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跟北上广深“抢人”

别跟北上广深“抢人”

吃相很重要,赐相更重要。

形形色色的城市“抢人”大战还在持续,上海留住了李佳琦,无疑能起到“千金买马”的作用,从此天下人才对于上海少了一份忧虑,多了一份期待。

别跟北上广深“抢人”

至于竞争力偏弱的城市,与其重金“求购”高端人才,不如善待中低层人才,跟人才共同成长!

 

 01 

吃饭是人生第一大事。

除了天生贵胄,普通人一辈子都在为了吃而奋斗。

饿了想吃,饱了想喝,醉了想睡……

欲望无止境,而分配到普通人的资源有限。

别跟北上广深“抢人”

想要满足口腹之欲,去地里刨食就能对付过去。

想要荣华富贵,就得鱼跃龙门。

人类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把人都喂饱了,吃撑了,玩够了。

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饭吃。

饭是吃上了,想赚钱,还是得拼。

富人拼爹,穷人拼命。

组织不看你拼的啥,只看你能不能拼出价值。

有价值,就是人才,没价值,就是废柴。

废柴自生自灭,这不必说。

对于人才,是以名利相请还是以金钱招揽,区别可就大了。

人才是需要尊重的。

要尊重,就要体面。

坤哥招揽“那个谁”都得先送上钱,寒暄几句,然后才开口说声“请你帮个忙”。

别跟北上广深“抢人”

扔三两钢镚,喊一声“过来吧”,有点地位的乞丐都不屑一顾。

手掌向下是招,食指勾引是唤。

求人帮忙,礼数必须要到位。

别管人本事大小,求就是求,求就是有用,有用就是给你赚钱的。

这时候摆架子、小家子气不仅显得幼稚可笑,贻笑大方,还会惹人反感,适得其反。

伸手不打笑脸人,如果没见面就恶名昭彰,谁肯给你打工呢?

当年董卓擅行废立,夜宿龙床,虽然求贤如渴,依然被18路诸侯群起攻之,最终横死。

只苦了吕布,从两姓家奴,变成三姓家奴,成了无君无父的标本。

论招贤纳才,同时代的曹操无人能及。

别跟北上广深“抢人”

人才都是有理想的,想招人才,就得先说出自己的理想,越大越好。

曹操的理想就很伟大:匡扶汉室。

大旗一竖,管他是“匡扶汉室”还是“替天行道”,总之名正言顺,师出有名。

 

 02 

理想不仅要伟大,还要能引发共鸣。

共鸣就是说出来高端大气上档次,做起来名利双收。

小孩子才希望“没有蛀牙”,成年人只信“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检验理想的标准就是变现能力。

别跟北上广深“抢人”

能变现的理想才是好理想,而且是越快越好,越好越快。

谁不爱钱呢?

太史公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自从人类学会用贝壳当货币,钱就成了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标准。

好的,一定是值钱的。

稀有的,一定是昂贵的。

想要招聘到英雄才子,必须要给高位厚禄。

别跟北上广深“抢人”

郭隗进言千金买骨而后得千里马,燕昭王拜郭隗为师,许以厚禄,筑黄金台而后得贤才。

曹操起兵时就曾耗尽六个钱包,散尽家财,招募了四五千兵马。

招降关羽时更是不惜血本,撤兵三十里,约法三章,连赤兔马都送上了。

虽然董卓也曾把赤兔马送给吕布,但那肉疼的样子,跟丢了肾一样,完全不能跟曹操比。

更不要说曹操是先招降后送马,心态完全不一样。

别跟北上广深“抢人”

曹操用人一向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唯才是举、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还能不计前嫌、用人不疑。

这样的诸侯哪怕有些缺点,在当时也算得上少有的明主了。

加上曹操行刺董卓的义举和匡扶汉室的理想,天下诸侯黯然失色。

这样的人登高一呼,再感慨几句“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天下英才有几人能拒绝呢?

当然了,曹操占据中原,努力恢复民生,财力雄厚也是很关键的。

 

 03 

虽然都是为了钱,卖身跟卖货终究是不一样的。

卖货是一锤子买卖,落子无悔,卖身注重长远,渴望扶摇直上九万里。

若非如此,哪怕是再有理想、有礼貌、有名利,也做不到八方来投。

别跟北上广深“抢人”

跟曹操同一时期的几十个诸侯、军阀,谁不求贤如渴?

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孙策酣战太史慈而收服,都不是易与之辈。

唯有曹操占据中原,人才济济,又有天子大义,外加南征北战,建功赫赫,跟着曹操,前途明显要强过其他诸侯。

子曾经曰过: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英雄才子出道是不甘寂寞,也不甘人后。

只有上一条大船、快船,才能“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别跟北上广深“抢人”

这就造成了马太效应。

强者越战越强,弱者越混越弱。

只要人才和地盘在,哪怕失败也能快速崛起。

曹操经历几次大败,失去了典韦、曹昂、戏志才、郭嘉,依然越战越强。

刘备没了关羽、张飞就不行了,吴国方面损失了孙坚、孙策、周瑜之后也难以进取。

放到今天也差不多。

近年来各大城市频繁出台“抢人”政策,无论是诺奖得主还是本科生,来者不拒。

为了招揽人才,项目、资金、政策样样齐全,诚意满满。

 

 04 

“抢人”大战热闹了几年,今年更加热闹了。

以前给100万不多见,现在给500万不少见。

不变的是,以前是30多城“抢人”,现在还是30多城“抢人”。

抢来抢去还是这些城、这些人。

似乎城没抢到人,人也没抢到钱。

别跟北上广深“抢人”

道理很简单,能给得起高价的,都是大城市。

大城市不缺钱也不缺人,给不给钱都有人挤破头进去。

小城市缺钱又缺人,谁傻乎乎赶着去坐冷板凳呢?

城市的“抢人”政策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人才又何尝不是把城市分成三六九等呢?

论实力,谁比得上北上广深?

别的城市能给的,这四大城市都能给,而且给得更多,更痛快。

别的城市有的,这四大城市都有,而且更完善,更多元。

别跟北上广深“抢人”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机遇和压力是成正比的。

能匹配得上“抢人”政策的人才,本身就有足够的能力获取远超政策内的利益。

“抢人”政策不如说是留人政策。

每个城市都有对应的人才,能把这些人才留住就不错了。

拿出几个鸡腿晃一晃,装模作样喊一句:“来吃!”

祖安人民有话说。

别跟北上广深“抢人”

三瓜两枣请不动大佛,粗茶淡饭也能让人温饱。

城市“抢人”之后,大佛还是大佛,还是在大庙里呆着。

只是苦了凡夫俗子,平白无故流干了口水。

别跟北上广深“抢人”

在朋友圈狠狠说一句“今天的我,你爱理不理,明天的我,你高攀不起”。

 

 05 

倘若曹操在世,有没有办法呢?

现在的人鸡汤都喝吐了,喊多少遍“崛起”、“振兴”都不管用了。

别跟北上广深“抢人”

如今一个城市的人口、财力远超三国之一,部分城市甚至超越三国合体,以国战的战略高度应对城市“抢人”大战并不为过。

城市的吸引力跟城市的财力、前景是相对应的,想“抢人”不能只盯着高端人才。

“抢”能抢到的人才,留肯留住的人才才是最关键的。

曹操曾因自私残暴失去陈宫,因虚伪狡诈导致徐庶一言不发,因言而无信迫使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教训深刻。

倘如曹操在世,恐怕也得好好思考人才是什么?人才要什么?

是城市的建设者,还是房地产的接盘侠?

是财富的挖掘机,还是文化传承的根基?

是拿钱“抢人”,还是用家留人?

别跟北上广深“抢人”

谁知道曹操电话,请帮斯基问问。

 

来源:老司机野驶(ID:lsjyeshi)作者:韭菜斯基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4pm5HwD3xbxpwmaOdWiEug

中国城市赚钱能力大排行!哪些地方最失意?最好赚钱的是哪里?

中国城市赚钱能力大排行!哪些地方最失意?最好赚钱的是哪里?想报复性增收,不要错过……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ID:caimao_shuangquan)

 

01

眼见疫情好转,下一步的目标很明确——保经济。

 

一季度啥情况大家心里有数,接下来怎么干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意与生活,报复性消费、报复性存钱都是假的,报复性挣钱才是真的。

 

不过赚钱这事还真有点难,赚小钱靠能力,赚大钱靠运气,不过,有一些赚钱的真理还是要了解的。

 

金融大鳄索罗斯说,离钱越近挣钱越多,你可以看看银行、券商行业的平均收入就明白所言非虚;经济学家张五常则说,中国的崛起依赖于各个地方的激烈竞争。

 

这些话说白了就是两个意思,想赚钱,无非是选对行业+选对城市。

 

今天我们来重点说说城市,这几年,各地发展苦乐不均,马太效应显著,差距明显拉大了。前些天,中国主要大城市的去年的GDP数据出炉了,有人质疑说,这个准吗?问题是,你有更精确的吗?如果没有,就别在这个问题上硬杠了,我们要看的是财富流转的大潮流,观其大意最重要。

 

如果看看这个排名,还是挺有门道的,这是排名前30的城市:

 

中国城市赚钱能力大排行!哪些地方最失意?最好赚钱的是哪里?想报复性增收,不要错过……

 

 

02

2019年全国GDP总量为99万亿,排名前30强的城市占了43%,比例非常高,这意味着财富集中度增加了,而排名变化也展现了不同地方的竞争现状。

 

一般来说,排位波动个两三名还是比较正常的,但2019年,天津的掉落速度有点快。

 

2018年之前,天津基本排在第6的位置上,2019年,滑落到第10,而且只领先排在第11位的南京一点点,明年能否进前十都是个问题。考虑到天津的工业基础、直辖市的地位,这个失速有点大了。

 

天津一直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城市,“南有上海滩,北有天津卫”,很多天津老人家现在还这么念叨。

 

这不是没理由的,它和上海有很多相似之处,靠海有港口,洋行众多、工业发达,到处都是洋房,夜晚霓虹灯照亮全城。

 

中国城市赚钱能力大排行!哪些地方最失意?最好赚钱的是哪里?想报复性增收,不要错过……

 

建国后天津也是北方重城,工业发展的大基地。

 

1957年,国家决定发展电视广播事业,把研制电视接收机的任务交给天津无线电厂。第二年3月,中国第一台国产电视机——“北京牌”电视机就出厂了;

 

1991年修建的天津广播电视塔,是当时亚洲最高的塔,简称“天塔”,到现在仍是亚洲第四高;

 

天津曾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重镇,1988年,夏利汽车上市,是最早进入家庭的主力车型之一,市场占有率极高。年龄大点的人估计都还记得“黄面的”,老百姓打出租基本是从这种车开始的,90年代很多城市满街跑的都是这种小面包车,也是天津制造的。

 

中国城市赚钱能力大排行!哪些地方最失意?最好赚钱的是哪里?想报复性增收,不要错过……

 

即使到了21世纪,天津的总体量也一直都在全国名列前茅,但从2017年开始,增速大降,2016年有9%,2017年骤降至3.6%,2018年增速只有1.1%。

 

到2019年,神奇的事情又发生了。上半年GDP破万亿,按说全年应该2万亿上下,结果年底突然被砍掉几千亿,最终报上来的数据只有1.41万亿,负增长了。

 

03

为什么天津的数据突然掉下去这么多?因为之前注水了。

 

2018年GDP统一核算之后,很多省份出现规模和排名大幅变化的情况,具体来说,南方省份 GDP 多核增,而北方省份 GDP 多核减。

 

云南、安徽、上海核增幅度都超过了10%,而北方的天津、吉林、黑龙江都核减了超过20%。

 

天津的水分,滨海新区占比很大,当地人戏称,“滨海新区变宾每新区。”

 

其实,天津的问题远不止挤水分。

 

就说滨海新区,2006年开始建设,当时的定位是“未来要与美国曼哈顿、巴黎拉德芳斯相媲美的中央CBD”,期望以高端制造业和金融服务、航运物流、研发转化等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吸引相关企业落户集聚,推进经济发展。

 

然而事与愿违,滨海新区与老城区间隔50公里,联动很难。他们希望的金融机构和其他高端服务业,很难落户,虽然硬件建设的很棒,但人气不行,大发展太难了。

 

后来,官方也承认中心商务区的目标实现度较低。没过两年,注水的泡沫就被戳破了。

 

新区带不动,天津的产业结构也很难调整。

 

之前天津走的是工业发展的道路,凭借靠海的优势,做贸易加工出口。但是从2017年开始,环保风暴刮起来了,粗放的中低端制造业耗能和污染都不低,被大面积叫停。

 

工业断崖式下跌,总量上不去,人均GDP数据就更不乐观了。

 

2019年,天津人均GDP是90306元,排在全国主要城市的46位,跟太原差不多。

 

04

重工业非长久之计,这个经验,东北老早就告诉全国了。

 

徐州、温州都是新挤入30强榜单的,他们挤出去的是谁呢?长春和哈尔滨。

 

东北的另一个省会城市沈阳,2016年排名19,2017年被直接挤出30强。

 

现在,东三省唯一还留在前30名名单里的是大连,但连续两年名次下滑,从22滑到28,明年还能不能留在榜单上是个未知数。

 

东北是中国的重工业老基地,东北近代的第一次大发展得益于著名的人口大迁徙——闯关东,人数增加了3000万。

 

日占时期强制推行了“产业开发”政策,客观上发展了东北的工业。在1945年日本投降前,东北存量工作母机达1312台,拥有127万产业工人,这是一大笔财富,建国后,东北直接成了全国的重工业中心,铁路和电网密布,一个工厂就是一个城市,炼钢、造汽车、造船、造飞机,都是从东北开始的。

 

到五十年代末,大庆发现了石油,源源不断为工业化进程输血,一输就是五十年。

 

90年代,沿海地区改革开放大发展,但被称为“共和国长子”的大东北困难重重,国企效益不行,工人大批下岗,很多家庭几代人在一个厂,全部没了收入,家计无着,东北从那时开始走了下坡路。

 

 

此前,辽宁常年位列各省GDP排名的前三名,1995年跌出了前五,2016年更是跑到十名开外,一直没能翻身。

 

这几年东北振兴的政策一直不断,但效果差强人意,民间又有“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训诫,外部资金流入困难,人口在不断外迁,“东北三亚市”越来越名副其实。

 

如果看人均GDP就更惨淡:

 

大连人均100024元,排位最高,第37位;

 

沈阳人均77749元,排在58位;

 

长春人均76905元,排在62位;

 

哈尔滨人均48346元,排在85位,仅比存在感极低,没多少人能正确指出位置的河北沧州高一点点。

 

这种颓势短期还看不到改变的迹象。

 

05

从前的经济大省山东,也同样有危机感。

 

30强城市中,山东上榜了三个——青岛、济南和烟台,这三个城市的GDP加起来超过了2.8万亿,而山东全省才7.1万亿。

 

跟天津一样,山东也经历了挤水分的过程,2018年的GDP从76470修订为66649亿元,被足足“挤掉”了9821亿元。

 

这个力度不小,面对质疑,山东做过一些解释:

 

中国城市赚钱能力大排行!哪些地方最失意?最好赚钱的是哪里?想报复性增收,不要错过……

 

但事实上,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山东都在“绷面子”。

 

山东主业以轻工、化工、机械、纺织为主,冶金多为资源型产业,能源原材料产业占40%以上。互联网企业百强山东省只有2家,排名都在60名以后。服务业仍以传统的交通、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发展较慢。

 

这样的格局,不管是面对环保的重压,还是面对宏观产业结构大调整,受到的冲击都是极大的。

 

光是淄博市临淄区,就经历了四轮环保安全整治,区内化工企业从2000多家降到了211家,光一个区就砍成这样,可以想象,在环保风暴下,化工为主的山东付出了多大代价。

 

企业大面积关停,而企业之间互保严重,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前几年都在攀升。

 

山东想要腾笼换鸟,现在笼子是空了,鸟还没住进来,结果经济总体量还能排前,但是山东人均GDP增速,跟自己的几个竞争对手比起来,明显是在不断放慢脚步的:

 

中国城市赚钱能力大排行!哪些地方最失意?最好赚钱的是哪里?想报复性增收,不要错过……

 

其实,这张图也告诉我们——

 

人生赢家都在南方沿海地区,珠三角和长三角才是赚钱效应最好的地方。

 

06

30强城市里,广东有4个,第4名东莞的GDP 增速全省最快,2019年已经达到9482.5亿元,是个“准万亿”城市。

 

珠三角的支柱行业主要是制造业:

 

一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二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在高端制造的基础上,现代服务业和外贸非常发达。

 

不过,这还不是中国经济的最强引擎,评估几大城市群的发展潜力,长三角在各方面都当仁不让的排在老大的位置上。

 

长三角江浙沪皖,这就是耳熟能详的包邮区,在30强城市当中占了11席。

 

包邮区的商业氛围非常浓厚,我们可以看看刚刚挤进前30强的温州。

 

几年前央视热播的《温州一家人》,讲的是温州的农民家庭创业史,从捡破烂做销售,一步步做纽扣、皮鞋、挖油井成为企业家。这整个故事是按照温州发展背景来讲述的,可以说温州满地都是剧中人的原型。

 

改革开放后,温州是反应最快的,全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诞生于温州:

 

中国城市赚钱能力大排行!哪些地方最失意?最好赚钱的是哪里?想报复性增收,不要错过……

 

政策一放,温州人开始外出寻找商机。

 

那时候,观念正在转变磨合期,乐清柳市镇一批经商办厂能人被作为重大经济犯罪分子受到严厉打击。但是没过两年,就被宣判无罪,这是当时轰动全城的“八大王”事件。

 

宣判结果给温州所有的工商业主吃了一颗定心丸,办厂生产销售越做越大,家庭作坊式工厂开得遍地都是。

 

中国城市赚钱能力大排行!哪些地方最失意?最好赚钱的是哪里?想报复性增收,不要错过……

 

同年,洞头县三盘乡工办副主任黄正定,辞职到上海北京东路口经商创业,成为温州政府官员辞职下海经商第一人。

 

1987年,经浙江省政府批准,《温州私营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公布实施。这是全国最早的一个地方性私营企业管理办法。

 

于是,历来国营的交通运输业也出现了私营,国内长途专线出现,温州能直接坐客车到达上海、南京、杭州、宁波、义乌、福州等地:

 

中国城市赚钱能力大排行!哪些地方最失意?最好赚钱的是哪里?想报复性增收,不要错过……

 

改革开放后浙江首家“当铺” ——温州金城典当服务商行也是在这段时间开业的。

 

到九十年代,温州又开始将家庭作坊改进成为规模化的工厂、企业,经营的范围溢出到外地,大量的商品实现了温州生产-外地批售,全国各地都有温州店或者温州商贸城。

 

2000年,温州人把商品批发市场开到了阿联酋迪拜。

 

2006年,华峰氨纶在深交所上市,是国内第一家上市的温州民营企业。

 

……

 

全民创业开厂卖货的温州只是长三角的一个缩影。

 

如果是中国是世界上产业链最全的国家,那么长三角区域就是中国产业链最全的区域。

 

集成电路、汽车、石化、冶金、轻工、现代金融等等,这里都能配套齐全,产业带动了收入,收入带动了市场,经济不断良性循环,马斯克之所以挑中上海作为特斯拉超级工厂的地址,也是考虑到这些吧。

 

城市发展快,居民自然受益,如果从人均GDP的排名看,前10位里,除了北京这种中心城市和鄂尔多斯这种人均土豪的资源型城市,剩下的基本都在这两个三角地区。

 

中国城市赚钱能力大排行!哪些地方最失意?最好赚钱的是哪里?想报复性增收,不要错过……

 

最后,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没有提到,你很关心它在全国的排位,请回复“2019城市排名”会提供您两张百城市排名全榜单。

 

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中国城市赚钱能力大排行!哪些地方最失意?最好赚钱的是哪里?想报复性增收,不要错过……

撰文| 邓瑞杨

头图| Ritomm

排版| Seagull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xwwkXeDmn0EplkU9_Tq9mg

疫情之后,中国必将发生的6个变化

疫情之后,中国必将发生的6个变化
文|凯风
 
意外冲击的到来,让我们突然发现,原来许多东西,都不是想象的那么坚固。
 
这场疫情,既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所有企业抗风险能力的检验,更让所有国民开始重新思考健康与财富的关系。
 
疫情终会过去,中国必然会发生一些变化。
 
01
不再疯狂负债,现金流第一重要
 
这是一场关于现金流的社会大考。
 
疫情当前,我们突然发现,许多所谓的大企业原来是如此不堪一击,如多人的“家底”原来撑不过两三个月,许多有房一族迅速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来。
 
过去20多年,我们习惯了疯狂加杠杆。
 
拼命负债,拼命借贷,拼命凑齐六个钱包、借上20年30年的按揭贷款去买房,那些越是激进的、越是疯狂的,越是赚得盆满钵满。
 
中国的居民杠杆率,从2008年的19%已经攀升到2019年的60%以上。
 
换句话说,2008年,全体国民的总负债还只有GDP的19%,如今已经高达GDP的60%,而近几年居民新增净储蓄为负。
疫情之后,中国必将发生的6个变化
要知道,2008年中国的GDP还只有32万亿,如今已经攀升到100万亿,居民总债务从当初的6万多亿,跃升到如今的50多万亿。
 
对于许多人来说,每个月的房贷已经占了收入的一半以上。如果加上消费贷、经营贷,只要一两个月“断粮”,恐怕就无法支撑下去。
 
要知道,在经济上升时期,面对经济高速增长和通货膨胀,加杆杆无疑是正确的选择,贷款能贷多长就多长,这是理性的体现。
 
然而,当经济从上行进行新常态,当不确定性越来越强,意外事件冲击越来越频仍的背景下,加杠杆式的豪赌早已不合时宜,现金流已经变得第一重要。
 
02
城市治理能力、医疗实力,比GDP更重要
 
以前,我们衡量一个城市的实力,基本都是以GDP论英雄。
 
无论是“一线城市”之争,还是一些机构炮制出的“新一线城市”的概念,都是在玩GDP的概念。
 
在疫情面前,这些概念是那么不堪一击。
 
在《疫情重塑城市竞争力》一文中,凯风君说过一个观点:一定要去“医疗发达”且“法治文明”的城市。
 
这背后的道理很简单,医疗发达的城市,能让你在陷入困厄时获得更多救治的可能。我们不难看到,一些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中小城市,在疫情冲击面前是多么的无助。
 
疫情之后,中国必将发生的6个变化
 然而,医疗发达不是一切。
 
纵然如武汉这样的医疗强市,无论是床位数、医生数还是三甲医院数,都堪称中部第一,但也很难应付疫情扩散之后的医疗资源大挤兑。
 
再强的医疗资源在已经失控的局面上都无济于事。所以,法治文明,或者说治理能力,就成为关键。
一个法治相对发达的城市,一个拥有强大治理能力的地方,才能真正让你避免陷入困厄之中。

 
03
人们会加速奔向大城市
 
很多人说,这次疫情过后,必须反思大城市化的发展思路,中小城市可能会成为许多人新的选择。
 
这种说法潜藏的逻辑是:武汉疫情扩散,是大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如果不是发生在千万级人口的超级大都市,这场疫情不会有这么严重,成本也不会如此高昂。
 
这句话对了一半,疫情发生在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自然比只有几千人上万人的小镇更加严重,封城带来的社会成本更为高昂。
 
但这种说法却有意无意忽视了问题背后的真实根源:这是大城市带来的问题?还是治理失范、应对混乱的问题?
 
相反,经过这次疫情之后,人们会加速奔向大城市。
 
疫情之后,中国必将发生的6个变化
且不说大城市化作为经济社会规律和城镇化的必然选择而存在,在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面前,我们也不会轻易改变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发展思路。
 
即便抛开中小城市天然存在的产业结构单一、圈子文化突出、基础设施不足、城市生活不够多样化等天然短板,中小城市也不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好选择。
 
一些中小城市,不仅三甲医院匮乏、医务人员匮乏,连舆论关注和应急能力都匮乏。留守在大城市,或者去了别的大城市,至少都还有希望。
 
那么,加大中小城市的建设,是否能彻底改变这一局面?
 
要明白,任何加大建设都是有前提的:是否有足够的人口支撑,是否有足够的财政支持,是否有足够的回报空间?
 
大城市为什么地铁密布、医院林立?
 
这背后并不是单纯的发展模式的问题,是人口聚集和产业聚集带来的规模效应,只有规模才是经济的,只有大量人口才能摊薄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只有足够充分多元的产业,才能给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
 
无论是就理想还是现实,大城市仍旧是许多人的选择。
 
04
养老教育医疗,不能再是“三驾马车”
 
这次疫情,会让我们重新审视养老、教育、医疗的地位。
 
过去一段时间,许多人将养老、教育、医疗,当成拉动内需的“三驾马车”,认为随着老龄化、中产社会、健康中国等趋势的到来,这三个领域的刚性需求必将大规模爆发,从而成为拉动经济的新支柱。
 
还有好事者认为,养老、教育、医疗,将会是房地产之后新的支柱产业。
 
为此,一些地方把养老推给了社会,将教育、医疗投向了产业化、资本化的怀抱,不仅让“三驾马车”成了三座大山,而且忽视了自己的根本责任。
 
这场疫情,让人们明白,医疗是基础责任中的基础责任,政府必须兜底,不能简单让渡于社会和资本。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医疗财政支出1.57万亿,占财政支出的7%左右,占当年全国GDP的比重为1.7%。
 
疫情之后,中国必将发生的6个变化
因此,无论加强国家层面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还是补足地方层面的医疗资源建设短板,抑或继续扩大医疗领域的财政支出、提高医务人员的收入水平,都是当务之急。
 
05
买房务必更加谨慎
 
这场疫情,不仅让人意识到城市的重要性,也意识到家的重要性。
 
家,绝不等于简单的房子,而是由地段、环境乃至小区治理相匹配的一套体系。
 
这场疫情,让许多中小开发商的现金流危机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让许多偏远“三无”小区(无地铁、无商场、无医疗配套)的问题显现出来,更将许多小区的治理短板彻底暴露出来。
 
意外冲击面前,那些没有足够现金流的中小开发商,以及那些高负债高杠杆的大型开发商,烂尾风险急速上升。
 
偏远小区,且不说升值空间,没有公共配套,就没有一切。周边没有一家三甲医院,没有一个大商场,在全面管控面前,只剩下穷于应付的局面。
 
而小区治理更重要,有没有业委会,物业是否形同虚设,是否只是收钱的工具,是不是僭越业主成了所谓的“管理者”,这次疫情相当于试金石。
 
所以,一如《2020年开始,千万不要乱买房子》所说的,买房务必更加谨慎。
 
无论是基于现金流的需要,还是基于长远投资的需要,抑或基于居住安全的需要,也不是每一个地方、每一类房子、每一个开发商都值得买。
 
06
生活会被改变多少?
 
这场疫情,短暂地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
 
生命无常,健康第一。这句平时许多人不屑一顾的心灵鸡汤,在现实面前变得无比坚挺。对身体和健康的“投资”,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
 
善待同胞,善待邻里。今天遭遇意外的是武汉人和湖北人,明天可能就是包括你我在内的所有人。善待同胞,就是善待自己。
 
意外冲击频仍,必须未雨绸缪。这几年,黑天鹅事件高发,许多过去以为不会再发生的事情突然就发生了,许多现在以为不会到来的事情突然就来了。
 
我们不仅要有身体上的免疫力,也要有现金流上的免疫力,更要有思想上的免疫力。


来源:国民经略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jpUEarADG-utJxdd67A4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