl Heyerdahl on Unsplash

 

她周围的同学,有的研究高级化妆品和衣服,有的结婚生子晒娃;

 

她周围的大人,成天劝她赶紧找个男人结婚生娃;

 

她的父母,经常劝她回老家找个体制内做办公室文员;

 

她问我:姐,你说那能有前途吗?人是不是注定是孤独的,因为发现没有人可以理解你。

考完注会以后,她还是没有消磨时间,开始一本一本的读哲学,一部一部的看经典电影。

 

所以,到底什么是高维认知,强者思维?

 

在人年轻的时候——

 

能懂得把一切享受放一放;

 

能懂得坚持扛住周围环境的消耗;

 

能懂得在懂得哲学思想之前,要先实实在在的掌握一门能在现实社会安身立命的专业;

 

能懂得如何顺应现实社会的规则,先拿到最有含金量的证书;

 

更懂得多年坚持的价值;

 

也懂得踏踏实实付出行动,在坚持行动的过程中,耐心等待结果……

 

看上去她只是考了一个证书,但是如果你见的人多了,就发现,无论哪个年龄,能安下心来,在周围没有气氛,没有人鼓励的基础上,一个人死磕一门专业,直到成为自己可以傍身的专业的人非常少。

 

道理都懂,能实际上做到的人非常少。

 

我见过太多的人来问我,他三十多了,虽然本科毕业,但是没有一项专业技能,该怎么办?

 

我建议他去好好钻研一门专业知识,或者他自己以前的专业好好精进一下。有了证书,能力很强,不愁找不到工作。但他没去做。

 

但当他听说,提升认知能改变人生,于是就专找有高维、认知、觉醒之类的书籍去读,也希望有高人能点拨他一下,他就可以轻轻松松焕然新生。

 

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提升认知的书,生活还是没有改变

▲ Photo by Or Hakim on Unsplash

曾经我看到过一个小伙子,刚从厨师技校毕业出来,在饭店实习。

 

被安排的工作总是应付,连土豆丝都切不好,连宫保鸡丁也做得不香,却天天缠着厨师长要秘方,以为自己有了秘方就能一步登天了。

 

其实,就算你有了秘方,没有基础的烹饪技术,秘方在你手里也是一张废纸。

 

就算你没有秘方,如果你能踏踏实实的把菜品研发好,把饭店经营学好,自己开一家饭店也没问题。

 

人们总是希望身边能有一个丁元英点拨自己一下,让自己瞬间醍醐灌顶,直达高纬度高层次的思维水平,从此生活豁然开朗。

 

而其实,丁元英把话都说在了明处,不愿意把精力投入到最基础的事情上的人,永远改变不了自己的生活。

 

就拿格律诗公司被起诉的事情来说,肖亚文和刘冰为什么会做出相反的行为?

 

看上去认知的不同,但是认知为什么不同?肖亚文在私底下,自己已经踏踏实实把法律和公司经营等具体内容都一条一条学习过了,研究过了。

 

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提升认知的书,生活还是没有改变

▲ 电视剧《天道》剧照,肖亚文

而刘冰呢?丁元英强调过的东西他都不落到实处,还是琢磨怎么能一步登天,除了空想,就是贪图别人的羡慕,还想耍一些背后的心机,就是不愿意真正的干活。

 

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提升认知的书,生活还是没有改变

▲ 电视剧《天道》剧照,刘冰

你在生活中会发现,智力越低下的人,越喜欢耍心机,找偏门,走捷径。

 

一提歪门邪道特别精神,一提负责,踏实,练习,真诚就昏昏欲睡。

 

越聪明的人越愿意付出辛苦,踏踏实实地做事情。

 

其实所有的事情,没有任何神秘,没有什么背后的操作,就是实事求是。

 

提升认知确实重要,一个满腹才能的人,如果不能看透世界和人性的运行规律,也会无处施展,最后郁郁而终。

 

但是,基础你得有才能。

 

没有才能的谈认知,无异于空中楼阁。

 

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提升认知的书,生活还是没有改变

▲ Photo by Catherine Kay Greenup on Unsplas

小时候那则寓言,恐怕很多人没有多想过。

 

在很久以前,山村里有一位财主。他非常富有,但生性愚钝,尽做傻事,所以常遭到村人的嘲笑。

 

有一天,傻财主到邻村的一位财主家做客。

 

他看到一幢三层楼高的新屋,宽敞明亮,高大壮丽,心里非常羡慕,心想:我也有钱,而且并不比他的少。

 

他有这样一幢楼,而我没有,这像什么话呢?

 

一回到家,他马上派人把工匠找来,问道:“邻村新造的那幢楼,你们知道是谁造的吗?”

 

工匠们回答道:“知道,那幢楼是我们几个造的。”

 

傻财主一听,非常高兴,说:“好极了,你们照样子再给我盖一次。记住要三层楼的房子,要和那幢一模一样。”

 

工匠们一边答应,心里一边嘀咕:不知这次他又会做出什么傻事来。可是不管怎样,还得照吩咐去做,大家便各自忙开了。

 

一天,财主来到工地,东瞅瞅,西瞧瞧,心里十分纳闷,便问正在打地基的工匠:“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造一幢三层楼高的屋子呀,是照您吩咐干的。”

 

“不对,不对。我要你们造的是那第三层楼的屋子。我只要最上面的那层,下面那二层我不要,快拆掉。先造最上面的那层。”

 

工匠们听后哈哈大笑,说:“只要最上面那层,我们不会造,你自己造吧!”

 

工匠们走了,傻财主望着房基发愣。

 

他不知道,只要最上面一层,不要下面两层,那是再高明的工匠也造不出来的。

当你总想走捷径,总以为学了什么人际技巧,就能左右逢源,一路开挂。

 

总以为遇见一个高人,站在他身边自己不用努力,你就能阶层跃升;

 

总以为读一本玄而又玄的高维的书,你就能瞬间顿悟,看透一切。

 

那么,你就永远是在浪费时间。

 

最后将自己变成一个笑话。

 

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提升认知的书,生活还是没有改变

▲ Photo by Eli Francis on Unsplash

 

你只有读了海量的书,经历了大量的事煎熬了无数个日夜,流了数不清的汗和泪,经历了高密度的长期思考;

 

总结海量细微的经验, 掌握了一项踏踏实实的技能, 做踏实了一项工作,才能真正有成就。

 

一门专业技能是从一个一个具体的概念学起的;

 

一间房子是一块砖头一铲水泥盖起来的;

 

毛衣是一针一针织出来的。

只有积累和用心投入,才能给你带来正回馈。

 

总想走捷径,除了错失机会,就是被人利用,上当受骗。

 

如果一个人真的明白这一点的重要。

 

愿意不再偷懒,不再有投机的想法,认识到长年坚持,并且等待结果的重要性。

 

愿意用最少五年甚至十年的时间,在一个专业上认真学习,真实的把这个专业搞懂搞透。

 

去考能够帮你提升竞争力的证书,或者在这个专业上你踏踏实实的做一项工作。

 

五年之后,你能在这个专业上,拿出去,站得住脚。能给他人带来价值,你才能有可能改变生活。

 

如果当你一无所有,困在自己目前看似没有希望的生活中,认识到这一点,并且愿意真的去做的,才是真正的高维认知。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5u9fnN-rmcdCkvxQXCUNgw

普通人跨越阶层有多难?突破口在哪里?

今天文章的主题是“跨越阶层”,这个问题,90%的人都该认真思考。
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都应该努力向上跨越,让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在更有利的位置上,人生更安全。
为什么当今跨越阶层越来越难?我们应该怎么办?
这篇文章讲得很透,希望你可以耐心读完。一定受益匪浅。
普通人跨越阶层有多难?突破口在哪里?
普通人跨越阶层有多难?突破口在哪里?父母是每个人的起点
也是绝大部分人的天花板
中国最近这代人大部分都比父母混的强,是因为父母被耽搁了。
再往后几代,大家就能看出来我这句话的威力了。
美国英国德国那边的成熟型社会,这一点非常明显,绝大部分孩子没法超过自己的父母。
我经常看到一些父母自己一事无成,教育起孩子来头头是道,但是孩子却好像故意跟他们对着干,就感到非常有意思。
因为绝大部分父母都没有意识到,孩子是在模仿你们啊,你是怎么做的他就会怎么做。
当然了,等他长大了,他也会去教育自己的儿子,并且头头是道。
但是孩子依旧当做听不见,然后该干啥干啥,爹啥样他啥样。
也就是说,排除低概率基因变异的情况,孩子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两套基因:
一套是生理学意义上的基因;
你娃长得像你,跟你有着一样的瞳孔颜色和耳垂形状,这是生理基因。
另一套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基因。
你娃做事方式也很像你,思考方式也很像你。
如果没有义务教育,你娃大概率就是你的翻版,这就叫社会基因。
有了义务教育还好点,毕竟能跟着牛顿学点基本常识,跟着鲁迅学点骂人话。
如果学的比较深,还可以知道什么叫薛定谔的猫咪。
不再局限于所有知识都来源于家长,但是家长无疑对孩子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
也就是说,富人会把自己的一些经验传承给孩子,穷人会把自己的各种玩意全部传授给下一代。
尽管很多东西他自己也知道不对,但是不知不觉也就传递下去了。
这样的结果,往往是父母啥样孩子啥样,多么令人悲观和不安的消息。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从父母那里并不能学到多少有用的生存技能。
因为父母自己也不大明白,而且这种状态会一直通过“社会基因”向下遗传。
这一点在农业时代特别明显,因为那时候读书是奢侈品,并不能像现在这样随随便便就接受到知识。
一般的家庭根本不去想读书识字的事,经验几乎都是从父母那里来的。
只有曾国藩他们那种小地主家庭,大儿子老老实实在家种地,剩下的孩子里选个脑子灵光的圈起来抓学习。
这代人考个秀才,下代人就可以考个进士什么的。
等着这个娃如果出息了,就把家里其他兄弟也带出去。
比如后来曾国藩牛逼了,就把自己的俩兄弟曾国华和曾国荃也带出来,跟他一起在外边打仗立功。
后来那个曾国华阵亡在了三河镇,另一个弟弟曾国荃后来混的风生水起,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也还不错。
大家看出来了吧,古代整体遵循的就是一种“进化算法”
一步一步来,每代人中择优培育,如果一个人发达了,大家一起跟着发达。
普通人跨越阶层有多难?突破口在哪里?
现代社会跟古代相比,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德国,被认为是后来德国和美国迅速赶超英国的杀手锏。
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重点是挖煤纺织嘛,技术含量不高。
英国当时把工人当牲口使,用死了一批就换一批,根本没人力资源一说。
德国最早开始普及义务教育,在电力时代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得有相关知识才行。
英国那种“牲口教育”模式就落伍了,因为不识字的人没法操作电力设备。
注重教育,全民素质高的德国和美国后来居上,这招后来又成了日本中国等后发国家的杀手锏。
义务教育强行把孩子们送学校,一方面可以搞爱国教育,这个别笑,是真的。
美国那样的一个大熔炉国家,每天早上孩子们都要背诵誓词,就是那个大家熟知的“上帝之下,不可分割”,时间长了,国家意识就出来了。
民国时期没有义务教育,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中国的。
这个没开玩笑,马督工之前就讲过,“中国人”这个概念完全彻底的普及,不到七十年。
义务教育另一个优势,就是打破“社会基因”。
父母知道的东西就那么点,而且有可能是个神棍,这个也没瞎说,韩国遍地神棍,发达国家里也是如此。
比如说美国那边很多神棍,在家跟孩子说是上帝用了七天创造了世界。
学校有义务教育,孩子被拖到学校强行灌输宇宙大爆炸,进化论,分子生物学什么的。
这200年里,美国信教比例大幅下降,跟普及义务教育强相关,现在美国信教比例应该是一半左右。
在中国也一样,这些年创造了不少奇迹,穷的掉渣的村里竟然能考几十个大学生,改变了命运,突破了父母天花板,不得不说义务教育功德无量。
不过这毕竟是少数,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一个情况,发现各个层次的人都聚在一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优秀的人会聚在一起。
这倒也不是他们故意排外,而是一种能从数学上证明的“同质化分层”机制,这玩意跨越物种,跨越文明,都存在。
也就是说,假如你是个穷人,你离开了家庭,尽量不受家庭影响,但是你的社会阶层,决定你周围的人普遍不是特别优秀的那种。
你从他们身上学不到太多的东西,你想牛逼就得突破这个圈。
普通人跨越阶层有多难?突破口在哪里?
普通人跨越阶层有多难?突破口在哪里?
随着经济社会的继续发展
到处都会演变成一个个的圈子
一般社会初期的时候,都比较平等,有点像把水和油使劲摇一摇,在一段时间内混在了一起。
但是静置一会儿,慢慢就恢复到水油分离状态了,各个阶层会形成明显的界线。
这个不要觉得不合理,全世界都这样,古代现代也都这样。
比如中国以前也不像现在,我读大学那会儿我们这些“土炮”去大城市读大学,发现大城市里的人跟我们其实差的不太多,也都不咋时髦。
当时我们班的城里人,住着那种大城市里很常见的单位宿舍,我去看了还觉得不如我们小县城小平房住的爽。
感觉2008年左右是个分水岭,城乡迅速就分化了,大城市的年轻人越来越潮,跟村里的长得都不太一样。
我当初的大学同学现在已经在大学教上书了,他有次跟我感慨,说他站在讲台上,一眼就能看出学生们哪个是大城市的,哪个和自己一样是村里来的。
而且他发现一个事,最近这几年越来越明显,大学里,他这样的人越来越少,自己上大学那会儿全校都是土炮的盛况,已经不再重现。
普通人跨越阶层有多难?突破口在哪里?
其实观察欧美就能发现,欧美已经在稳定的制度下发展几百年了,社会变得非常稳定。
不像我国这样经历完革命也才七十年,正儿八经的稳定发展也才三四十年。
现在大家就开始讨论富豪阶层,中产阶层神马的。
中产阶层们一年能在孩子身上花十几万几十万,教育演变成了军备竞赛,大家都觉得努力一下还有希望。
在未来,这种状态只会越来越严重,而且呈现出“圈子化”,各种不同的圈子一起快乐的玩耍。
有的圈子里的人,只需要维持现状不坠落就可以了,有的圈子却需要不断向上突破。
有点像有些人住在高楼层,只要维持不掉下来就行了,有些却需要气喘吁吁爬上去。
问题是高楼层的人,在竞争中维持很高的优势,层次越低的人资源和条件越差,爬起来就越难。
这个不是在说我国,全世界都这样,而且越成熟的社会越这样。
下图是德国的一个情况,5%的人拥有德国将近一半的房子:

普通人跨越阶层有多难?突破口在哪里?

剩下的人大部分租房。

普通人跨越阶层有多难?突破口在哪里?

莱比锡只有5%的人有房,剩下的人租这些人的房。

普通人跨越阶层有多难?突破口在哪里?

之前网上有个说法,说是德国人就不急着买房,所以房价不高。
后来我问我们几个公司的德国小伙伴,我说你们德国人真有这么豁达的房地产消费观?
他说只有傻逼才不喜欢房,他们攒不住钱,而且买房后对生活影响太大,普遍买不起房。
德国政府是很鼓励买房的,首付非常低,但是大家依旧不太能买得起。
如果按照现在的模式发展下去,很快也会出现欧美的那种明显分层效果:
牛逼家庭从一开始就买了好学校的学区房,然后通过好小学升好初中,然后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路径就上去了。
当然了,这里不是说进了好小学就一定能上名校,欧美顶级私立也没这个效果,但是概率会大增。
对应的,普通人就概率大减,受教育权利就这样一点点向上移动,能扭转不?
也不是不能,但是不太好搞。
比如明清的时候,朝廷就发现一个大问题,南方在科举考试中比北方厉害的多。
原因很多,比如南方受战乱祸害较少,很多知识家族底子足。
这些知识家族往往藏书上万册,甚至有藏书楼,历代都有人在朝廷做官,熟悉科举套路,辅导下家里孩子自然有加成。
更重要的是,从宋朝开始,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南方可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培养小孩这个事业里。
南方读书的孩子,无论是比例还是数量,都远远超过北方。
福建和浙江这两个省的书院数量,比其他省份加起来都多,经济实力的优势会反馈到所有层面,包括教育。
所以中国从明朝开始,就有点像现在的录取模式,各个省都会有照顾,而不是简单的全国一起录取。
但是在各省内部,依旧是有些地方霸占了全省绝大部分名额,跟现在多像啊,现在不也是各省那几所重点中学,会拿走一大半名额嘛。
所以吧,不要怀疑,随着经济的继续发展,社会再演变一些年,到处都会演变成一个个的圈,你进不了这个圈,你就做不了某些特定的事。
举例来说,孩子进不了某些好的学校,你就考不上211和985,或者说很难考上;
如果上不了这类大学,将来就没法进入那些互联网公司。
说这个并不是准备贩卖焦虑,而是一种即将到来的客观现实,或者说已经来了。
普通人跨越阶层有多难?突破口在哪里?
消费的枷锁
穷人和富人的消费方式差距很大
在《穷爸爸富爸爸》里,有句话对我打动特别深:
穷人和富人都会买奢侈品,穷人往往用他们每个月的血汗钱购买,那些本应该用来投资或者留给他们的子女的财富。
富人则是用他们所产生的资本购买。
穷人购买了奢侈品后确实让他们看上去富有了,但他们随即进入了债务危机。
每月的工资用来偿还债务,并继续贷款,他们进入了恶性循环。
也就是普通人把自己的工资花了,而一些有富人视野的人会把钱攒下来,买那种可以带来流水的东西。
能带来流水的东西叫资产嘛,然后花资产带来的钱,因为那个收入算被动收入。
而且穷人消费和富人消费差距很大。
之前德国的一个顶级房地产商,有个言论特别有意思。
他说财富积累到一定时候,钱是花不出去的。你买辆豪车,车升值了,你买个手表,手表升值了,你买金子,金子升值了,你不能通过消费来消灭钱,这可能就是有钱人生活的枯燥之处吧。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这类资产消费什么的东西吧,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难的要死。
最基本的一点,这些年慢慢的大家都开始意识到如果买几套房子,然后坐着当包租公,那该多爽。
可问题是道理都懂,怎么办?
这个问题首先最难的,就是需要大笔的启动资金,去哪找?
如果慢慢攒钱的话,估计得攒到天荒地老才能攒出来房子的首付,但问题就是赚的钱不够多嘛。
对于大部分穷人来说,最难的事情就是钱不够花,怎么攒钱买资产?
有人说可以借贷嘛,但是流水少的情况下,大杠杆几乎是找死。
更郁闷的是,穷人信用不太行,借不到钱,或者借钱成本太高。
这里说的信用不是生活里说的那个信用,而是银行对你的信用评级。
穷人没有抵押物,评级低,银行要不不借给你钱,要不利息高的要死。
但是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的钱90%以上是从银行贷出来的。
对,没写错,市场上90%以上的钱都是贷款,你贷不到钱,很多游戏就不带你玩。
所以吧,这件事对于那些有条件但是消费观有问题的人,是一个非常好的启发。
但是对于真穷人来说,几乎无解。
明知道当前的生活方式越走越窄,但是依旧只能这样走,这可能是世界上最郁闷的事了。
当然了,有些人属于“道理都懂,客观条件导致没法操作”,但是依旧有不少人脑子里真缺根弦。
我有同学研究生毕业后去当村官了,他说国家给贫困户是有拨款的。
但是很多贫困户,并没有好好的把这部分钱利用起来,不少人到手后随手就瞎花了。
他感慨有部分人穷是缺机会,有部分人真是活该穷,扶不起来。

普通人跨越阶层有多难?突破口在哪里?

普通人跨越阶层有多难?突破口在哪里?习得性无助
绝大部分正常人对人生有种“认命感”
下边这段话是从微博“硅谷王川”那里看到的,非常有启发。
我其实有类似感觉,但是一直没能用语言概括出来,直到他发了个帖子出来,我也不必总结了,直接抄过来:
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一种缺乏选择的状态,大脑潜意识会慢慢认为做任何事都无法改变现状改变自身命运。
于是会进入一种所谓 learned helplessness (习得性无助)的状态,变得更为消极。
即使情况改变,有机可乘时,也不去行动。
这种情况严重时,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甚至忧郁症。
当有很多选择时,自我掌控感非常强大,这样人可以长期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势,对身心健康很有好处。
当然选择过多的时候又有3个问题:决策需要耗费更多精力,选择后犯错误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犯错误造成的心理挫折感更强。
Barry Schwartz 《选择的悖论》(paradox of choice)
大家看到了吧,如果长期不做选择,大脑就会变得很消极。
很多人说自己感觉自己快要得抑郁症了,其实完全可以反思下是不是自己平时几乎没啥事需要自己选择,完全是生活逼着你在往前走?
这种状态下,时间长了确实会产生一种越来越强的消极状态。
既不想改变,也不想去想改变的事。
这也是我这些年目睹的强人和穷人之间最大的差别。
绝大部分正常人似乎对生活有种“认命感”,觉得也就这样了,凑合着过吧,又不是不能过。
但是强人总有种碰上问题就主动去解决,解决了还要优化,优化了还要固化的习惯。
这两种思维一开始可能效果不太明显,持续10年,非常可怕。
说到这里,得祭出我们这张图了:

普通人跨越阶层有多难?突破口在哪里?

很多事都是你得做很久很久完全没起色,最后一小段时间一飞冲天。
比如学英语,公号涨粉,文化观念的传播,财富的积累,甚至这段时间疫情在各国的爆发曲线,都是这个。
一开始都很缓慢没进展,跟乌龟似的,突然间就雄鹰展翅一飞冲天。
不过在那天出现之前,大部分人已经放弃了。
当然了,越厉害的人可以做的事越多,越穷的人可以做的事越少。
手里没资源,行动力自然就差,而且干啥都不顺利,会对信心打击特别大,时间长了自然就崩溃了,这玩意是个正反馈或者负反馈的通道。
牛逼人有自信,自信又有助于他穿越痛苦的周期,达成目标后变得更自信。
不牛逼的人恰好相反。
普通人跨越阶层有多难?突破口在哪里?
普通人跨越阶层有多难?突破口在哪里?那该怎么办呢?
按照我们上文说的反方向走,不就行了嘛:
怎样突破父母的限制?
没啥办法,只能是多读书了。
中国高考为啥这么惨烈,因为几乎所有人都看出来这是最廉价的向上突破途径,这是第一个机会。
欧美呈现出来的趋势,是大学学费越来越贵,英联邦等国干脆把大学当创收工具了。
怎样突破同质层分化?
年轻时尽量去大城市,然后埋头苦干,越是小地方,越板块固化。
怎样克服消费枷锁?
勤俭持家呗,就算一辈子没攒下钱,也给下一代留个好习惯,一代不行就用几代人。
东西方都是一样的,每一个豪门的崛起,都需要好几代人,上一代做下一代的基础。
怎样克服习得性无助?
去选择去做那些不敢做的事,这既是对大家说的,也是对我自己说的,今后要一直做这事,只有这样,才能一直保持年轻。
而且社会学有个结论:
社会中下层人的收入,往往不太依赖运气,这类人的收入都是确定的,都是固定工资;
越往上,运气比例越大。比如某思聪,运气占据了很大比例。经商做买卖什么的,都高度依赖运气。
越有钱的人,往往收入中运气比例越高。
整体而言,如果你工作非常忙,一般来说先忙工作,如果有闲暇时间,也别闲着斗地主,可以发展一些“运气行业”。
我的选择是开始经营什么东西,可以是微博,可以是头条,甚至每天剪一些沙雕小视频。
我之前多次说这事,有个小伙伴前几天给我发消息,说他上次看了我的帖子后深刻反思了下,发现自己啥长处都没,只会玩游戏。
最近开始直播玩游戏,并且上传了一些游戏小技巧,比如绝地求生怎么压枪,比如P社游戏怎么上手。
竟然有了一波关注,今后要去做兼职UP主了,终于知道业余时间该干点啥了。
这就是我之前说过的,要从消费者向生产者的转变
因为生产的是大哥,消费的是屌丝。如果一直做消费者,花自己的时间和钱,玩别人的游戏,吃别人做的菜,而不是向生产端转进,那就一直处在一个坑里,永远也别想翻身,你得让别人消费你的东西。
互联网时代为啥好呢?
因为“生产者”门槛一降再降,传播边际成本也一降再降,屌丝不需要打广告也可以推广自己产品的时代竟然来了,这玩意才是真大时代。
这里说的消费,不一定是花钱,现在花时间也是消费。
现在的一个决定,可能对一个没啥资源和动手能力的穷人来说没卵用,但是很可能五年后,就彻底改变了你的生活。
如果一件事做过了,没成,那可能有很多原因,可能你不是那块料,或者运气不好。
但是如果什么都没做,就觉得自己做不好做不成。这是病,得电,用高压。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65eWv1LrxUDNQ2TLdMc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