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编程进入洗牌期,3年内有望诞生独角兽 | 爱分析报告

导语

 

少儿编程市场需求旺盛


• 政策是驱动少儿编程市场需求走强的最大因素。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在基础教育阶段推广编程教育,使得编程教育进入公立校体系,进一步带动校外培训的市场规模。


• 少儿编程长期增长的底层逻辑是,编程能力和思维是未来社会的竞争要求,是人才的基础素质和能力。因此,少儿编程会是下一个“少儿语培”。


三年内诞生独角兽


• 少儿编程2018年的市场规模在20-30亿元,行业高速增长,有望在2021年突破百亿的市场规模。


• 少儿编程线上和线下同时起步,而且技术基础设施完善、用户接受度已经完成市场教育,少儿编程的在线化程度将超过语培。在线化的高集中度,使得三年内有望诞生独角兽。


百舸争流,行业处于机遇期


• 少儿编程的长期前景看好,吸引了众多玩家,目前行业是百舸争流的状态,而且探索出了多个不同的业务方向和模式。


• 行业格局未定,不同模式的公司都在探索和互相学习,未来仍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变化中,为有远见者带来机遇。

 

 

1

 

少儿编程

下一个少儿语培

 

 

少儿编程是培养5-18岁青少年编程素养的新兴品类,覆盖年龄段长,是个大赛道。中国的少儿编程培训公司主要都在2013年后成立,行业整体处于早期阶段。从底层逻辑看,编程培训行业与英语培训行业较为类似,有望成为下一个“少儿语培”。

 

1.1 少儿编程的定义

 

当一项能力或素养越来越受到社会(包括学校体系)认可时,家长就趋向于认为孩子越早培养越好。最早的英语培训是从成人开始,因为中国加入WTO,需要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因此英语成为一项必备能力。当英语成为一个人走向社会、走进学校都很重要的能力时,少儿英语培训开始兴起,有些家长甚至在婴幼儿阶段就对其开始英语启蒙。

 

与英语类似,自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开始兴起,编程培训也从成人开始,核心是满足互联网产业的人才需求。随着互联网及未来的人工智能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了解编程、懂编程和与软件世界交流的能力,即成为一个人的必备能力。于是,编程培训从成人延伸到青少年。

 

少儿编程是针对5-18岁青少儿的编程教育,基于编程工具和编程语言,打造适应对应年龄群体的编程教育课程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逻辑思维、编程能力等。从少儿编程的定义可以看出,少儿编程覆盖的青少儿年龄范围比较广,客群的生命周期长。

 

少儿编程进入洗牌期,3年内有望诞生独角兽 | 爱分析报告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里,少儿编程包含校内(教育)和校外(培训)两部分。在校内,少儿编程包含在信息技术这一科目中,但随着政策的鼓励和提倡,也有省份开始陆续将编程设定为单独的正式课程;在校外,主要是线下和线上的培训机构在教授少儿编程的软硬件课程。目前,校外部分的发展速度要快于校内。

 

1.2 少儿编程的产业链

 

少儿编程的产业链并不长,但涉及到多个主体。包括软件开发(高校、IT公司)、硬件生产商、课程服务提供者(公立校和培训机构)和终端用户(家长/学生)。

 

三类产业链主体,构成了To C和To B两种主要的商业模式。

 

一类是直接销售给终端用户,软硬件开发商可以直接To C,销售的是标准商品;课程服务提供者销售的则是非标的内容和服务。另一类是To B,软硬件开发商将软件、硬件销售给课程服务提供者,也可以是培训机构将课程内容、师资服务提供给公立校。

 

少儿编程进入洗牌期,3年内有望诞生独角兽 | 爱分析报告

 

1.3 少儿编程是下一个“少儿语培”

 

从定性逻辑和发展历程看,少儿编程很大可能会是下一个“少儿语培”。

 

英语培训最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东方是1993年成立。2001年左右中国加入WTO,带动成人商务英语培训的热潮,华尔街、英孚是其中代表。2006年左右,出国留学和英语素质教育从成人延伸到低龄,瑞思英语、励步英语在这个时期起家。再到2012年前后,技术的发展推动在线语培的兴起,典型代表是VIPKID、51Talk。

 

从英语培训的发展历史看,英语从成人培训发展到青少培训走了近13年。

 

类比英语培训的历史,少儿编程也正走在这样一个发展道路上。成人的编程培训(更多时候是叫“IT培训”)肇始于2002年左右,达内教育是领头羊。少儿编程则兴起于2016年左右,从成人到青少,编程教育走了14年。

 

英语培训和编程培训,两个行业的共性都是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导致成人在就业层面有培训需求,进而需求传导至低龄阶段。但需要注意的是,少儿编程相比少儿语培,起步时即是与互联网相结合的,因此在线化渗透率和行业集中度都将比语培更高。

 

少儿编程进入洗牌期,3年内有望诞生独角兽 | 爱分析报告

 

中国的少儿编程培训是近几年开始起步,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少儿编程培训公司都是2015/2016年左右成立的,发展时间都还很短,行业整体都处于早期阶段。

 

少儿编程进入洗牌期,3年内有望诞生独角兽 | 爱分析报告

 

2

 

 政策利好,需求走强

 

 

少儿编程既有校内应试的不断推进,也有校外培训的狂飙突进。核心是政策因素在起着最重要的推动作用。


政策在公立校体系推广编程教育,带来校内编程教育的起步。考试政策的调整、校内编程教育的推广,则改变了家长对少儿编程的认知。家长是校外少儿编程培训的支付方,家长在学校、媒体和企业营销的影响下,支付意愿不断增强。

 

2.1 少儿编程应试属性加强,培训需求主要是政策驱动


少儿编程教育,在学校体系和校外培训体系都在同步催生长大。


在学校体系,少儿编程逐步纳入公立校课程和考试体系,应试属性逐渐加强;校外体系,现阶段少儿编程更多是作为一个素质教育科目,但随着编程在校内应试色彩越来越浓,校外未来也可能是作为应试辅导而存在。


在校内,少儿编程更多是受政策因素影响。校内的变化,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影响和改变了家长对少儿编程培训的认知,从而也带动了校外培训的需求。

 

少儿编程进入洗牌期,3年内有望诞生独角兽 | 爱分析报告

 

2.2 编程进入校内教育是国际趋势,中国正走在路上


科技是新世纪的战略制高点,各国对科技力量的竞争自然会体现在对基础教育的设计上。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渗透和席卷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大背景下,懂编程、了解代码世界的原理和规则成为了未来人才的必备要求。


最近的五年,从美国、欧洲到东南亚的日韩、新加坡,政府政策都开始或鼓励、或强制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推广编程教育。

 

少儿编程进入洗牌期,3年内有望诞生独角兽 | 爱分析报告

 

顺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和国际教育的潮流,中国也在学校体系逐步推广少儿编程。其中,尤以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为重要转折点,《规划》中明确提出“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在这一发文之后,公立校的编程教育开始提上日程。


比如,山东省在新版的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中,加入了Python相关的内容;重庆在2018年9月颁布规定,小学3-6年级的编程课时不少于36课时,初中阶段的编程课时累计不少于36课时。

 

少儿编程进入洗牌期,3年内有望诞生独角兽 | 爱分析报告

 

国家通过战略规划、高考政策调整、教育信息化政策等多方面的规定和指引,逐步在公立教育体系中推广编程教育。


国家政策直接影响到学校,进而将信息传递给家长,对家长的认知起到了最快的教育作用。此外,媒体报道(如AlphaGo战胜人类围棋高手、语音助手在生活中的渗透等)、少儿编程培训机构的营销也提高了家长对孩子参加少儿编程培训的支付意愿。


家长自身的代际变化对少儿编程参培率的提高也起到了一定作用。80后、90后的家长对互联网和各类智能产品的接触、了解都很高,他们深知在未来社会,懂编程是孩子需具备的基础素质,是未来人才竞争力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政策、媒体和培训机构的营销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少儿编程的需求开始火热,市场规模迅速增大。

 

少儿编程进入洗牌期,3年内有望诞生独角兽 | 爱分析报告

 

3

 

高速增长,水大鱼大

 

 

受益于需求的强劲增长,少儿编程目前处于高速增长期。在三年左右的时间,中国少儿编程的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并迎来独角兽的诞生。

 

3.1 少儿编程2021年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

 

2018年,少儿编程的市场规模在20-30亿元之间。

 

根据爱分析调研,头部前5名少儿编程培训机构2018年的收入合计10亿元左右。由于少儿编程头部公司的市占率较高,按CR5占据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计算,整体市场规模在20-30亿元。


2018年,头部少儿编程公司的增速在三四倍以上,比如童程童美的增速超过300%,而头部公司的增速通常高于行业平均增速。2019年,头部少儿编程公司的增长仍旧能维持在2倍以上。从2019年开始,按每年增速保持100-200%计算,2021年少儿编程培训的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

 

少儿编程进入洗牌期,3年内有望诞生独角兽 | 爱分析报告

 

2021年达到100亿元的市场规模有着来自基础事实的支撑。


根据爱分析调研,2018年,参加少儿编程培训的学生数在100万人左右(包含试听体验和短期课程等在内)。短期内少儿编程仍将以一二线城市的小学生群体为主导。根据教育部披露数据,2018年全国小学生在校人数1.03亿人,少儿编程的参培学生数从100万提高到500万,全国参培率也仅有5%,考虑到客单价逐年提升的影响,达到100亿元市场规模并不需要参培人数达到500万人,届时参培率将在4%左右。


此外,人口排名前50位大城市的小学生数量占全国50%,约5000万人,一二线城市空间足够大,并不需要考虑客群下沉即可达到如此市场规模,而且头部公司童程童美在2018年已进入40多个城市,这些城市的市场需求已得到验证。


3.2 在线渗透率有望超过50%,三年内诞生独角兽


根据Frost & Sullivan报告,英语培训行业2020年的在线渗透率将接近40%。爱分析认为,中国少儿编程培训的在线渗透率将比语培更高,有望达到50%以上。


少儿编程在线化渗透率高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基础设施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直播技术的成熟和4G网络的普及,使得在线上课的体验越来越好;


二,从供给端竞争看,语培、K12辅导是先有线下业态、后有在线,在线渗透率的提高面对着一个强大的线下业态竞争。而少儿编程是增量市场,线上和线下同时起步。现有的市场格局里,所有主营线下编程培训的玩家都已经布局线上业务,比如童程童美推出“童程在线”,小码王推出了“小码王|在线”;

 

三,从品类上看,少儿编程的学习天然需要借助于电脑上课,而且对互动性的要求比语培更弱,学科属性上相比语培更适合在线教学;


四,用户接受度成熟,在线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培养了家长对在线学习的接受度,低龄孩子对电子设备/电脑的使用也已成为习惯。


综合以上四方面因素,中国少儿编程培训的在线渗透率将突破50%,高于语培、K12学科辅导等其它品类。

 

少儿编程进入洗牌期,3年内有望诞生独角兽 | 爱分析报告

 

到2021年,少儿编程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线上收入规模将超过50亿元。由于在线的集中度更高,在线头部第一名的公司将占据20%以上的份额,头部公司现金收入可以突破10亿元。按在线教育正常的4-6倍PS估算,估值可达10亿美金,即三年内少儿编程将跑出独角兽。

 

少儿编程进入洗牌期,3年内有望诞生独角兽 | 爱分析报告

 

4

 

百花争放,变数仍大

 

 

不管从需求端的家长认知、参培学员数量,还是供给端的少儿编程公司成熟度,中国的少儿编程培训仍处于早期。


当下,线下的编程培训发展速度略快于线上,但差距正在快速减小。长期看,借助于互联网带来的高效率,线上规模肯定会超过线下。


市场的早期,虽然各路玩家众多,呈现百花争放的格局。但变数仍很多,课程的体系设置、教学的形态、技术的持续渗透、家长和学生需求变化等,都对行业持续产生影响。现在跑得快,不代表能跑得远。只有持续打磨课程,深耕服务,回归教育本质的少儿编程公司才能脱颖而出,成为少儿编程赛道的长跑冠军。


4.1 市场早期,线下发展略快于线上


中国少儿编程市场上的玩家,多数都是在2013年后成立。对少儿编程市场起到里程碑式转折点的政策,是国务院于2017年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市场主体、家长认知和参培学员数量,各个维度都刚刚萌芽,整个少儿编程市场还处于很早期的阶段。


下表列出了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四类模式,分别是线下直营校区、线上一对一、线上小班课和轻课。根据爱分析调研,2018年和2019年,线下头部公司的收入体量略高于线上,但这一差距在2019年正在快速缩小。在线上的三类模式中,轻课的发展要快于小班课和一对一模式。


四类模式的玩家发展速度,与市场发展阶段有关。


市场处于早期阶段,最早付费的“吃螃蟹”家长主要是由两类群体构成:一类是对编程很了解、受教育程度很高的家长,比如程序员或在互联网行业工作的家长;另一类是尝鲜用户。这些家长在整体的占比不高,因此各个少儿编程公司都需要教育市场,都面临如何获客的难题。


正是市场早期的用户构成,决定了不同打法的玩家起量的速度。


对编程认知度很高的家长,对编程培训的师资、课程质量、教学效果会特别在意,因此在线上体验还未能超过线下的当前阶段,线下会是他们的选择。且对编程认知度高的家长多数位于一二线城市,线下分布有实体店。而对尝鲜用户来说,价格更低的轻课(包括AI动画课、录播课等)由于决策门槛更低,更容易吸引家长尝试。


除了早期家长用户的特点,供给侧的特征也是决定起步速度的关键原因。线下直营连锁的培训机构模式,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选址、招生和运营的模式非常成熟,财务模型也比较稳定健康。而低价轻课则由于教学环节减少了教师的参与,课程的标准化程度相对更高,销售转化时的摩擦成本更低;同时轻课由于边际成本低,产品力优秀的情况下盈利无虞。

 

少儿编程进入洗牌期,3年内有望诞生独角兽 | 爱分析报告

 

看得更长期一点,线上在规模上会超过线下。线上对老师的管理和品控效率更高,教研也更加标准化,获客的范围更大规模、效率更高。因此,线上有更高的天花板和增长空间,代表着未来。


具体到线上的三类模式中,除了轻课,一对一模式主要问题在于财务模型不健康,自身造血能力差,同时很难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融资。而线上直播小班课的班型可以做到1V6及以上,财务模型相比一对一好很多,但运营难度高,获客、师训、排班和财务模型的设计等每一项都比较复杂,综合要求高导致起步时的速度会慢一拍。

 

口碑为王,西瓜创客通过AI双师服务超百万用户


西瓜创客2017年1月成立于成都,公司使命是“释放每一个孩子的创造力”。在西瓜创客的企业文化和理念里,最核心、最重要的是创造用户价值,为了实现用户价值,课程体系需要孩子喜欢,教学体系需要取得家长信任。在孩子和家长都满意的情况下,自然会形成口碑,而口碑是教育行业的核心增长引擎,公司的成长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少儿编程进入洗牌期,3年内有望诞生独角兽 | 爱分析报告

 

从这个理念出发,结合市场早期缺乏足够多的优秀编程老师的现状,西瓜创客以AI双师的模式提供课程服务。在教学阶段,以AI赋能课程录制,由最顶级的老师担任主讲老师;对于孩子疑问,则由辅导老师进行服务;在人机交互的学习过程中,AI、大数据会收集学生的每一步学习行为,从而提供个性化与差异化的教学反馈和辅导。AI赋能下的“主讲老师”+“辅导老师”的双师模式,既缓解了优秀师资缺乏的困难,又使得从起步开始,西瓜创客便是在积累数据、走技术驱动的路线。


在西瓜创客看来,AI在线教学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诊断”,记录学生的每一次学习轨迹,发现能力的薄弱环节;第二阶段是“辅助老师”,可以基于数据给不同孩子推送不同的内容,并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三阶段则是“自适应学习”,基于庞大的沉淀数据动态评估学生的学习表现,并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


从起步即在沉淀积累学生数据的西瓜创客,目前正在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发展过程中。

 

少儿编程进入洗牌期,3年内有望诞生独角兽 | 爱分析报告

 

优秀的教育资源,是优秀老师、优秀内容和优质服务的结合。AI双师解决了优秀师资供给和优质服务的问题,在优质内容上,也是西瓜创客持续深耕的地方。


西瓜创客独创了“L.E.A.P”课程体系。在基础阶段,通过Scratch学习让孩子高效掌握编程基础,进阶阶段给予孩子启发,过渡到Python学习则将编程与应用相结合,包括与无人机、micro:bit等硬件相结合。2019年暑期,西瓜创客小学员通过编程在老师的辅导下,自制了“涮毛肚机”,火爆微博,是对西瓜创客课程体系效果的最好注解,也是释放孩子创造力的最好体现。

 

少儿编程进入洗牌期,3年内有望诞生独角兽 | 爱分析报告

 

优秀的课程体系,搭配AI双师模式,铸就了西瓜创客口碑驱动的增长。据西瓜创客披露,西瓜创客每一个老学员平均介绍3-4位新学员学习课程,极大地降低了获客成本。

 

4.2 各路玩家入局,少儿编程战局初开

 

少儿编程的长期光明前景已经成为共识,花香自然引来蜜蜂多。

 

除了2014-2018年涌现的这一波创业公司,我们还看到了巨头的入场和一些跨界玩家。

 

少儿编程进入洗牌期,3年内有望诞生独角兽 | 爱分析报告

 

巨头之中,好未来是坚定下注者,学而思网校推出学而思编程,并且收购了以色列Code Monkey后推出小猴编程,此外还对外投资了傲梦编程。新东方也是多次下注,除了投资极客晨星,旗下新东方产业基金投资了西瓜创客。网易有道旗下有道小图灵近来也开始发力。腾讯则联合Scratch推出了面向中小学生的编程平台扣叮。


跨界玩家的典型代表是STEM玩家,尤其是机器人教育公司,典型代表是乐博乐博。机器人教育和编程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机器人可以作为软件编程的硬件呈现。因此,很多硬件编程会将机器人当作教具;反过来也就意味着,机器人教育公司进入少儿编程领域也是很顺畅的延展。


未来,可能还有数理思维玩家的跨界。数理思维和少儿编程都有培养儿童逻辑思维的共同培养目标,且数理思维的用户年龄层更低,编程课可以作为数理思维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也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品类去运营。目前,两个赛道都处于早期,尚无明显交融,但未来可能将看到更多变化。

 

从实际情况看,三类玩家中的巨头系和创新公司跑在前列,而跨界系多以编程作为拓科的项目之一,是交叉销售、增加利润的业务,并未当成主营业务完全发力。巨头系的优势在于品牌强大和资金雄厚,更易取得家长信任,同时有经验丰富的教育行业管理人才;而创新公司相比巨头系的优势是公司业务完全聚焦于少儿编程,没有巨头的多元业务分散精力。


4.3 百花争放,变数仍多


中国少儿编程的市场情况,是百花齐放、千帆竞发的情形。市场在很多层面都未定型,因此未来变数还很多。


首先是客户的变化。目前少儿编程的学习者,多数都在学最基础的Scratch课程,因此对师资的要求是最低的阶段,教研、教学的设计也是。但随着时间演进,会有更多数量的学员进入到更高阶的Python、C++等课程的学习,这对师资、教学体验和教研能力的要求都会提高一个层次。对少儿编程机构来讲,考验的是升级迭代的能力是否跟得上客户的变化。


其次是课程体系和产品形态的变化。目前行业对于少儿编程的教学并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多数公司也没有经历过大样本学生数的完整学习周期,因此课程体系仍在探索打磨阶段。除了课程的设置,产品形态也未定型。同行会互相学习、互相融合,比如录播和直播的界限会逐渐模糊、线上和线下的融合也会进一步加强,大数据、AI等技术在产品中的渗透会继续加强。


变数仍多的不确定性世界里,最根本的是,深刻理解学员和家长需求,通过持续的课程打磨和优秀的师资、服务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教育产品,而技术、课程设置、产品形态等都是“术”层面的打法。


展望未来,少儿编程赛道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结语


少儿编程赛道目前是作为素质教育的品类,但其应试属性在不断加强,政策的影响下,公立校体系的编程教育会持续增长,从而带来校外培训市场的不断扩容。


可以预见的是,到2021年少儿编程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从而诞生独角兽级别的少儿编程机构。如此诱人的市场,引来诸多巨头和跨界玩家。


虽然参与者众,但行业远未到格局定型的时候,客户需求、课程体系和产品形态都还有很大的变数。未来的1-2年,是行业格局清晰的关键时间。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xXv5A_WUm6C0MIYT-VdpiQ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作者|芥末堆 子航

♪ 来源|芥末堆看教育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在上海这种一线城市,房租每月10万+,员工工资及社保成本每月30万+。整个2月份预计0流水,但是必要支出成本要50万左右。急需政府出面支持,如金融融资以及房租减免。”

 

这是上海某线下少儿英语培训机构校区负责人的留言。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许多省市相继叫停校外培训机构的线下授课、延迟大中小学的开学时间,教育公司们也随之进入“至暗时刻”。

 

无论是K12、语言培训还是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的教育公司,线下都是非常重要的阵地,在不能线下复工这段时间,失去正常的营业收入,无论是房租成本、人员成本、还是企业日常运维等均会给企业们带来沉重负担。

 

为进一步了解新型肺炎疫情对培训机构经营状况产生的经济影响,芥末堆此前发起了培训机构疫情影响情况调查问卷。截至发稿,芥末堆共收集来自全国的1726家教育公司回答的有效问卷,其中公司数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上海、江苏、北京、广东和浙江。

 

那么,疫情究竟会给教育行业的2020带来怎样的影响,是否意味着在线教育的新机遇的到来?芥末堆将通过问卷分析。

 

44.4%的教育公司会裁员,停课导致营收减少为主要难题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1726家教育公司所属赛道

 

在调查中的1726家教育公司中,有24.9%为K12教育公司、24.3%为素质教育公司、20.5%为语言培训公司、7.8%为职业教育公司、5.4%为早幼教公司、0.8%是教育信息化公司,此外还有16.3%的其他类型公司。

 

在公司规模方面,调查采用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人数小于10人的为微型企业;大于等于10小于100的为小型企业,大于等于100小于300的为中型企业,大于等于三百的则为大型企业。

 

因此在调查的1726家教育企业中,小型企业居多为58.3%、其次是微型企业为29.8%,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分别为6.9%和4.9%。在模式方面,纯线下机构居多为84.1%,有12.2%为线上线下混合模式,仅有2.2%为纯线上机构。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线下教学暂停后,机构近期业务状况

 

面对教育部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停止线下教学活动的要求,有72.2%的调查企业表示,正在停课等待疫情结束占72.2%。与此同时,有18.1%的调查企业表示正在将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教学,还有30.1%的企业表示正在筹备线上教学方案。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教育公司计划开工时间

 

在调查教育公司中,仅有20.8%的公司表示已在2月10日复工;38.6%的教育公司表示将在3月及以后计划开工,占所有调查企业的最多数。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近期机构经营主要困难

 

根据调查,营业收入减少和场地租金压力是教育公司们近期面临的主要经营难题,分别有89.4%和88.8的教育公司提到。同时,46.6%的企业表示面临线下教学转线上教学压力问题。此外,还分别有35.5%和36.2%调查企业表示面临税费压力,和员工复工率低的难题。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教育公司Q1季度营收预期状况

 

疫情对教育公司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所有调查企业中,有82.0%的教育公司表示2020年Q1季度营收降幅超过10%,5.9%的企业表示会持平。而仅有1.3%和2.0%的企业表示Q1季度营收将增长,分别为增长10%以上,和增长不足10%。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教育公司2020上半年营收预期

 

除2020年Q1季度,疫情对教育公司2020上半年营收状况同样影响颇大。根据调查,有72.5%的教育公司表示营收降幅将超过10%,有9.0%的教育公司表示将会持平,其中仅有5.5%的教育公司表示营收会增长。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教育公司2020全年用工预期

 

2020年Q1季度和上半年营收预期对比表明,随着疫情逐渐好转,和对在线模式转化的成功,教育公司的经营状况或许有所好转。根据调查,有37.4%的教育公司表示将会适度减员,其中有7.0%的教育公司表示将会大幅减员。此外,还有37.9%教育公司表示将保持不变,此外还分别有16.1%的教育公司表示会适度增员,和1.6%的教育公司表示会大幅增员。

 

教育公司普遍面临租金压力,2020年K12企业或逆势发展

 

对于K12、语言培训、素质教育等领域的教育公司们来说,寒假是其每年创造营收的几个黄金时段之一。恰好在寒假期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其影响不言而喻。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不同赛道企业面临的问题

 

根据调查,除营业收入减少外,不同赛道教育公司们普遍面临的难题都是场地租金压力,和企业运营成本高企。同时,K12、语言培训、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多数企业还面临线下教学转线上教学压力。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不同赛道企业2020年Q1季度营收预计

 

在2020年Q1季度营收预计方面,有89.2%的早幼教企业表示营收降幅将超过10%,为所有调查细分赛道中最多,其次分别是素质教育86.2%、语言培训83.9%和K12的82.1%。

 

值得注意,在所有接受调查的教育信息化企业中,并没有企业表示将在2020年Q1季度获得营收增长,仅有21.4%的企业表示收入会持平。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不同赛道企业2020上半年增长预计

 

在2020年上半年营收预计方面,有78.8%的素质教育企业表示降幅将超过10%,为所有细分赛道最多,其次分别为早幼教76.3%、语言培训74.9%、和K12的73.0%。此外,有7.1%的教育信息化企业、5.4%的早幼教企业、4.8%的语言培训企业、4.7%的K12企业表示营收将会增长10%以上。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不同赛道企业的2020年用工预期对比

 

在所有调查企业中,有8.4%的K12企业将在2020年大幅裁员,为所有调查的细分赛道最多。但同时也有2.3%的K12企业将大幅增员,同样是所有赛道中数目最多。此外,共计有50.6%的早幼教企业表示将在2020年裁员,为所有调查的细分赛道最多。

 

相较其他细分赛道,早幼教企业多处于核心商圈,场地租金压力较大,这或许是其在2020年受影响较大的主要原因。

 

同时,对于教育公司们来说,2020年将失去的并不仅有这个寒假,可能还有疫情结束后的周末和接下来的暑假。芥末堆注意到,广东、四川、山东等省份相继出台文件提到,小学因延迟开学耽误的教学时间,可通过调整周末和暑期等方式补齐。这对于依赖暑假的素质教育公司们来说,或许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江苏省南通市某家庭教育机构就在问卷留言中就提到,对复课后公立学校利用周末和暑假进行补课的担忧。

 

在线教育新机遇?2020年39.4%的在线教育公司预期增员

 

2月17日,国家网络云课堂正式开通,保障防控疫情期间中小学校 “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工作。截至三天后的20日12:00,平台网页浏览次数2300万,访问人次1500万。在线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此同时,也有观点认为2020年是在线教育公司的新机遇。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在线教育公司2020年Q1季度营收预测

 

根据调查,有71.0%的在线教育公司在2020年Q1季度营收将会降幅超过71.0%,同时仅有8.9%和5.6%的在线教育公司分别将保持营收持平,和营收增长。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在线教育公司2020年上半年营收预测

 

在2020年上半年营收预测方面,调查显示有58.1%公司表示将降幅超过10%。但同时,有12.1%在线教育公司表示营收将持平,有12.8%的在线教育公司表示营收将会增长。相较Q1季度,在线教育公司对2020年上半年营收状况更为看好。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线上线下教育公司2020年用工预期

 

根据调查,相较纯线下的教育公司,拥有线上业务的教育公司在2020年用工预期方面明显更优。其中有39.4%的纯线上公司,和28.6%的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的教育公司表示将会在2020年增员,而45.6%的线下教育公司表示将在2020年减员。相对线下公司,在线教育公司,以及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公司的日子看起来还是要好过一些。

 

但值得注意,仍有15.8%的在线教育企业表示将会在2020年大幅裁员,这个数字要高于线下教育公司的7.0%。

 

调查数据显示,相较线下教育,在线教育公司们的预期要更高。但值得注意,并不是所有在线教育公司都有良好的预期。“我倒认为,一年内至少60%的在线教育公司会倒闭。”精锐教育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熙提到,本次的疫情将加速在线教育市场的洗牌。

 

81.2%企业希望寻求政府扶持,国务院:6月底前企业可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

 

面对疫情“黑天鹅”,仅依靠单一公司或是单一领域或许不足以度过难关,报团取暖、亦或是寻求帮助也许是一种方式。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 教育公司希望得到的帮助

 

调查显示,有86.2%和81.2%的教育公司分别分别表示需要房租减免帮助和政府扶持。同时,还有46.3%和45.4%的企业也分别表示需要税收阶段性优惠和学费缴纳限定的适当放宽。

 

与此同时,某线下少儿英语连锁公司相关负责人在问卷中留言,也提出6方面希望获得的政府、金融机构等方面的支持:

 

  1. 2020年所得税、增值税相应减免,2019年所得税延缓半年征收。

  2. 对地产业主提供规模化补贴,并通过3~6个月免租,精准惠及到终端租户。

  3. 因为疫情缓解所需的时间可能将超过一年,建议银行提供一年期以上的无息贷款,帮企业解决现金流问题。

  4. 鼓励企业灵活用工,缓交社保,适度降低社保税率。

  5. 对不裁员的企业发放稳岗补贴。

  6. 帮助解决培训行业运营和合规成本过高问题。

 

在帮助解决培训行业运营和合规成本过高问题,前述相关负责人还提到:

 

1、学费缴纳限定适当放宽。目前青少儿学科类学费缴费不能超过三个月,但是很多文体类,素质类,科技类的培训机构还是按照学年收费。建议在此困难时候,对非学历非学科的培训机构,开放市场竞争,收费期限放宽到6-12个月,缓解企业资金流转的困难。

 

2、希望《民促法实施条例》尽快出台,明确培训机构分类管理。希望相关部门尽快研究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进行分类管理,为企业取得营业执照后即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提供便利。采取事中事后监管。 

 

3、希望教育和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持续精简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依法采取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方式。同时大量缩短审批时间,为企业尽快开业提供便利。

 

4、 因为疫情发展,民办机构年检都往后延迟。建议顺势将每年的年检改为两年一次年检,这样有利于优化政府部门资源,也大大减轻企业的负担。

 

5、鼓励培训机构外籍教师流动。因为疫情发展,一部分培训机构的外教离开了中国,势必造成开学后,外籍教师的临时短缺,希望外专和出入境部门能够允许外籍教师临时跨省/市/区流动,为企业合理调配教师资源提供便利。同时对外籍教师签证申请,提供便利措施。 

 

6、如果因为政府部门要求停课,而造成的学员退费投诉,还希望12345热线,市场监管,消协等部门能够体谅企业的难处,劝解学员在疫情面前,克服困难,和企业一起共同渡过难关。 

 

7、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派专人对于辖区内重点企业采取一帮一,定点帮助和扶持,及时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上报解决。

 

芥末堆注意到,自疫情爆发以来,从国务院、各级主管部门等也都相继出台政策,以保证企业能在疫情期间顺利度过难关。

 

2月18日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决定在2月到6月期间,除湖北外各省份,对中小微企业免征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同时,6月底前,企业可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

 

而早在1月28日,万达集团也宣布,为抗击疫情,将对全国各地所有万达广场的商户,自1月24日-2月25日时间内的租金及物业费实行全免政策。据万达2019年384.8亿元的全年租金收入计算,万达此次免租额度超过30亿元。

 

疫情之下,困境之外,必定是伴有机遇。但终究谁能够把握机遇,最终还是要依靠机构的运营能力。随着这波“停课不停学”和在线学习的风向,在线教育或许会获得进一步发展契机,但未来却未必如想象中那般美好。

 

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机构,营收压力、租金问题、运营成本高企等都将是2020年上半年面临的首要难题。若想要抓住新的发展机遇,还是要首先活下来才行。

 

上海某教育机构在问卷留言中提到,“只能转线上,但线上的竞争是头部竞争,小机构一般注定没希望。市场实在不行只能转行,不要纠结沉默成本。”

 

我们调查了1726家教育公司,44.4%会裁员、72.5%收入降幅超10%

 

本文作者:子航

芥末堆 记者
从ACG到教育,想知道更好的学习方式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wzySG8hzjK1m0j93MSLt8Q

关店、转型、混乱… 教育行业20年代的魔幻开局

导语

 

行业的光环褪色,投机客消失在雪野中,守夜人却仍在坚守。当我们还沉浸在盘点 2019 年的得失,编制 2020 年预算的时候,一场瘟疫的到来,直接修改了游戏规则的底层代码。所有的预测性叙事,都因为一只活在 17 年前的模糊记忆中的黑天鹅而重新书写。

 

站在今天来看( 2 月 10 日),我们还很难完全看清这场疫情对整个中国经济的全盘影响。餐饮、旅游、会展、家政、线下娱乐等等这些行业首先受到冲击,教育行业也难以幸免。

 

兄弟连,成为了媒体披露的第一家阵亡的教育企业。这家新三板挂牌、一度估值超 10 亿、曾经国内最大的 PHP 编程语言培训机构,本应当在职业教育的利好赛道中继续前进,却轰然倒在了新年的开局。其创始人李超在一封公开信中道尽原委,在节前开完动员会之后,“计划被全部打乱”。当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在此前的经营中原本就出现了一些问题,而疫情成为了“最后一根稻草”。

 

关店、转型、混乱... 教育行业20年代的魔幻开局

(图:李超兄弟连公开信截图)

 

2020 年的教育行业会走向何处?我们能在这次突发事件中学习到什么?本文采访了一些教育公司创始人,和一些教育行业的投资人。希望通过文字,记录下一些历史的碎片,在记忆中筑成堡垒,挡住未知的无尽妖邪。

 

 

1

 

时代的一粒灰,在个人的头上便是一座山

 

 

“目前武汉疫情十分严峻,心情十分沉重,暂时没有心情接受采访,多多包涵!!”

 

我们首先联系了武汉地区最大的 K12 培训机构,武汉巨人的创始人张东红。在疫情中,首当其冲受到最大影响的,自然是武汉本地的线下教培机构。此刻我们非常理解他的心情,毕竟自己的员工、学员、家长,全都被卷入了这场巨大漩涡中。

 

武汉数以千计的教培机构、湖北数以万计的教培机构,无论大小,都进入了漫长的等待期。等待春暖花开,等待杀死病毒的日光普照。而在疫情尚未爆发的上海、杭州等地,延迟到 2 月底开学的政策规定,对于很多线下的业务为主的机构来说,无疑也是一个令人苦恼的局面。

 

一方面,是老学员的消课问题。在线交付无疑可以说是唯一的解决方案。这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次,几乎 100% 的交付都短期地转移到了线上。然而问题也很快出现了,那就是各种直播平台面对暴增的流量,无法承载。在各个行业群中,我们看到了大量的吐槽,来自于机构校长、家长和用户的反馈截图等等。这也反映出,在线教育的基础设施还远未完成。另外,线上和线下的授课,对老师的要求也不一样。临时转型在线,用户的体验自然会受到影响,而退费也就无可避免。

 

另一方面,是新学员的获客问题。地推肯定是不能做了。而完全的线上转移,对所有只有线下获客基因的教培机构老板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没时间打磨模型,没时间培训话术,一切仓促上阵。更涉及到远程办公协作、团队管理的问题,重重困难,交织在一起。

 

“疫情的影响非常大。对艺考文化课行业就是灭顶之灾啊。”

 

总部坐落于杭州的非凡教育,是艺考文化课领域最大的培训机构。艺考生文化课补习的特点是时间短、任务重,而且是在封闭的场所全日制地进行补习。这种模式,可以说受到疫情的影响是相当大了。非凡的创始人徐永杰告诉我们,非凡历史上最大的危机其实是在 17 年。那一届的艺考生,恰逢第一次全国高考改革试行,而浙江是首批改革试点,第一次考试时间提前到了 10 月份。雪上加霜的是,当时还是 G20 峰会,杭州全城封闭,所有机构停课。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有了一次“大西迁”。500 多人来到了安徽的西递进行集中上课,最终还是顺利完成。

 

但这一次,是不区分地理位置的病毒,全国范围的一级警戒之下,物理迁移也没什么用了。

 

如果说 K12 领域,由于其强刚需的属性,能够支撑更久的话,那么弱刚需的如素质教育领域,就受到了更大的影响。

 

“如果 3 月 1 号都能恢复线下学习,影响就不是很大,如果要等到 5 月 1 号线下才能上课影响就会比较大,我们也预估了最极端的情况,就是线上线下都上不了课,我们给全员伙伴发基本工资,至少也能够活 6 个月以上!”

 

总部位于杭州的一家 STEM 教育机构的创始人说道。毋庸置疑的一个事实便是,在这一时间节点上的现金余额,成为了决定生死的关键因素。而为这一数字的准备,是任何人都无法预见的。也许只有经历过 03 年非典的资深从业者才可能有此准备。如俞敏洪老师在 03 年的时候,通过艰难的借款筹措资金,才让新东方维持了 4 个月的空窗期,最终度过了这次危机。俞老师那时便意识到了现金流的重要性。在这次疫情中,新东方反而还捐出了 2000 万,并免费提供了直播课程。

 

总体来说,6 个月左右的现金储备,是一道安全线。由于教育行业预收款的属性,做到这一点其实是不难的,只需要遏制一下扩张的冲动,稳扎稳打。我们相信这次疫情过去之后,企业家们对于“风险”这个词,会有更深度的一层理解。

 

由于疫情带来的连锁反应,很多国家暂停了签证,国际教育或许会受到短期的影响。此外,像托育、早教这种无法在线化的品类,受到的冲击最大。游学更是直接“团灭”:所有的已经组成的团全部退单。

 

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产业链都会受到影响。给线下教育机构提供服务的机构,也受到了波及。觅思有方是一个专门服务于教育综合体的机构,创始人潘盼给我们吐了“一肚子苦水”。其原本制定好的 2020 年的计划,现在变成了:

 

“活着就行”

 

关店、转型、混乱... 教育行业20年代的魔幻开局

(图:觅思有方公众号,计划与现实。

 

与此同时,他们还联合了卓越、北塔、ClassIn、小鹅通等机构,成立了“教育行业疫情危机自救联盟”。从团队、客户、系统、品牌、案例、资讯等角度来对危机的应对进行分享。

 

关店、转型、混乱... 教育行业20年代的魔幻开局

(图:“教育行业疫情危机自救联盟”分享主题)

 

而从这些内容中,我们应当看到的是,对于部分已经准备好的人来说,危局中也蕴含着机会。

 

 

2

 

危局之中的机会,却只适合部分的人

 

 

在这一次突发事件中,线下机构都在往线上迁移,提供“在线教室”的卖水者成为行业的风暴中心。直播课的视频传输需要大量的带宽资源,而此前的行业储备,显然抵挡不住此次疫情带来的汹涌需求。

 

ClassIn 的创始人瓜神在一周前的一封公开信《我们一直在前进— ClassIn 的公开信》中说道:

 

“…在不了解翼鸥的人看来,这是一个大卖 ClassIn 发大财的机会。

 

翼鸥的春节假是从 20 号开始,但是疫情事态超出我们的想象,仅仅大年三十近 3000 家机构在 ClassIn 后台注册,如果不是我们注册流程非常复杂,一天的注册量会在几万家。“得益”于疫情前的好名声,全行业都在涌入 ClassIn,老用户也在拼命地排课。即使老用户线下转线上的需求,原有的网络同样支持不住。”

 

几乎是一瞬间,整个在线教育的增长逻辑变成了“求生欲驱动”,线下机构的危急状况可见一斑。为了应对这样的情况,瓜神采取了一个应急措施:将 ClassIn 的承载能力提升了 100 倍。也许是一个冒险的举动。但是也许,今天的突发,就是明天的常态。如同当年的双十一,电商的 GMV 成了之后每一天的日常。在这一领域也有趁此机会新进入者,如老牌在线教育公司学霸君也推出了平台,疫情期间免费使用。

 

除了 ClassIn 这样专业、垂直的在线教室之外,钉钉这样的综合平台,也成为了上课的一种选择。钉钉的教育顾问葛二爷告诉我们,钉钉的 DAU 在春节期间,和去年同期相比“涨了100倍”。此外,即便是猿辅导这样,原本就是为了大容量设计的头部在线教育公司,在 2 月 3 号当天出现了 500 万人在线的盛况,一度出现无法登陆的情况。

 

挤兑发生的头几日,各种抱怨是不可避免的:“家长虽然没有说什么,但估计一肚子不爽。”一家教培机构的校长说道。非常时期,平台、机构、用户共同承担着压力。而直播平台,只是整个在线教育供应环节的一个部分,在其他的环节,如果没有做好事先的预演而仓促上阵的话,那也会演变为一场灾难。

 

线下机构的倒逼式转型,是这次危局中的机会,却只适合部分的人。

 

音卓原本是一家线下的钢琴教育机构,成立了有十年之久,也是第一个尝试钢琴的“班课教学”的直营连锁机构。钢琴能不能通过在线来教学?音卓的 CEO Beccse 对这一个问题琢磨了很多年,也做过如 O2O 等尝试,但始终没有下定决心进行在线化。而这次的疫情,帮助她下了这个决心。

 

钢琴的在线教学,VIP 陪练已经探索了一部分,即将“练琴”这一环节进行了在线化。但是在 Beccse 看来,1 对 1 陪练这件事情的单位模型不是很好,而1对多的在线教学又存在市场教育的问题。线下的场景里,音卓使用的“2 对 8”的班课模型已经跑通。和 K12 不一样的是,钢琴这种需要“手把手”的培训,很大一部分较难线上化。

 

然而这一次的不得已,音卓却有了充足的准备。在寒假的时候就已加班加点做好了课件,由于之前有过思考和尝试,所以备课过程也相对顺利。另外,音卓在线下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如“掌腕分离”这样的指示性词语,学生已经形成了惯性,这些都成为了在线班课教学的铺垫。而对在线平台的选取,在主流平台卡顿的那几天,音卓使用了最简单的微信视频,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没有出现一例退费)。这也说明了对有信任感的老学员,直播工具只是一种辅助,从而进一步说明教学质量本身的重要性。

 

关店、转型、混乱... 教育行业20年代的魔幻开局

(图:音卓的在线班课教学、与身在武汉的音卓钢琴老师)

 

总体来看,这次疫情对本身就有在线教学经验、或者本身已经做好在线转型准备的线下机构来说,影响比较有限。如上海本地的 K12 培训机构家辉培优,其在网课等各个场景的教学已经耕耘了很久,线上占比在去年便已达到了 20%,这次更是有大幅度的增长。前面提到的艺考文化课培训机构非凡教育,也有自己的网课系统,虽然无法进行线下集中教学了,但是由于艺考生的刚需仍在,而且更急迫。直播、录播、音频等不同的产品推出,在线的单日平均流水达到了 150 万。

 

这些,都是给有准备者的意外之喜。

 

对于一些客户不是纯线下教培的 To B 的机构来说,此次疫情也有一些利好成分。除了相对灵活的民办培训机构之外,公立学校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尝试在线教学。这对提供信息化等工具的 To B 机构,也是一次难得的市场教育机会。

 

1. 老师的使用频次增加 ,用户的时长增加 ;

2  依靠产品增长的优势凸显 ,自然增长加速 ;

3. 重点学校的重服务增加;

4. 体育锻炼板块获得项目制推广风口。

 

这是园钉的创始人王旭总结出的一些利好。园钉推出了日常考勤、家庭作业、批阅作业以及考试与评价的大数据教学系统,为 K12 学校提供家长互动、日常管理、教学备课等服务。跨界进入教育的快手,同样也在过年期间放量增长。这一短视频平台更多也是在为 B 端进行服务,并已经和众多头部教育机构进行了内容合作。

 

快手通过教育内容,为用户提供了网状的连接。快手固有的社交属性,也是和教育不可分离的内容,师生情、同学情这些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要素,都可通过社交工具进行沉淀。通过教育这一触点,快手连接了人和人。我们能够看到,作为平台的快手承载的是全网的流量,这一次包括公立体系在内的在线化,覆盖更全面、更真实的教育数据会沉淀在快手的后台。我们相信快手会在教育的普惠、技术化这样的道路上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3

 

教育行业一级市场投融资会怎样?

 

 

疫情总会过去,当一切回归平静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教育行业的基本驱动因子没有发生变化。真实的需求还在,渗透率还有很大空间,教育仍然还是长期向好的行业。

 

整体来看,这次疫情对刚需的影响小于非刚需、对大龄的影响小于低龄。对于行业之后的发展,我们和一些投资人就一些关键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从全行业来看,融资的时间节点无疑会延迟 2 个月以上至一个 Q(视之后的发展情况来看)。2020年的教育行业的融资,难度无疑会大大增加。我们总结出了以下一些观点:

 

a) 此次疫情不会成为在线教育的拐点,但是是一个催化剂

 

一开始的时候就有人提出,03 年非典成就了电商,那么这次新冠是否会成就在线教育?这里有一个概念要厘清,其实 03 年的时候并没有“成就电商”,当年的电商 GMV 一共只有 100 亿。电商的真正起飞,应该说是在 6 年之后的 09 年,“双十一”的元年。在这 6 年间,物流、在线支付等基础设施的成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同样地,对于在线教育来说,平台容量、能够进行在线教学的老师、家长的接受意愿、服务流程等,都需要时间的浇灌。这次仓促上阵带来的种种不便也能够反映出来。疫情只是一个催化剂,在结束之后,还是会回到“线下的归线下、线上的归线上”,回到行业固有的发展规律中来。

 

b) 现金流的重要性凸显,企业家的风险偏好调整

 

北塔资本的合伙人王凯峰认为:“现金流会比原来更重要。原来觉得活得挺好的,不需要融资的机构,这次过去之后也会考虑融资这件事。”对极少经历黑天鹅的我们来说,一次“毁三观”的经历之后,是整个认知的重塑。这种亲历感带来的作用,远胜过无数的说教。结合整体经济增长放缓的大环境来看,可以显见的是之后企业家的风险厌恶程度增加,对现金流的概念更清晰。

 

c) 投资策略调整,出手放缓、更偏好线上

 

一家投资中后期教育的机构合伙人认为,此次事件之后大体的投资逻辑不会变,但是会更谨慎、更偏好线上。其 portfolio 中如 Zoom 这样提供视频系统的平台会有利好,此外如灵活用工(猪八戒网)、在线医疗(微医)也是利好赛道。随着 5G 时代的到来,基础设施会更加完善,届时便是在线教育真正的春天。

 

王凯峰认为,线下的资产价格会有下降,短期来看还是观望的心态。同时对于那些能够为存量客户提供更好服务的B端机构是利好,如鲸打卡这类教学教务沟通工具,原来都是成本,现在这次事件之后做用户黏度、通过工具降低退费率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了。同时对于一些品类如医考培训(百通世纪)这样有医疗概念的项目是利好。

 

另一位重点布局教育机构的投资人认为:“其实疫情利好整个在线教育行业,但巨头玩家快速响应,加大投入抢占市场份额,所以初创公司需同样快速响应,保持错位竞争,不能掉队”。这位投资人表示,自己机构的 portfolio 在大年三十都在加班做方案,全员无休,“惨无人道,但确实是17年一遇的机会。”

 

最后,希望大家平安地度过这一非常时期,反思过去、做好当下、直面未来。世界还在建立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建设者,我们是怎样的我们,世界就是怎样的世界。希望诚实、勇敢、负责、创新这些优秀的品质与我们同在。

 

 

关店、转型、混乱... 教育行业20年代的魔幻开局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_sHCZ8lLvm869jMvXD5fC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