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不论是卡米拉,还是那些前赴后继的俄罗斯花滑女孩,他们似乎成了人类祭献花滑和竞技体育的祭品。
无数少女的生命力被燃尽,才成就了俄罗斯花滑如今的霸主地位。
本文来源:公众号“凤凰WEEKLY”(ID:phoenixweekly)。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冬奥开始以来,俄罗斯三“套娃”频频上热搜。
 
三个人名字里都带娃,三个人都拥有绝美容颜。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安娜,被粉丝们昵称“千金”
 
和甩开其他选手半个宇宙的精湛技术。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莎莎
 
她们的表演流畅、精致,混合着少女稚气与古典优雅。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卡米拉,“k宝”
 
有网友评论,如果说欣赏她们的表演是灵魂享受,那么看其他选手上场则如同观摩工匠凿石。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她们的成长为世界头号选手的过程,却极其残酷,甚至畸形。
 
一、一场全面溃败的胜利
 
周四晚上的女单花滑决赛,俄罗斯三“套娃”的结局看得人心碎。
 
头号种子选手卡米拉·瓦列耶娃,自由滑失误摔倒4次,只获得了第四名;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稳定发挥的队友安娜·谢尔巴托娃夺得冠军;
而另一位队友莎莎·特鲁索娃,成功完成了比肩男单冠军难度的五个四周跳,最后却因为艺术得分较低,屈居第二。
 
这个结局,俄罗斯三“套娃”,各有各的伤心。
 
卡米拉自不必说,这场表演对她来说是终生难忘的灾难。
 
表演结束,小姑娘哭得伤心欲绝,不能自已。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在台上等分数的时候整个人都倒了下去。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拿银牌的莎莎则在场边大声哭诉:“我憎恨这项运动!我再也不上冰了!你们都有金牌凭什么我没有!”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在粉丝看来确实不公平,花滑打分包含技术和艺术两部分。莎莎凭借超高难度拿到了技术第一,艺术表演分竟然跟摔了4次的卡米拉相同。
 
所有人都忙于安抚两位队友,刚刚夺冠的安娜无人问津,她脸上也并无喜悦,一个人坐在等候席上茫然无措……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如果胜利意味着憎恨和失落,那姑娘们刻苦训练参加奥运会的意义何在呢?
 
三个女孩,各自陷入了人生难以跨越的痛苦和苦涩,只有一个人是赢家——她们共同的教练艾特利·图特贝丽泽,花滑爱好者口中的“面姐”。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二、人不会永远15岁,但永远有人15岁

 

很多人都惋惜地说,没关系,下一届冬奥会卡米拉才19岁,她还有机会。
 
但这恐怕只是大家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罢了。
 
俄罗斯花滑界,卷得惨无人道。
 
在中国,19岁的朱易是小将,而在俄罗斯,15岁的卡米拉已经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
 
花滑圈粉丝把俄罗斯花滑称为“俄萝”,就是因为俄罗斯花滑女队员大多都是又美又强的小萝莉。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她们大多趁着13、14岁时未发育的身体柔软、轻盈、重心低、恢复能力强,练就一身绝技,拿遍少年组大奖。
 
年满15就被送上成人赛场,瞄准冬奥金牌这个终极目标。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为什么是15岁?这是参加成人组比赛的最低年龄限制。
 
冬奥会要求选手必须在参赛年前一年的7月1日年满十五周岁。
 
于是2014年索契团体冠军尤利娅、2018平昌的冠军阿丽娜和现在的卡米拉都是15岁,而她们的生日分别是:6月5日、5月18日、4月26日……
 
面姐选人,连出生都要精确精筛选。
 
安娜和莎莎并不是标准的冬奥女孩。
 
上一届冬奥的时候她们才13岁,没有参赛资格。而今年,她们已经17岁了。虽然仍处在高强度的竞技状态,但绝对不是巅峰期。
 
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莎莎:你昨晚在场边说憎恨花滑的时候在想什么?
 
莎莎说:我有三年没有拿过冠军了。我以为我把所有的四周跳都跳出来,我就会拿,但现实却不是这样。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是的,她已经三年没有拿过冠军了,而她也曾在14到15岁的赛季里10次刷新世界纪录。
 
本届冬奥会赛前她俩不是夺金最大热门,但她们和卡米拉构成了万无一失的组合战队:卡米拉全面、安娜稳定、莎莎技术强。
 
万一有什么闪失,三个人无论谁夺冠,面姐地球上最强花滑教练的地位都无可动摇。
 
俄罗斯从2014年索契冬奥会开始统治女单花滑,每一届奥运冠军都是面姐一手培养出来的。
 
但摆在三套娃面前每一位师姐可供参考的人生道路,都有些悲凉。
 
她们和三娃一样都在小小年纪极速燃烧到达职业巅峰,然而接下来状态就出现了跳崖式下降。
 
2014年索契冬奥会团体赛冠军,尤利娅·利普尼茨卡娅,19岁因厌食症退役。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2018年平昌冬奥会女单冠军阿丽娜·扎吉托娃,17岁宣布因为臀部受伤,以及比不过年轻队友的四周跳退役。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平昌亚军叶甫根尼娅·梅德韦杰娃巅峰时期曾有过两年不败的记录,18次刷新世界纪录。
 
平昌冬奥会前右脚跖骨骨折,惜败于队友,获得银牌。
3个月以后宣布离开面姐,此后再无水花。这一年她19岁。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职业生涯迅速终结,同时还不得不面对严重的伤病。
 
坊间盛传,面姐手下的女单选手是有“保质期”的,这个年龄就是17岁,一旦成年面姐的训练方法就失灵了。
 
与其说是失灵,不如说面姐对于这些伤病缠身的老队员完全丧失了耐心。
 
组内竞争极其激烈,当你正在为伤病、为发育期苦苦挣扎,新一批15岁的花滑选手已经成长起来了。
 
每年,队里有人 17、16 甚至14岁时退役,都会出现一个新的、更年轻的“面姐女孩”。
 
“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在我们今天熟知的三娃之前,面姐手下横扫各大领奖台的是“三A”,其中的成员包含了现在三娃战队里的莎莎、安娜,还有下图中间那位阿廖娜·科斯托娜娅。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三人的名字都以A开头,所以被称作3A。
 
而早在几年前她们还在叱咤风云的时候,外界就开始猜测,北京冬奥会时卡米拉年满15岁,从少年组升到成年组拥有参赛资格,不知他们三个当中谁会被卡米拉取代。
 
最后阿廖娜因为手部骨折而错过了奥运资格选拔赛。
 
内卷,是俄罗斯花滑女孩们从始至终要面对的压力。
 
冬奥男单冠军陈巍的教练称这些女孩为:一次性杯子——用后即弃。
 
三、美、瘦、幼:完美“俄萝”的残酷诞生
 
俄罗斯女单运动员之所以花期短到这个地步,一方面是花滑本身特点决定的。瘦小、轻盈的女孩,重心低、体重轻,更容易完成复杂的旋转跳跃。
 
女性在成年前发生激素变化、身体开始发育,身高和体重剧烈增长,少女时期很多得心应手的动作成年后都需要重头来过,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效果只会更差。
 
另一方面,也是最饱受诟病的因素,则是她们的魔鬼教练,面姐,使用了“非人”的训练方法。
 
面姐是最典型的应试型教练,她的一切策略都跟着冬奥评分规则走,把每一个得分因素都推到极致。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最典型的例子,早前冬奥会规则,节目后半段跳跃获得10%的加分,因为这说明运动员体力过人。
 
于是平昌冬奥会上,所有俄罗斯选手都是前半段平平无奇,后半段疯狂跳跃,争取10%加分,这也带动了世界花滑其他国家跟着卷。
 
国际滑联被迫修改了规则,要求必须前后两段都有跳跃动作。
 
难度技巧得分高,她今年就让三个小女孩全部上四周跳,即便最后落冰不够完美也能遥遥领先,把世界花滑女单技术难度卷到看齐男单。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莎莎和羽生结弦同步四周
 
然而13、14出成绩,15岁升组达到巅峰状态,选手们只有非常短暂的黄金窗口期,想练成4周跳必定要付出巨大代价。
 
理所当然的结果就是超高强度训练。面姐自豪宣称自己的队员每天训练12小时,而羽生结弦曾说自己每天只训练4小时。
 
针对艺术分的部分,面姐几乎不是按运动员来要求队员,而是以超模身材要求。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队员们必须节食、控制体重,每天多次上称,按面姐的说法“不能破坏你们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曾有队员偷吃一块零食,连带队员被惩罚了一周,而今年的奥运冠军安娜,则因极其“自律”,晚餐只吃两只虾而受到夸奖。
 
比赛期间更是严格限制饮食,身上每一克重量都很重要,扎吉托娃在平昌冬奥期间没有喝一口水,全是漱漱口就吐出来。
 
这可能是面姐训练体系最变态的一点:队员们做出高难度动作靠的不是肌肉爆发力而是靠减少身体的重量。
 
每一位俄罗斯花滑女选手都极其瘦弱翩跹。
 
但这样的状态必定是糟糕的,2014年冬奥冠军尤利娅曾在队里患上厌食症,只能靠粉末营养素维持生命。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面姐与尤利娅
 
比肩男子的高强度训练需要增肌,为了美和轻又要减肥控制体重,练高难度动作摔几百上千次太平常了,这种变态的训练方法让年轻美丽的身体饱受摧残,极易骨折。
 
美、瘦、幼,一代又一代的小女孩进入俄罗斯花滑,燃烧自己的青春与天赋……
 
面姐盛名与繁荣之下,还有很多早早练废的“残次品”。
 
阿廖娜·卡尼舍娃。13岁跟随面姐练习四周跳,14岁时背部受损,再也无法跳跃,宣布退役。
 

阿纳斯塔西娅·库普林亚,2017年跟随面姐训练,曾公开表示在队内需服用荷尔蒙阻滞剂来延缓青春期,月经停止、乳房不发育,这种药有伤害神经系统和心脏的副作用,但大多数情况下的确有效。

 

但在她身上取得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她的体重在半年内猛增36公斤,胸部迅速发育,最终只好退役,这一年她14岁。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2019年世锦赛银牌得主伊丽莎白·图尔辛巴耶娃,世界上第一个在国际大赛中跳出四周跳的女性,因持续的背部受伤退役。
 
批评声从来没有停止过,但面姐只是一笑置之:“我们会改变训练方法吗?不,我们做的都是对的。”
 
而在2014年俄罗斯制霸女单花滑之前,花滑女运动员的职业寿命要长得多:
80年代世界花滑霸主德国运动员卡特琳娜·维特,29岁退役;
千禧年初的霸主关颖珊,5次花滑世锦赛冠军,多项成绩在20多岁时取得,26岁退役;
索契冬奥会铜牌得主卡罗琳娜·科斯特内尔,31岁还在参加奥运会……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31岁的卡罗琳娜
 
这一切对俄罗斯女单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流水的世界冠军,铁打的金牌教练面姐。
 
队员用坏了扔掉就是,反正,每一年都有长得又美又有天赋的小女孩年满15周岁。
此时再回头看三娃的绝美表演,心里不再是纯粹的欣赏和赞叹,而多出了一阵悲凉。
 
俄罗斯女单制霸全球一骑绝尘的背后,熊熊燃烧的竟是无数个花季女孩健康、年轻的躯体。
 
四、被献祭的少女卡米拉
 
毫无疑问,假如没有出现药检事件,正值15岁的“冬奥少女”卡米拉,是面姐心尖尖上的明珠。
 
她的身体极其柔软,手上动作丰富,借鉴诸多芭蕾舞姿。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卡米拉演绎追逐蝴蝶的少女
 
知名演员形容她是“献给世界让心脏停跳的美丽礼物”(gift of heart-stopping beauty to the world)。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作为第一个在奥运会上跳出四周跳的女运动员,媒体称她是优雅与技巧的完美结合,她身上集中了花样滑冰运动员所有的最佳品质。
 
奥运之前,她的战绩可以用残暴来形容。
 
2021年10月以来,她连续8次打破世界纪录,刷新各项成绩的最高分。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直到,本届冬奥花滑团体赛,俄罗斯奥运代表团夺金之后的第二天,公布她12月的一次尿检阳性。
 
检测发现药物是曲美他嗪,常用于治疗心绞痛。
 
对运动员来说,训练时间太久心脏可能无法耐受,使用曲美他嗪则能够增加训练时长,更快地恢复状态。
 
比如身体本来只能承受4小时训练,服用过后就能延长到6小时。
 
据外媒报道,除了曲美他嗪药检还查出其他两种增强心脏功能的药物,只是这两种药物未被列入禁药行列。
 
卡米拉和她的家人在听证会上给出的解释是:她误服了爷爷的药品。
 
事情发生在家里,把教练组撇得一干二净。
 
但结合诸多因素,这样的说法,并不令人信服。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不过,退一万步讲,假如最后坐实了服用禁药,这一切真的是卡米拉的错吗?
 
她不过一个15岁的小女孩而已,没有成年人的唆使、鼓励,她怎会主动冒着伤害自己身体的危险,专门寻找一种心脏病禁药服用呢?
 
曲美他嗪在体内代谢只需要2天,如果药检晚一天进行,就无法检测出阳性。一次抽查,中间充满了侥幸与偶然。
 
假如真的是为了提升耐力服药,她的用量恐怕早已超过了未成年人的身体所能承受的限度,这对她的身体所造成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
 
自打公布药检阳性那天开始,卡米拉的噩梦就到来了。
 
在北京冬奥会比赛期间,卡米拉参加了针对自己的,长达7个小时的听证会,这个结果将决定她是否能继续参加比赛。
 
几方力量在这个小女孩身上来回拉扯:
 
如果因此被禁赛,她将成为俄罗斯代表队被人捏在手里的耻辱和把柄,而她自己的奥运冠军梦也飞灰湮灭;
 
不被禁赛,又对其他选手显失公平,奥委会和反兴奋剂协会不会轻易放过这种“作弊”行为。
 
卡米拉最后收到的处理结果,是不禁赛但不允许举行颁奖仪式。
 
新的烦恼再次到来,如果她进了前三,将连累其他二人陷入尴尬,所有人都拿不到奖牌,直到她的案件有定论;
 
不进前三,自己主动失误,既可以保全俄罗斯的脸面,又可以让奥委会避免尴尬,但却主动献祭了自己的前途和青春,自杀式毁灭职业生涯……
 
15岁的巅峰状态啊,是在她所受的训练系统下,夺冠机会一生只此一次。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很难想象她瘦小的身体,在这些天里到底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被迫成为成年人利益角力的对象,卡米拉做什么都是错的。
 
17号的比赛落幕,打破了这场僵局。卡米拉出局,最大程度地避免了麻烦和尴尬。
虽然不能金银铜全包,但却能保证早就到手的两枚金银牌“干干净净”,不再受到任何质疑。
 
牺牲的卡米拉,成全了整个队伍。
 
没有人知道她最后自由滑时崩溃般的四次跌倒,是自毁前程的故意为之,还是精神压力过大导致的全面失控。
 
但这个结果,已经注定了她在面姐团队地位一落千丈。
 
让人心寒的是,自打出了药检风波,面姐教练组对卡米拉的态度异常冷漠。
 
尿检的事,教练团队一言不发,让这个15岁的女孩独自面对公众与媒体,承担一切。
 
比赛失误后,教练团队也无人安慰卡米拉,面姐反而责问她:“从那里就开始失误,你给我解释一下到底怎么回事?”
 
她得到的唯一一个安慰拥抱,来自于国际奥委会的志愿者。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从天才运动员、头号种子选手到一枚弃子,原来只需要一个晚上而已。
 
但回顾俄罗斯花滑崛起的道路,卡米拉如今的遭遇也许不难理解。
 
当人被异化成工具,一旦失去了价值,就会被弃如敝履。
 
不论是卡米拉,还是那些前赴后继的俄罗斯花滑女孩,他们似乎成了人类祭献花滑和竞技体育的祭品。
 
无数少女的生命力被燃尽,才成就了俄罗斯花滑如今的霸主地位。
 
成年人的欲望,绝不应该由孩子们来承担。
 
这些美丽而天赋异禀的年轻女孩,不应该成为成年人实现自己欲望的工具。俄罗斯花滑:美少女焚炉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rc1F5saAQnOBtnUOxm2bkQ

马拉松——最愚不可及的“健康杀手”,最令人心痛的体育骗局!

明明是一个在军队里无奈跑死了人(地名叫马拉松)的极限行为,竟然被一些中国人引以为豪,奉为健康锻炼“高大上”的运动。真不知这些聪明的“成功人士”,聪明劲到哪去了?!
前年,一位刚退役的中南海特种兵跑马拉松猝死;
去年,NBA传奇的超级巨星摩西·马龙跟一样以猝死结束;
去年,以“铁人三项”为自豪的著名“高富帅”–迪拜王子猝死;
各地不断报道的和未被报道的马拉松猝死案例,层出不穷!!!
……
中国词“锻炼”,来源于铸剑术
中国词“锻炼”,来源于铸剑术,其实质意味着铁与火的淬炼,以及大量的能量消耗。宝剑铸成,消耗的是煤或炭,于宝剑无损。这个过程相当于将外部的能量转移到了宝剑。
现代人们将锻炼身体自诩为“铸剑”,殊不知消耗的却是自身体内压箱底的“元气”能量,用掉一点就少一点。过度透支消耗真元以滋养肢体,能量由内到外,其实得不偿失的。表面上强壮了,其实内中越来空虚,“外强中干”,“气数渐尽”等于慢性自杀。
汉语词语
基本信息:
【词目】锻炼
【拼音】duàn liàn
【英译】
Exercise
Workout
Main activity
【基本解释】本意为对刀剑的打击,锻造,引申为通过生产劳动、社会斗争和工作实践,使觉悟、工作能力等提高。
详细解释:
①指锻造或冶炼。
②通过体育运动使身体强壮,培养勇敢、机警和维护集体利益等品德。
③通过生产劳动、社会斗争和工作实践,使觉悟、工作能力等提高。
④指的是运动。
现代汉语很多词汇在引申演绎过程中,已经离本意越来越远,所以我们在使用时,不求甚解、似是而非或者断章取义的运用,难免付出代价。关键时刻应能追根溯源,读原典本义。
全世界寿命最短的地方是肯尼亚,平均年龄四十岁。他们最会玩马拉松!
不光马拉松,一切高强度的运动,你以为是“锻炼身体”,但其实是健康杀手。
高强度出汗“锻炼”,用中国老祖宗的话说:那出的不是汗,那出的是血!!

长期的高强度出汗“锻炼”,不断的消耗着你的“气血”。虽然你很“健康”、很“强壮”,恰恰这才是真正的悲剧。临界点来临,心脏供血不上,毫无征兆的,于是有了一个名词叫“猝死”。但它被医学界冠之曰“心脏病”,说与跑步无关!–这是典型的盲人摸象,自欺欺人。
生命在于运动,应是和谐运动,适度运动。锻炼,“锻”和“炼”,那是铁和火的淬炼,那是最大的身体消耗!人非铁剑,生命在于“养”。炼养和谐,“养”应多于“炼”,才是运动的真谛。而“养”,就得从中国老祖宗的养身方法中去找。
马拉松——最愚不可及的“健康杀手”,最令人心痛的体育骗局!
马拉松被包装成一种很酷的生活方式
在中国,每天都有N多的名人、EMBA、白领,在“更高更快更强”口号下,以“健康”的名义,追随着马拉松的步伐。
马拉松的推动者往往不会告诉你,马拉松运动需要多高的体育素养!即使是平时的马拉松训练,也有很高的专业要求。马拉松训练对关节和韧带带来的损伤巨大,很多是不可逆的,很多人是在膝盖半月板被磨没了、足底筋膜炎走不了路了,才知道马拉松不是一般人瞎练的。
适合马拉松运动的人很少很少!很多体格优越、万里挑一的运动员都承受不了这项运动。据统计,长跑和马拉松运动员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占77.5%。1956年奥运会万米冠军、苏联功勋运动员库茨死于心脏病,很多非常杰出的著名长跑运动员都在不到50岁时死于心脏病,尽管他们的心脏原本也特别优秀。
这几年被带起来的大多数马拉松爱好者们,恐怕只是一批被洗脑成功的半吊子炮灰。他们大多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收入也不错,这些中产阶级急需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实现对生活方式的健康转型。加上跑步门槛低,任何人都可以参与,于是商家和政府合谋,机智地抓住了这一点。他们邀请王石、潘石屹等明星参加马拉松,成功树立了马拉松的高端形象。马拉松被塑造成了一种高端炫酷的生活方式。
“成功的人,再忙也要跑步”,“跑步,只为真正的生活”,这些加工后的马拉松文化非常巧妙地迎合了受众的需求,成了精神消费升级的一部分。
可悲啊可悲!
无奈啊无奈!
生命的成长总要付出代价,健康理念的进步仍要牺牲一代再一代。
马拉松——最愚不可及的“健康杀手”,最令人心痛的体育骗局!
广马猝死的参赛者家属控诉广州体育局
马拉松——最愚不可及的“健康杀手”,最令人心痛的体育骗局!
迪拜王子:“猝死”是高强度运动的“专利”。你玩就玩好了,玩什么“耐力赛”呢?那是用命在玩啊!
马拉松背后的商业推手
近两年国内体育产业的规模已近几千亿,粗略估计,这块大蛋糕里,跑步市场占据了1/8,而跑步产业链最核心的就是体育竞赛表演业,马拉松自然扛起了这把大旗,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涌入,加上可观的收入,举办的低门槛,马拉松赛事就一年比一年多了。
如果你对马拉松有多赚钱没有概念,我们以美国为例:一场赛事的收入电视版权占40%,赞助商30%、票房20%,其他来自赛事纪念品,约占10%。还且不说运动员的高昂的报名费,说回国内,香港上市的智美公司年报显示,杭州马拉松成本1200万,收入2000万,之后智美还承接了广州、珠海、深圳几个城市的重头比赛,那么一场赛事到底赚得多不多,大家心里也有数,而事实上,有专业人士估算,近三年所有的马拉松赛事运营收入超过百亿。
跑步运动的升温,相关产业也没闲着,一场经济盛宴徐徐展开。能掏出三位数的报名费的跑者,在装备方面也是烧钱的主,一套完整装备几千上万不要太正常,权威杂志《跑者世界》的一篇文章估算:一个美国跑友一生在跑步上的花费由俭入奢分为14358美元、56942美元和212872美元。而中国版:节俭型要14100元,普通型243000元,土豪型要1101900元。当然如果你表示可以光脚跑,那我也不能说什么。
有些人给你灌输“坚持“、”质感”的时候,人们开始上瘾,就像各种发烧友一样,装备越来越高端,特步赞助了十几场马拉松以后,推出3个周边跑鞋,同年营业额增长了10%,耐克在大中华区的订单量上涨了22%。围绕着产业链的核心层,除了刚说到的体育用品,还有上游制造、媒体、中介、房地产、会展等周边领域,这是一个庞大的利益网络。
政府通过举办马拉松赛事,带来了旅游业的发展,城市形象的提升,人心的凝聚。马拉松是一场盛宴,它是城市狂欢节,政府当然愿意当推手。
现代人应当具备最基本的常识和判断力,商家忽悠你成功人士爱跑步,他要是说梁朝伟打飞的喂鸽子才叫生活,你是不是也要办一张机票年卡?跑步就是跑步,跟“真正的生活”没有半毛钱关系。


附:
《12年追踪1500人,跑步比久坐死亡率还高!》
钱江晚报 2015/02/04
小酌怡情,大醉伤身。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丹麦科学家做了一组长达12年、涉及近1500名研究对象的跟踪调研,结论是:
以跑步为例,每周最多跑3次,每次不能超过48分钟,如果过了这个运动量,死亡率和从来不运动的人群一样。尤其是资深跑者,每周三次,每次48分钟的运动量根本跑不够。
这份来自丹麦腓特烈斯贝医院哥本哈根市心脏病研究所的权威调查报告,
在过去12年中,研究人员追踪了两组不同人群的健康状况:
一组是1098名跑步爱好者,对比组是413位每日久坐、不参加运动的人,所有调查对象一开始都是身体状况良好,年龄分布也差不多。
在跑步者组中,已有128人死亡,不运动组里有28人,前者的死亡率要远远高于后者。
不光看样本死亡率,分析跑步者的运动频率、强度和健康状况的对应关系,医学专家得出了精确的结论:
最健康的跑步健身强度就是每周跑3次,总量144分钟以内,而且跑步的速度应该控制在慢速或中速。这样做最能长寿,而超过这个量,健身反而变成了伤害。
专家还强调,跑得快,要比跑得久更伤身,那些用较快配速跑步的对象,其死亡风险和从来不运动的人一样。
此前已有医学研究证明:
过量运动,主要包括马拉松、铁人三项以及长距离自行车骑行,让心脏负担过重,从而造成心脏与主动脉的结构变化,引发猝死危险。
国内马拉松不断发生选手猝死事件,似乎也印证了研究结论。而在跑步者圈子里最具讽刺的案例,则是《跑步圣经》作者詹姆斯·菲克斯之死。
菲克斯在1977年的著作,让全世界一起“跑起来”,他提倡的理念是每天跑。1987年,菲克斯完成了每日一跑后心脏病发作离世,年仅52岁。
菲特烈斯贝医院心脏病研究专家彼得·施诺尔说:
这项调查持续了十几年,最积极的意义就是显示了运动对健康的潜在威胁,尤其是在心血管方面。
给运动量设好上限,是让健身有效、安全的必要措施。如果你的健身目的是降低死亡威胁,延年益寿,跑得少一点,慢一点就对了。多跑无益,反而有害。
不列颠心脏病基金会高级心血管科护士毛瑞·塔伯特总结:

跑马拉松不能让你的心脏更健康,我们的建议是每周运动150分钟,如果你是个躺在沙发上嚼薯片看电视的宅男,可能觉得150分钟也挺多的,没关系,即使是快步走,也是个不错的开始。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Kt-6iejKVECIbRFUsRoUVg

 

 

 

中国体坛腐败到底有多触目惊心?

中国体坛腐败到底有多触目惊心?

导语

中国体坛过去30年虽然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绩,但各类腐败乱象及有关体育“能人”的争议一直持续不断。

从早期的中国足协副主席谢亚龙到“金哨”陆俊的锒铛入狱,再到当下的国家花样游泳领队俞丽、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被提起公诉,中国体坛过去30年虽然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绩,但各类腐败乱象及有关体育“能人”的争议一直持续不断。

在中国体育界,很多金牌项目的背后,都有一个俞丽式的人物。一方面,他们引领着队员在国内外赛事上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而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各自的圈子内拥有很高的权威和‘话语权’,因为缺乏监督,他们掌握着运动员的‘生杀’大权,甚至操纵比赛,将各种腐败行为掩盖在 金牌的光环之下。

俞丽是中央巡视组进驻国家体育总局后第一个被带走调查的官员。之后——

2015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马术协会副主席沈利红被带走调查;

2015年8月4日,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潘志琛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组织调查,2016年4月,检察机关以受贿罪对潘志琛立案侦查;

2015年9月,中纪委对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

2016年9月1日,河南省南阳市中级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肖天受贿一案。据检察机关指控,肖天先后收受相关人员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796余万元。

中国体坛腐败到底有多触目惊心?

肖天,生于1957年,安徽蚌埠人。原安徽省击剑队运动员,1977年考入北京体院( 现北京体育大学 ),1981 年分配到当时的国家体委工作。历任老山自行车击剑中心击剑处处长、老山自行车击剑中心主任(正厅)等职。2005 年8 月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2016年12月26日,河南省南阳市中级法院公开宣判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肖天受贿案,对被告人肖天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对肖天受贿所得财物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法院经审理查明:1997年至2014年,被告人肖天利用担任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竞技体育司司长、局长助理、副局长等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利用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 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在工程承揽、赛事承办、工作安排、职务晋升等事项上提供帮助,本人直接或通过他人索取、非法收受相关人员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796万余元。

 

2016年10月31日,中央任命北京市原市委副书记苟仲文为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原局长刘鹏卸任,有分析认为,随着国家体育总局局长的换人,中国体坛或将掀开反腐大幕。

事实上,早在2009年,针对中国足球赌球、假球等种种黑幕,最高检曾指定辽宁省检察院成立专案组,在中国足坛发起了一场历时3年的“反赌打黑”专 项行动,数百人被带到辽宁协助调查,57人受到法律制裁。此次整顿效果显著,一定时期内遏制住了职业足球中的“假”“赌”“黑”。

 

中国体育法学研究会理事、清华大学 体育法研究中心主任田思源说,体育行风行纪问题由来已久,且形式多样诸如近年来的“假球”“黑哨”“赌球”“兴奋剂”“运动员参赛选拔黑幕”“选手年龄 造假”“操纵干预比赛”“明星运动员商业代言纠纷”等事件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体育领域的违纪违法问题不但腐蚀了一大批官员,而且从国家层面已经极大地妨碍了中国体育改革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体育界的腐败,既有社会不正之风在体育领域的延伸和反映,也有我国体育职业化发展过程中自身存在的“潜规则”。

中国体坛腐败到底有多触目惊心?

 

1、“让你上,拿金牌;不让你上,你无名”

2014年7月28日,中央第十一巡视组进驻国家体育总局进行巡视。此轮巡视后,以俞丽为开端,总局多位官员接连被查处,多地的一些裁判员、教练员被带走协助调查,诸多体育“潜规则”逐一浮出水面。

 

田思源分析说,中国竞技体育经过 多年的发展,在一些王牌的优势项目上,出现了“让你上,拿金牌;不让你上,你无名”的诱惑;在水平一般的项目上,因为垄断、不透明的选拔机制,也存在“不 花钱就难入选”的“潜规则”。

 

“我注意到,巡视组向体育总局反馈巡视意见很多,首当其冲的,还是运动员、裁判员的选拔选派不规范、不公开、不透明的问题。”

 

像俞丽利用职权左右队员进国家队已不是个案。据《体坛周报》报道,当时和俞丽一起被中纪委带走的,还有国家举重队的一位王牌教练,这位教练牵扯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举重队的一桩丑闻。

中国举重队一直是奥运会的“金牌大户”,但在伦敦奥运会女子53公斤级举重比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湖北选手周俊三次抓举全部失败,创造了中国举重队在奥运会历史上的最差战绩;而在周俊之前的13名举重选手,一共获得12金1银。

中国体坛腐败到底有多触目惊心?

 

当时,国内比周俊成绩好的选手不乏人选,周俊何以会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在周俊抓举失败后,很多媒体将核心指向了中国体育深层次的问题——选拔机制、省市平 衡、利益照顾等多方面。

在北京奥运会,中国女举派出的4人全部夺得金牌。因女举的强大,只要入选女子举重国家队,能为国出战就意味着基本能获得金牌,国内的选拔竞争极其激烈。

在这种地方利益争夺纠葛下,因为湖北体育局认为周俊训练比其他运动员好,坚持“保送”周俊参赛,国家举重队高层为照顾湖北这个“奥运 名额”,结果出现了意外状况。周俊“交白卷”被视为不透明的选拔机制结出的“恶果”。

 

业内人士透露,在竞技体育中虽然实力是第一位的,但在不少绝对优势的项目上,派谁去都能拿奖牌的情况下,国家队运动员的选拔就成为一个利益攸关的问题,由此 更容易引发一些私下的权钱交易。

即便是中国足球这样一个“丢人”项目,也是腐败到了“极致”,每一届国家队队员的大名单都充满了是非争议,连中纪委网站都曾刊文批评中国足球的管理乱象。

中国体坛腐败到底有多触目惊心?

13岁进入国家青年队、1996年夺得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冠军的乒乓球选手唐娜,因在国家队中无缘参加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最终改变国籍、远赴韩国打球,后在韩国乒乓球锦标赛上10战全胜,名列女单第一。

“在中国,我永远没有机会。中国乒乓球协会并不是通过选拔赛,而是提前指定有潜质的选手进行集中培育。”代表 韩国队参加国际比赛后,唐娜“炮轰”中国国家队选拔制度不公,并表示“现在韩国是我的祖国……希望能够在奥运会上夺得第一名”,引起国内外舆论一片哗然。

 

田思源对比说,国外的竞技体育完全是运动员凭借自己的实力说话,比如举行职业联赛或由第三方组织的公开选拔比赛,不管平时成绩怎样,如 果在选拔比赛中没有进入决赛或取得一个好名次,那么就不能参加奥运会。

 

在体育总局内部,各个项目中心的选拔机制和规定都不一样,有的项目是主教练给出国家队名单,有的项目是中心主管领导说了算,选拔过程不透明,选出的结果也不 公示,非常混乱。

中央巡视组也曾点名指出“运动员、裁判员选拔选派不公开、不透明,寻租现象较为严重”的问题,专项巡视后,体育总局研究制定了《国家队运动员、教练员选拔与 监督工作管理规定》,要求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以体育总局上述规定为遵循制定各项目实施细则,根据项目特点进一步细化各项目国家队运动 员、教练员和全国体育竞赛裁判员选拔选派与监督工作的操作措施、程序及违规处罚措施,并经体育总局审核后公布实施。

田思源说:“关键是选拔的过程要公开透明,结果要公示,并接受社会监督。” 

中国体坛腐败到底有多触目惊心?

2、操纵比赛、金牌

近年来,在一些项目好成绩“光环”的掩盖下,少数体育官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权力,成为重要比赛结果的操纵者。

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上,为了“照顾”东道主辽宁队的“金牌任务”,国家花游队前“掌门”俞丽先后收受了辽宁游泳中心主任20万元的贿赂,结果导致花游项目出现重大打分纠纷。

 

当时,四川队的蒋文文/蒋婷婷组合得分意外低于东道主选手吴怡文/黄雪辰组合,赛后,蒋文文/蒋婷婷召开新闻发布会哭诉“金牌内定”,宣称“赛前就有人放话,辽宁组合一定会得到金牌”。这场风波中,很多证据指向俞丽,认为其有“操控比赛”的重大嫌疑。

 

无独有偶,十运会上,因与中国跳水队的某领导“交恶”,跳水名将田亮被打压。比赛前,在裁判休息室里,一位体育界高层要求“无论田亮跳得有多好,最多只能给 8.5分”。

比赛中,在田亮一次完美入水后,除了一位裁判按标准给出9.5的高分以外,其他裁判果然只给出8.5分,这位给高分的裁判最终失去了“最佳裁判”评选的资格,因得罪领导不久后便辞职。

中国体坛腐败到底有多触目惊心?

 

后来,圈内一赫赫有名的跳水国际级裁判林某对媒体透露:“跳水裁判近乎傀儡状态,上面想让谁得金牌,就会授意裁判多打分,压其他对手的分数。只要上面暗示了,想整人很容易,比赛都是有很多替补裁判的,你不听话,不用你就行了,很多人在那儿等着。”

 

一名体育界知情人士透露,类似于跳水、花游、体操等主观打分项目,由于缺乏统一计量的客观标准,裁判主观判断性较强,而一些项目内部人士又有极大的影响力,这就为“暗箱操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说到体坛腐败,中国足球总是被当成反面典型。而要论操纵比赛的腐败程度,无疑是中超足球联赛最为严重——“贿赂高官,买通裁判,甚至买通对手打假球、打黑球,是一些足 球俱乐部的惯用手段”。

中国体坛腐败到底有多触目惊心?

谢亚龙、南勇、杨一民三位中国足协前主(副)主席,就是因操纵足球比赛收受贿赂而被捕入狱;著名“金哨”裁判陆俊,在刑拘后交代 “自2011年全运会足球比赛就开始和足协官员勾结吹假球”。

 

“还有的省份,为了多拿金牌,私底下搞利益勾兑。”知情人士举了一个例子,在某年冬运会的男子速滑赛场上,来自两队的四名选手按照次序比赛进行了一圈又一圈, 却丝毫不见短道速滑应有的冲刺与追赶等刺激场面,现场观众直呼“太假”。

这一冬运会男子速滑赛场上的“奇景”被业内人士解读为“金牌内定”。因为这场比赛 内幕复杂,按照比赛规则,领先选手夺冠有利于两队的利益。

田思源建议:“很多比赛被人为操纵的痕迹明显,不但违背体育道德,更是在挑战观众的智商,但社会大众对此又无可奈何。因而有必要建立专门的体育行风监督队伍,而这支监督队伍必须脱离体育主管部门的控制,完全引入社会监督,这样才能让比赛干干净净。”

中国体坛腐败到底有多触目惊心?

3、赛事审批、经营混乱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乔新生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每有赛事,体育主管部门都会收取不菲的审批管理费用,却不提供实质性的服务,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权力寻租”

 

目前中国体育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个很大的体制障碍,那就是赛事审批。大到运动会、锦标赛的举办,小到民间的一个商业赛事,都需要体育主管部门的审批。

 

乔新生对比说,多年来,体育总局及各地体育主管部门在赛事管理上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链条”,赛事审批权已经成为牟取 部门灰色利益的工具。

 

连企业举办一个三人篮球赛,都需要篮协审批,这是很荒唐的,在国外也是不可想象的。在国际上,奥运会、NBA等赛事都是非政府机构举办,体育赛事完全靠市场化运作,根本没有官方审批一说。

 

对于赛事审批,篮球明星、全国政协委员姚明曾在“全国两会”上提案建议“取消赛事审批”。在姚明看来,赛事审批费的收取和使用成为外界无法监控的灰色地带, 管理费往往由各个运动项目的管理中心收取,标准也千差万别,这其中有可能滋生腐败;

而体育管理部门以行政之手干扰了本来可以由市场来调配的资源配置,客观上形成垄断,抑制了部分市场主体的办赛热情和良性竞争,严重阻碍了社会力量办体育的热情,造成人为设立办赛“门槛”的事实。

中国体坛腐败到底有多触目惊心?

 

姚明认为,在当下发展阶段,体育赛事审批并没有存在的必然理由。姚明的这一建议被当年政府工作报告采纳,但业内人士认为,各级体育部门已实行赛事审批多年,想要从内部改革,拿掉这块“利益蛋糕”,肯定困难重重。

 

直到中央巡视组点出“赛事审批不规范、不透明,凸显部门利益”等问题,体育总局才被迫整改表态,“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除全国运动会、全国冬季 运动会、全国青年运动会等全国综合性运动会以及涉及国家安全、政治、军事、外交等事项的少数特殊类型体育赛事之外,其他赛事一律不需审批”。

 

除了赛事审批,业内人士还指出,一些商业赛事的经营也很混乱,比如中国足球一系列腐败丑闻中,足协官员在赞助商洽谈过程中存在利益输送的“猫腻”也一直不绝 于耳,体育赛事的经营成了部分官员“中饱私囊”的“利器”。

乔新生建议:“要防止赛事审批和经营过程中的腐败,就必须从改革体制入手,加大体育部门简政放权的力度,权力一旦下放给市场,体育官员便不再有寻租的空间。”

中国体坛腐败到底有多触目惊心?

4、根本原因:“四不像”体制、权力集中

多名业内人士和专家均指出,无论是赛事审批和经营中的“猫腻”,还是运动员、教练员的选拔中出现的乱象,或是比赛中的各种弄虚作假,归根结底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体育管理体制导致权力过于集中。

 

乔新生比喻,这种集行政、事业、社团、企业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拥有强大的行政权力,从制定行业的法规条文到选拔运动员、教练,从审批体育赛事到举办体育活动,从判定赛事 纠纷到体育奖金的发放,迅猛发展的竞技体育给各项目中心带来了潜在的可观效益。

 

在现有体制下,体育总局下面的各项目中心不仅是行政机构,还有事业单位,还兼有社团,一些中心还经营着企业,可以说是一个‘四不像’体制。

 

乔新生认为,“四不像”体制下的各项目中心,凭借行政机构和社团的多种身份,不断强化自身在行政权力和经济利益两方面的控制,这正是滋生体坛腐败的温床。记 者注意到,在国家层面,体育总局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登录体育总局网站,记者看到,总局下设很多个协会,其中,奥运项目的协会有篮 球、田径、乒乓、摔跤、网球、体操、击剑、射击、排球数十家;非奥运项目的协会有飞镖、壁球、电竞、航空运动、钓鱼、武术、龙狮、摩托、台球、龙舟、门 球、信鸽、桥牌等数十家。

 

乔新生介绍说,中国的体育管理体制有自身的特殊性,从计划经济时代起,为了发展国家体育事业,各项目协会直接隶属体育行政机构,合署办公、集中行使职权,发展到今天出现了“政企一家、管办不分”的局面。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受国际体育单项联合会管辖的各个单项体育协会都是社会团体,而非政府机构。有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章程中,明确禁止各国单项协会在运作中受行政干预。

中国体坛腐败到底有多触目惊心?

 

类似于中国足球,其推行职业化发展已经二十年了,市场运作一直实行商业化,而管理却又是行政体制,这种由行政管理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双轨制”,使得足球联赛 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官商勾结”“假球黑哨”等丑闻,有评论认为,泱泱大国之所以足球水平老上不去,就是这种体育体制的“先天性缺陷”。

 

“管办不分”的另一个体制弊端,是导致体育官员兼职现象严重。如落马的体育大佬肖天,除了体育总局副局长的身份,他还兼着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国际击剑联合会终 身荣誉委员、中国击剑协会主席、中国滑冰协会主席、中国马术协会主席、中国体育战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会长、国际篮联副主席等数职。

 

乔新生分析,只有通过改革体制、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这就为官商勾结、钱权交易提供了空间和机会。如果是一个体育经纪人、赛事主办者在体育商业活动中获利,无可厚非;但如果由一个兼职的体育行政官员来做这些事,其获取酬劳的行为肯定是违纪违法的。

 

针对体育腐败,中央巡视组组长张化为亦提出过建议:推进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的突破,认真解决行政、事业、社团、企业不分问题,实现政事、政社、政企分离,管办分离,规范干部在协会、企业大量兼职等问题。

中国体坛腐败到底有多触目惊心?

5、扭转“金牌至上”的错误政绩观

除了体制上的原因,要杜绝体坛腐败,田思源认为,从体育总局到地方体育局,要扭转“金牌至上”的错误政绩观。

    

我国当前竞技体育的运行模式和考核体系是以金牌为导向的。金牌的多少,与地方体育官员的升迁、运动员的前途、教练员的奖金等利益链条直接挂钩,这种‘金牌至上’的政绩观已严重扭曲了顽强拼搏、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

  

中央巡视组曾指出:面对金牌带来的政治荣誉、经济利益,少数领导干部出现了完全错误的政绩观,片面追求运动成绩、金牌数量,疏于对运动员、教练员的教育、引 导和严格管理,甚至给予错误的政策导向,导致少数运动员、教练员在赛场上为取得好成绩不择手段,公然违背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甚至铤而走险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以全运会为例,据田思源观察,全运会历来是各体育局角力的主战场,奖牌背后关系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体育局价值数亿的“利益大盘”。

每到全运会前夕,一些 省份尤其是东道主,便开始下达“金牌任务”,从省体育局到各项目中心再到教练、运动员,一层一层往下压,伴随金牌而来的政治荣誉和经济利益,令一些地方体 育部门往往不择手段,进而赛场上衍生出各种“黑幕奇闻”和不正之风。

 

被誉为体坛“反黑斗士”的浙江省前体育局局长陈培德,曾犀利指出:“体育界有一种腐败,唯独体育界有,别的领域没有,就是竞赛。竞赛中的腐败不是个人行为,往往是集体行为、组织行为、政府行为。”

 

虽然体育精神讲求的是更高、更快、更强,但这一切都是在公平、公正、阳光的前提下进行。在赛场上,金牌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国的体育水平,但公平正义更代表 着国家的体育形象,为了追求金牌而产生体坛腐败,不但与体育的原始精神价值背道而驰,也是在抹黑中国的体育形象。

 

国家体育总局就中央巡视组提出的问题,公布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其中,最受舆论关注的,就是“今后在全运会等全国综合性运动会不公布金牌、奖牌榜”,对此,舆论褒贬不一,有评论认为不公布金牌榜无法根治“金牌至上”的顽疾,属于“换汤不换药”。

田思源说:“民众反感的不是金牌榜,而是为获得金牌产生的种种腐败行为,关键是要扭转以金牌为导向的体育考核体系和发展模式,只有建立科学、全面的体育发展评价体系,‘金牌至上’的观念才能消除。”

6、将体育改革发展纳入法制轨道

防止和遏制体坛腐败,法治建设至关重要。在田思源看来,我国体育法治现状目前存在“四化”短板——立法迟延化、执法利益化、监督形式化和司法边缘化,“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坛腐败防范与治理体系是一项迫切任务”。

 

田思源建议,立法机关应及时修改《体育法》,制定《职业体育条例》《体育竞赛反不正当竞争条 例》等法律规范,以明确职业体育违纪、违法的法律责任,完善职业体育管理体制。

 

《体育法》作为行业根本法,大多数都是原则性规定,类似于操纵比赛问题、仲裁纠纷问题、运动员和裁判选拔问题等都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来规定,现有体育法律体系 尚不能有效遏制体育腐败的蔓延,依法治体的局面还远未形成。

 

乔新生建议:“当前的体坛腐败,主要是竞技领域的腐败,因而有必要从利益导向、利益分配、利益惩罚等方面构建竞技体育反腐约束机制。

一方面要着力解决在运动员选拔、裁判打分、赛事审批等环节发生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在体育事业‘去行政化’上多下功夫,从全民体育、群众体育等多角度建立体育发展的科学评价指标。”

 

多名业内人士和专家均指出,无论是赛事审批和经营中的“猫腻”,还是运动员、教练员的选拔中出现的乱象,或是比赛中的各种弄虚作假,归根结底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体育管理体制导致权力过于集中。

乔新生比喻,这种集行政、事业、社团、企业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拥有强大的行政权力,从制定行业的法规条文到选拔运动员、教练,从审批体育赛事到举办体育活动,从判定赛事 纠纷到体育奖金的发放,迅猛发展的竞技体育给各项目中心带来了潜在的可观效益。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iqeA5Z8Fpy_3SYnVkzs8ag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今年夏天,毫无疑问是一个舔屏的季节。
东奥会上,看着运动员们一个接着一个刷屏,热搜分分钟被引爆,只想感慨:
我们的中国健儿真是太厉害了!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奥运会马上就要闭幕了,但这17天里,很多个瞬间,都叫人终生难忘——
那就是奥运宝贝们击中全网的花式比心呀!
这才是中国国家队的“必练”项目——
别管是萌妹子、女汉子,还是猛男比心,统统都有~快来接收这一大波奥运健儿们的小心心吧~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杨倩小妹妹,气步枪夺冠后站在领奖台,看到台下两个记者姐姐冲着她比心,她也热情地比心回应。
赛场上英姿飒爽,赛场下甜美可爱,瞬间被圈粉了!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27日的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赛中,她和我们的小哥哥杨皓然成为“杨杨组合”,一起拿下双金后,再次对着镜头比心~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此时杨皓然童鞋的心理一定是:不行,我也要pick一下!我不能输!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跳水女子单人决赛中,只有14岁的中国小将全红婵成功夺金。
台下,教练教她比心~
台上,她学着自然而然地冲着观众席比心,活捉萌妹子一枚!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7月25日,男子100米仰泳分组预赛,徐嘉余顺利晋级半决赛,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向镜头比心心~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7月30日,汪顺在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中拿下金牌。
看我酷吧?手里拿着东西也不影响我比个心,食指和中指齐上阵。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double比心!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进阶版比心!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体操仙女卢玉菲,一看到镜头就开心地比心,直接把解说员看笑场了。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一同参加体操女子全能决赛的18岁小花唐茜靖,从团体赛看到个人全能再到收官终于收获了银牌,稳得一比~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金宝贝李雯雯,是中国首位00后举重冠军,8月2日东京奥运会女子87公斤轻松打破三项奥运纪录夺冠,比心感谢大家!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陈芋汐、张家齐夺得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金牌,两位可爱的00后妹妹,给大家比心还配音“啾~”
这么小就拿到冠军,真是未来可期啊~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8月1日,施廷懋在东京奥运会女子3米板决赛夺金,郭晶晶和陈若琳秒变“迷姐”追星施廷懋。
三代跳水女神同框比心,含金量可是很重的哦,中国跳水队yyds!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谁能想到,赛场上一脸严肃的体操运动员萧若腾,台下居然有这么反差萌的一面,有被笑到!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一本正经比心~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wink比心~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女排姑娘们,虽然无缘小组出线,但每一位女排选手早已拼尽全力,她们依旧是我们最爱的姑娘。
快看看我们的“婷宁CP”,话不多说我先嗑为敬!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中,马龙战胜樊振东夺得冠军!
快看看我们龙队的360度全方位比心,不愧是我们国家队的运动员,每一个关节都这么灵活~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我们的神颜仙女张雨霏,更是妥妥的比心狂魔一枚,各种姿势管你看饱,
再加上她的笑颜,真是让人彻底爱上了这个阳光大宝贝~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花样游泳双人自由自选决赛,黄雪辰和孙文雁两人演绎青蛇,表演干净利落,喜提银牌。
看向镜头的两个人也是非常默契地向观众比心心~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不禁觉得,中国人真的是越来越可爱了,连教练都开始迎合镜头了,反手就是给你比个桃子,可爱指数200%!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接收了这么多的爱心之后,只想说一句:
难怪进不了国家队,看来是比心技术不到位啊!
我们惯有的印象中,奥运会运动员是一板一眼的、严肃认真的、紧张的,但有趣的是,
这一届的东京奥运会的气氛,因为这些奥运健儿们而露出了更可爱的一面。
谢谢为中国拼搏的你们,谢谢一直传递奥运精神的你们,期待享受比赛的你们,平安凯旋!
你们都是奥运会上最美的风景!
中国奥运选手“花式比心”刷上热搜!最后一个太可爱啦~
编辑:小木炭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PvgWMg1fHAa_AOO0F7jURA

职业运动员的恐怖,你一无所知

编辑 | 晨晨
来源 | 世界知识局(ID:sjzhishiju)  作者 | 世界知识局
 
职业运动员的恐怖,你一无所知

昨天的百米飞人大战,不知道大家看了没有?局长看的可是非常过瘾。

中国选手苏炳添成为了站上奥运百米飞人大战的第一个黄种人,而且还将亚洲记录提高到了9.83秒,虽然在决赛中的成绩比较遗憾,但已经足够精彩了。

百米飞人大战,胜负往往在毫厘之间。每0.1秒的差距,背后都是无数的血汗。

“苏神”曾经亲自现身说法:

职业运动员的恐怖,你一无所知

不过,百米飞人大战距离实在太短,很多人很难直观感受到苏神的“神”。

在10秒钟内跑完100米是个什么概念,很多人好像搞不太清楚。

局长在论坛上就曾经见过很多网友吹嘘过自己(或一朋友、一亲戚)没有经过任何训练就跑进了11秒。

职业运动员的恐怖,你一无所知

作为一个日常只看足/篮球的观众,每年奥运会我都要会将身份切换为体操/射击/击剑/跳水……等项目的三天老粉。

这些运动员个个都是百万里挑一,咱肯定是没法比,不过比赛看多了,也会产生一种好奇:这些代表人类最高水平的家伙和咱们普通人,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还是从百米飞人大战说起。

这里的“飞人”不是比喻,而是写实。

根据统计,顶级短跑运动员每次触地,时间只有0.08秒左右,在大多数时候,他都在双脚腾空向前移动。

与其说这是在奔跑,不如说是在贴地飞行。

职业运动员的恐怖,你一无所知

不过这样说好像还不是很直观。

为了展示职业运动员的强悍,不妨把尺度放得更大一些。

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我国有一套大学生体测标准,其中最折磨人的,就是跑步(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

职业运动员的恐怖,你一无所知

如今的男子1000米世界纪录为2分11秒96,女子800米世界纪录是1分54秒68。

也就是说,只要你的速度达到世界冠军的一半,对付体测就够用了。

短跑是对人类爆发力极限的测试,长跑则是对耐力的考验,而奥运会中,最长距离的长跑就是42公里的马拉松了。

今天马拉松领域的王者是肯尼亚运动员基普乔格,他在2019年的一次挑战中,成功将人类马拉松纪录提升到了2小时以内。在42公里的全程中,基普乔格保持了每公里2分50秒的配速。

职业运动员的恐怖,你一无所知

这是什么概念呢?

油管上一位博主做了一次测试,他将跑步机的速度设定为基普乔格的配速,然后尝试跟跑,结果只坚持了40秒钟便败下阵来。

此后博主的几位好兄弟纷纷上阵挑战,结果最长的也只坚持了1分钟。

职业运动员的恐怖,你一无所知

在芝加哥马拉松中,主办方也举办了类似的挑战,场面是这样的:

职业运动员的恐怖,你一无所知

而基普乔格要将这个速度保持两个小时。

讲到对人体的极端考验,不得不提到一项以“铁人”命名的运动——铁人三项。

奥运会铁人三项的具体内容包括:1.5公里公开水域游泳(可能有风浪)+40公里公路自行车+10公里跑步。

对普通人来说,完成这三项里面的任何一个单项,都是不小的挑战。

注:三个环节之间是不设休息的,换鞋、换衣服都算时间。

职业运动员的恐怖,你一无所知

按说这已经够变态了,不过在奥运标准的“标铁”之上,还有“大铁”,内容是:3.8公里公开水域游泳+180公里自行车+42.2公里跑步(一个马拉松)……

“大铁”的世界最好成绩是德国选手扬·弗洛丹诺创下的7小时35分39秒,在最后的马拉松部分,他的配速为:每公里3分46秒。

为了展示这个成绩的变态程度,我做了一些简单的检索工作。

3.8公里,大约是这么长:

职业运动员的恐怖,你一无所知

180公里,大约是这么远:

职业运动员的恐怖,你一无所知

 杭州到上海公路线路

简单来说,这位大神先游泳横穿西湖;

从湖里爬出来后马上骑自行车赶到上海;

到上海之后马上再跑个41公里;

剩下的1公里,我这样的凡人还是跑不过他。

我们经常讲一个段子:40米的大刀,让你先跑39米。顶级运动员和地球人的差距就是:我先让你200多公里,然后还是能赢你。

咱们再说说铁人三项里的单项:自行车。

世界上最有名的自行车赛事,非环法莫属。

在23天的赛期内,车手要骑过约3500公里的赛段。

漫长的赛程中,有的赛段是海拔2000米的高山,有的赛段又一马平川。有时气温接近0℃,凄风苦雨;有时气温又高达35℃,烈日当空。所谓冰火两重天,也就这么回事了。

职业运动员的恐怖,你一无所知

在这样的艰难考验下,车手依然可以保持40公里/小时的均速,冲刺速度可以达到80公里/小时,在下坡路段,甚至可以飚出100公里的时速。

然而这还不是极限,顶尖车手的下坡速度甚至可以突破高速公路限速,达到120公里/小时以上……

以上属于奥运精神中的“更快”部分,我们还可以接着聊聊“更高”。

目前的世界跳高记录是2.45米,大约是你家天花板的高度:

职业运动员的恐怖,你一无所知
跳远记录是8.95米,接近一辆公共汽车的长度:

职业运动员的恐怖,你一无所知

三级跳远距离18.29米,约为一节地铁车厢的长度。

职业运动员的恐怖,你一无所知

单纯的高远已经无法满足人类,运动员们还在不断加码,挑战更多花活。
随着运动员能力的不断提升,这些年体操运动就在不断刷新难度。
美国体操运动员拜尔斯已经可以完成超高难度的“团身1080旋”:

职业运动员的恐怖,你一无所知

 具体来说就是1080°空翻外加360°转体

如果把冬季运动也算上,奥运会上最“高”的项目大概是跳台滑雪。
在电视转播视角,跳台滑雪的高度还不太明显,一旦切换到运动员的第一视角,那就是让人犯恐高症的水平:

职业运动员的恐怖,你一无所知

更快、更高,都是建立在更强的基础上。

这是刚刚在东京奥运夺金的中国运动员吕小军,拥有希腊雕塑一般的身材:

职业运动员的恐怖,你一无所知

这是刚刚完成长距离骑行的车手的双腿,肌肉虬结、青筋暴起:

职业运动员的恐怖,你一无所知

除了这些瞎眼可见的肌肉之外,在最微不足道的部位,运动员也能练出让人叹为观止的力量。

比如在攀岩运动中,有时近乎垂直的岩壁上只有几厘米甚至几毫米的凸起可以做为抓握点:

职业运动员的恐怖,你一无所知

对于室内攀岩来说,如果抓不住你会丢失成绩,对徒手攀岩来说,如果抓不住你会丢失生命。

所以,攀岩运动员都锻炼出了铁钳一般的手指,就像这样:

职业运动员的恐怖,你一无所知

力量有时也体现在不经意之间。

18年的美网决赛上,小威不敌日本选手大阪直美(本次东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火炬手),盛怒之下,一把将球拍摔成了麻花:

职业运动员的恐怖,你一无所知

力量相对较弱的女运动员尚且如此,男运动员就更不用说了。ATP出的摔拍集锦长达十几分钟,每年被运动员摔烂的拍子可绕地球一圈。

除了更快、更高、更强之外,在难以量化的“技巧”方面,运动员也能把我等普通人按在地上摩擦。

在对抗性运动中,乒乓球可能是普通人最有信心的项目之一。

在2015年的劳伦斯体育颁奖礼上,主持人卷福就在现场和中国名将邓亚萍切磋了一把。

当然,出于平衡实力的考虑,卷福表示:你可不能用标准球拍啊,那样我会被吊打的。

职业运动员的恐怖,你一无所知

于是邓亚萍拿出了一个比手掌还小的mini拍,卷福表示还得再加难度。

最终,穿着高跟鞋的邓亚萍用锅铲吊打了卷福。

实际上,对于乒乓球运动员来说,锅铲只是低难度挑战。国乒还玩过乒乓球打水杯、乒乓球开瓶盖、拖鞋打乒乓球、直尺打乒乓球等一系列花活:

职业运动员的恐怖,你一无所知

我一点都不怀疑,即使马龙用筷子,我也不是对手。

基于以上事实,人们很容易把运动员看做是受命运眷顾的天之骄子,把竞技体育看成天赋的比拼。
美国滑雪运动员肖恩·怀特,出生时有严重的心脏问题,医生认为他有可能无法活过20岁。
然而当肖恩怀特20岁的时候,他已经是奥运冠军、世界最顶尖的单板滑雪运动员。
‍‍‍‍‍‍‍‍‍‍‍‍‍‍‍‍‍‍‍‍‍‍‍‍即使这样的天才,他人生最传奇的一页也不是关于他的天赋,而是他的精神意志。‍‍‍‍‍‍‍‍‍‍‍‍‍‍‍‍‍‍‍‍‍‍‍‍
2018年,肖恩怀特备战平昌冬奥会,在挑战高难度动作“空翻四周接空翻四周”时,落地一个不稳,头朝下磕在了U型池上,当场昏厥,脸上缝了60多针。

职业运动员的恐怖,你一无所知

1个多月之后,他就带伤火线复出,晋级冬奥会。
在冬奥会单板滑雪决赛场上,由于比分落后于日本选手,想要夺金,他必须选择挑战最高难度的动作,也就是险些夺走他生命的“空翻四周接空翻四周”。
此前,他还从来没有在比赛中完成过这一动作。
最终,怀特凭借此动作拿到冬奥会历史上的最高分97.75并成功逆转,拿下人生的第3块奥运金牌。
职业运动员的恐怖,你一无所知
作为最伟大的单板滑雪运动员,他的3块金牌背后也是累累的伤病史:2004年右膝手术,2006年右脚踝骨裂,2009年、2012年左脚踝骨折,2012年左膝盖手术,2013年双脚踝骨裂……
那些挑战人类极限的运动员,他们的真正对手是残酷的伤病、无情的岁月、以及根植于人性深处的懦弱与逃避。
人类当然会为天赋折服,为了不起的肉体赞叹,但我们更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唯如此,才能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

 

本文转载自有趣、有料、有深度的的微信公众号【世界知识局】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J-iOI1MxAYrJ_GhMeqkj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