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嗷待宰的大学生,以及他们的六个钱包

嗷嗷待宰的大学生,以及他们的六个钱包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146篇原创

1

近期,教育部官网发布了《不良“校园贷”案件线索征集》公告。

今年以来,人民日报也多次发文强调了校园贷的风险,以及校园消费金融市场需要被监管。

校园贷,又有了死灰复燃的迹象。

得承认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学生们确实是一代比一代有钱的,因为他们的父母有过足够的积累,而对孩子好,对大多数父母而言,是天经地义的本能。

更得承认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们接收到的信息,面对的诱惑,也是越来越多的。

过去我们最多是看看身边最有钱的同学怎么生活,社交媒体和各类种草平台发展起来后,学生们看到的是这个领域最光鲜的人在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玩儿什么。

这种刺激是几何级的。

而攀比和虚荣,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本能。

学生们逐渐开始有钱,种草和社交媒体炫耀开始流行,攀比和虚荣又是人类本能。

三者相加,就是消费主义开始席卷校园,而校园贷是消费主义的翅膀。

有需求,就有市场。

有市场,就有利润。

有利润,就有镰刀。

所以校园贷又卷土重来,韭菜们嗷嗷待割。

2

校园贷卷土重来其实并不是一件意外的事情,因为从收益率上看,抛开善恶不谈,大学生群体确实是最最优质和肥美的羔羊。

作为一名专业风控,我打算好好谈谈校园贷的业务逻辑以及利益构成,为什么这是一个好生意?

当然,好生意不代表是好事儿,更不代表是对的。

好生意就是好做好赚的生意,仅此而已。

饱受消费主义洗脑的当代大学生群体本身就是天然契合校园贷场景的一批人,只要消费主义不息,校园贷就永生不死。

我们先来看看,大学生借贷群体的核心用户画像是什么?

人傻,钱多,虚荣,胆小。

这4个特质,就注定了他们是最好的韭菜,不割他们简直对不起手里的镰刀。

什么是人傻?

人傻就是大多数学生本身是没见过真正的社会,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是被人为局限在了象牙塔和网络世界里。

这代表着,他们很多时候对于事物的认知是很容易被人带偏的。

同时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很难有坚定的意志。

意志不够坚定,对于事物的认知也没有恒定,对社会的险恶也理解不够,这代表什么?

代表着他们很难算清楚校园贷的真实利率。

代表着他们很难一眼看破各种校园贷中存在的坑。

代表着他们对于自己的还贷能力评估以及所谓的【兼职赚钱】的认知是不清晰的。

代表着他们很容易头脑发热一时冲动就上钩。

各路黑产公认的是,大学生是最好骗的。

这反映在贷款产品上,就是用户心智不成熟,适合诱导。

什么是钱多?

不是说大学生的生活费比过去的大学生涨了就是有钱了,实际上学生生活费那几个钢镚完全是不够还校园贷的。

更不是说什么无聊的兼职工作,绝大多数学生去做兼职是没法长期坚持的。

那为什么还是说钱多?

这里说的不是学生的钱,而是学生背后的钱包们。

当一个学生还不上钱的时候,最后买单的往往是他们的家庭。

学生贷的金额对于学生本人而言确实是无力支付的,但是对于拥有6个钱包(父母,外公外婆,祖父祖母)的家庭而言,大概率还是能承受的。

所有学生贷业务设计的终极逻辑,都是让学生背后的家庭来承担。

不然如果按照贷款还款能力测算的底线,给学生放贷本身就是一件不和业务逻辑的事情。

除非羊毛出在猪身上。

而讽刺的是,很多学生大大咧咧借钱的背后,也是觉得自己家里最后不会不管自己的,这充分印证了特质1,人傻。

这种特质反映在贷款产品上,就是用户还款能力强,虽然不是用户本人还。

3

什么是虚荣?

其实就是攀比的欲望。

攀比本身是个中性词,毕竟努力奋斗,努力学习,也是源自人性中期望攀比的欲望来驱动的,攀比不是一个坏事儿。

但对于大多数心智不成熟的学生而言,攀比谁分数考的高,证书拿的多,实在是不够酷的,他们每时每刻都能接收到的最潮流的穿搭,最帅气美丽的博主,最煽动的消费主义信息。

这让他们的攀比成了单纯的物质上的买买买。

同寝室的朋友新换了一双AJ一台电竞电脑,同寝室的姐妹换了漂亮的小裙子和包包口红。

大家都看在眼里。

年轻人的是有过上美好生活的强烈冲动欲望的,但是现实往往又不能满足他们的一切诉求。

想吃好的,想穿好的,想玩好的,想用好的,想攀比,想旅行,想博得关注,想不比土豪差,啥都想,就是缺钱。

这时候,一笔简单的分期,或是一笔小钱,就能让自己想要的立刻就要。

这个诱惑是很难抗拒的,而一旦破戒,后面的债务雪球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这反应在产品逻辑上,就是用户粘性高,续贷率高,贷款意愿高。

什么是胆小?

胆小就是大学生其实是非常容易对付的群体,而且关系网相对单纯,容易收拾。

因为没见过世面,也不懂社会战斗的残酷,所以很简单就可以吓唬。

假如你不还了,我打给你家里你怕不怕?

我给你身边所有同学打电话说你借高利贷还不上你怕不怕?

我给你老师,班主任,辅导员,系主任打电话说你欠钱不还你怕不怕?

我起诉你你怕不怕?

我让你拿不到毕业证被开除你怕不怕?

我找人蹲在宿舍区等你你怕不怕?

我在你宿舍楼下大喊你的相关信息你怕不怕?

这些所有事情的大前提都是你欠了我的钱不还,告到天上我首先占了一个理。

知道怕了?知道就赶紧找家里要钱还上。

家里没钱?没事,去其他贷款弄到钱来先换上我们嘛,剩下的东墙补西墙熬到毕业工作了慢慢还嘛,不要影响毕业证和征信是不是?

你看,收拾一个学生,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这在贷款产品上,代表的就是用户的违约成本高,贷款催回率高,这是利润的保证。

人傻,钱多,虚荣,胆小。

这4个关键特质,成了学生贷业务模式的核心逻辑,除了缺德外,都很完美。

至于缺德,缺德在赚钱面前,简直是不值一提的。

4

学生贷款有多赚钱?

或者说,消费金融抑或消费分期,有多赚钱?

你以为你支付的利息便宜,其实已经多付了一倍。

只提IRR或者等额本息的话,或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难以理解。

我们来举一个傻瓜式的例子来阐述,为什么等额本息下,真实利率要接近翻倍来算。

假如你借了24000元(纯粹好算数,随便举了个数字),1年期,每月2%的手续费(记住这可不是利息哦,是手续费,是服务费!是不受24%高利贷约束的,性质不同,银行信用卡账单分期也是这个道理,不过信用卡费用卡在1.5%左右)。

接下来一年你每个月要还的钱是

24000/12+24000X2%=2000+480=2480元

一整年下来你累计要还29760元,多还了5760元,多24%。

感觉还挺正常,对吧?

但是真正的贷款利息不是这样算的。

24%在什么情况下才是成立的?一定是你这24000元给你拿去用一整年,先息后本来付款,每月只换2%的利息,本金24000年底再还;

或者年底一次性本息结清,你到年底一次性还29760元,这种情况下,才是真正的24%利息。

只有你能够用这比资金一整年的情况下,你才是为这24000元的使用权付息。

而等额本息的实际情况下,你并没有用这24000元一整年。

而依照等额本息的算法,在你第一个月结束后,你其实只欠公司2.2W,第二个月结束后,只欠2W,第三月后只欠1.8W,但是你付的利息都是按照2.4W的基数来乘以2%的,到第12个月,你只欠公司2千块,但当月利息还是2.4w总额的2%,一年下来你多还了将近1倍的利息。

再给你具体到更直观的算法

我是放贷的,你是借钱的,24000元,12个月,等额本息,月费用2%。
第0个月,你到手2.4W,欠我2.4W本金

第1个月,你还了2K+2.4W的利息2%,还欠我2.2W本金

第2个月,你还了2K+2.4W的利息2%,还欠我2W本金

第3个月,你还了2K+2.4W的利息2%,还欠我1.8W本金

第4个月,你还了2K+2.4W的利息2%,还欠我1.6W本金
.
.
.
第12个月,你还是要还2K+2.4W的利息2%,还欠我2K本金将在这个月终止还清。

发现问题了吗?

如果基数按2.4W算的话,应该是每月欠你2.4W本金,还2.4W本金的利息2%。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对你而言付出的利息才是2.4W的24%。

你的月均贷款余额是(2.4W+2.4W +2.4W +……..2.4W)/12=2.4W

但你实际上每月欠我的本金是递减的,从第二个月开始,你就欠我不到2.4W了,但是利息却没有减少,依然是按照2.4W的完整本金在计算。

这种情况下,你的真实贷款余额应该是(2.4W+2.2W+2W+1.8W+……+2K)/12=1.3W

你其实是为1.3W的贷款余额以2.4W的基数利息还了1年的贷款。

你一整年为这1.3W付出的利息是2.4WX24%=5760元

你的真实贷款成本是,5760/13000=44.3%

这和你当初认为的24%,已经差了将近一倍了。

而且吧,在实际交易中,2%的月费,已经是相对低廉的水准了,大量学生贷款都是超过这个数字的。

同样的算法,用在信用卡分期以及各种针对职场人士的现金分期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除了极少数银行的全免息或者一口价活动,凡事等额本息按月的,真实利息都是要翻倍算,信用卡账单分期也不例外,这个常识送给大家。

不用谢。

5

除了贷款本身赚钱之外,资金滚动,差价以及资金流沉淀也是各类学生贷款以及消费金融公司赚钱的核心法门。

啥是资金滚动?

资金滚动就是等额本息还款下,由于每个月都能收回一部分本金,而这部分资金立刻就可以滚动着放款放出去,继续赚下一批利息。

而下一个还款周期,则又收回了新一批的本息,可以继续滚动。

这么讲吧。

我开了一个贷款公司,准备了24个亿,分12个月放出去,手续费月2%,每个月放2个亿,对吧?

按照等额本息还款发,我第一个月放出2个亿之后,由于第二个月我还能收回第一个月放出去的部分本息,所以我第二个月放出去的钱,必然是大于2亿的。

应该是2亿+第一个月放出去的2亿本金的1/12本金+第一个月放出去2亿本金的2%手续费=2.206亿。

多出来了2060万。

同理,第三个月,能拿来放贷的钱是2亿+0.206亿(第1个月的本息的第2期还款)+2.206/12+2.206X2%(第2个月本息的第1期还款)=2.432亿。

同理,第四个月,能拿来放贷的钱是2亿+第1个月本息的第3期还款+第2个月本息的第2期还款+第3个月本息的第1期还款。

第五个月,第六个月,………第十二个月。

每个月都是暴增的。

懂了么,这个滚雪球是非常恐怖的。

银行信用卡分期也是一个道理的。

不然银行们怎么拼了命的搞这些东西?电话快要把你打炸掉,恨不得干啥都要分期?

傻孩子,赚钱呀。

啥是差价?

发现了么,很多平台的所谓分期,是不给你钱的,而是给你一个额度,让你直接按月开始还手机电脑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

这些产品,本身就是有差价的。

假如一台手机,官方指导价是6666元,分期的时候也是按照6666元来算的,但是你一定得知道,平台批量采购的价格,一定是低于这个价格的,这个属于常识。

可能这个价格是6466元,200元左右的利润是合理的。

这个200就是纯利润了,因为你是按照6666元算基数分期还款的,这个纯利润率是不薄的。

除了这种差价的纯利润之外,还有资金留沉淀。

啥是资金流沉淀?

很简单,我一家分期平台和数码供应商进行合作,肯定不是实时结算资金的。

我先提货,然后过几个月再结款都是很正常的(业内3到12个月都算正常,一般是6个月左右),但是这段时间里,我从学生手里搞来的资金又可以拿来放贷,资金流都在我这里。

最后,还有一个所谓的滞纳金收益。

啥是滞纳金收益?

就是学生逾期之后,是按天算滞纳金的,晚还一天,可能就是要多还千分之几甚至百分之几的滞纳金,这些都是纯纯的收益,单笔不是很高,但是累计起来就很恐怖。

这样一轮下来,你说到底赚钱还是不赚钱?

只要不是坏账炸天,基本都是血赚!

至于坏账炸天,朋友,别忘了学生身后的六个钱包以及跃跃欲试的同行们。

他们都是潜在接盘侠。

现在套路贷严厉打击,大家又开始来涌入学生贷了。

没人在意什么所谓的风控,新一批的大学生嗷嗷待宰,此时不宰更待何时?

6

虽然真的很赚钱,虽然从ROI角度来说真的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生意。

但是我依然要说,学生贷是罪恶的。

这个生意从一开始就是带有原罪的。

给没有还款能力的,软弱的,不懂计算利息的学生放贷,不智。

把还款的希望寄托于其父母和同行身上,不勇。

推广时千方百计诱导,催收时百般威胁,不义。

不足挂齿。

学生确实是人傻钱多虚荣胆小,但这些业务优点,在真的开始接触学生贷的那一刻,都会变成学生本人的致命缺点。

因为人傻,所以根本算不清利率,糊里糊涂就被割了韭菜。

很多消费分期都在骗学生说什么利率很低,什么做做兼职就还上,甚至还有专门打着兼职名义骗人分期的沙雕,都TM哪里来的没有进化好的野猴子。

因为钱多,所以很多学生家庭都被一起拖下水,孩子好好上个大学,怎么就欠了一屁股债,还利息这么高?还被威胁?

这些搞学生贷的不能因为自己没有父母就嫉妒别人有父母。

因为虚荣,所以一旦沾上来钱快消费爽的瘾,往往难以摆脱,钱来的太容易,花起来就没有节制。

 

给一批正处在热血奔涌欲望浪潮的年轻人灌输各种极端观念,然后收割他们,往好了说也是社会败类。

因为胆小,学生同样也是玻璃心重症群体和冲动群体,虽然不敢真的爆通讯录(扫黑除恶重点行为),但是吓唬多了,有的学生搞到最后既不敢告诉别人,也想不到方法,心一横,一冲动,就走了极端。

从学生身上赚来的贷款钱,本身就是带血的钱。

赚这种钱,是要遭报应的。

对,现在严打学生贷,大多数都是不敢明着去搞什么专门的学生贷了,都开始打着消费金融以及各种授信的方式来做,但是没有一家是真的明着拒绝学生的。

甚至我就知道几家巨头的策略包里对于学生是非常纵容的。

背后的资金方也心知肚明。

还有机构直接对外说难以分辨在校学生,这些东西骗骗外行也就算了,业内人谁不知道就是接一个学信网核验接口的事情,装什么装。

无非就是贵嘛,更便宜的方法也有。

低于25周岁的,统统要求提供学信网截屏,需要确保是非在校生(没上大学提前打工的或者已毕业的),这东西有什么难的。

说穿了,还不就是想赚这个钱,不想砍这个业务嘛。

做生意就做生意,不要脸就不要脸,出来装大尾巴狼就没意思了。

很多所谓金融精英,和野狗有啥区别,野狗还不装呢。

7

很多金融公司那里,搞学生贷已经是默认的行为,很多时候不需要真的去做什么,只要什么都不做就好了。

毕竟砍掉学生群体实在太痛。

而更多的公司,为了能够推进业务,又找到了地推,哦不,学生兼职。

很多学生兼职在搞消费分期推广,往往就是一个注册多少钱,一个下款多少钱这样子,很多学生为了多赚点钱,把自己的同学拉下了水。

他们只会说帮兄弟姐妹完成一个兼职指标,不会说这东西有可能会上征信,有可能后面会让你出问题。

大家处于帮朋友一把的信任,就注册了,身份资料就交了,就下款了。

金钱面前,人很容易不是人的,尤其是那些真没怎么见过钱的学生。

甚至还有拿着同学身份骗贷的所谓学生干部社团干部,这年头不当人的人太多了。

很多人真的是只有在毕业多年到了买房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征信黑了,那时候哭都哭不出来。

虽然这确实是一种社会教育,但不该是这种形式。

更过分一点的,知道现在直接进校园非常容易被干掉,那就有巧妙的绕道。

直接跟各个医美机构,各个所谓的培训机构(考研,英语,职业教育,各种乱七八糟的技能)合作,这些机构进校园宣传,然后让学生直接把学费分期,捞钱办事儿两不误。

各种机构疯了一样的宣传分期教育,包分配之类的,结果最后还不是靠贷款赚钱,极为可笑。

还有更极端点的,打着招主播的名号大量招聘女学生,然后慢慢诱导她们去整容,不仅赚贷款提成,还能赚医美返点,美滋滋。

至于那些还不上钱的学生会怎么样,没人会在乎的。

裸条?下海?出台?被控制?

她们的人生,早与幸运无关。

这年头大家都只在乎自己,不是么。

只要能赚钱,就够了,没人管这钱是否带血,不是么。

我觉得不是,我觉得这些东西是不对的,只可惜真的在意的人,很少。

很多学生自己就是想买买买,不借给他们还不高兴。

很多放贷的就是想赚到学生以及他们家长的最后一颗铜板,不让他们放款他们就花样百出。

最后大家各取所需,特别高兴,做个人破产前的最后狂欢。

高举酒杯,欢呼消费万岁,欢呼青春就是想要就要,欢呼买买买才是人间正义。

大家都满意就好了,不是吗?

我觉得不该是这样的。

年纪轻轻就被债务拖累,甚至拖累家庭,人生的道路还没开始就已是一片泥泞。

不该是这样的。

然而,然而。

咳血的独角兽5——挥向投资人的镰刀

咳血的独角兽5——挥向投资人的镰刀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150篇原创

0

好久没有更新独角兽系列了,这次是独角兽系列第五篇。

之前的4篇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已经看不到了,也成功得罪了一大票人。

不过没关系,这个系列还是会写下去的,毕竟互联网公司的各种有趣的破事儿,永远不会少。

说到互联网创业,大家没日没夜在可劲儿的努力,到底是为了什么?

除了极少数人是真的为了所谓梦想或者改变世界,绝大多数人都是在为了金钱而努力。

创业是为了能够获得超额的金钱回报,起码要比上班强。

各路公司上市财务自由的传奇,刺激着每一个创业者。

为钱创业,当然没有什么不对,这是天经地义的,商业公司不讲究利益才是真正的犯罪。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部分“聪明”的创业者,发现了一个问题。

既然创业的本质目的是为了钱,那是不是只要赚到钱,就达成了目的呢?

如果从用户手里赚钱不容易,那么从投资人和资本手里捞钱,不也是一样的么?

赚钱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赚谁的钱,其实并不重要,不是么。

当一部分创业者开始这样思考的时候,有趣的事情就发生了。

于是镰刀开始挥向投资人。

1

首先我们要澄清,投资人不是天使,更不是慈善家,投资人的目的也是要赚钱的。

不赚钱大家浪费时间精力干什么?忙着人工降雨么?

资本的钱通过专业的投资人之手投给公司,其目的是用于公司运营和增长,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与业务规模,然后可以在下一轮估值中让公司股权变得更加值钱,实现让自己获益的目的。

至于变现方式是通过下一轮融资,二级市场(变现),被收购,合并,还是创业者回购,这个其实不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公司获得了发展的钱,投资人的股权实现了增值和变现,大家都好。

当然,投资人本身也要对自己投出的钱负责,那是他们从上游资本融来的钱。

所以投资人的股权条款和打款方式会很苛刻,往往还连带有与创业者个人绑定的一些担保措施,有的还有业绩对赌协议。

当然,这些都是为了保护自己以及母基金(投资人上游)的利益,无可厚非。

如果创业公司一路发展顺利,大家都开心。

但如果一路顺风,那往往不是创业,那叫捞钱,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不能挺过头3年,这个成功率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每一个光鲜的创业者背后,起码有几万甚至几十万完犊子了的创业者。

公司一路发展顺利,才是真正的小概率事件。

就连投资人也一样,绝大多数投资人募集的第一期资金,就是他们的最后一期资金。

回到创业者角度,一旦公司不顺利,眼瞅着靠股权变现无望,业绩对赌难以完成,但成本不低。

公司运转的每一天都是烧钱,大多数互联网项目根本都不赚钱,别说财务自由了,眼瞅着抽烟都不敢抽贵一点的了。

所以有的创业者,就开始动心思了。

毕竟公司这种组织架构,稍微动点小心思,创始人从中搞点钱,吃投资人的蛋糕,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尤其是大量投资人本身也不怎么专业,都是一群高学历刚毕业的小朋友,讲讲理论还行,真到了实战上,对于社会险恶往往一无所知。

我见过大量公司破产清算,但是创始人越来越富的情况。

这篇文章,就写一点他们的故事。

2

资本打钱,往往都是打到公司对公账户的,直接把这些钱往私人账户里转的话,是风险非常高的。

直接这么做的憨憨,往往快速实现了财务自由。

毕竟监狱里是不需要花钱的,管吃管住。

不管怎样骗投资人的钱,最终一定要把钱【洗】干净,要多走好几道账才可以,最好这几道关联方还要互相之间没有强相关。

不然到最后一定会倒霉。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要贪资本的钱,要怎么骗,才能成功率最高?并且风险最低?而且洗的最干净?

答案一定是,要把骗钱这种行为本身,掩盖在真实的业务逻辑中,只要掌控其中的几个关键节点就好了。

业务是正当的,逻辑是流畅的,资金流是隐蔽的,这样做才好。

核心指导思想就是把钱用合情合理合法的方式花掉,然后用隐蔽的手段把花出去的钱收回到某几个人手中。

例如办公耗材采购,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开公司必然是有办公采购耗材采购需求的,打印纸张,签字笔,定制各种KT板,海报,传单,横幅等等等等,那么从哪里买这些东西,就很重要。

要知道办公耗材的成本是非常低的,打印店的毛利率往往很惊人,这些毛利率里,就藏了很多的猫腻。

很多公司都有指定合作的耗材公司or打印公司,往往这些公司的利润里面,会有公司领导的一部分。

或者领导的某个远方亲戚直接就入股了这个公司、

过去有些公司做的比较过分,例如已经某被巨头收购的,布局全国的某上海O2O公司(更细分一点你们就知道是哪家了),曾经一切耗材(包括城市运营的地推)指定在某供应商采购,外面市价1块钱的东西,那家供应商要2块甚至3块,持续了整整3年,虽然这家公司从头到尾都没赚钱,但是不妨碍老板赚了大钱。

而且最后收购的时候还还敲了收购方一大笔竹杠,真心厉害。

现在小部分投资人也聪明了(大部分都不怎么聪明),你非得用特别贵的商家,也会来查你或者要求给解释的。

现在的做法一般都是价格本身正常,但是批量采购没有明显的单价降低,吃这部分价格。

然后在采购量上做手脚,原本只需要1000份物料,但是采购了3000份,多出的采购量,激进点的直接是空气,要钱;保守点的是确实做了3000份,但是只有1000份是正常版,剩下的2000是原材料缩水版。

各种涉及地推的公司中,物料贪腐是重灾区。

而且这种物料贪腐投资人是查不了的,投资人这么忙不可能天天盯着你地推发了多少传单,用了多少海报的。

往往就连地推人员本身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物料。

除了地推物料之外,原材料采购也是一个重灾区。

最近被爆出资金链断裂,疯狂裁员的某连锁生鲜电商,其实就是因为管理层疯狂吃采购吃的太多了,窟窿太大补不上。

整个采购体系都是自家人,从农产品原材料,到门店装修物料,到地推物料,到办公耗材,到顾问费,每个环节都有大量的吸血鬼存在,连旗下门店的流动资金都不放过,导致虽然天量融资,但依然难以继续。

采购,永远是最肥的,这是一个真理。

3

既然物料采购是可以贪腐的,那么人的采购,为什么就不能呢?

招聘本身,就是一个很容易出现贪腐空间的领域。

公司运转总要招人吧?互联网公司总归是要用猎头吧?猎头总是要收费吧?

只要有收费,只要成本不透明,就有操作的空间。

一般来说,每通过猎头招聘成功一个人,都要给猎头公司一笔猎头费用,一般是年薪的15%到30%之间,看具体条件谈判。

由于互联网人的薪酬普遍较高,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

那么猎头费用要如何吃掉呢?

第一步,要和猎头公司的老板达成一致,这个费用到底是怎么算,一般合作协议都是正常的,只不过私下会有返点。

例如合作协议上是年薪的25%,私下协商数字是15%,那候选人年薪的10%,就可以流入私人的腰包。

当和猎头公司达成一致之后,就要在候选人这里动手脚了。

如何动手脚?其实很简单。

首先就是正常社招or内推合格的候选人,走合作猎头的方式入职,就是把一个没有猎头费用的人,挂到猎头那边吃费用。

其次就是把其他猎头推荐过来的人,挂到一个有回扣的猎头公司名下,具体操作就是从A猎头看到这人的简历之后,把信息透露给B猎头(有合作回扣),让B猎头依据简历信息找到这个人,然后走B猎头的渠道,给A猎头说已经被别人抢先推荐了,或者命中内推去重了。

某国内前5的大厂,就很喜欢做这件事情,猎头们很讨厌他们,总是白嫖。

再然后,就是调整候选人的年薪,在不违反常理的情况下(1W变3W就很沙雕),把候选人的年薪做高,这样总体的回扣数字也会增加。

而且这么做还可以理直气壮的告诉别人,买人就是要大方,给够钱才能好好工作。

刚出问题的那家生鲜电商,开给员工的工资就很夸张,猎头回扣,也很夸张。

有时候互联网从业者的高工资中,有多少是投资人的泡沫,多少是猎头和公司的心照不宣,这个比例其实非常心照不宣。

4

讲完实物和人的采购,我们再来讲讲别的,和业务有关。

如何通过正常的业务行为,来黑掉投资人的钱?这才是真正的洗钱大头。

首先必然绕不开的,就是广告投放。

广告投放属于典型的高金额,弹性成本,效果成迷,但刚需的项目。

广告投放中,又以电梯,写字楼和公交站牌这种广告为首。

这类广告根本无法量化效果,广告公司成本极低,但是又死贵,所以是吃回扣的重灾区。

一笔百万级的广告投放,能返利返到30%以上,如果是长期客户投大金额,返利返到50%以上也不是什么问题,毕竟没有什么成本。

每一家广告公司,都有专门的预算来应对甲方的吃拿卡要,这算是业内常识了,更厉害一点的,要数视频制作公司和策划公司。

因为广告投放本身多少还是有一个模糊的市场价的,而策划和视频制作的费用,则是一个完全无法被估价的东西,创意值多少?创意你懂吗?艺术你懂吗?艺术就是贵。

只要没法被估价,就有操作空间。

投资人这也算是为艺术买单了,支持艺术,人人有责。

除开楼宇广告这种典型的坑之外,流量广告和地推结算,也存在大量回扣行为。

一般来说,去投放APP推广,往往都是按照CPA(用户注册)和CPS(用户发生业务)来结算的,但是这里面就有很多门道了。

渠道刷注册量,是一个被默许的行为。

简单说就是用机器人和接码平台来注册APP,最终形成有效注册,如果企业提供大额优惠券,那么CPS下单也可以做。

有些有经验投资人做风险排查的时候,有一个简单的否决条件,就是如果一家公司的注册节点没有接盾(注册反欺诈产品),那么这家公司直接就不看了,因为谁也不知道所谓的注册用户里面,有多少是机器人。

更有经验一些的,直接看用户的手机型号分布以及注册来源,有几个特定型号和来源直接可以干掉。

当然科技是在发展的,现在纯机器已经很low了,只能骗一些不太懂的沙雕投资人。

有点追求的,现在基本都是通过积分墙来操作,纯人工操作,刷单众包,做兼职,发挥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大家一起开心一起分钱。

而作为一家创业公司,不仅仅是为了回扣,更为了数据好看(活跃用户)能骗投资人投钱,纷纷加入这个浑水,大家发财,大家发财。

这才是真正的水军,可以用于洗投资人钱的那种水。

即使不是创业公司,很多中型乃至大型公司,也有很多每天都在靠着水军活跃续命的,前段时间公安打击了一大批这种公司,导致很多公司的应用商店排名爆降,活跃用户也爆降,场面非常魔幻。

5

说完广告预算,我们再来说说营销预算。

这个营销预算,特指花在营销活动中的非广告成本。

简单来说,就是搞拉新或者营销活动时新送出去的各种优惠券,实物,可提现虚拟货币等等等等。

这部分预算,是当前比较流行的洗钱路径,尤其是这两年裂变营销很火,这类支出大增。

每一个瞎搞的裂变营销的公司背后,都是投资人的眼泪。

先说实物,注册送XX,或者注册即可1元购买XX,或者消费满多少送XXX。

这类实物的价格和数量,本身就是有操作空间的。

价格就是原本批量采购3块钱的东西报5块钱。

数量就是原本应该送出去500个,但是通过调整数据凑单,硬生生可以送出去大几千,多送出去的东西,就是利润。

不是非常懂业务和数据的投资人,根本看不出来。

除了直接送的实物外,还有一些特惠商品。

创业公司只要和供应商串通,直接可以通过假发货来完成利益交换。

什么叫假发货?

举个例子,一家公司搞了个促销活动,用户可以以低于市价300元的方式购买一个比较紧俏的商品,但是公司和供应商搞了一个串通,使用大量虚假用户来下单,然后把这批用户也发货,但是发空包或者假物流,货物最终没有出供应商仓库,左手倒右手,这个营销费用可以大家来分账了。

很多公司的低价iphone,低价奶粉,低价牛奶,就存在了大量假发货的行为,不是说他们都是假发货,是真假掺在一起,比例全看良心。

注意,不是发假货,是假发货。

哦对了,近期破产的某家社交电商,搞假发货和虚假营销,搞的特别猛,搞到后面投资人都看不下去了,直接下一波资金不打了,只能烧供应商的钱,闹得最后特别难看。

假发货已经是电商和生鲜领域的一大顽疾,在套投资人钱这个角度,他们是非常成功的。

不说实物类的,我们说说虚拟物品类。

这部分包含优惠券,可提现虚拟货币,乃至各种话费奖品等等。

按照道理,这些东西都是要发出去的,那么发给谁,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所以需要一批官方假号来接收这些礼物,优惠券和奖项。

然后再有人利用这些奖项来进行变现。

最妙的是,羊毛党可以在这里被拿来背锅。

如果投资人发现不太对劲,可以说是羊毛党干的,然后和投资人一起痛骂羊毛党。

贼喊捉贼,才是最骚的。

更骚的是,假发货+假补贴。

之前给某家知名公司做投资尽调的时候,直接发现代金券由定向的运营账户发到了一大批固定的用户手里,用户购买的全都是补贴商品和硬通货,然后供货商直接假发货,形成了一个完美闭环,一鱼多吃。

投资人看到之后都懵逼了,感慨这种天才没有去币圈简直是韭菜界的一大损失。

然后非常热情的把这个case推荐给了他一直看不顺眼的另一个投资人,希望他们投了以后炸掉,太真实了。

一场声势浩大的营销活动里,到底有多少是真的给到了真实的用户,多少给到了羊毛党,多少被自己人拿掉了呢?

这属于当代互联网创投圈的一大迷思。

而且永远没有答案。

6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风控特别重要,公司营销如果没有风控兜底的话,连大裤衩都保不住,一定要先有风控后有营销?

其实也不是。

就连风控里面,也有一堆一堆的歪门邪道。

数据采购,就是一个典型的存在猫腻的领域。

一家公司做营销活动,如果公司本身不打算搞鬼的话,肯定是离不开外部采购风险数据的,起码黑名单用户和机刷用户得拦下来吧。

哪怕不是营销活动,身份核验数据,银行卡三要素四要素验证,人脸识别,这些业务数据也总得要的,不然都没法保证钱给了谁。

至于设备指纹,风控SDK,APP加固,云采购之类的,更是多如牛毛

只要采购数据,这里面就存在了回扣问题。

数据采购的回扣是这些年很多创业者闷声发大财的小金库。

首先就是数据价格。

数据价格是一个很玄学的东西,因为数据出售方本身就是看菜下碟的,没有一个恒定的数据价格标准。

数据虽然卖的像白菜,但本身不如白菜价格透明。

并且数据的业务价值也是可以被人为操作的,业务增长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归结为APP改版,可以归结为模式优化,当然也可以归结为使用了有效的数据,至于怎么有效,那就是玄幻小说了。

这一切就代表了,采购什么数据,用什么价格来采购,就可以操作了。

尤其是,绝大多数投资人都不懂这里面的猫腻,不割简直对不起他们。

例如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就是非常典型的智商价格歧视市场。

人脸识别主要分为2种,一种是网纹比对,用照片来对比公安的高清网纹照,这种相对贵一点,因为高清网纹是收费的。

还有一种是无源1:1,就是用2张照片来互相对比相似度,这种很便宜。

一般公司使用都是用户第一次发生业务的时候,调数据眼比对,确认用户信息与官方一致,然后存下第一次的照片。

在第二次的时候就用第一次的照片作为参照物来比对。

一般第二次的价格远低于第一次,低1个数量级的水平。

这里面其实就是牵涉了一个有趣的割韭菜方式。

就是同一个用户,第一次调用的时候算作首调用,第二次调用的时候,是可以用无源1:1的。

而在计算成本的时候,全都按照首调来计费,不管调用多少次,都按照首次调用计费,和供应商结算也是,供应商那边计费不是这么计费的,会把差价的一定比例,进行返还。

所以你看,为什么很多APP拼了命的在人脸核验,动不动就人脸核验一下,真的是业务需要么?有的是业务需要,有的其实不那么需要。

但是老板需要。

另外吧,除了混淆首调和次调,人脸的通过率也可以操作。

人脸识别并不是通过率越高越好(我拿一条狗都能过,只能说明做的差),所以评价标准其实是存在一定随机性的,这里面的可操作空间更大。

设置几个不同的调用策略,完全可以让成本有几倍的波动,有波动,就有差价,就有钱拿。

不说人脸,就说其他的数据采购,很多数据公司自己是有缓存数据的,甲方购买数据的时候,买缓存数据,算成本的时候,按照指导价付费,大家一起用阴阳合同割韭菜。

这几年互联网发展下来,最肥又最安全的,就是从数据采购里面下手,因为调用量大,业务刚需,投资人搞不清楚里面的技术差别,甚至即使被抓到都可以甩锅自己不太懂数据行业一心为了业务,所以特别受欢迎。

绝大多数大数据公司(包括最近被抓的那几家公司),也专门设置了这部分的预算,专门用于满足用户的DIY需求。

他们也需要规模和用户量,从投资人那里割韭菜。

成功的投资者,果然具有共性。

数据采购这个领域,这里面有良心的和吃回扣的,成本可以相差好几倍,而且很难被石锤,毕竟很多数据确实是业务需要的。

这杆秤,真的只在自己心里。

7

写到这里,这篇文章快要结束了,沙雕套路还远远没有写完,但一个数据采购和渠道投放猫腻,就能写好几篇。

如果你看到这里,你觉得投资人真惨,投资人都是冤大头,那可能说明你没看懂这篇文章。

实际上,很多投资人对此是心知肚明的,有默许的,有参与的,还有专门指导创业者怎么操作的,甚至还有专门帮他们提供渠道的,例如介绍广告公司和供应商。

毕竟投资经理们的核心诉求是什么?也是赚钱。

他们可以靠拿着母基金的钱正正经经投钱等升值套现后分奖金。

他们可以和创业者串通数据造假骗下一波接盘侠。

他们自然也可以和创业者联合起来,割母基金的钱,反正割个几笔下来,跳槽就好了。

投资经理和创业者的利益,从各种角度,于公于私,都是一起的。

大家都是为了钱,都是亲兄弟。

另外为什么很多公司明明已经死了,都不走破产清算?

因为不敢。

因为破产清算要把公司的每一个细节都搞明白。

真的开始清算的话,把每一笔账都弄明白了,很多人是真的可以进监狱的。

虽然这也是财务自由,但大家都不想要。

到了这时候,大家都很清醒。

清醒到魔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