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割你,但LV心疼你

1

 

这几天网上有个驴牌大中华区高管电话会议纪要流传的特别广,大家可以先感受一下:

 

奢侈品割你,但LV心疼你

 

三段式划分的挺准确的,深谙市场营销里面的细分理论,直接对标了家族信托的门槛,1000万年收入的才看得上眼。

 

最受争议的是对无收入客户类别,只要个人年收入没有达到300万,或者家庭年收入没有达到1000万的,在驴的眼中,都是没什么滋味的焉萝卜。

 

抛开强大视觉冲击和打脸式细分,从奢侈品牌的角度来说,驴牌的定位还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除了太赤裸之外,简直是奢侈品教科书。

 

奢侈品就是奢侈品,别整什么花里胡哨的下沉市场,老老实实的坐在云端,多好。

 

我建议所有奢侈品都来学学驴,把自己的调性拿捏起来,放过普通人。

 

不坑穷人,是一种美德。

 

至于坑有钱人,那不叫坑,那叫消费升级,促进循环。

 

人家花钱买X格,这叫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

 

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奢侈品到底赚谁的钱?

 

驴说了,谁有钱就赚谁的,年入千万的认真赚,年入300万的勉强赚。

 

剩下的,算无收入人群。

 

有一说一,劫富的感觉都出来了。

 

虽然讲话很难听。

 

但这才是坦坦荡荡的品牌。

 

我反而特别看不惯有些品牌动不动就玩个轻奢概念。

 

什么叫轻奢,对标的不就是个穷讲究么。

 

而且为什么叫轻奢,不叫重吊呢?

 

奢侈品割有钱人,不恶心。

 

恶心的是贩卖幻想割没钱的人。

 

想通过轻奢的渗透先赚一笔,把消费者慢慢往重奢上勾引再赚一笔,不考虑顾客收入只考虑顾客掏钱,典型的杀鸡取卵型营销。

 

这会给消费者传递一个错觉,努努力踮踮脚,吃几个月的方便面,把小半年的收入都存下来,就能享受一把奢侈的质感。

 

那和刷爆信用卡在游艇上给自己升舱有什么区别?

 

下船以后不照样挤地铁么。

 

驴就很明确的告诉大家了,我们不看你的消费能力有多强,我们划分那是看造血能力的,非常直达本质。

 

能花钱不牛X,能赚钱才牛X

 

大家感受到里面诡异的三观正和温情没有?

 

驴是在劝大家量力而行,理性消费。

 

就如同西方世界酒吧门口查身份证的壮汉一样,看似凶神恶煞的拦住你,其实有颗保护弱小的良心,里面的东西太光怪陆离了,你把持不住就别进去了。

 

而轻奢就是贼眉鼠眼拉客的人,来者不拒,也不管你到底有没有底子玩儿这场烧钱的游戏,先忽悠进来再说。

 

驴顶天立地的做划分,白纸黑字的设门槛,就差在驴牌店门口拉横幅了:不要以为掏空钱包买了奢侈品你就是奢侈人,回家搬砖去。

 

你的收入不够野性就别来玩儿调性,即使偶尔的放纵,依然是在“无收入”阶层里面晃荡。

 

多么当头棒喝的善意,多么凉水浇头的温情。

 

轻奢在给穷人造梦努力收割韭菜,那驴牌反而是人间清醒进行定点保护。

 

一个奢侈品牌怎么扛起企业社会责任,这就是最佳案例。

 

我哭了。

 

3

 

为了进一步强化清醒的消费观,保护穷人不要被割,驴给出的落地方案是,提价,尤其是入门级的包要进一步把门槛构建起来。

 

这是对品牌的一种保护,更是对驴眼中的超高净值群体的保护。

 

他真的太温柔,我哭死。

 

很多轻奢品牌除了造梦,还在试图模糊群体之间的划分,来个普天同庆,一把收割,正义之驴最忍不了的就是这招。

 

再强调一遍,奢侈品品牌就做奢侈品该做的事儿。

 

不论是构建身份认同,还是提供便捷识别,甚至是单纯的实力象征,本质都是一样的,用了我家的牌子,你就是人上人;

 

别人一看你用了我家的牌子,就知道你是大厉害。

 

奢侈品花了很大的功夫,就是在构建直白的观念认同。

 

所以从构建认知的品牌逻辑出发,向下兼容不光毫无意义,而且是在自毁根基。

 

反正在驴眼中,无收入阶层哪怕买得起,要么是停留在入门款上,要么也是购物频次很低的憋大招,对营收带不来太大的贡献,那还不如好好的伺候超高净值人群的心理优势。

 

超高净值人群最怕的,是自己用的品牌烂大街了,那就不特殊、不豪横、不好装X了。

 

对的,奢侈品提供的好处,不论用词有多高雅,说到底就是装X

 

不光产品要装X,对应的奢侈品品牌也要装X,甚至要比消费者更会装。

 

这好处太多了。

 

你要价100块,顾客觉得不好那绝对是品牌的问题。

 

你要价10万块,顾客觉得不好了也会先反思自己的问题。

 

而且,品牌越装X,消费者越开心。

 

为什么汽车品牌总喜欢请模特来,而且一定要是那种气质拉满不食人间烟火风格的,那潜台词就是你买了我的车,你就是这样的人了。

 

奢侈品牌越猖狂,潜在消费者就越觉得我买了以后也猖狂,我和你是一路人嘛。

 

那轻奢是在做什么?

 

是为了赚下沉市场那点小钱强行给自己去X格,去了X格消费者干嘛还来买,几十块钱的包不香么。

 

所以驴是恨不得在地上画一条线,在消费者脑袋里面刻一条沟,把买得起和买不起的群体做个强行生殖隔离。

 

虽然理论上来说,驴还是可以在品牌内部做划分,提供限量版、高端版、精选版来进行差异化处理,又吃高收入群体又吃无收入群体。

 

但是驴是一个单一品牌的奢侈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等到背驴成了大学生刚需,或者职场初体验的必备,整个装X赋能就拉下来了。

 

那怎么办?

 

价格往上抬嘛。

 

奢侈品涨价,不需要用成本来合理化,也不需要用供需关系为借口来邀请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一句话就能解释:剔除无收入客户群。

 

银行的私人银行部门为什么要和普通营业大厅隔开,头等舱商务舱为什么要和经济舱之间拉个帘子,都是用无收入玩家来做氪金玩家的用户体验。

 

而奢侈品做的更进一步,是用挡住无收入玩家入场来给氪金玩家提供,来“进一步满足超高净值客人的心理满足”。

 

话说的直白到露骨了,不愧是内部会议,不拽文不黑话,图穷匕见刀刀见血。

 

一个奢侈品牌怎么扛起奢侈品的定义,这就是标准答案。

 

4

 

看到这里,你以为只是针对新消费者这么温柔吗?

 

错了。

 

对于已经上车的消费者,这又是一波老客户大礼包。

 

价格上涨了,是盘活存量;

 

X格提高了,是创造增量。

 

已经买了驴牌包的,是人在家中坐,X格天上来。

 

本来买奢侈品就是为了装X,现在是从黄金装X变成了白金装X,送了一波心理满足大红包。

 

原本奢侈品的包有增值的,不过要么是一些经典稀缺款,要么是牌子特别硬,比如马牌和香牌,但是驴牌一般不在这个序列里面。

 

这些硬牌子增值的主要动因,是很高的涨价频率带动了二手市场也疯狂涨价,这样出二手的价格甚至能比买的时候都高。

 

驴牌这波操作,也确定了硬涨价的策略,相当于给老客户发分红了,送了一波增值大红利。

 

更进一步看,驴根本不在意这份电话会议要点流出去。

 

要的就是让老客户看到,你们是高净值人群,我们只服务你们,那些收入没有到达我们认定的人,驴琢磨的都是如何剔除他们,保持一个“纯净环境”。

 

要的就是让老客户看到,你们手里的包不光具有装X性质,还能有投资属性,把消费包装成投资,把放纵美化成理性,乾隆玉玺不是72万欧元被中国藏家竞得么,可惜就是乾隆不背驴牌的包,不然这故事讲的更圆。

 

别的奢侈品牌搞老客户活动,要么送礼品,要么送蔬菜,都是给已经不差钱的人来锦上添花,边际效用不高;

 

而驴牌只用了一份会议要点就实现了精神物资双赋能,成本几乎等于零,太刺激了。

 

一个奢侈品牌怎么回馈老客户,这就是标准答案。

 

真正的驴。

 

卸磨不杀驴。

 

5

 

驴牌的这波骚操作,对于无收入阶层(他们定义的无收入),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好处。

 

第一个,保护钱包了嘛,价格一顿涨让咱们买不起的,那不买立省100%。

 

第二个,对轻奢品牌形成了降维打击,让大家充分认识到,这些传统意义上和想吃奢侈品牌市场份额的轻奢,都是捡的奢侈品牌看不上的群体来赚。

 

直接就把轻奢打回到了高价格普通工业制成品的层面上,杀人诛心,跨界来保护咱们的钱包。

 

第三个,那就是咱们以后买A货带来的心理溢价也高了。

 

买A货本来追求的就是一个虚拟的快乐,享受一个顺风车的体验,被山寨的品牌价格越高,正品使用人群越少,带来的快乐就越多。

 

驴把门槛进一步提高,把圈子往更小众去打造,那蹭一蹭带来的爽感也就更胜一层楼。

 

反正买A货的是用魔法来抄袭魔法,那被复制的魔法耗蓝从100提升到200,赚的更多。

 

真的是,普度众生。

 

随喜,随喜。

 

6

 

大家都知道,奢侈品品牌是非常看重自己的对外形象的,毕竟吃的就是这碗饭嘛,但是对于网上已经流传了好几天的这份驴牌大中华区高管电话会议纪要,不闻不问,仿佛一片和谐。

 

为什么?

 

因为这对驴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的确,会有些人被这个年入300万以下就是无收入阶层的划分给气到。

 

不过大家猜,那些人最生气?

 

是年薪250万的人,就差临门一脚了,居然就“被无收入”了,实在是不开心。

 

但是,驴是留了后手的,奢侈品驰骋江湖那么多年,靠的就是拿捏用户心理。

 

乍一看,驴得罪人了,细一想,又都没有得罪。

 

收入超过300万的驴眼中的有效客户群体,是没有丝毫不开心的,甚至还觉得挡住了门口的new money,这就是锁定了盈利基本盘;

 

而对于年入5万,10万、20万、50万的人,一方面本来就不是驴的目标用户,咱们的观感驴觉得无所谓,另一方面就一看那个250万的也被归零了,你也和俺们一样啊。

 

而且广大群众一思考,驴是又打压轻奢这个更贴近自己头顶的刀,又立场鲜明的表示只赚有钱人的钱。

 

做奢侈品就认认真真的做奢侈品,不整花活不欺压普通人,这是妥妥的良心品牌啊。

 

这就是锁定了广大的群体的不反对。

 

对于那些刚好卡在300万收入以下的群体,刚看到这会议纪要觉得被欺负了,但是你想,所有人最怕的,就是困在环境里面没有办法得到解脱。

 

是让自己收入突破300万容易,还是买一个市面上所有人都知道只给年入300万以上的人准备的品牌容易呢?

 

人性,总是往阻力最小的地方做决策嘛。

 

驴这样一划分,无收入群体里面那些还有余力的就更要买了,买了以后就鲤鱼跃龙门,买了以后就享受到了300万收入群体才能享受到的认同和目光,多爽。

 

给了这些有余力购买驴牌的无收入群体一个抓手,而这个抓手,恰恰,就是无收入群体这个说法。

 

自己定义一个圈,让圈里的人来想方设法的逃离,又体面,又够味。

 

这又是给自己提价以后的销售额做了兜底保障。

 

驴这波,赢麻了。

 

 

 

———————–

公众号:半佛仙人(ID:banfoSB)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ZmL_8JcrSCjpGBUmG15Psg

在意奢侈品真假,那就不该买它

 

1

 

前段时间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

 

唯品会和得物掐架了。

 

并且原因还不是因为鞋。

 

有个小伙纸在唯品会上买了个Gucci的腰带,然后在得物上转手卖出。

 

在得物上卖二手是要交保证金鉴定真假的。结果这个鉴定结果是假,小伙子就懵逼了,就把这事向媒体捅了,掀起了一次“引战”。

 

唯品会也找人做鉴定说自己是真的,得物也回应说又做了好几次都是假的。

 

来来回回好几次。

 

双方激情对线,咬紧牙关死活不松口。

 

口活都不错。

 

在意奢侈品真假,那就不该买它

 

这件事等于同时触碰了两家公司的生死线和起家业务。

 

电商肯定不能承认自己卖的东西有问题,砸招牌的事情。

 

而对于得物来说,也不能认怂。

 

得物做的是鞋的生意,鉴定费和交易佣金是它的收入来源。

 

鉴定更是它存在的基础,如果它被证明并没有鉴定能力,那么也没有炒家敢在上面交易。

 

得物的工商主体就叫“上海识装信息科技”,“识”是它的赚钱法门。

 

砸人饭碗,犹如杀人父母。

 

必须掐,不掐没活路。

 

在意奢侈品真假,那就不该买它

 

从得物的角度,鉴定出产品确实和市售产品有差异,并提供了证据,没有问题。

 

从唯品会的角度,整个产品的进口链路是非常清晰的,从授权商到海关到入仓到配送,用户也认为没有掉包。

 

这件事情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双方都说对方不对,但双方说的都是真的。

 

老相对论了。

 

在意奢侈品真假,那就不该买它

 

为啥都是真的呢?这就要从奢侈品的性质说起了。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才是真货奢侈品?

 

先来看看奢侈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品牌方在代工厂下订单,必然会有一些计划外生产的产品,有可能是瑕疵品,有可能是做多了,原料和成品不可能完全一一对应的。

 

这些多出来的货本来是应该销毁的,但是工厂把它拿去卖了。你说这东西和正品的区别是什么呢,质量上是完全一样的。

 

唯一的区别是正品有授权,高仿没有。

 

名不正言不顺,名不正价不同。

 

出来卖,要有招牌。

 

在意奢侈品真假,那就不该买它

 

所以所谓的正品鉴定师的存在也挺魔幻的,他们或许可以鉴定细节,但这些细节归根究底也不是是否真假的核心依据。

 

因为都是品牌方指定的代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决定权只能在品牌方,品牌方说一张废纸是真货,那就是真货。

 

品牌方说闲鱼上90块钱的一个包是真货。

 

那也是真货。

 

相当于一个孩子没有上户口,但你不能否定这个孩子是她怀的。

 

当然爽子不算。

 

这时候你看,奢侈品本身,就成了品牌方的认亲游戏。

 

说你是真的,假的也是真的。

 

说你是假的,真的也是假的。

 

在意奢侈品真假,那就不该买它

 

哦对了,刚好我们可以说说造假。

 

奢侈品当然也有一眼假的假货。

 

但很多假货也是造假的人故意往假里造。

 

奢侈品的工艺并不高大上,造假的匠人也是有匠人精神的,也掌握核心科技。他们如果造的太像了,最终被抓的时候,判刑是按照正品的货值来算的,按照我们国家的刑律,那就直接死刑了。

 

留瑕疵是救命的,而不是说做不出来。

 

所以现在的A货工艺不差,但在表面上做足了bug,前段时间不就有一个假货商把LV印成TV,用错位的视觉效果来达成目的。

 

这才是真正的行为艺术。

 

在意奢侈品真假,那就不该买它

 

说完真假,我们再来看一个问题。

 

奢侈品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是原创的、小众的、具有高级审美的设计吗?

 

是奢侈品鉴定师认为的logo字母做工有没有歪吗?

 

是用了驻马店亚麻布还是什么阿卡利亚布吗?

 

对不起,阿卡利亚布是我编的。

 

如果你没有发现,可见这个不重要,真的不重要。

 

在意奢侈品真假,那就不该买它

 

奢侈品卖的不是产品,而是那个logo,卖的是一种身份的定义权。

 

奢侈品是一种建立在世界财富分配不那么平均基础上的符号。

 

买了奢侈品,就等于拥有独特的审美、不俗的购买力。

 

当然最重要的是买家拥有了一个人上人的身份。

 

起码奢侈品的广告里是这么营造这种氛围的。

 

有时候确实没用,但意义就在于,让别人知道你有钱整这么没用的东西。

 

没用,本身也是一种用。

 

在意奢侈品真假,那就不该买它

 

几万块的包和几百块的包有什么区别?实用功能区别很小,精神buff很大。

 

成为某一个赛道里顶级的人很难,但是拥有一个奢侈品就相对容易一些。

 

买家要的是一种炫耀,是一种社交货币,是一种证明自己活得还可以的符号。

 

如果相信以上定论的朋友们,大概率不属于奢侈品的第一层用户。

 

第一层用户是真正的富人、真正的有钱人。

 

在意奢侈品真假,那就不该买它

 

真正的有钱人无论穿什么,别人都会认为这是奢侈品。

 

即使他们亲口承认说这是假的、山寨的、高仿的,其他人也不信,甚至会有认为这是富人的低调,不炫富的美德。

 

如果富人们坚持说这是假的、山寨的、高仿的,甚至会有人认为这是侮辱他的智商、侮辱他的见识。

 

为了防止杠,来定义一下本文“真正的富人”的范畴。

 

真正的富人就是买这个星球上任何消费品都不需要皱眉头、眨眼睛,同时靠着资本的增值来获得现金流的群体。这是一个非常狭义的定义,在这个定义里,甚至排除了那些拥有上亿身家的艺人,因为艺人仍然是贩卖劳动时间的打工人。

 

在意奢侈品真假,那就不该买它

 

对于真正的富人来说,奢侈品就是日用品,是一种决策成本低的日用品。

 

生产力和供应链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这是一个富人生活方式的最优解。

 

只有奢侈品能提供比较稳定的、品控有保障、售后靠谱的产品。

 

如果钱足够充裕的话,时间才是那个稀缺品。

 

富人不一定买奢侈品,他只是选择那个服务最好、售后最好的品牌。而这些品牌满足了这些需求后,就会变得贵,就会成为非富人口里的“奢侈品”。

 

如果他觉得优衣库更省事,他也会选择优衣库。

 

如果他觉得拼多多购物很好玩,他也会选择拼多多。

 

没有人因为他穿优衣库和用拼多多而去质疑他的财富和地位。

 

有资格坦然面对别人怀疑他穷的目光,才是真正的富人。

 

当奢侈品成为日用品的时候,所有者是完全不在乎所谓“真假“的,你会在乎卫生纸的真假吗? 

 

奢侈品需要富人,但是富人不需要奢侈品。

 

在意奢侈品真假,那就不该买它

 

所以与此同时,也衍生了奢侈品的另一个关键功能:cos富人的一种道具。

 

与之相对应地,这也产生了奢侈品的第二层用户和第三层用户。

 

第二层用户是cos的浅度用户,他们把奢侈品当成了生产资料。除了明星艺人和生意人以外,他们通常是职场中的乙方,是律师、咨询顾问、金融从业者,他们要通过奢侈品营造自己的专业形象、需要向交易对手和公众展示自己的实力、审美以及咖位。

 

他们其实也不一定认可奢侈品那一套,但没办法,生活需要。

 

我还不认可人得上班呢。

 

在意奢侈品真假,那就不该买它

 

第三层用户是cos富人的重度用户。

 

以下的场景想来就很魔幻:在万圣节的化妆舞会,有的宝宝穿着巫师袍cos哈利波特,有的宝宝穿着兽皮裙cos美猴王,有的宝宝穿着爱马仕cos富人。

 

大家明天还要吃土,但今天就是王子公主。

 

这很魔幻,但也很现实。

 

在意奢侈品真假,那就不该买它

 

看到这里,大家会发现,对于富人来说,奢侈品的价格跟供需没什么关系。无论你定成什么样的价格,真正的富人都会买单的。

 

那为什么奢侈品的价格还是没有那么离谱和夸张?

 

因为富人真的没有那么多,但是渴望进入上流社会的伪富人会有很多。

 

奢侈品公司要薅富人的羊毛,但大头是薅那些富人cos者的羊毛。

 

总得让他们能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这样才能提高消费频次,增加消费人群。

 

否则奢侈品就应该直接搞一个邀请制,只能让真正的权贵来买,让奢侈品来区分富人和伪富人。

 

但现实就是大多数所谓的奢侈品公司并没有这样做,人家只是奢侈品,不是SB。

 

在意奢侈品真假,那就不该买它

 

第三层用户是在乎价格的,他们买的是面子,花半年工资买一个包包对他们来说是需要下血本的。这时候,奢侈品提供的是一种精神buff,是一种“我已经是有钱人“的梦幻泡泡。

 

所以他们是极其在乎真假的。

 

因为这个泡泡是非常容易破的,是靠着几件、十几件、几十件奢侈品撑着的,一旦一件被鉴定为假,那么这个面子就没了、身份就丢了。

 

当鉴定师告诉他们这个为假的时候,电话那头是梦碎的声音。

 

鉴定奢侈品不容易,鉴定伪富人特别容易。

 

鉴定的方法就是看她/他是不是纠结这个奢侈品的真假。

 

如果纠结,就说明不是奢侈品的第一层用户。

 

真正的马莱人是不在乎绿卡的,只有精神马莱人才在乎那道神圣的绿光。

 

认真,你就真的输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srI6ZELwaRIKyAO4Oe8Kww

一包难求的二手LV,一场直播能卖掉800个?

一包难求的二手LV,一场直播能卖掉800个?

 

 

来源:开菠萝财经(ID:kaiboluocaijing)

作者:苏琦

编辑:金玙璠

 

从今年年初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到现在,二手奢侈品市场始终“高烧不退”。

 

王鸥在节目中凭借不重样的中古香奈儿饰品、包包和衣服,火出了圈,惹得不少二手奢侈品店家直呼“王女士别带了,香奈儿在二手市场的价格已经过高了,顾客群里的反馈都是‘买不起了’”。

 

同样被引爆的还有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这些平台大多数以寄卖为主,即有转手需求的卖家(包含B端和C端)将商品放在平台寄卖,平台会对商品进行鉴定,再经由平台销售,平台从中抽取佣金。

 

如果说过去的二手奢侈品实体店家做的是买断再转手的存量迁移,二手奢侈品电商这种模式做的则是增量市场,撬动更多C端供给,将更多货源流转到市面上来,同时增加行业透明度。

 

中古品的出圈,更是给这个行业的直播添了一把火:心上创始人董博文在小红书和抖音开设账号带货;线下店为主的胖虎科技和原本专注做淘宝直播的妃鱼也转战抖音直播;只二加大了在小红书上直播的力度;红布林在原APP上增添直播入口外,也在抖音直播带货。

 

这把火也在某种程度上照亮了二手奢侈品市场不曾被注意到的“阴暗”的角落。

 

但凡与“二手”沾边的市场,一大特点是,水非常深,二手奢侈品电商交易平台要想持续获得用户的信任,一面要和假货做斗争,一面还要应对进货渠道和商家抬价的挑战。如今,直播给平台带来新流量和高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可控性,甚至暴露出了新的问题。

 

同一款二奢包,直播间销量几百件

 

直播带给二手奢侈品电商行业的乱,要从一款热门包包说起。

 

如果评选同时兼顾实用和热度的奢侈品包包,LV nano speedy一定能入选,在多个2020年度个人气包袋的榜单和盘点里,都少不了它的身影。“眼看着它一路涨价,自己还是买不到”,不少奢侈品爱好者将目光投向了二手奢侈品市场。

 

但开菠萝财经近期发现,抖音大V“子安”连续多场直播带货都出现了99新的LV nano speedy,且单场销量就有几百件。“这款包不是很难买吗?同一款二手包卖出这么多件,没见过。”奢侈品爱好者花花称。

 

根据蝉妈妈的数据,今年3月1日至3月8日,子安一共开播7场,仅LV nano speedy一款包的累计销量就为3466件,累计销售额3206万,占总销售额的近60%。

 

一包难求的二手LV,一场直播能卖掉800个?

一包难求的二手LV,一场直播能卖掉800个?

一包难求的二手LV,一场直播能卖掉800个?

3月6、7、8日同一款包售出上百件

来源 / 蝉妈妈

 

而在其4月11日的“LV、DIOR、GUCCI超多大牌捡漏粉丝回馈专场”中,这款99新的LV nano speedy又出现了,单场销售50件。

 

一包难求的二手LV,一场直播能卖掉800个?

来源 / 蝉妈妈

 

单场销售少则几十件,多则几百件,这在号称“一件商品只有一个SKU”的二奢市场是难以想象的。“可能性几乎为0”,二奢行业业内人士陈运达称,供应链再强也做不到。“因为即使一个平台/商家手中有多款一样颜色、型号、材质和年份的包,但9成新和8成新也不是同一个SKU。”

 

“这就会导致,用户付款之后,商家没有那么多库存,最后没法发货,用户只能退款。这种‘一包多卖’的情况在电商时代就存在。”陈运达称,但在用户选择退款和退货时,又会遇到一些问题。

 

黑猫投诉平台上,确实有不少用户称,在抖音平台“子安”直播间,拍下的奢侈品一直没有发货,还不予退款。

 

一包难求的二手LV,一场直播能卖掉800个?

来源 / 黑猫投诉

 

据悉,子安为胖虎科技旗下的抖音账号,无独有偶,这家公司旗下其他账号,如“胖虎奢侈品鉴定中心”和“胖虎打折村”,均存在同一款二手奢侈品包单场售出十几件的情况。

 

一包难求的二手LV,一场直播能卖掉800个?

一包难求的二手LV,一场直播能卖掉800个?

来源 / 蝉妈妈

 

翻看其他几家二奢电商平台的直播数据后,开菠萝财经发现这并非个例。

 

心上创始人董博文,人称文子姐。根据蝉妈妈的数据,她的抖音直播间也出现了一款二奢商品卖出多件的情况。例如在3月31日的直播中,单价近7000元的9成新二手香奈儿包卖出了33件。

 

一包难求的二手LV,一场直播能卖掉800个?

来源 / 蝉妈妈

 

妃鱼的头部主播夏妍,在4月3日的一场直播中,也出现了一款LV二手包包售出110件的情况。

 

一包难求的二手LV,一场直播能卖掉800个?

来源 / 蝉妈妈

 

对此,开菠萝财经向上述平台求证。其中妃鱼创始人&CEO黄世昌回复称,同一款产品有时会出现几件库存成色和价格一样的情况,超出的部分,顾客会退款。“有时会有多个客户抢购一件的情况,抖音系统会自动锁单,蝉妈妈后台按支付口径统计,内部财务指标按实际发货才统计。”截至发稿,胖虎和心上暂未回复。

 

一名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二奢交易电商平台表示会以实际发货量为统计口径,但这样的操作实际上抬高了它们在第三方数据平台上的GMV及排名,算是变相注水,也会对外部人士产生一定误导。

 

另一位行业人士称,在这些直播间里,主播往往会引导客户,“如果想看成色就先排队,可以先把货拍下来,免得被别人抢走”,这会导致有的货被反复拍下多次。例如,假如实际库存是3件,理论上来说,这3件拍完后,其他人就拍不到了,但如果拍下的人没有付款,库存又被释放出来,其他人可以继续拍。每一次拍下,无论是否付款或成交,都会被计入第三方平台的GMV。

 

不过,一个SKU被拍下几百件并不属于这种情况,因为如果只有1-3件库存,不可能有那么多用户反复去拍。

 

该行业人士告诉开菠萝财经,在这个行业,资本方更关注实际成交金额,GMV不产生任何价值。

 

但获得较高的GMV,对于二奢交易电商平台有什么好处?有业内人士透露,头部平台目前都获得了资本的青睐,GMV注水或许是因为平台都在讲C端流量的资本故事。

 

二奢直播为什么让用户又爱又恨?

 

不可否认的是,平台和主播已经将直播作为重要的渠道和工具。“相比电商,直播非常适合二手奢侈品这种高客单价的非标品,成交效率远高于其他场景。”元璟资本副总裁陈默默很看好两者的结合。“电商采用的图文和视频的形式信息量相对扁平,二手奢侈品大多都是一物一况,除新品/99新品外,内容不能重复使用,而主播可以对直播间的所有商品一一进行展示,并在线答疑互动。”

 

直播也为这些平台带来了除拉高客单价、提高流转率的其他功能。二手奢侈品电商行业人士周可告诉开菠萝财经,“高客单价的品类获得新流量都是比较难的”,在外部平台直播,给APP引流、强化渠道品牌和用户认知是主要目的;在APP内直播,目的是转化和成交,或拉长用户时长。

 

但直播作为新的销售渠道,并没有完全改变行业原有的痛点,如假货争议、货不对版、退货退款难、价格虚高、高额佣金、成色评定标准不统一等,因为直播,如今还新增了“GMV注水”的问题。

 

更典型的问题之一是,在黑猫投诉、聚投诉等网站上,存在上千条因“主播隐瞒瑕疵”发起的投诉,各家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几乎都被点名了。

 

一包难求的二手LV,一场直播能卖掉800个?

 

这就涉及到一个二奢直播间很典型的场景。因为直播间展示或主播介绍不充分,有的用户收到货后才发现包上有瑕疵,有的用户则是在发货前与客服沟通时发现有瑕疵,但根据二手奢侈品平台规则,一般商品不接受7天无理由退换,这样的情况下,用户可能会投诉、差评。周可称,更会影响用户的体验感,以及平台的口碑。

 

一包难求的二手LV,一场直播能卖掉800个?

 

“上述问题其实是电商时代的遗留问题。深层原因是二奢行业还处于早期,即使不少平台都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奢侈品鉴定中心)’有合作,但更多还是靠自己的鉴定师。这就容易出现各家对成色评定的标准出现差异。”周可表示。

 

“用户对这些标准的认知也是有差异的。”陈默默称,这也是这个行业C2C难做,为什么要做C2B2C的原因,就是要树立渠道和服务品牌,建立行业标准和赢得用户信任,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主播要在直播过程中说清楚,对瑕疵进行充分的展示;平台也要继续加强货品鉴定、成色评定,做好售后工作。”周可称,平台精细化运营的成本非常高,但行业现状对二手奢侈品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如《中国二手奢侈品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20》所说,由于中国奢侈品行业暂时未建立完善的行业准则,成了阻碍行业发展的“天花板”,合理的售后保障、仿品排查机制、完善的商家认证体系、定期的自检抽查将是电商平台争夺万亿级奢侈品市场胜负的关键。

 

二奢行业需要直播

 

处于萌芽阶段的二手奢侈品直播存在诸多问题,但不可否认这是非常具有想象力的市场,尤其是疫情期间,不少消费者培养出了在线上购买二手奢侈品的习惯,各平台顺势都在力推直播间渠道。

 

头豹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二手奢侈品行业概览》显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二手奢侈品市场规模将达约348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5%。中国近十年的奢侈品市场存量达40000亿元, 二手奢侈品存量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流转率非常低,仅5%,市场待开发的潜力大。

 

从周可调研的情况来看,专门买二手奢侈品的群体,复购率很高。花花也告诉开菠萝财经,“有的人专买新包,有的人就专买二手包,我买了一个二手包,用了一段时间可能就会出手,然后再买个别的二手包。”

 

2018年,陈默默作为投资人就下注了二奢市场。原本她对这个市场的判断没有这么乐观,认为用户通过直播购买二手奢侈品的习惯还需要培养,但近几年,中古的概念被带火,加之疫情的催化,二奢市场的发展比她预想中更快,“现在头部几家平台,单月交易规模基本都是在亿元左右量级,已经远超五六年前上一波徘徊在数百万月交易额的二奢电商平台了。”陈默默透露。

 

市场前景一片大好,淘宝、快手、抖音以及小红书都开始在奢侈品电商领域进行布局,一手和二手市场全部覆盖。同时,各家二奢电商平台亦重点发力直播。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胖虎科技营收约6亿元,GMV超过10亿元,公司创始人马成表示,到2020年底,胖虎的GMV将突破15亿元;2019年妃鱼整体销售额近十亿元;红布林的直播在2020年每月GMV已经过亿,此外还有常销业务,总体超过其他几家。

 

除了在自己的APP内直播,这些平台的外部直播渠道都把抖音作为重点选择。“对于品牌型渠道来说抖音直播还有阶段性流量红利,这些平台作为新的渠道品牌,可以获得抖音的流量扶持。”陈默默分析道。

 

飞瓜数据榜单显示,今年1月-3月,抖音“鞋帽箱包”类带货主播,排名前三的都是二奢主播,且被子安、Tracy董博文和妃鱼上海太古汇店夏妍长期霸榜,行业竞争的战火已经烧到了抖音平台。

 

以3月为例,TOP1是子安,飞瓜数据预估其带货GMV达1.8亿元,预估销量4.2万件,遥遥领先于二三名;第二名Tracy董博文,预估GMV为5010万元,与第三名的妃鱼上海太古汇店夏妍成绩相近。这三位中,子安的数据变化最为明显,1月GMV在4500万左右,3月就涨至了1.8亿元,但其带货口碑得分不及另外二三名。

 

一包难求的二手LV,一场直播能卖掉800个?

3月抖音“鞋帽箱包”类带货主播TOP3

来源 / 飞瓜数据

 

随着直播带货逐渐成为二奢行业的基础设施,成为做高用户ARPU值(单个用户平均收入)和LTV(用户生命周期价值)的“标配”,对平台的供应链和用户运营的能力的考验也在增加。

 

“但这些非标品,主播再优秀、介绍再好,只能单件卖、单件唱货,不像卖标品的头部主播介绍一次商品,就能卖几万件。”陈默默称,这是行业一个既定的天花板,暂时没有办法突破。直播场景下,平均客单价会提高,但主播对用户的购买决策影响其实没有那么大,主要的转化核心还是在于货品本身。

 

一场直播大战大战正在展开,二奢平台想要把握机遇,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库存,一个是供应链。”陈默默称。

 

库存是最大的痛点。比如一场直播中的1个包有10个人都喜欢,但商家最多只能卖一件,这就非常考验平台的运营能力。“李佳琦卖的是标品,卖完1万件还可以再加库存进行预售,但二奢就是一款一件。”陈默默称。

 

二奢的流转考验的则是供应链能力,具体指的是如何撬动更多优质的C端存量货品进入二手市场。陈默默举例:“奢侈品一手消费是一个很大的池子,这个池子里面一定会有一部分流转到二手奢侈品的交易里,谁能把这个漏斗的管道变粗,谁就解决了供应链的主要问题。”

 

这是一个典型的重运营的行业,谁能把非标品的SOP(标准作业程序)做到最大化,谁就有可能在未来行业高速发展的时候获取更多的用户。“既要便宜又要多还要好,已经成为了行业新的标准。”周可称。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陈运达、周可、花花为化名。

 

– END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H6faXHeW9QBw2PgG5Nfpnw

爱买奢侈品的年轻人,钱从哪来?

爱买奢侈品的年轻人,钱从哪来?     

作者 | 南仔、张家郡、曾欢、常芳菲

报道 | 难逃一吸

ID:huxiu4youth

 

     

 

没有什么比 “ 年轻 ” 二字更值钱。

    

 

你瞧,媒体拿起放大镜观察着年轻人生活的每个细节,他们用一条条怪诞而离奇的新闻,满足读者对年轻一代的遐想,用关注换取一篇篇百万加作品和五位数奖金。

 

资本、品牌,当然知道年轻人代表着未来。它们加速年轻化,前仆后继地抢滩登陆年轻人的阵地——在这个白酒都试图借鉴年轻人喜爱Party文化转型做鸡尾酒的时代,丝毫不会令任何人怀疑——年轻,就是这个时代的拜物教。

 

在外国,社会学者用“generation – 世代”来划分人群、研究画像;而在中国,人们更习惯用80后、90后、95后、00后这种叫法对人们归类总结;但无论叫法和划分有多大差异,目的却都是一致:观察到自己所处时代的变化。

 

这份虎嗅 X Vouge Bussiness 携手发布的《年轻人奢侈品消费分析观察》就是当代浮世绘中的小小拼图,其目的很简单:搞清中国最年轻的群体是如何看待消费奢侈品的。

 

我们通过虎嗅App收集了1366份问卷,这些数据样本来自中国132个城市中的80后至00后奢侈品消费者。

 

在分析中,我们将用80后、90后、95后、00后之间的消费差异,获得比较的视野,让年轻人奢侈品消费的群像更加清晰。

 

本次观察主要分为五部分:

 

#01 Supreme在年轻人心中算是奢侈品吗?:通过受访用户数据了解人们对奢侈品的认知,并搞清在高溢价品牌愈发增多的今天,奢侈品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02 年轻人买奢侈品为了啥?:通过受访用户数据,分析用户的奢侈品消费心理。

 

#03 买奢侈品的钱从哪来?:通过受访用户数据,了解用户奢侈品消费的主要来源。

 

#04 年轻人从哪了解奢侈品?:通过受访用户数据,了解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沟通渠道。

 

#05 疫情影响你买奢侈品了吗?:通过受访用户数据,了解新冠疫情对奢侈品消费的影响。

 

Supreme在年轻人心中算是奢侈品吗?

 

中国年轻人在奢侈品消费力上的崛起,早就令人瞩目。

 

麦肯锡在2019年4月公布的《中国奢侈品报告2019》中提到:2018年,以80后和90后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分别占到奢侈品买家总量的43%和28%,分别贡献了中国奢侈品总消费的56%和23%。

 

爱买奢侈品的年轻人,钱从哪来?

 

图片来源:麦肯锡中国奢侈品报告2019

 

而在2019年6月BCG与腾讯广告打造的《2019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者数字行为洞察》报告中,年轻群体的消费力被再度证明:

 

中国占据全球奢侈品市场1/3,其中30岁以下人群承揽了高端奢侈品42%的消费。这也就意味着,90后至00后的奢侈品消费力远比他们的前辈更具想象力。

 

爱买奢侈品的年轻人,钱从哪来?

 

图片来源:2019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者数字行为洞察

 

在奢侈品消费贡献格局变化的背后,我们好奇,不同年龄群体对奢侈品的认知流动了吗?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80后、90后受访者对于奢侈品特征的首要认知,大多集中于品牌特征以及精湛工艺。

 

但00后受访者则与前辈有所不同,他们对奢侈品的第一认知是价格昂贵,这种观点占比达到了43.9%;其次才是品牌与工艺;更有意思的是,29.3%的00后受访者认为时尚流行是奢侈品的第三特征。

 

所谓时尚流行,指的就是引领时尚的地位。比如这两年流行街头风设计,因此,设计做的好的品牌会在年轻人心中有额外加分,但这并不代表奢侈品的定义被扩散。

 

2000年出生在杭州的小李告诉我,奢侈品在他的生活圈子里象征着家境和品位;他自己的感觉是,跟着当季爆款走,不但能获得身边人的追捧和网上的点赞,更会在恋爱中多获得一些异性瞩目。

 

这种社交荣誉与现实社交优势裹挟着他跟着潮流走,他在2018年加价购入Balenciaga Tripe S ,在2019年购入Dior oblique马鞍包,并又在今年通过代购预购LV x Humanmade的联名款,以期赶上时尚头班车。

 

他认为,带有街头风格的奢侈品最招年轻人的喜欢,但有趣的是,他们并不会把FOG、Supreme或是Off Whtie这种溢价率较高的服饰品牌归于奢侈品的范畴。“它们只有跟奢侈品联名才是奢侈品,其他时候,它们就只是街头品牌。”

 

同样的观点,也流行于80后、90后的受访者之中;这一点,也可从各年龄层最爱的奢侈品牌的数据中窥见,三个年龄群消费者喜欢的TOP 5奢侈品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

 

唯一的差异,仅展现在Hermes与GUCCI身上。80后钟爱品牌前五位中没有Hermes,而00后钟爱的品牌没有80后、90后爱的GUCCI。

 

对于80后,1996年比LV晚入局中国市场6年的爱马仕,在80后心中的品牌相对较弱;而对于00后,GUCCI或因缺乏像Dior X Kaws、LV X Supreme那样深度迎合街头品位的产品,因此被挑剔在外。

 

爱买奢侈品的年轻人,钱从哪来?

 

从宏观数据表现上看,各年龄层的人们对于奢侈品定义,都没有单纯的因品牌溢价率而拓展边界。

 

另外,在了解各年龄层次消费者对奢侈品的看法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特征,他们普遍对奢侈品都有个“神圣”到“祛魅”的过程。“当有第一件奢侈品时,会觉得很骄傲,有一件属于自己的这么贵的东西,但之后就没有这种感觉了”,“刚接触到的时候,感觉好高端啊,是仰望,会有盲目的追求,但现在冷静了很多,能够平视了。”

 

在另一位00后女孩那里,奢侈品带来的兴奋感就更速朽:“初中毕业的舞会,我有了自己的第一件奢侈品,一套裙子和高跟鞋,小的时候挺自卑的,穿上这个很安全,终于有人能注意到我,穿上会觉得自己和电影里的女主角一样闪亮,当时有一个冲动把衣柜里的东西都换成这个牌子,但一个月后就没有这种想法了。”

 

年轻人买奢侈品为了啥?

 

尽管在奢侈品认知上各年龄阶层消费者趋同,但是在消费偏好上大有不同。

 

先看消费力:

 

过去一年平均每名受访用户购买4件奢侈品,人均消费3.7w元。

 

用户们对奢侈品并不陌生,从消费年限来看,00后中也有近七成“奢龄”超过一年,90后中已有五成“奢龄”超过三年。

 

爱买奢侈品的年轻人,钱从哪来?

 

我们调查发现有43%重度奢侈品用户(平均每月购入一件以上)个人月收入超过5万。

 

从消费人群构成上来看,90后(1990-1994年出生)这一群体为消费主力,贡献了消费总额的44%。但是,从人均消费金额上来看,最有消费力的是1985-1989年的奢侈品消费用户,在过去一年平均消费4.1w元。

 

其次,看偏好消费的奢侈品类别:

 

80后与90后类似,都最爱在包袋品类上花钱。包包在他们最常买的奢侈品中分别占比66.2%和49.5%;对剩余偏好消费品进行细分,就会发现90后在奢侈品消费上更显多元。

 

而80后奢侈品消费者对手表和珠宝这类价格较高的奢侈品更具购买力。这个年龄区间的消费者把奢侈品看作是生活必须品。采访中,一位85后女孩告诉我们:“最近一次购买的奢侈品是朗格的表,50万,我是这个牌子的忠实粉丝。”

 

一个90后男生为了买到普京同款万国手表一口气花了三万多。他从十几岁就把普京当成偶像,消费奢侈品最大的动力也来源于此。他购买过普京的衬衫、鞋子、手表。而这款手表以当时的卢布对人民币汇率来计算,价值5万人民币。他想了一周,当对方说三万多也可以的时候,他就决定买下来。但戴上的瞬间就迎来幻灭时刻。“表圈都说什么人戴什么表。”他说,“普京戴这块表是提升了表的价值,我戴的话,就变成这块表提升了我的品位。”

 

00后偏好消费的物品则是化妆品与鞋,这一数据比例比80后高出13.6%,比90后高出8.2%。

 

00后的男孩女孩,偏爱为Balenciaga Tripe S 、Guidi 、STUART WEITZMAN 5050 、Maison Margiela之类的奢侈品鞋履付费,在采访中他们普遍认为“鞋比包更重要,是人的脸面”

 

在奢侈品的消费动机和决策时间上,超过一半的人从了解到购买的时间为一周之内。

 

1991年出生的、已达成财富自由的福建女孩“月亮”,上个月在专柜买下20余万的爱马仕鳄鱼皮Constance,只考虑了一个多小时,一方面她觉得自己的可支配收入可以轻松应对这笔消费,“我买奢侈品的心态就好像是买乐高一样”,另一方面她主张购买“保守的”、“可以长时间使用的”奢侈品,而她觉得鳄鱼皮Constance即使自己老了也不过时。

 

调查中我们发现年轻人首要购买动机是“自己喜欢”,其次是对自己的奖励和犒劳。此外,奢侈品能给人彰显品位、提升自信及个人魅力:

 

其中00后通过奢侈品来“彰显个人品位”的比例较低(32%),而更多是希望能“吸引别人的关注”(24%)。

 

爱买奢侈品的年轻人,钱从哪来?

 

而在80后90后消费群体中,奢侈品还承载了更多职场工具的意味,需要用它们营造靠谱、体面的形象,43%的受访用户认为奢侈品能让自己更有自信,15%的受访者认为奢侈品能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其中,80后的决策周期更短,但他们在购买奢侈品的时候更多考虑个人使用需要。“年纪大一些的人,买奢侈品是为了追求更好的质量,更愿意为产品背后的附加价值付费。”而95后则更容易被产品设计/外观以及产品的热度和流行度吸引。

 

爱买奢侈品的年轻人,钱从哪来?

 

在购买渠道上,80后钟爱在免税店购买奢侈品,90后钟爱在品牌专柜购买奢侈品,采访中多位90后提到,他们对其他渠道缺乏信任感。而对于00后来说,通过品牌官网购买的使用比例相对较高,达到46%。

 

爱买奢侈品的年轻人,钱从哪来?

 

对于中古奢侈品,用户接受度与年龄具有相关性,越年轻的用户对中古品的接受度越高。

 

其吸引力主要是性价比高,可以用较低的成本使用和拥有奢侈品。

 

但也有用户表示,不太愿意接受别人使用的物品,可能会考虑购买一些饰品,而且大多数二手店的陈列和店铺装修很“土气”,和奢侈品的属性并不搭边,有需求还是会优先选择全新物品;另外一种就是收藏夹的稀有品,有用户提到这需要专业的鉴别能力,所以“不敢尝试”。

 

对于A货的态度,67.89%的受访者接受不了A货,但仍有32.11%的用户可以接受A货。

 

而接受A货与否这件事,与收入有关联性。数据观察中,A货的接受程度对于月薪5万以下消费者占比都在三成左右,在而月薪5万元以上群体中的接受度仅为两成。

 

部分不能接受A货的受访者表示,A货与奢侈品消费核心诉求相悖,即“要带来心情的愉悦感和满足感”及“凸显品位和提升自信”,这是高仿品不能给予的。

 

爱买奢侈品的年轻人,钱从哪来?

 

但这件事也不能粗暴地以收入高低来诠释,有时这仅仅是个人消费观所决定的。

 

对于这个问题,上文我们提到的福建女孩“月亮”表示,虽然她年收入百万,买爱马仕只考虑一小时,但依旧会选择A货。比如,去年女孩特别流行踩着穿的Gucci乐福,她就觉得如果花正品的钱踩着穿还是多多少少有些不舍,性价比较低,因此她会买A货。

 

对于A货消费的出发点,不同收入阶层也有不同表现:

 

一位00后的受访女孩表示,她的妈妈曾经花正品一半的价格买了一个高仿,只是为了别人看不出来。她认为对待奢侈品A货消费人们是不公平的:“如果中产或收入更低的人买高仿,人们就会觉得是虚伪虚荣,但当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够高了,用假货就没有问题。”

 

买奢侈品的钱从哪来?

 

在消费来源和支付手段上,各年龄奢侈品消费者群体也有较大差异。

 

首先是消费来源,就是很多人好奇的——他们的钱从哪来?

 

90.4%的80后受访者以及81.7%的90后受访者表示,奢侈品消费的主要来源是个人收入。

 

“其实,现在奢侈品的门槛并不高,一个两三万的包稍微努努力是能买的,何况一些入门级的单品,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一位85后女孩语气淡然地表示。另一位90后男孩也是在工资收入达到相当水平后才涉足奢侈品消费:“刚工作那会儿,收入还不错,感觉有点飘,就买了自己的第一件奢侈品。”

 

而75.6%的00后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奢侈品主要消费来自父母的资金支持。

 

在采访过程中一位95后的男生告诉我们,他个人收入覆盖1/3的奢侈品消费,剩下的2/3是家里人支持。另一位00后女孩表示:“购买奢侈品的钱主要是父母给的生活费。”

 

爱买奢侈品的年轻人,钱从哪来?

 

当然,年轻人在消费奢侈品过程中的超前消费也不再特殊,参考年轻人在支付手段偏好上的数据,可以看到,90后更加偏爱信用卡消费,00后开始接受用民间借贷的方式支撑自己对心仪奢侈品的追求。

 

这其中,过度追求奢侈品导致严重负债的极端情况,在年轻人群体中也时有发生。

 

在采访中,一位在金融销售行业工作5年的90后小张因过度奢侈品消费,已经背负6位数欠款。这不是孤例,据他描述,他们公司至少也有3人因过度奢侈品消费,而背负金融信贷。

 

小张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钱好挣,感觉太阳永不落山,机会大把,所以常常通过信用卡消费奢侈品,以满足欲望。

 

那会儿他最喜欢像Fendi、LV、Gucci这种具有高辨识度的奢侈品,在最疯狂购买的时候,甚至连公交卡套都得是LV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行情变化,收入开始入不敷出。

 

因此,只能通过套现的方式拆东墙补西墙,一点点补窟窿。为此,他时常需要向家人求援。

 

年轻人从哪了解奢侈品?

 

从数据观察不同年龄层消费者与奢侈品第一次接触,可以发现,80后用户们主要是通过时尚杂志接触到奢侈品概念的。

 

而90后、00后群体中,通过身边人了解奢侈品的现象成为主流,在00后群体中34.1%的用户表示是通过“身边的人讨论”了解到奢侈品的。

 

00后的讨论是带有社交场景的,比如在上初中的时候和同学们攀比谁穿了AJ、巴黎世家,在这种场景中他们对品牌迅速产生认知并种草。

 

爱买奢侈品的年轻人,钱从哪来?

 

对于消费奢侈品,主要是在消费奢侈品文化,这一点从用户们平时了解奢侈品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分布也可以看出。

 

从上表可以看到,社交平台位居第一,尤其是90后和00后,超过一半是通过社交平台了解奢侈品相关信息的。

 

一方面反映了奢侈品的社交意义;另一方面则表现了品牌注重社交媒体购买转化率的态度。这种组合,正让奢侈品宣传比以往更具说服力。

 

不信的话,就去看看朋友圈奢侈品广告流下面的点赞和品牌公众号的数据,就会发现它的能量。

 

爱买奢侈品的年轻人,钱从哪来?

 

疫情影响你买奢侈品了吗?

 

受全球疫情影响,超过四成用户表示对奢侈品的消费欲有所降低,“会刻意减少自己的消费”;但也有9%的用户因疫情反而有所提升,“有点报复性消费,疫情哪里都不能去,就会想买个贵的东西”。

 

奢侈品代购也受到疫情冲击。

 

多位北京代购告诉我们,销售额同比去年降低约50%,很多老客户都不来了,他们把这种改变归结于疫情下的消费信心降低。

 

爱买奢侈品的年轻人,钱从哪来?

 

数据研究部分到此结束,在未来,虎嗅将持续关注青年群体奢侈品消费上各类新奇现象以及整体的变化。

 

但,我们拒绝也无意粗暴地用这篇文章里的数据和分析,作为某一以年龄划分群体的概括,因为概括本身就是一种懒惰的自以为是。

 

因此,在数据分析背后,我们尽力通过对年轻奢侈品消费者进行电话采访和网络征集,来让此次观察变得更加具体、生动;他们给了我们一些相当有趣的年轻观点:

 

还有几条年轻消费者的观点

 

    • 8%的受访者会跟朋友共享奢侈品。

       

    • 除了爱马仕、香奈儿以外,其他奢侈品没有街头文化改造,对00后消费者的吸引力都在下降。

       

    • 90后和00后消费者认为,年轻化不该是贴LOGO联名那么简单,在他们眼里那叫圈钱。他们更喜欢Kim jones、Virgil Abloh治下的Dior和LV的作品。

       

    • “以前的奢侈品打造的是高贵、高冷、距离感,现在的品牌会注重街头,我们现在的人会注重重新定义规则。”——00后,女

       

    • “我只会在搭配上用奢侈品点睛,似是而非的表达人上人的感觉吧。比如腰带、钱包、手链什么的,大LOGO背心什么的真算了,没态度。”——90后,男,

       

    • “我真的觉得买奢侈品太贵了,每次看到很好看就想买,想到价格就停下了手,工资少还要还房贷,一个包就是小一平方米的房了。”

       

    • “买表和买包这两个服务体验,真正的服务其实是从确定下单的时候才开始,而不是进店开始的,比如我买劳力士,他们给我调整表带舒适度,调了40分钟,这些服务就是让你瞬间觉得自己尊贵,得到虚荣心的满足,而这些,是代购给予不了的。”——80后,男

       

    • “奢侈品对我来说就是必需品,我知道很多人戴有色眼镜看年轻人用大牌这事,其实大家真的可以宽容点开放点,每个年龄段都有人以这些消费为乐趣,获得幸福感,无关审美和虚荣,又有何不可?”——95后,女

       

    • 不少00后在采访中表示,他们喜欢爱马仕,但因其造型成熟,所以短期内并不会考虑。

爱买奢侈品的年轻人,钱从哪来?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eXIDQ5JM0p4iXfRBPrjxDw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 夏萌

 

 

当下最火的剧,无疑要属《三十而已》。
 
剧中关于“顾佳买包”的话题,也一度冲上了热搜第二。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图 | 网络
 
没看过剧的读者可能一头雾水,为啥买个包都能上热搜?
 
因为她买的不是普通奢侈品包,而是包包中的顶级、站在鄙视链顶端的——爱马仕。
 
先别急着开喷,顾佳买包倒算不得什么爱慕虚荣。
 
她主要是为了混入富婆圈,以求捞点拯救家族企业的资源。
 
下面这个名场面,已经赤裸裸地揭示了富婆圈子里的鄙视链:
 
背不起爱马仕,就别想进来混。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图 | 网络
 
即便是手拿爱马仕包的阔太之间,也会因包款选择的不同而泄露了财富与地位的差距。
 
总之,站到“太太圈”的C位不需要“乘风破浪”,只要手拿一只260w喜马拉雅鳄鱼皮包。
 
相形之下,顾佳藏在身后的5万块香奈儿显得像麻袋,难怪在富婆朋友圈图中被P掉。
 
这隐隐然炫耀的不是包,而是背后老公们雄厚的资本财力。
 
毕竟,香奈儿和爱马仕压根不在一个消费体系内。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图 | 网络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当然,爱马仕的包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它会在皮包开口处,藏有等级标识:
 
标识为“Λ”符号的,代表皮革取自野生鳄鱼,价格最为昂贵;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图 | 网络
 
也就是上图C位阔太太手中所拿的。
 
为了讲究纹路的相对完美,这款爱马仕包包选取的都是年仅3岁肚皮完整没有伤疤的鳄鱼。
 
这也意味着被剥皮,是每个鳄鱼宝宝的宿命。
 
即便,爱马仕官方对其鳄鱼皮包有这么一套说辞:
 
在杀死鳄鱼之前要通过两次电击将它们彻底击晕,以避免痛苦;
 
为防止虐待鳄鱼和保护野生鳄鱼,每张人工饲养的鳄鱼皮都需要取得证书,证实没有违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但实际情况,可能比我们以为的要可怕得多。
 
野外的水下王者,在养殖厂里被大量繁殖圈养,如沙丁鱼罐头般挤在一起: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图 | 网络
能先杀后剥已经可以说仁慈,有的甚至面临被活体取皮,连麻醉剂都省了。
 
具体怎么实施?先在它们后颈割开一刀;
 
然后用一根一米多长的钢柱,一人压住鳄鱼,另一人直接从刀口捅进鳄鱼的脊柱,使其丧失活动能力: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图 | 网络
 
接下来,熟练的工作人员开始扒皮,整个过程没有所谓“电击”或“安乐死”: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图 | 网络
被“脱了衣服”的鳄鱼宝宝,还要在痛苦中挣扎四五个小时才会断气。
 
生命力顽强,在这间酷刑室,已然成为一种罪过。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图 | 网络
看着这惨白的血肉,一股冷气从叔后脊袭来,不寒而栗。
 
腹部的皮最光滑平整,被拿去做奢侈品包包。
 
背部的皮也不能浪费,挂起来留作他用。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图 | 网络
比如做成皮鞋: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图 | 网络
 
有需求,就有市场。
 
这种毫无节制的虚荣背后,是无数动物在痛苦地死去。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你以为只有鳄鱼这么惨?远远不是。
 
在南非,世界最大的一家鸵鸟皮生产厂,成群的鸵鸟被驱赶着乖乖走入电击室。
 
鸵鸟们不知道,那里将是属于它们的“死亡之门”。
 
被吓得腿软的鸵鸟一个趔趄跪倒在地;
 
屠夫们野蛮地将其往前一塞,推进地狱: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图 | 网络
 
电击后,还没等鸵鸟完全昏过去,下一个步骤的工作人员在一旁早就迫不及待;
 
手起刀落,鸵鸟们只有引颈就戮的份儿。
 
它们甚至还来不及落泪,更来不及思考:我做错了什么?我的家人都还好吗?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图 | 网络
血从脖子的伤口处喷涌而出,染红了储血池,就这样挣扎着,迈向死亡。
 
平均寿命可以活到四十岁的鸵鸟,在这里最多活到一岁。
 
因为它们唯一的生命价值,就是背上这一小块皮肤: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图 | 网络
 
活拔羽毛都是常事。人们说,这里的毛孔最均匀;
 
凸起的毛囊形成的天然花纹,世上绝对找不到两个相同图案。
 
不信你看,做成皮包的鸵鸟尸体多“美”啊!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图 | 网络
我们甚至能想象得出手摸上去那“自然”的触感,再闻一闻,嗯,金钱的味道。
 
还有一些刚刚出生三天的小鸵鸟,会面临同样的命运;
 
只不过它们被制作成了皮带、钱包、靴子等小物件。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图 | 网络
阔太太们争先恐后抢购,为自己贴上资本家的阶级标签;
 
奢侈品厂赚到盆满钵满,卖力宣传着产品有多独一无二。
 
至于这些皮制品背后一条条生命的呼救,无人在意。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然而,暴行不止于此。
 
除了背昂贵的包包,“贵族阶级”还喜欢玩一些稀奇古怪的文玩饰品。
 
你没见过?那就对了。
 
你要是见过还怎么凸显我高人一等的审美品位和深藏不露的财富地位。
 
看看这是什么: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图 | 网络
这可不是一串冰糖葫芦中间一块风干牛肉;
 
它叫“血珠”,由大象的血肉制成。
 
大家都熟悉象牙制品是违法的,但这样的“大象血珠”才真正能刷新你的认知下限。
 
在媒体公布的一段视频里,一位来自缅甸的在线卖家,正向他的顾客展示大象血管里的血液依然很新鲜: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图 | 网络
他拿两层干的、硬化的大象皮下脂肪遮挡在光线前,以显示象血颜色的鲜活。
 
血红色映衬下,一个个画着圆心的圈,就是这位卖家将要制作的“血珠”雏形。
 
用各色异石打造的珠宝手串,向来都为中国人所钟爱。
 
2014年,一些来自缅甸的偷猎者偶然发现:
 
用大象硬而厚的皮脂或血管制成的“血珠”,深受中国买家的喜爱。
 
这打开了一条无比残忍的“发财路”。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图 | 网络
为了保证采得大象皮和血管颜色的鲜艳;
 
他们喜欢在猎杀大象后,趁它刚倒下的时候就剥掉它的皮。
 
因为只要等上一两天之后,血液的浓度就会降低,血管壁就会褪色。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图 | 网络
那些小象甚至还没来得及问自己的母亲:妈妈,我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一样大呀?
 
它就和母亲倒在了人类的猎枪之下,任由屠刀割走它们的皮肤,在剧痛中死去。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图 | 网络
这样的手串,还做成佛珠模样,那些自诩诚心礼佛的人,把玩时良心不会痛吗?
 
他们当然不在意。
 
佛?哪有炫耀“血珠”时的虚荣来得舒服。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同样,能够彰显身份的,还有一身华丽丽的皮草。
 
毕竟,一身动物皮毛穿在身上,其显眼程度无疑最高。
可是,你知道这样一身溜光水滑的衣服,要多少水貂陪葬吗?
 
公皮约需18张,母皮则大概要30张。
 
每年因此丧命的毛皮动物,达几百万只。
 
光鲜的皮草背后,是水貂们悲惨而又黑暗的一生。
 
它们往往从出生开始,就被禁锢在笼子里,永远丧失活动的自由。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图 | 网络
终于等到了出笼那一天,迎接它们的,却是花样百出的死法。
 
割头放血、木棍重击: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图 | 网络
 
肛门过电、双脚踩头: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图 | 网络
还没死?那就从腿开始,活活扒皮;一张一合的嘴巴,痛得已经喊不出声音: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图 | 网络
或者倒吊起来,让你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皮被剥至一半,却只能痛苦挣扎、求死不能: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图 | 网络
全身皮都被剥光后,它们便失去了所有的利用价值,如同真正的“行尸走肉”;
 
经过短则几分钟、长则几小时的漫漫煎熬,哀嚎着死去。
 
“我好疼,他们为什么要抢走我的衣服?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
 
多少动物在被扒皮之后,内心如此说道。
 
又有多少动物,在凶恶的人类面前流下了不解与无助的泪水: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图 | 网络
杀戮,不停地杀戮……
 
枪响之后,看似只是一个物种的消失,却必将给生态圈带来巨大的变动。
要知道,生态循环在日积月累之下,必将崩盘;
最终受害的,是食物链顶端的人类。
可怕的是,我们正在一点一点累积着这一切。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全世界每年屠杀的动物约为440亿只;
 
平均每天屠杀的各种动物数量总和约在1.2亿只左右。
 
巨大的经济利益之下,总有人会抛弃道德,踏进黑暗深渊,荼毒身边无辜生命。
 
当皮草大衣成为流行标志,有利可图之时,就有许多狐狸被绑着,活生生地将皮剥下。
 
当猎杀动物成为身份象征,有人为之狂热,就有无数狮子被迷晕,死在了枪声之下。
 
……
 
世间万物,都是因果循环,都有蝴蝶效应。
所有的恶性循环,都会以最坏的方式报复在人类身上,而这一切,于你我不无关系。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生态圈的混乱,导致气候变暖、垃圾污染、水源污染、北极大火、病毒滋生……
造成的恶劣后果,每一项都悄然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没有人可以在生物链顶端孤独地活着,环环相扣的生态圈,失去任何一环都影响重大。
 
别让另一种生命为人类的欲望买单。
 
所以,请希望大家点亮【在看】,分享到朋友圈。
哪怕只多一个人看到,哪怕只多几秒钟去思考。
 
都有可能让一只小狐狸、鸵鸟免遭杀害……
 
为动物,为地球,也为我们: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转发出去,拒绝野生动物贩卖交易!

你们都在聊《三十而已》的剧情,我却看到了背后最恶心的一幕

-作者-

山叔,来源:不山大叔(ID: ouba798),让思考更有效率,让时间更有价值,每晚9点35分准时与你见面。十点读书会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

-主播-

夏萌,十点读书会签约主播,在北方小城努力生活、小心追梦的姑娘。微信公众账号:夏萌说晚安,微博@夏萌萌不萌,个人微信号:xiamengstudy。

 

-声明-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进行删除。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J-0vDkS6VjiqyUJeOIfD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