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说 “把寒气传给每个人”,华为的第四个“冬天”

一直以来,华为几乎被视为是中国企业的脊梁,从2019年开始,华为展示在国人面前的形象是“以一己之力对抗美国打压”的英雄。三年前的5月21日,任正非接受媒体采访的万字长文疯传网络,甚至比今天还要火。在当时的发言中,任正非的名言是“我们还是要非常感谢美国公司的,三十年来美国公司伴随着我们公司成长,做了很多贡献,教明白了我们怎么走路。”

任正非的见识、精神以及他所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几乎成为所有中国企业家群像当中的表率。今年78岁的任老爷子,一言一行都具有巨大的市场影响力,一方面源自于他自身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源自于华为这样的翘楚型企业所具有的示范和榜样效应。

这次,任正非如此悲观地公开发表观点,意味着什么,华为感受到了什么?

01

从理想主义到务实主义

任正非身上具有非常鲜明的“理想主义气质”。虽然其众多名言非常通俗接地气,但其浓烈的奋斗不屈的精神总能极大地唤醒人心,鼓舞斗志。比如说,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从泥坑里爬起来就是圣人,用乌龟精神超越龙飞船等等。这些价值观的背后,是任正非鲜明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底色。早在1997年,任正非甚至认为,“我们要逐步摆脱对技术的依赖,对人才的依赖,对资金的依赖,使企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建立起比较合理的管理机制。”

如果真的能实现任正非所理想的“自由王国”,摆脱对技术、人才、资金这三大客观因素的依赖,组织近乎可以成为自动自发的“永动机”。

但是,这一次,任正非说,要放弃“理想”,只求“活下去”。

8月22日,华为内部论坛上线了一篇关于《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文章。任正非在文内提到,全球消费能力下降,华为应改变思路和经营方针,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保证渡过未来三年的危机。

在文章中,令人胆颤心惊的话包括:

未来十年应该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历史时期,全球经济会持续衰退。现在由于战争的影响以及美国继续封锁打压的原因,全世界的经济在未来3到5年内都不可能转好,‍‍加上疫情影响,全球应该没有一个地区是亮点。华为对未来过于乐观的预期情绪要降下来,‍‍2023年甚至到2025年,一定要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的纲领‍‍活下来。

任正非一再强调:目前我们要活下来,不是为了理想而奋斗。“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

8月24日,任正非的这篇讲话经“第一财经”全文转发之后,迅速引起巨大震动,乃至于“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成为一句流行语。

作为德高望重的企业家,任正非具有很强烈的旗帜意义。此文发出,从企业到个人,似乎都感受到了浓重的“寒意”,如果连华为这样财大气粗的企业都“放弃理想”只求活下去,那未来看来是真的只会一天比一天难。而且任正非的预期是从2023年到2025年,还有三年的漫长“寒冬”。

事实真的会那么残酷吗?华为真的已经到了苟且活下去的地步了吗?

02

大现金牛终端业务暴跌,华为过冬

这几年,华为的日子确实非常不好过。华为是一家很大程度上的国际化民营企业,其大部分业务面向全球,而更多的供应链采购同样来自于全球,所以华为更易受到外部国际环境的影响。

8月12日,华为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3,01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5.8%;净利润150亿,净利润率5.0%,而在2021年上半年,华为的净利润为314亿,2022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比直接腰斩。

从具体业务来看,运营商业务收入为1,4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企业业务收入为5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5%;终端业务收入为 1,01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5.3%。

华为的运营商业务,即华为给全球电信运营商客户提供系列产品、服务和商业解决方案,包括:无线网络与云核心网、固定网络、云与数据中心、服务与软件等。

今年4月,华为将消费者业务更名为终端业务,主要是指除了智能手机之外,包括更多匹配消费者全场景的产品,平板电脑、PC、可穿戴、家庭融合终端等智能设备和相应应用及服务。

企业业务则是利用AI、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打造支持数字化的ICT基础设施,为政府及公共事业、金融、交通汽车等各行业客户提供数字化转型产品和服务。

在华为的三大业务当中,终端业务在总收入中占比处于第二位,但下降极为严重,也是唯一下滑的业务,这其中大部分是源自美国对华为手机芯片“断供”造成的。而华为营收其中最大头部分的“运营商业务”同样是面向国际市场的,如果这一板块一旦再面临他国制裁,后果不堪设想。

在2019年之前,华为以手机为代表的终端业务收入贡献一度超过50%,但目前已经降至33%左右。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华为手机出货量分别为560万部和640万部,华为手机在全球的市场排名已滑落至前五之外。在未被制裁时,华为手机全球出货量最高时曾登顶第一,在国内更是连续多个季度出货量排名第一,但是自从芯片供应渠道被切断后,华为手机失去了上升的推力。

除终端业务之外,华为的其他业务保持增长态势。

企业业务中,华为云业务近年来增长迅速受到外界关注。华为云在2021年达到18%的市场份额,年增长率为67%。目前,华为云在全球IaaS市场排名上升至中国第二、全球前五,成为全球五朵云之一,并且在主流云厂商中增速最快。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华为近年来持续在研发上保持高投入,并招募全球天才少年,2021年华为研发投入达到1426亿元,占全年收入的22.6%,研发费用处于近十年最高位。

近10年华为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8450亿元。目前,华为研发投入在全球企业中位居第二,仅次于谷歌母公司Alphabet。

03

每一次任正非悲观之后

任正非的“冬天”,这已经是第四次。

2001年3月,任正非发表了震耳发聩的《华为的冬天》,文章一开始,任正非就说,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

在当时,任老爷子同样呼吁他的同事们思考“活下去”的问题: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2000年互联网遭遇第一次泡沫的破灭。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从2000年的历史最高点5048一路跌到2002年的1114,整个股市市值蒸发了超过三分之二。不少明星公司市值断崖式下跌甚至关门歇业,一大批程序员失业转行,只有不到一半的互联网公司苟延残喘活到了2004年。

在当时,虽然华为不属于互联网企业,但是外部环境的巨大动荡还是触动了任正非的神经,推人及己,对当时正处在“鲜花怒放”阶段的华为(2000年,华为年销售额达220亿元,利润29亿元人民币,夺得全国电子百强首位),任正非提出了响亮的警告。

但在2000年之后的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WTO,中国经济开始融入全球化的高速发展。

2004年,任正非再次发出警告,“华为要注意冬天”。这场生死存亡的斗争本质是质量、服务和成本的竞争。而外部环境是,2005年7月份浮动汇率制度执行,中国的房价开始飞涨。

2008年底,任正非第三次提及“冬天”。他表示要“对经济全球化以及市场竞争的艰难性、残酷性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但紧接着宏观层面的4万亿刺激政策出台,中国经济继续一路高歌猛进。

2016年底,任正非警告到,“金融危机可能即将到来,一定要降低超长期库存和超长期欠款。未来五年,华为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幸运的是,华为的消费者业务高速增长,到2020年4月份,华为全球手机市场份额达到了21.4%,超越三星的19.1%,首次成为全球第一。

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一文中就已经表白,他老人家的“冬天论”也只是喊一喊“狼来了”。“老喊狼来了,喊多了,大家有些不信了。”但对华为来说什么时候那头要命的狼真的会来?这么多年以来,那种能让华为倒地不起的狼似乎还未出现。

所以也有人乐观地看待,每次冬天论后中国又会迎来一次新的机遇。

 

 

04

形势是不是糟糕要看很多因素

任正非的这次喊话,提到主要原因是“由于战争的影响以及美国继续封锁打压,‍‍加上疫情影响。”

黄奇帆在7月份的一次演讲中也认为,“受新冠疫情冲击、俄乌冲突、主要发达国家通胀高企等多重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复苏增长严重受挫,全球性、系统性的经济和金融风险持续累积。而当前我国经济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疫情以及与美国的贸易战以来,国内几乎所有企业都承压,甚至连光鲜的互联网企业也开始降本增效,节衣缩食。而且华为偏偏又面临技术制裁,近乎雪上加霜,所以相较于其他企业,华为的寒冬感也许会更强烈。

任正非发表如此“严酷”的讲话,笔者认为,用意有两点,第一是继续警醒华为自身,在战略上更趋稳健甚至于收缩,所有华为人要降低期望,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要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要知道,华为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依然有150亿,差不多一天赚1.7亿,这一业绩估计超过了国内绝大部分民营企业。但是,对华为来说,净利润缩减了一半,低于预期,心理落差巨大,而且未来不确定性增大。

任正非发此文的第二目的,我们猜测或许是希望政策层面出台更多的有利措施,甚至于希望政府可以给予整个社会面、企业界更大力度的刺激和扶持。

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要看政策层面的导向。过往可见的案例是,如果政府有针对性地扶持某些行业,则该领域大概率会高速增长;再比如说,在不利的外部环境之下,政府作为重要的决策者和投资人,接下来会采取多么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下一轮周期之内,持续深化改革的进程会有多大?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都让中国经济在宏观层面有较大的可回旋余地。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中国的执政智慧,也是历史的使命和所有人民的期望。所以在接下来的三五年内,如果始终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从多方面深层次恢复经济,中国的形势应该并不会出现最悲观的情况。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yImLRFfIvRYSyEuYNY7Jgw

怎么滴,浓眉大眼的华为也要割韭菜了?

 

你们要抓周树人,关我鲁迅什么事?
怎么滴,浓眉大眼的华为也要割韭菜了?
前两年,家住河北的白先生,因为新买的南极人牌洗衣机一周内两次故障,怒而联系退货,却遭遇客服扯皮。
 
白先生上网一查才知道,为自己生产洗衣机的南极人,还生产了:脚盆手表按摩椅,鞋靴箱包保暖被,内裤袜子尿不湿,面膜蚊香吸奶器……
 
一个刚刚组建的三口之家,几乎能用南极人一条龙解决生活所需。
 
白先生隐隐觉得,这家叫南极人的根系如此庞大,一定是一家大型公司,只是这么大的公司,售后竟然耍流氓,这不是砸自己招牌吗?
 
白先生不知道的是,这家曾经的国民品牌早已转型,不做产品,只“卖招牌”。理论上谁的产品都能贴上南极人的标来卖,只要事后分成价格公道。
 
这个模式的问题在于,消费者冲着南极人的名头下了单,产品没问题自然皆大欢喜,可要是产品出了问题,遇到客服推诿扯皮,你找南极人也不好使。
 
既然不负责生产,自然也谈不上售后。
 
你们要抓周树人,关我鲁迅什么事?
 
怎么滴,浓眉大眼的华为也要割韭菜了?
前两天,有网友愤然跑到网上发帖,控诉自己刚买了华为智选的汽车就遇到停产停售,心中“韭韭不能释怀”。
去年4月,一款名为赛力斯SF5的车子被摆在了华为上海南京东路旗舰店,当时华为的余承东亲自为这款车站台,并现场喊出了年销500万辆的目标。
 
要知道,华为一直梗着脖子坚称“不造车”,2019年当时的轮值主席徐直军被媒体问得急了,说:
 

难道我们还要写个书不成?

可一转眼,车都摆到自家旗舰店里了,只差车头打上一个菊花标。
 
不少人冲着华为的名头纷纷下单,赛力斯SF5一个月内就收获了超6000台订单,这个成绩相比于打上“华为智选”之前的月销量,属于几何级增长。
 
当时甚至有报道,深圳特斯拉的门店销售,跳槽去隔壁的华为旗舰店卖车去了。
 
可不少下单SF5的用户还没等来车,反而等来了华为又发新车的消息,就在2021年12月的产品发布会上,华为掏出了一款全新的汽车品牌AITO,并发布了首款车型问界M5。
 
还是余承东,这次他亲自在台上介绍了这款车1个小时。
 
有人说,赛力斯因为销量一般被舍弃,华为快速迭代了新款产品,这款车才是华为的“亲儿子”
 
同时,有车主发现SF5暂停了试驾和预订,有销售给出了SF5已经停产的消息。甚至曾经的赛力斯售后服务都改换了AITO的招牌,去服务“亲儿子”了。
 
从4月份上线到12月份下线,这可能是新能源界寿命最短的一款车,当年那些拿着老头乐骗补的车企都闻之落泪。
 
坏消息是你被割韭菜了,好消息是还好你是唯一。
怎么滴,浓眉大眼的华为也要割韭菜了?
有时候,人类的悲欢其实也能相通。斯基虽然每天出门,都是和别人共享上亿元的交通工具,但多少还是能理解这些车主们的心情。
 
这大概类似于,苹果在自己的旗舰店里挂了个罗永洁的照片、卖起了名叫腰果牌的手机,被果粉买了回去。没多久照片被摘了下去,腰果手机被撤了下来。
 
拿着手机的人心中难免会嘀咕,手机要是出了问题该去找谁?我这牌子的手机挂到闲鱼上还能不能卖上价?这独一无二的手机拿出去我面子上过不过得去?
 
怎么滴,浓眉大眼的华为也要割韭菜了?
怎么滴,浓眉大眼的华为也要割韭菜了?
问题在于,赛力斯高配版售价接近25万,快赶上部分城市房子的首付了。
 
有车主觉得到手的车子和宣传的功能有偏差,打电话给华为和赛力斯,双方都说不是自己宣传的东西,谁宣传的你找谁。
 
这位网友是从华为店里买的车,他说:
 
作为华为铁粉,感觉很受伤。
负责赛力斯这款车生产的是东风小康,曾经在面包车市场上,和神车五菱宏光打得有来有回。
 
如果把这款小康生产的赛力斯汽车,放在当下百花齐放的新能源车市场上,消费者可能不会多看一眼。
 
但如果华为高管亲自来站台,撒出去的新闻通稿“沸腾”了一遍,在上海车展上堂而皇之地把车摆在华为展台,在官方的线上商城有瞩目的banner入口,在华为线下体验店停放车子供人试驾参观……
 
当你把上面的事情都做了一遍后,仍然告诉消费者,这是赛力斯负责的,有问题你找他们去,那些支持民族企业的粉丝们难免会寒心。
 
错了是赛力斯错了,对了是华为对了,算来算去,赢了两次。
 
虽然是爱国企业,也会有赢麻的一天。
怎么滴,浓眉大眼的华为也要割韭菜了?
面对汹涌的舆论,当事方之一的赛力斯倒是发了一份公开信回应,声明没有停产,只是暂时关闭订购渠道,春节后计划重启预订,但给出的处理方式并没有让车主们完全满意。
尤其是公告里“首任车主四年内换购公司旗下其他型号车辆,可以获得1万元的优惠”,这一条让车主们更生气了。
 
4年换一次,果然是用造手机的思路在造车。
按理说,SF5车主们虽然成了唯一一批韭菜,啊不,车主,但这次华为发布的新车毕竟换牌子不换厂家,给华为打工造车的,还是小康汽车。可能不至于让车主们像修进口车一样等配件。
 
怎么滴,浓眉大眼的华为也要割韭菜了?
车主对赛力斯公开信内容提出质疑
但这种被抛弃感和剥夺感却是实打实的,有维权的车主觉得自己和维权群里的三百多位朋友一样,成了孤儿。
 
这时候号称参与了研发、供应链和品牌营销的华为,出来低个头,道个歉,拍拍胸脯给个保证,给大家宽下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遗憾的是,当事的另一方华为,至今也没有一个官方说法。
 
不过转念一想,车头上又没印着菊花标,一个梗着脖子说不造车的企业,凭什么向你承诺修车呢?
 
再转念一想,华为被美国迫害,大家这是为民族企业花钱打榜,都算爱国行为!
 
怎么滴,浓眉大眼的华为也要割韭菜了?
去年,华为有几款新手机发布后,一直缺货,甚至一度传出了停产的传闻。在电商平台上,有黄牛把华为手机的价格炒高到几万块。
 
在电脑前蹲守等货的韭菜斯基,蹲到最后也开始嘟囔,怎么大家的爱国热情都这么高涨?
 
韭菜斯基也是,朋友圈里有人为华为痛斥美帝,长公主归国时掉过眼泪。可看了赛力斯车主们的遭遇,他还是由衷地感叹:
 
华为还是良心,至少他不坑我这样的穷人。

来源:老斯基财经(ID:laosijicj) 作者:波旁斯基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c4tAprgqXWdsnpcn5ZHpZg

晚舟归来,大国崛起的序章!

孟晚舟回家了。

新闻的内容翻译一下,就是“孟晚舟或被当庭释放,尽快返回中国”。

对于西方新闻,标题里还有“或许”这样表述的,多半是假新闻。更何况20205月,国外媒体就闹出过“释放孟晚舟”的乌龙,所以我开始认为多半是假消息。

晚舟归来,大国崛起的序章!
加拿大时间924日下午,加拿大法院开庭,宣布孟晚舟与美国检方达成协议,引渡程序终止。
直到看到孟晚舟在加拿大法院门口演讲,感谢“祖国与人民的支持”的时候,我才确认:孟晚舟,真的要回来了!
壹、孟晚舟以“不认罪”的身份回国!
在此次孟晚舟回国之前,我国官方一直比较稳健,西方媒体却先后释放几次烟雾弹。
几个月之前,美国媒体爆料:美国司法部曾经与孟晚舟的律师团队洽谈“认罪协议”。
美国司法部承诺:只需要孟晚舟认罪,就可以停止引渡,也不会有牢狱之灾,用“形式上的认罪”,换取自己的自由。
可是孟晚舟本人,坚决拒绝了这一“认罪换自由”的协议。
我既佩服孟晚舟“军人女儿”的气节,但同时对她的未来充满担忧。
推己及人,全球几十亿人口,当一个人孤独的漂流海外,身陷虎狼之国,绝大多数人都会“识时务者为俊杰”,先换取自身的自由,回国再申诉!
可是将近三年的软禁,没有换来孟晚舟丝毫的妥协!
8月中旬,孟晚舟案件在加拿大法院完成最后的庭审之后,有两个消息在全球传播。
第一个是美国在全球非常有影响力的彭博社发文:通过梳理美国与加拿大过去几十年的司法合作,判断孟晚舟被释放的几率小于1%
第二个消息则是美国司法部与孟晚舟的律师团队进行第二次“认罪协议谈判”。
1%的自由几率,几乎宣判了“孟晚舟不妥协,一定会被引渡美国。”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司法部再来谈“认罪协议的城下之盟”,压力更大了。
昨天,加拿大媒体在预判孟晚舟会获得释放的报道中,率先发布了“孟晚舟签署认罪协议”的“假新闻”。
晚舟归来,大国崛起的序章!
这是西方媒体在全球进行最后的“恶心人攻击”。
在今天加拿大法庭的最后开庭中,与美国司法部远程连线,孟晚舟在庭上清晰地宣告“我不认罪”。
孟晚舟的律师团队随后公布了美国司法部签署的“下台阶”协议——“暂缓起诉协议”。
根据暂缓起诉协议条款,引渡流程立刻终止,孟晚舟获得自由。
美国人留下的台阶是,暂缓起诉的协议终止时间是2022121日,也就是孟晚舟被非法拘押“四周年”的时间点。
根据协议条款:未来十四个月,只要孟晚舟不“违反美国法律”,起诉状将自动撤销。
晚舟归来,大国崛起的序章!
这就是美国佬的最后遮羞布,孟晚舟给面子,未来几个月就遵守一下,不给面子,人在中国,你有什么资格起诉?
你个纸老虎,有什么实力在中国推行“美国法律长臂管辖”?
在中国的土地上,任何西方国家的长臂管辖,只能是“断臂残渣”!
所以最终,在祖国和人民的强力支撑下,在孟晚舟的家风教育与自身的民族气节支撑下,她以“不认罪”的身份回到祖国怀抱!
贰、“司法必败”之后的“政治胜利”!
2018121日,孟晚舟被加拿大非法拘押开始,孟晚舟案件就成为中国与加拿大的争锋焦点。
中国与加拿大,甚至中国与西方,过去1000多天,一直在为“孟晚舟案件”的定性,进行全球舆论战。
美国和加拿大,坚称这是“司法案件”,中国从始至终,将之定义为“政治案件”。
全球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孟晚舟案件是司法案件还是政治案件,只要看“什么途径能够解决问题”,就能明确什么定性!
西方媒体,包括孟晚舟聘请,与美国加拿大争取“司法正义”的律师团,都曾经以为,可以靠“司法正义”,“程序正义”,解救孟晚舟。
2020527日,在被非法拘押了18个月,500多天后,孟晚舟案件迎来第一次宣判。
晚舟归来,大国崛起的序章!
加拿大法院将裁定“孟晚舟的行为是否符合双重犯罪”的认定。孟晚舟被拘押了一年半才第一次宣判,全世界都认为美国和加拿大拿不出铁证。
从提交的证据和法庭交锋来看,孟晚舟的律师团队也预判孟晚舟会以“不符合双重犯罪”的理由被释放。
当时孟晚舟的律师团队,甚至提前就为孟晚舟拍摄宣传照,庆祝“重获自由”。
可是很快,加拿大法院就在证据不支持的情况下,强行做出孟晚舟的行为符合“双重犯罪”,引渡审判继续进行的宣判结果。
这次庭审,是对加拿大“司法独立”,孟晚舟案件是“纯粹司法案件”的响亮耳光。
在司法证据和司法流程上,孟晚舟和律师团已经赢了,可是加拿大还是不放人。
为什么不放人?因为20205月,中美两国政治上没谈妥,所以人不能放,这一判决向全世界证明这是“政治案件”。
过去三年,中国政府和中国香港特区政府,都在敲打“汇丰银行”。
于是在今年七月,汇丰银行交代了因为美国司法部门胁迫,而构陷孟晚舟的过程。
汇丰银行提交了“内部高层知道华为与伊朗业务公司关系,孟晚舟不存在恶意欺瞒”的证据。
汇丰银行的PPT,是“孟晚舟案件”的开端,今年8月,孟晚舟案件就要终审。
孟晚舟一方在最后一个月,拿到汇丰银行的决定性证据,可以说对“整个案件釜底抽薪”。
汇丰的新证据,证明对孟晚舟的指控,从一开始就不成立。可是面对这一关键新证据,加拿大法院的判决是“不允许补充提交新证据”。
晚舟归来,大国崛起的序章!
加拿大法院的决定,等于明晃晃告诉全世界,“就是要判孟晚舟有罪,任何证明孟晚舟无罪的证据,全部不接受,不成立!”
这样的审判流程还是“司法案件”么?
既然是政治案件,中国就用政治手段解决,
跟中国玩大国博弈,我们就让美国和加拿大开开眼,1%的释放几率太小?
不把1%变成100%,显不出中国外交的实力。
叁、孟晚舟“突然释放”美帝为什么服软?
我国政府对孟晚舟女士的释放定义为:“经过中政府的不懈努力”!
这句话,打脸了美国和加拿大抠抠搜搜的所有司法流程。
孟晚舟不是经过司法流程,不是经过司法审判被放回来的,而是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之下”,用政治手段解决的!
从上个月,全球一片悲观,普遍预测孟晚舟无法释放,到这个月突然宣布释放,而且人已经在飞机上,即将降落在深圳的土地上。
许多人觉得,这反转太惊人了,太突然了?
突然么?
早在727日,距离今天两个月之前,美国助理国务卿舍曼访华。
我国给舍曼列出了两份清单和三道红线。
中国开出的“两份清单”,不是中美接下来“缓和对话谈判”的交易筹码,而是美国要开启谈判必须实现的“先决条件”!
如果美国还想与中国对话,还想治好自己的“经济危机”,“通胀危机”,就必须按照中国的“两剂药方”,先行服药!
我在811日的文章《在中国走私444斤冰毒的加拿大毒贩想免死?加拿大外长不要加戏》中,已经做过精准预判。
孟晚舟案件是有转圜空间的,因为王明有康明凯和迈克尔两个“疑似危害国家安全”的间谍作为砝码。
当然,加拿大毒贩不在交易的范围之内。
晚舟归来,大国崛起的序章!
我国一审判决迈克尔,压着康明凯不判,是警告加拿大,已经进入最后的交易期限了。
结合这两个月的一系列国际时政热点,我们会发现“孟晚舟回国一点都不突兀”。
7月下旬,舍曼带着中国两份清单回到美国后,美国内部就开始研判如何满足中国条件了。
这时候,美国在阿富汗的“灾难性撤军”起了催化剂作用。
8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打电话给王毅外长,希望中国政府与塔利班协调,保障阿富汗前政府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保障美军有序撤离。
在这个电话里,王毅外长仿佛“老师训学生”一样,教育了美国的许多错误霸权行径,这其中就包括“非法拘禁孟晚舟”。
晚舟归来,大国崛起的序章!
除了阿富汗撤军的拉胯,另一个逼迫美国立刻投降的,就是国内越来越糟糕的通胀危机。
8月,美国财长耶伦再次释放访华信号,中国压根不接腔,我国态度很明确,上一个美国高官来,我们给了“两份清单”,清单执行不到位,后面的人就别来了。
所以释放孟晚舟,是耶伦访华,开启全新经济对话的先决条件。
这几个月的中美,中加连续交锋,我国都占据主动和强势地位,都是对方急切寻求对华,寻求妥协,因此孟晚舟案件的解决,就水到渠成了。
从这次孟晚舟回国的“航线安排”和“包机安排”,都能看出这不是“仓促突然”的安排。
我国这次派出的CA552航班,由温哥华飞往深圳,使用波音B777-300ER型客机(B-2043)执飞。
CA552航班原来是飞东京的,从96日没有飞行记录了
在此之前一直是两天一次飞行的频率。可见这架飞机,至少在96号就确定未来要执行境外任务。
96日到今天,刚好19天,相当于完成了半个月以上的隔离与消杀,是完整的“防疫周期”。
晚舟归来,大国崛起的序章!
另外,就是国家这次安排的“北极航线”。从加拿大飞中国,特别是温哥华飞最南方的深圳,过去都是“太平洋航线”。
可是太平洋航线要经过美国部分空域,沿途还有大量美军空军基地与岛链。
我国选择的北极航线,到深圳的行程短2~3小时,中间还只经过俄罗斯领空。
这是一次标志性飞行,表明中国与北美交流,未来可以不经过美国势力范围,俄罗斯的“北极航线”,有了新的战略支撑。
肆、中美加的博弈和华为的未来还需要搏杀!
孟晚舟回国,网上一片欢腾,我在这里也先解释两个误区。
第一:有网友不理解称“孟晚舟为英雄”。他们的认知里,浴血奋战,杀死外寇的才能算英雄。
孟晚舟一个人被美国加拿大强权软禁1030天,以“不认罪”的身份回国,这份气节,这份不屈,当然也是中华儿女对外斗争的英雄!
孟晚舟在西方的脚镣与媒体长枪短炮下,展现了中华儿女的气节与风采,让西方看到中国女性的坚韧力量,当然担得起“巾帼英雄”的称号。
第二:从美国加拿大非法扣押,到理亏释放。中国只是受害者脱离险境而已,为什么舆论感觉是取得“伟大胜利”?
孟晚舟从“被非法拘押”到“不认罪释放”,到底应该算中美博弈的和棋,还是我们的胜利?
这次对决,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看,第一是对标同类型案件,法国阿尔斯通高管被美国扣押,继而判刑。
法国政府软弱不敢救,阿尔斯通面对百年刑期,被迫认罪,继而导致阿尔斯通被处罚7.2亿美元。
阿尔斯通陷入巨大亏损,只能将股份卖给美国通用电气。
美国通用电气收购阿尔斯通的美元,最后又以罚金的名义回到了美国司法部,美国等于“空手套白狼”的拿下了法国的“第一民族企业”。
孟晚舟被扣押之后,美国指控孟晚舟23项控罪,如果被引渡,也是牢底坐穿。
可是孟晚舟一旦妥协,美国的长臂管辖,可以全球进一步围堵封杀华为。
过去1030天,孟晚舟没有屈服,华为没有倒下,对标跪下的法国,我们当然取得了胜利。
双方对垒之中,主动出招的一方,使用阴谋诡计,没有占到任何便宜,最后阴谋在全球面前被戳穿,灰头土脸的认栽。这样的对决当然不会判“平局”,而是防守一方的“完胜”。
晚舟归来,大国崛起的序章!
理解了孟晚舟的英雄壮举和中国的“伟大胜利”,我们就能理解今天网上欢欣鼓舞的全民情绪。
可当我看到很多“时政大号”,都以中美加博弈,中国获胜的心态复盘这一事件时,还是决定泼泼冷水。
孟晚舟回国,绝不会是中美加激烈博弈的结束,就连阶段性结束,“中场休息”都不算。
孟晚舟归国,最多只是中国赢得了中美加三国博弈的“序章”。或者称之为“前哨战”。
有人将“孟晚舟获释”的意义,直接解读为“为中加关系重启和中美关系的松动都能起到一定作用。”,对此我坚决反对。
一个敌对国,绑架了你的人质,两国关系因此被破坏。
绑架三年之后放回来,你立马感恩戴德,觉得迎来了“重启关系”的契机,有这么软骨头么?
对方只是把绑票的人质换回来,没有道歉,没有忏悔,没有付出代价,没有让全世界其他磨刀霍霍的小国“感到震慑”,我们就要上赶着“求重启,求正常化?”
别人砍你三刀,只是歇一歇不再砍了,你伤口还没包扎,就笑嘻嘻的以为和对方迎来了和平,是不是太一厢情愿?
孟晚舟归国,是她个人的胜利,但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绑架中国民族企业核心人员的账,不能“放人就一笔勾销了”。
美国如果继续完成“两份清单”的其他内容,那么中美新一轮经贸对话可以开谈。
晚舟归来,大国崛起的序章!
可是加拿大这只野狗,哪个主人都罩不住。在孟晚舟回国之后,才应该是中国对加拿大制裁的全面开启。
未来中国要发展一带一路,要重回世界舞台中央,每一步,都需要民族企业与中华儿女的精英走出去。
如果加拿大轻易绑人软禁审判三年,放回来就能“重启关系正常化”,中国人是不是太温良了?
那以后中华儿女迈出国门为国家争取利益的每一步,是不是都要冒着生命与自由的风险?
世界任何一个小国,充当美国帮凶,遏制中国产业升级,遏制中国大国崛起,是不是停止伤害就能和中国“回到蜜月”?
中国有大国风范,中华儿女有“温良的品格”,可老祖宗都说了: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只有霹雳手段让反华势力粉身碎骨,世界才会真心爱上和煦春风般的友好中国!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15hV2e3_9EiKoh4TEamqIw

鸿蒙来了,你需要了解的都在这里

6月2日,华为正式发布了HarmonyOS 2.0(鸿蒙系统2.0)。余承东宣布,HarmonyOS的升级将面向华为手机、平板、智慧屏上百个机型,分阶段进行升级。

 鸿蒙是什么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基础性系统软件,为所有开发者提供了一个软件、app的开发环境。

以世界上最大的电脑操作系统windows为例,作为微软的标志性产品,根据对外公布的数据,Windows收入占比25%,其主要来自于第三方开发人员支付的费用,而其他两大支柱office与应用软件也都依赖于windows构筑的生态。

而在手机操作系统领域,鸿蒙是独立于安卓与苹果之外的纯国产操作系统,目前苹果与安卓系统占据98%的份额,鸿蒙是在这两者之外的第三大操作系统。

鸿蒙诞生的目的并非是与IOS和安卓竞争,鸿蒙有更加宏大的愿景:成为所有智能终端底层的操作系统;从这个角度而言,IOS与安卓仅仅是手机、平板端的操作系统,面向消费电子市场;而鸿蒙是万物互联的基石操作系统,面向了所有智能终端。不得不叹服,华为鸿蒙的思想,直接将竞争提升了多个维度,反而将IOS和安卓甩在身后。

 鸿蒙来了,你需要了解的都在这里

鸿蒙的主要竞争对手是IOS与安卓,在技术上,安卓采用的是历史最久的宏内核技术,但是架构冗余、体验不稳定,OS及生态分裂,难以适配全场景;而iOS系统采取的是混合内核技术,尽管与安卓系统相比有一定优势,但是因为Apple的生态是封闭的,也难以适应全场景。

鸿蒙的独到技术

鸿蒙在思想上的领先,需要独到的技术来支撑,总结起来几个关键字:

1.微内核系统

2.分布式架构

3.方舟编译器

首先是微内核系统,微内核系统有两个特点,一是高安全性,因为代码量只有Linux宏内核的千分之一,受攻击几率大幅降低。然后是高扩展性,鸿蒙微内核系统采用的是模块化设计,可以在不同设备弹性部署,可用于智慧屏、穿戴设备、车机、音箱、手机等设备,适应华为全场景的战略布局。

鸿蒙来了,你需要了解的都在这里 

然后是分布式架构,鸿蒙分布式OS拥有分布式软总线技术、虚拟外设、分布式数据管理、分布式能力调度四大能力,通过这软总线技术,鸿蒙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无感发现和零等待传输;通过虚拟外设技术,鸿蒙可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硬件能力共享,充分发挥不同设备的能力优势;通过分布式数据管理,用户数据与单一物理设备不再绑定,实现跨设备的数据数据处理;通过分布式能力调度,能够根据不同设备的能力、位置、业务运行状态、资源使用情况以及用户的习惯和意图,选择合适的设备运行分布式任务。通过Huawei Share,可以实现碰一碰、多屏协同等创新体验。升级鸿蒙后将发挥更强协同作用,打通多个应用场景。

鸿蒙来了,你需要了解的都在这里  

最后是方舟编译器,这是业界首个多语言联合优化编译器,可以大幅提升运行效率,作为鸿蒙OS与微内核齐名的两大利器之一,可以将Java语言直接变成机器码,省去内置VM编译器,从而实现APP在各种终端上快速安装、启动和运行。通过与微内核系统的配合,可以实现跨平台安装、操作,将安卓app无缝迁移到鸿蒙系统。

鸿蒙来了,你需要了解的都在这里 

对设备厂商而言, HarmonyOS 采用了组件化的设计方案,可以根据设备的资源能力和业务特征进行灵活裁剪,满足不同形态的终端设备对于操作系统的要求,搭载HarmonyOS的IOT智能设备厂商不再需要单独开发APP。对于应用开发者而言,能够实现一次开发,多端部署,极大程度降低了开发难度和成本。

鸿蒙生态与战略规划

对于鸿蒙来说,操作系统的开发仅仅是第一步,甚至是最简单的一步,开发之后,如何形成一个包含开发者、硬件提供者、消费者的生态才是最重要的,在华为的生态中,可以分为应用软件的生态与硬件的生态,软件生态包括HMS与第三方应用,硬件生态方面华为提出了“1+8+N”战略。

鸿蒙来了,你需要了解的都在这里

HMS(HUAWEI Mobile Service,华为移动服务)对标的是GMS(Geogle Mobile Service),是华为为其设备生态系统提供的一套应用程序和服务,包含直接面向消费者的HMS Apps(如华为应用市场、华为钱包、华为视频、华为音乐等)和面向应用开发者的HMS Core等开发测试工具。

而对于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基于HMS开发应用后,未来从安卓系统向鸿蒙系统切换时,将无需修改,兼容性问题由HMS解决、对开发者透明。

在硬件生态方面,华为提出了“1+8+N”战略,其中鸿蒙OS在整个战略中承担着纽带作用,串联起人和全部的设备。

鸿蒙来了,你需要了解的都在这里  

“1”是指智能手机,它是整个设备互联网络接入口。

“8”指的是八大终端,分别是车机、音箱、耳机、手表/手环、平板、大屏、 PC 和 AR/VR;仅仅只是手机还不够,还要以手机的优势向外围扩展。

“N”是其他IOT 设备,涵盖移动办公、智能家居、运动健康、影音娱乐及智能出行五大板块,如打印机、耳机、投影机、扫地机等,在“8”的基础上,连接更多的设备,全面嵌入所有的生活场景。

未来,鸿蒙将作为统一的操作系统,适配1+8+N生态中的各种硬件设备,实现全场景的万物互联。

2021年,华为1+8设备将会全面升级到鸿蒙操作系统,预计到年底整体规模会超过2亿;同时,面向第三方合作伙伴进行全面适配,包括智能家居、健康仪器、出行、教育等各类终端,设备数量也会超过1亿。

目前,鸿蒙操作系统生态已经发展了1000+个智能硬件合作伙伴,50+个模组和芯片解决方案合作伙伴,同时正在与全球排名前200的APP厂商沟通合作,共同开发跨终端设备的应用。

鸿蒙来了,你需要了解的都在这里 

华为的野心

鸿蒙作为未来华为最重要的软件平台,折射出了华为的野心:

1.华为鸿蒙要占据用户的所有时间。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使用时长第一的APP就是微信,微信也由此成为了腾讯万亿帝国的基石,可以说,未来万物互联时代,谁占据最长的用户时长,谁就是最值钱的公司。

鸿蒙可以实现对用户的生活、工作、娱乐场景全部覆盖,鸿蒙如果在全场景实现操作系统级别互联,那意味着任何人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华为的底层软件了,由此催生出的巨大生态与市场,是无法想象的。

2. 华为联合所有合作伙伴真正实现自主独立。

美国政府打压中国科技创新的落脚点就是华为,不遗余力全方面封锁华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为想高端硬件方面领先全球已经变得非常困难,所以,华为选择了用软件来突围封锁,鸿蒙便是华为最重要的武器。

此外,鸿蒙生态的合作伙伴,共同参与鸿蒙开源项目的贡献,也共同从初期同步构建软件和硬件生态,鸿蒙带领着国内的厂商在物联网真正时代实现软、硬件的自主可控。

3. 华为借助鸿蒙未来的高渗透率,将重新夺回高端硬件的设计、制造优势。

华为手机从2010年的无人问津到2019年的国内第一,源自于软件、硬件的研发设计全部一体化,而美国在硬件设计层面极力打击华为使得华为手机的竞争力无法延续,华为发力软件,也预期未来鸿蒙获得物联网时代高渗透率之后,重新夺回硬件设计方面的领先,而届时的智能硬件,可能已经不仅仅是手机的范畴了,这是一条任重而道远的曲线救国路线,但如果成功,也会是巨大的成功。

受益板块

鸿蒙OS上市后,而作为中国高科技企业代表,其影响也是方方面面,尽管其并未上市,却有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受益于华为庞大的产业链。

与华为的生态与战略规划相匹配,我们将受益的方向分为技术开发类、生态应用类和硬件合作方三类。

技术开发类:随着华为持续加大对鸿蒙系统及相关中间硬件、软件配套设施的研发投入,作为其研发供应商,是最直接的收益者,市场空间打开,收入和利润都有望再上一个台阶。

生态应用类:鸿蒙操作系统作为华为软硬件生态中的“联接者”,鸿蒙生态的繁荣将间接使华为大生态的合作伙伴受益。

硬件合作方:华为作为国产化软硬件的先行者,操作系统基础软件等根技术的突破将助力信息技术产业国产化,同时鸿蒙生态中的硬件合作商也将受益于鸿蒙构建的生态。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VOwjnLst2wlwsqBklE7izg

国产手机制造商为什么不公开支持鸿蒙?

6月2日,华为宣布鸿蒙操作系统正式问世!

鸿蒙系统问世以后,我们就打破了美国谷歌公司和苹果公司在操作系统上的垄断地位。

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鸿蒙系统问世以后,国内大的手机制造商,除了OPPO被迫公开声明支持鸿蒙外,其它手机制造商全部处于“装死”中——仅有魅族公开宣布和鸿蒙系统进行简单合作,其他大型手机厂商几乎都保持了沉默。

国产手机制造商为什么不公开支持鸿蒙?

那些手机制造商为什么要“装死”?

难道是它们觉得鸿蒙系统不够好?

事实已经证明,使用鸿蒙系统的手机,速度比安卓要更加的快。而且,鸿蒙系统不仅仅是一个手机操作系统,还可以将电脑、电视、汽车等连接到一起,万物互联。
难道是那些手机制造商不爱国?
就算他们不爱国,他们肯定爱钱吧?如果他们公开声明,并使用鸿蒙系统,那么一定会得到很多国人的支持,一定能卖出更多的手机,能赚到更多的钱。
试问:如果有两个手机,一个装了安卓系统,一个装了鸿蒙系统,而且装了鸿蒙系统的手机性能比安卓系统的手机要更好,你会选择哪个?
毫无疑问,你一定会选择装有鸿蒙系统的那个手机。
既然鸿蒙系统那么好,国产手机厂商为什么就不公开支持鸿蒙呢?它们为什么要集体“装死”呢?
事情当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这个里面的原因非常的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国内手机制造商不愿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华为;

大家都知道,华为自己也是生产手机的,和这些手机制造商是竞争关系;相反,谷歌公司是不生产手机的,和他们没有竞争关系。

如果国内手机制造商都使用了鸿蒙系统,那么等于它们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华为,而华为是它们的竞争对手——如果你用了华为的鸿蒙系统,以后华为只给自己的手机升级系统,不给你的手机升级系统,你还如何和华为竞争?

一名荣耀经销商就说道:“现在华为还在做手机,那其他的厂家就不敢用鸿蒙系统的,毕竟他们不敢把自己的大脑(操作系统)交给别人控制,尤其还是存在竞争的对手。”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国产手机制造商更愿意使用安卓系统。

第二,国内手机制造商害怕被美国政府制裁;

目前,华为还在美国制裁的名单上,如果这些手机制造商使用了华为的鸿蒙系统的话,那么就可能被美国政府制裁。

小米手机、VIVO、OPPO等国产手机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都不低,国产手机出货量已经占据世界市场的50%左右。

比如,国产手机已经占据了将近70%的印度手机市场,其中小米位于榜首,占30%的份额、VIVO占17%、真我占14%、OPPO占11%……

国产手机制造商为什么不公开支持鸿蒙?

如果国内手机制造商都用了鸿蒙系统,被美国政府制裁的话,那么它们在国外市场必然要遭受重大打击。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使用鸿蒙系统就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国内手机制造商不敢轻易的冒这个风险。

第三,国内手机制造商害怕被美国企业打压;

大家都知道,美国的高科技企业还是非常强大的,尤其是谷歌、脸书、推特等企业,这些企业开发的软件在世界上还是很受欢迎的。

比如,谷歌开发的软件有Google Play、Gmail、谷歌地图等。

国产手机制造商为什么不公开支持鸿蒙?

如果国产手机应用了鸿蒙操作系统,这些美国企业会不会禁止这些手机使用这些软件(就像谷歌禁止它开发的软件在华为手机上使用一样)?

一旦自己生产的手机不能使用美国企业开发的那些软件,那么这些手机制造商在国外市场必然要遭受重大打击——这就好像,在中国,如果一个手机用不了微信,你还会买它吗?

当然了,说到这,或许有人会问:国产手机制造商难道不能开发两套系统,一套使用安卓系统在国外用;一套使用鸿蒙系统在国内用?

事情当然没有那么简单,还有第四个原因!

第四,国内手机制造商害怕鸿蒙难以建立有效的“生态圈”。

虽然现在我们拥有了自己的操作系统,性能比较好、功能也很强大,但是仅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鸿蒙还必须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生态圈。

什么叫做“生态圈”?

操作系统是最基础的,也是根本,我们可以把它比喻成是“土地”。

土地上要种上各种蔬菜、粮食等,才能形成一个“生态圈”——各种APP就相当于蔬菜、粮食等。

想要鸿蒙系统活下来,还需要获得软件开发商的支持。

举个简单的例子:微信。

我们用的微信,其实是有两个版本的:一个是安卓版本,一个是苹果版本。

在苹果手机上,你是用不了安卓版本微信的;在安卓手机上,你是用不了苹果版本微信的。

国产手机制造商为什么不公开支持鸿蒙?

所以,鸿蒙系统想要生存下来就必须要软件开发商用鸿蒙系统开发软件——就像在鸿蒙的“土地”上种植适合这块土地的蔬菜和粮食一样。

国产手机制造商为什么不公开支持鸿蒙?

由于鸿蒙是一块新“土地”,很多软件开发商还没有到这块土地上种植“粮食”,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态圈”,所以为了加快鸿蒙生态圈的建设,鸿蒙可以兼容安卓系统——原来在安卓系统中使用的APP都可以直接在鸿蒙系统下使用。

但是,这个肯定不是鸿蒙的最终目的:鸿蒙的最终目的一定是让更多的软件开发商在鸿蒙操作系统下开发软件,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态圈”。

正是因为这个背后的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政治、经济、科技等众多方面风险和博弈,所以国产手机制造商才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不支持鸿蒙,会被国人唾骂;支持鸿蒙,又面临各方面的风险。

所以,他们只能“装死”——既不说支持鸿蒙,也不说不支持鸿蒙。

那么,这些问题,华为有没有想过呢?

你说华为有没有想过?

当然想到了!

华为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把鸿蒙交给国家!

华为已经宣布把鸿蒙最核心的基础架构部分全部捐赠给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简单的说就是:华为把鸿蒙系统捐给国家了,鸿蒙是国家的财产了。

国产手机制造商为什么不公开支持鸿蒙?

华为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

就是针对上面的四个难题的:

第一,国内手机制造商害怕操作系统被华为控制着,华为把鸿蒙交给国家后,就没有这个担忧了。

华为自己也生产手机,和国内的手机制造商是竞争关系,如果华为不把鸿蒙系统交给国家,国内手机制造商使用了鸿蒙系统,到时华为不给其它手机升级系统,那么它们不就完蛋了?

华为把鸿蒙操作系统交给国家后,那么这件事就不是华为说了算的,国家一定会从国家利益来考虑问题的——只要你遵守国家的规定,那么是不会不给你的系统升级的。

第二,国内手机制造商害怕用了华为的操作系统后被美国制裁,华为把鸿蒙交给国家后,这些厂商的担忧就大大的减少了。

国内的手机制造商用了鸿蒙系统,如果美国以这些手机制造商“与中国政府有合作”而制裁它们的话,那么中国政府必然不会不管,就可以用同样的理由对美国企业进行反制裁。

比如,波音、通用电气等企业都为美国联邦政府(军方)有合作,我们就可以制裁它们,禁止它们的商品在中国出售。

有了国家力量的支持,国产手机制造商的担忧就会大大的减少了。

第三,国内手机制造商害怕用了华为的操作系统后被美国企业抵制,华为把鸿蒙交给国家后,这些企业就得考虑与中国政府对立可能要承受的代价。

由于华为的操作系统是兼容安卓系统的,很多美国企业开发的软件都可以在安卓系统下运行,自然也能在鸿蒙系统上运行了。

但是,如果美国企业为了打压华为,禁止国内手机制造商在使用鸿蒙系统上运行它们的软件,那么就得小心中国政府也禁止它们企业的任何商品在中国出售。

比如,如果小米手机使用了鸿蒙系统,谷歌公司禁止小米手机用户使用Google Play、Gmail、谷歌地图的话,那么谷歌公司所有的商品也别想在中国生存——中国政府甚至可以动用力量,让与中国关系好的国家禁止谷歌公司的商品在那些国家运营。

企业在国家力量面前,还是得掂量掂量自己的。

这样,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鸿蒙生态圈的建立。

关于这点,华为消费者业务AI与智慧全场景业务部副总裁杨海松说道:“对于操作系统这类底层平台而言,软件使用量、市场占有率是它能否活下来、能否成功的核心因素,而16%的市占率则是一个生死线。”
华为的鸿蒙系统想要打破谷歌和苹果的垄断地位,想要“活下来”,市场占有率必须要达到16%以上。
想要达到16%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就必须要得到手机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和消费者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要得到手机制造商和消费者的支持(由于华为是兼容安卓的,所以软件开发商暂时不是要点)。
虽然华为把鸿蒙系统交给了国家,但是即使有了国家力量的支持,一些手机生产商和消费者也未必会支持鸿蒙系统:
——即使华为把鸿蒙交给了国家,但在开始阶段肯定也会有很多手机厂商不愿意使用鸿蒙的,毕竟它们还是会担心可能会被美国政府制裁、担心美国企业不让它们的手机使用美国企业开发的软件(就像谷歌不让华为手机使用Google Play、Gmail、谷歌地图等),那样它们就很难在国外市场生存了;
——即使华为把鸿蒙交给了国家,但是肯定也有一些消费者担心一些软件可能无法使用或功能被限制,而不会选择购买装有鸿蒙系统的手机。
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
我们先说说如何让手机制造商装有鸿蒙系统的手机?
其实,这个没有好的办法,除了手机厂商自愿使用鸿蒙系统外,就只能动用强制手段——在政府的要求下,国产手机必须安装鸿蒙系统。
《21世纪经济报道》在评论文中这样说道:“鸿蒙不只是华为的,当其开放源代码后也是中国的、世界的鸿蒙。中国能否打破美国垄断,增强网络自主与安全,在物联网时代拥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并巩固引领优势,就必须在市场应用中积极支持鸿蒙。虽然中国国内物联网市场规模和潜力巨大,但目前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扩大鸿蒙在手机市场的占有率,中国手机厂商有义务在国内市场积极采用鸿蒙系统,相关部门也有必要制定政策助力实现这一目标。
当然了,手机制造商能够自愿使用鸿蒙系统是最好的了,毕竟动用政府力量强制安装有点违背“市场经济”原则——不到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不能这么做。
那么,如何才能让手机制造商自愿使用鸿蒙系统呢?
没有其它的办法:只能靠消费者的支持。
只要我们所有的消费者都自觉的使用安装鸿蒙系统的手机,那么最终国产手机制造商就不得不生产安装了鸿蒙系统的手机——如果大家都购买装有鸿蒙系统的手机,不去购买安卓系统或苹果系统手机,那么国产手机厂商是不可能放弃国内这么大市场的,只能选择鸿蒙系统。

一旦大家都使用了鸿蒙系统,那么鸿蒙不但能打破安卓和苹果系统的垄断,甚至可能会搞死它们,因为鸿蒙系统不仅仅速度比安卓快、能兼容安卓,最关键是鸿蒙能够让更多的商品互联——万物互联。

试想:如果你的手机和电脑直接连接,那么你就可以在电脑上直接用使用微信,而不必费事的下载一个电脑版的微信,你会觉得方便吗?

国产手机制造商为什么不公开支持鸿蒙?

试想:如果你使用手机就可以直接打开电视,使用手机就能调台,你会觉得方便吗?

试想:如果你使用手机就可以直接打开会关闭屋内的电灯你会觉得方便吗?

试想:你在把衣服放进洗衣机里,在衣服洗好后,可以直接利用手机关闭洗衣机,你会觉得方便吗?

……

鸿蒙系统就是可以把这些都连接到一起的一个强大系统,而不仅仅是一个手机操作系统那么简单。

试问:安卓能用的软件,鸿蒙都能用。但是,鸿蒙系统能用的软件,安卓未必能用,到时你会选择哪个?

现在网络有很多华为的竞争对手在有意识的抹黑华为,我觉得有个人说的就比较好:大家千万不要信网络上那些“水军”的胡说八道。

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鸿蒙需要大家的支持。

只有大家都支持鸿蒙,只购买装有鸿蒙系统的手机,那么国内手机制造商就不得不使用鸿蒙系统;大家都使用装有鸿蒙系统的手机,那么软件开发商就必然要到鸿蒙这块“土地”上来建立“生态圈”……

华为从2012年的时候就开始研究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用了整整8年时间,花费无数的金钱精力,这才研制出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而且这个操作系统的功能比安卓和苹果系统更加强大。但是,华为却把它给了国家,这样的华为、这样的鸿蒙难道不值得大家支持吗?

最后,我们再次呼吁:在你更换手机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装有鸿蒙系统的手机,支持鸿蒙。

—–全文到此为止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WD_V5n5sewuTy5G_N2v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