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网易槽值(ID:caozhi163)

 

有人说,成年人只是长大了的孩子。

尽管年龄不断增长,要接受的事物不断增加,在静下来的时间里,他们最想去找寻的,还是童年那段单纯快乐的时光。

于是很多人开始将情怀寄托于玩具上,在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积木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渐渐洗去生活里的疲惫。

局外人或许无法理解这份情怀,但一定不会对这些方块感到陌生。

 

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这场吸引了一大批成年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的活动,就是拼乐高。

 

被乐高“蛊惑”的成年人

 

热衷于拼乐高的成年人,有个统一的代称叫AFOL(Adult fans of Lego)。

 

他们出没于世间的各个角落,用不同的方式来展示自己对乐高的热爱。

有的人表面是个不苟言笑的大明星,私底下却恨不得给乐高开个微博。

        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微博@UNIQ-王一博

 

有人工作乐高两不误,空下来可以不吃饭,但不能不把乐高拼完。

     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微博@吴昕

 

乐高的世界似乎永无止境,你永远不知道那些被晒出来的成品背后,有多少零碎的细节。

     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微博@李克勤

 

但即便如此,成年人还是被它们深深蛊惑,像小时候渴望玩具一般,期待着在乐高店里找到新乐趣。

      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淘宝评论区成了大型喜悦分享现场,每个人都在一堆小部件里找到了最原始的快乐。

    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追捧之下,乐高终于成为了玩具界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淘宝的数据显示,目前乐高玩家已超过一千万,深度玩家一年甚至烧钱高达1200万。

 

ECdataway的数据则更加惊人:

仅2020年上半年,乐高的线上市场销售额就高达24.4亿,规模增长63.8%。

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令同行羡慕的销量背后,是乐高可以完美适配全年龄段用户的神话。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NPD的调查数据足以证明,成年人玩起乐高,就没有孩子们什么事了。

 

自2012年以来,购买乐高的成年人增加了65%。

其中,50%的人年龄段是18-34岁,32%的人年龄段是35-54岁,55岁以上的,比例也有18%。

 

如果没有乐高,我们恐怕很难想象一群成年人废寝忘食搭积木的样子。

 

但在乐高完美占领成年人的娱乐生活之后,很多人也开始产生疑问:

 

这些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小方块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让大家对它念念不忘?

 

乐高的前世今生

 

乐高当然不是从一开始就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受宠的。

 

在成为玩具界的“神话”之前,它只是个单纯的儿童玩具厂商。

 

乐高的品牌名称LEGO,来自丹麦语“leg godt”,意思是一句简单粗暴的“好好玩”。

 

但如果有机会见到早期乐高,你就会发现,它并没有那么好玩。

       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早期乐高/@冰川在融化

 

极简风格的木质方块,拼接出相对粗糙的物质形态,这就是乐高的最初的模样。

 

如我们小时候搭过的积木一般,它可以成为孩子世界里的宝藏,却无法得到成年人的青睐。

 

及至玩具产业进入塑料时代,乐高创造出的带有凹凸面的积木,才将它慢慢推入更多人的视野中。

       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这种拼接积木承载了乐高所称的“结合的力量”,让孩子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下而上搭建出自己想要的形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乐高小镇上添加建筑、汽车、树木等搭配。

 

之后随着各种系列产品不断出现,乐高的精美度和复杂程度也不断上升。

 

成品炫酷的外形,和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拼装难度,都让成年人的视线被深深吸引过来。

       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乐高最大科技套装:42055斗轮式挖掘机

 

自此,乐高正式迈入了“为成年人而生”的时代。

 

他们的产品不再局限于对拼装形态的更新,更是加入了各种人物形象。

 

从最初联手《星球大战》《哈利波特》等大热IP打造人物,到后来开发出属于乐高的人物形象,这些看似简单又形神具备的小人,都让拼装的成品多了些“人情味”。

 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乐高《老友记》系列套装

冰冷的街道,因为这些小人的存在,变得更有生活气息。

孩子们在拼接组装的同时,可以利用这些乐高小人进行角色扮演,丰富了乐高游戏的体验感。而成年人也在不断更新的产品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

 

在此之后出现的《乐高大电影》、乐高主题公园等一系列衍生作品,丰富了乐高小人的形象,也让它慢慢发展成为了品牌独有的IP。

      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正如乐高创始人的信念,“乐高不应该只制造昙花一现的产品,而应该创造出一个连贯的、可拓展的玩具世界。”

 

乐高玩具身上,总是充满着无限的可能,可以不断被重复利用,不断创新,这或许也是乐高作为玩具产品,却能在成人世界里掀起热潮的原因之一。

 

乐高是成年人的避风港

 

乐高能够成为玩具届的“顶流”,除了戳中成年人的喜好之外,当然还离不开其精巧的设计,和一丝不苟的质量要求。

 

就像乐高公司在1958年申请专利时所说的那样,“当两块积木被拼在一起时,它们“咔嗒”一声就合上了,除非用力把它们拆开,否则它们就会一直牢牢地贴合在一起。”

 

可以想见,如果辛辛苦苦搭建的乐高大厦轻轻一推,就轰然倒塌,无论对于孩子还是成年人来说,都会是毁灭性的打击。

但在乐高的世界里,这样的事永远不会发生。

       

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乐高产品在设计上足够严谨,却也为用户提供着足够的创造空间。

虽然很多乐高系列都有拼装说明书,只要按部就班就能搭建出理想的样子,大大降低了对孩子们来说的拼装难度。

 

但其所包含的任意拼接属性,也让它拥有了无限可塑性。

 

在拼接过程中,玩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任意组装。

 

将一块又一块积木拼接到一起,最终组装出自己心仪的模样,也让不少人收获了充分的成就感。

       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用乐高做“雕塑”的职业乐高积木大师Nathan

 

在乐高发布的《玩乐报告》(Play Well Report)中可以看到,91%的成年人认为乐高有益于他们的幸福生活,86%的成年人在乐高中得到了减压。

 

       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数据源于乐高Play Well Report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部件,已经不仅是陪伴一代人成长的存在,更是成为了当下成年人的减压神器。

 

在快节奏的喧嚣世界中,我们总是需要拼命往前奔跑,才能不被时代发展的步伐丢在身后。

人们想要一段静下来的时光,却无法阻止互联网时代,随处涌来的信息。

 

拼乐高因此成为当下“委曲求全”的成年世界里,难得的纯粹的自我满足。

 

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对于乐高爱好者们来说,心无旁骛地拼乐高的几个小时里,他们只需要专注于手上的积木,不会被繁琐的消息提醒、复杂的待处理事项所干扰。

一个产品拼装完成后带来的成就感,也能让大家瞬间满血复活,为自己静下心来完成了一个了不得的作品而喜悦。

 

在成年人眼中,乐高早已不只是一个玩具,而是紧张心情的出口,是能让大家感到安心和休憩的存在。

忙碌的生活里,还有什么比这份释然更加可贵呢?

 

– END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rqRNxde0hiwuwcRqNJZv1A

骂人不带脏字的最高境界,都在大众点评的差评区里

骂人不带脏字的最高境界,都在大众点评的差评区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

作者:指听

 

生活在“万物皆可营销”理念之下的消费时代人类,似乎早就已经不相信所谓真实的情感流露了。

想给周末安排点娱乐活动,打开手机看到的是清一色声情并茂点评小作文加上P图风九宫格;

即使那些看似普通的日常分享,也往往在某个隐秘的时刻“暗藏杀机”。

 

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以为个体之间的信任在这个赛博时代已经荡然无存。

直到无意中在那冷冰冰的面具上看到一个裂口——那就是大众点评……

的差评区。

 

在这里,有气急败坏,有怅然若失,还有各种喜忧参半的复杂情感。

骂人不带脏字的最高境界,都在大众点评的差评区里

 

用某位不知名资深观察员的话来说:“这,可能是属于真实人类情感的最后一块自留地。”(误)

 

01
大众点评差评区,人均文学大师

 

在每个夜深人静的夜晚,都有一群失眠的年轻人,在黑暗中习惯性地浏览大众点评的差评区。

 

尽管明知道幸灾乐祸属于人性中需要被压抑的阴暗面,他们却依然无法阻止自己在看到那些“悲愤中带着义正言辞”的文字时,不由自主地狂笑出声。

 

骂人不带脏字的最高境界,都在大众点评的差评区里

 

我不喜欢这样的态度。

 

要知道,当大众已经默认了“用脚投票”的怂人规则之后,只有这群给出差评的人,依然清醒而勇敢地秉持着最朴素的行事方式——

 

不满,就要大声地说出来。

 

骂人不带脏字的最高境界,都在大众点评的差评区里

 

有人因为店家敷衍的介绍,同时点了三份不同名目的烧卖,之后给出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差评。

 

“不吃吧,浪费。吃吧,这全是烧卖。”

“不是说烧卖跟烧梅有区别吗?我深深的受伤了。”

 

骂人不带脏字的最高境界,都在大众点评的差评区里

 

你甚至都不忍心指责他没提前做好功课——想想看,面对摆满一桌子的烧卖、炸烧卖和油饼包烧卖,谁能没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呢?

 

而另一位网友则在批评一份不够正宗的酸汤鱼时,饱含深情地用上了“生命力”这个曲高和寡的词;

 

骂人不带脏字的最高境界,都在大众点评的差评区里

 

几句回忆,几句看似漫不经心的建议,让人在她对这道菜的不满中,又感受到了几分淡淡的乡愁。

 

你可以看出,在这里,直白的愤怒只是最低端的表达。

 

那些真正让人敬仰的差评,永远是那些有理有据的控诉,和拐弯抹角的讽刺。

 

道理也很简单——只有它们,才能揭示人类最微妙的情感。

 

“吃了几口就开始厌世了,感觉给它差评都是善意的,应该报警。”

↓↓↓↓

骂人不带脏字的最高境界,都在大众点评的差评区里

 

有时候,人们看到的是自律与放纵之间的分寸。

 

就像这位原本打算靠办卡来督促自己好好运动的朋友,在控速跑路的健身房老板时,展现出了自己悲喜交加的内心世界;

 

“一直觉得会倒闭结果真倒闭了,老板跑路了真是搞笑啊。”

↓↓↓↓

 

骂人不带脏字的最高境界,都在大众点评的差评区里

 

看着那穿插在词句之间的“哈哈哈”,或许他是不知道该心疼那张刚用过两次的会员卡,还是该庆幸自己可以顺理成章放弃运动。

 

有时候,你又能在差评区看到那随风而逝的爱情。

 

正如有人在某家密室逃脱的差评区里留下让人心碎的陈述:

 

“被拿着红手绢的女鬼吓哭了,女朋友和我分手了。”

 

骂人不带脏字的最高境界,都在大众点评的差评区里

相比之下,还不如勇敢地扎进隔壁男NPC的怀抱。

而在另一个有关爱情的故事,则更让人看到了亲密关系中那不为人知的侧面:

 

骂人不带脏字的最高境界,都在大众点评的差评区里

 

尽管全五星的评价很容易让人在匆匆划过的时候放松警惕,但看起来就有些敷衍的取景角度,和附带的寥寥几个字的描述,还是能让人轻松还原出一个在网红餐厅百无聊赖的男性形象——

 

堪称当代白描大师。

 

当然,作为一个点评平台,最吸引人的永远还是顾客们与服务员之间的恩怨情仇。

 

无数心灵受伤的人,在差评区留下了他们或心碎、或隐忍的情绪波动。

 

某位朋友因为一盆水煮牛肉等了40分钟,然后强忍愤怒地对这一餐饮界常见问题做出了精妙的总结:

 

“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种量子现象,那就是一道久等不上的菜。

 

它在本质上处于正在做或未做的薛定谔猫态。而一旦你找服务员退菜,就马上坍缩为确定的正在做的状态。”

 

骂人不带脏字的最高境界,都在大众点评的差评区里

 

也有人在自己作为资深食客的品味被质疑后,愤怒却又不失风度地向火锅店提出务实的评价。

 

白味儿的西瓜建议不要送,最甜的那块儿应该是被店员给吃了。”

 

“毛肚脆倒是脆,就是嚼起来有点老。不要跟我说是我烫老了,我出生第一件事就是学会怎么烫毛肚。

 

就仿佛是一个魔咒,当人们打开大众点评的差评区,就会自动化身为一台大型的情绪释放器;

 

明明网购时连“确认收货”都懒得点,此时却能毫不吝啬自己的时间和头脑,写下一篇动辄千字小作文。

 

骂人不带脏字的最高境界,都在大众点评的差评区里

它可能是继腾讯微博之后,另一个被你忽略的黑历史。

 

02

“面对服务员唯唯诺诺,

给差评时我重拳出击”

 

不管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些花样百出的差评,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人们在大众点评上的吐槽欲望的确格外浓烈。

 

你很少在其他地方见到如此充满画面感的控诉。

 

毕竟我们早已经习惯了一众差评区的冷冷清清。偶然看到几条有效信息,也只是“太差了”“图文不符”之类的机械而单薄的表述。

 

就算是隔段时间就会火一次的淘宝奇葩买家秀,透露出的也往往是戏谑更多;

 

骂人不带脏字的最高境界,都在大众点评的差评区里

类似这种完全不严肃的画风(误)。

 

而不像上面提到的那些备受打击的“文学带师”那样,既声情并茂,又满腔激愤。

 

当然,毕竟评价功能只是购物网站、外卖平台的辅助业务。

 

相比之下,愿意在大众点评上分享心得的人,往往具有更加强烈的表达欲。

 

但更不可忽视的一点是,通常那些会让人打开大众点评的场所——热门餐厅、休闲场所等——本身就意味着“生活仪式感”

 

而那些直击心灵的差评也大多来自一个朴素的真理: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骂人不带脏字的最高境界,都在大众点评的差评区里

 

正如某位网友所谈到的“双标现场”,如果在中午匆匆吞下的外卖中发现头发,可能只会记住“下次不要再点这家”;

 

但一顿期待已久却没排到号的晚餐,却足以让她气到凌晨两点多还睡不着,然后爬起来在大众点评上写出事无巨细的“现场还原”。

 

“虽然我没有吃到,但是凭借想象我也要给它打低分。”

↓↓↓↓

 

骂人不带脏字的最高境界,都在大众点评的差评区里

 

仪式感的幻灭总是格外让人愤怒,因此你也常常看到一些跟店家好像也没什么关系的差评——

 

“吃沙县居然遇到前同事,毁了一中午的好心情。我真是不高兴见到她,每天上班都要背着一个假名牌包到处炫耀,结果现在还不是跑来吃十块钱的鸭腿饭……”

 

简直不知道应该同情谁。

当然,再怎么东拉西扯地翻出花来,差评的本质也还是吵架。

这么想来,大众点评的用途可能不仅是搜索,更为普通人提供了一个“背后说坏话”的机会;

毕竟当代年轻人连买菜时砍价都要犹豫再三,更不要说在人家的地盘上与服务员/大堂经理/餐厅老板据理力争。

骂人不带脏字的最高境界,都在大众点评的差评区里

 

就算好不容易硬气一回,也往往被对面经验丰富的强劲攻势回怼到哑口无言,三个小时后才反应过来:“当时要是这样反驳就好了。”

此前,曾经有人把大众点评的评论区总结成大型街骂现场,无疑就是对这种心态的精准把握。

 

而那些遗憾自己吵架没发挥好的人,终于得到了属于他们的“再一次机会”。

 

在大众点评上,你可以看到年轻顾客大战老油条服务员的精彩表现;

 

“钱放在面前都不要,是在想什么呢?”

↓↓↓↓

 

骂人不带脏字的最高境界,都在大众点评的差评区里

 

也能看到不少技艺精湛的“拐弯抹角骂人”脑补演出现场。

“服务员一离开就不见踪影,真是我的荣幸呢。”

↓↓↓↓

骂人不带脏字的最高境界,都在大众点评的差评区里

 

更妙的是,这种原则上面向所有人的平台,带来的不仅是发泄不满的爽,同时也传递了——用差评告诉你我也不好惹——的掌控感。

正如在很多人心中,自己在朋友圈里的吐槽再精彩,也避免不了名不副实的网红店依旧门庭若市;

但在大众点评写下一个掷地有声的差评,至少在形式上拥有了“我能做点什么”的心理满足。

 

骂人不带脏字的最高境界,都在大众点评的差评区里

 

就算偶尔也会承认一些描述过于情绪化,但没人能拒绝这种“重拾消费者力量”的诱惑:

 

“帮还没去过的朋友们排雷,顺便希望黑心商家早点倒闭。”

 

03

哪儿有什么真正的“净土”

 

不过别误会,这并非是要指责顾客们把差评当作了发泄情绪的工具。

 

毕竟,每当我看到有人能在评论区为“哪里的厕所更干净”而争吵一个月,都难以抑制自己油然而生的钦佩之情。

 

骂人不带脏字的最高境界,都在大众点评的差评区里

 

事实上,这大概也是很多人习惯浏览“顾客评价”的重要原因——

 

尽管很多评论都难免有过于情绪化和个人化的问题,但往往也能最大程度地体现出对于商家的真实评价。

 

不可否认的是,针对大众点评“造假”“删评论”等问题的批评声音同样很多;

 

但跳出平台本身,那些声情并茂的差评永远总能让旁观者看得津津有味,其实又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

 

骂人不带脏字的最高境界,都在大众点评的差评区里

 

正如我们在开头所说,商业社会的触角早已伸向了普通人生活的各个角落。

小到手机上的一个插入广告,大到周末街头的各种商业策划,人们无论是日常社交、生活、娱乐,都避免不了无孔不入的营销元素。

如果说这些还属于可以接受的范畴,那么“刷好评”显然在让人厌恶的台阶上又多走了一步——

明面上伪装成消费者的身份,实际上却在攻占人们消费行为中最后一块不该被营销所占据的空间。

对此,一开始人们感受到的是愤怒。

 

然而当虚假的“真人评价”泛滥成灾,甚至成为了被默认的广告形式,大众的情绪却又迅速的转变为无奈。

我们渐渐习惯了店家在商品中附赠一张“好评返现”的卡片;

 

而社会新闻中也不乏消费者因为给了差评,遭到卖家骚扰辱骂的事例。

 

骂人不带脏字的最高境界,都在大众点评的差评区里

 

每个涉足其中的人,都已经在这种“大浪淘沙”式的消费日常中感到疲惫;

引用某位网友的抱怨就是:“买东西的时候一搜全是刷出来的好评,什么都看不出来,最后还得在其中千挑万选找出哪个才是真实评价。”

 

那些生动有趣的差评能够成为不少人的快乐源泉,也无非因为大家在其中看到了久违的一丝真实感受。

 

只可惜,它们本身也从来不是什么净土。

 

几天前澎湃就曾经曝光一起有关职业差评师的案件,有人通过“打差评——勒索商家”的方式非法牟利;

 

骂人不带脏字的最高境界,都在大众点评的差评区里

而大众点评的差评区本身,也从来不乏商家类似“同行恶意差评”的投诉。

 

你看,在一个万物皆可营销的消费社会中,没有什么能永远保持绝对的中立;

 

那些让人大呼过瘾的差评小作文们,说不定只是这密不透风的商业围墙中偶尔透出的精彩。

 

而对于身处消费时代的我们来说,“去伪存真”大概是必备的技能了吧。

 

不过最后,我仍然想要大胆预测——

 

等到大众点评也彻底“沦陷”后,外卖平台说不定有潜质成为网友们的下一个快乐源泉。

 

骂人不带脏字的最高境界,都在大众点评的差评区里

 

要知道,吐槽跟人对线,永远都是人类的刚需嘛。

 

那么,你经历过最想给差评的消费体验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参与讨论。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Cdwso3G-l0-rWgu1soRgw

拜拜,中国再无P2P,一部荒诞剧和血泪史

来源:中产先生

11月27日,银保监会对外透露,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由高峰时期的约5000家,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归零。

名噪一时,一地鸡毛,大厦崩塌,此后,中国真的再无P2P了。

– 1 –

名噪一时

从2009年四万亿开始,中国开启了负债式发展模式,到了2013年,企业和地方部门债务率高企,资金都被房地产吸了过去,金融运转通道不畅。

简而言之:不缺钱的贷款拿到手软堆高债务,缺钱的却拿不到贷款没人输血

国家自然要寻找房地产之外的经济发展新动能,那个时候,互联网+、创新创业和普惠金融成了可以尝试的手段。

互联网+给企业赋能,创业提供就业机会,普惠金融解决资金问题,看似是个可行的方向,不过随后的发展出乎人们意料。

还是那句话,中国人呐,赌性太强,一放就乱,一管就死

P2P本来是舶来品,在一些落后国家通过普惠金融产生过不少成功的模式和案例。

不过,P2P到了中国,成了变种,从信息中介变成了信用中介,玩起了民间借贷的老把戏。

2013-2014年,仅仅一年的时间,P2P乘着政策的东风在中国遍地开花。

各种P2P机构都用超过10%甚至是15%的年利率、保本保息的噱头来吸纳社会资金,不断有风投机构、创业者、普通百姓加入这个游戏。

那几年,理财不识P2P,银行VIP也枉然。

从企业家到公务员,从家庭主妇到退休老人,数百万人参与了这个放贷借贷的资金游戏。

2017年鼎峰时期,P2P网贷平台高达5000家,网贷余额逼近1万亿元大关。

但是,形势已经发生变化,经济新常态去杠杆、供给侧改革去产能、房价翻一番转移债务,成了新的政策基调。

这意味着,P2P快凉了。

– 2 –

一地鸡毛

P2P的模式,本身就不可持续。

10%甚至是15%的高回报率是谁在支撑呢?

毫无疑问,还是房地产。

炒房人现在熟知的水库的那一套,开卡养卡、省吃俭用、假流水骗贷、以房养贷在当时看起来都太麻烦了。

首付30万银行贷不出来对吧,限贷对吧,直接走P2P,几分钟到账,然后炒一套房子百万到手,就算是20%的年利率那也是毛毛雨。

所以,你看房价上涨最快的城市,也是P2P最发达的城市。

不过成也房地产,败也房地产。

P2P暴雷的导火索恰恰就是房地产。

2018年,房价经过翻番之后,各大主要城市新房都玩起了“摇号限价”,但是市场依然火爆,这就意味着摇到一套就净赚百万,但是前提是要交数额不小的摇号费。

拜拜,中国再无P2P,一部荒诞剧和血泪史

杭州摇号现场

老百姓再次陷入疯狂,成都万人排长队摇号,杭州排队摇号中暑晕倒,人们纷纷把存到P2P放贷的钱取出来,这一来,P2P平台直接被挤兑暴雷了。

南京的钱宝是第一例,然后是杭州倒了一大批,都和摇号炒房有关。

政策的收紧、旁氏的模式、炒房的挤兑,P2P暴雷潮在全国各地涌现。

接着就是踩踏、暴雷、卷款潜逃,血本无归。

截止2018年12月底,全国正常运营的平台仅剩下1034家,全年共曝出848家问题平台,同比2017年扩大了42.7%。

2019年1月21日,一份红头文件在互金圈流传,大致的意思是除了严格合规的平台以外,其余机构要能退尽退,应关尽关。

2019年,P2P集中的大省——浙江、广东、上海、北京,也陆续采取行动。

到了2020年中,全国还有25家P2P平台,到了8月还有15家,9月还有6家,11月,彻底清零了。

短短8年,P2P怕是最短命的行业了。

– 3 –

荒诞剧和血泪史

血泪史我们都清楚,但是亏钱的人都是无辜的么,也不尽然。

我相信一些老年人可能不懂,就冲着利息高结果亏掉了养老金,但是大部分人本来就知道这是个旁氏游戏,只不过自己觉得能逃顶能够赚傻子的钱,他们亏得不是血泪,而是贪婪

这么看起来,P2P更多的是一部荒诞剧。

我们举几个例子:

网贷老板

搞P2P平台的很多是江浙小老板,他们搞完了P2P捐款潜逃到柬埔寨继续种菠菜,这种人本来就是刀口舔血的,心硬的狠。

不过也有很底层的年轻人,他们本来一无所有,也知道P2P玩不长,但是还是义无反顾的投身其中。有律师回忆自己给看守所里的P2P小老板辩护时,小老板说本来自己没有学历无房无车,现在住别墅娶了本地姑娘还有了孩子,而且过了几年普通人一辈子也无法想象的生活,这辈子值了,就算被判十几年,出来还不到50岁,如果不搞P2P,现在估计还在一个人做销售租房子吃外卖。

出借人

出借人里确实有比较倒霉的,大多数是老人和家庭妇女,老人把棺材本都亏光了,很多家庭妇女是亲戚、熟人介绍的本地P2P平台,惨得很估计亲戚也难上门了。

但是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个旁氏游戏,有的平台暴雷了,出借人还在一起商量不暴雷不挤兑,要继续忽悠傻子进来接盘他们才能拿回钱。

当然,有的地方P2P平台,暴雷之前会通知当地的公务员退出然后再暴,为什么这么做,你懂的。

荒诞吧,还有更荒诞的。

薅羊毛和催收

除了平台老板和出借人,还有一个更荒诞的灰产,就是薅羊毛。

借了P2P就是不还,简称薅羊毛。

不但薅你,还纠结一帮人把你薅倒,反正你也不合规,我就黑吃黑了,横竖就一条命,征信早就没有了,家人也不联系,实在不行我就去当三和大神,你看着办吧。

有的地方是整村薅羊毛,催收的过去直接被村民用棍棒打回去,薅羊毛都薅的理直气壮。

我就认识一个哥们,人五人六的,在某P2P上借了30万,平台出问题了,他笑着说不打算还了,就当捡到钱了。我心想,债权肯定会被转让,怎么可能跑得了,不知道最后他是不是还上了。

催收就比较常见了,短信群发、电话威胁、P果照遗照、送花圈、泼大粪……几千年的高利贷手法,变化不大。

P2P副产品:豪车坟场

我们之前发过一篇推文《豪车坟场里,埋着一段不堪的P2P往事……》,P2P平台吸收的资金很多都被老板和高管挥霍了,暴雷之后这些车放在野外等待法拍,拍不出去就会被锈蚀报废,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豪车坟场。

拜拜,中国再无P2P,一部荒诞剧和血泪史
拜拜,中国再无P2P,一部荒诞剧和血泪史
拜拜,中国再无P2P,一部荒诞剧和血泪史
拜拜,中国再无P2P,一部荒诞剧和血泪史
– 4 –
结语
这一次P2P是没有了,下一个是什么呢?
我们要思考的其实不是P2P,也不是炒房,要思考更深层次的东西:
中国人为什么赌性这么强?
法规法律的问题,是恒产恒心的问题,是生存生态的问题,还是民族性的问题?
大家可以发散思维,留言说说。
就这样。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ngXJKZJkPgQ89oYCOxjCEA

麦克斯韦,到底有多牛?

导读:麦克斯韦,全名是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数学家。除了奠定电磁理论、开创经典电动力学之外,他还是统计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作者:小枣君
来源:鲜枣课堂(ID:xzclasscom)

 

麦克斯韦,到底有多牛?

18~19世纪的欧洲,就像开了挂一样,诞生了不计其数的天才科学家。

这些天才科学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奠定了现代学科的理论基础,为20世纪人类科技的全面腾飞创造了条件。


以通信行业为例,目前最前沿的通信科技,不管是5G,还是Wi-Fi 6,都是基于电磁理论发展起来的技术。而电磁理论,就是18~19世纪奠基完成的。


我们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就是电磁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大名鼎鼎的麦克斯韦。

01 麦克斯韦的生平往事

我们首先回顾一下麦克斯韦的整个人生历程。

麦克斯韦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非常平淡,既没有大富大贵,也没有大起大落。


1831年6月13日,麦克斯韦在苏格兰爱丁堡出生。他的父亲是一位辩护律师,名叫詹姆斯·克拉克。之所以会多出一个“麦克斯韦”姓氏,是因为克拉克家族和麦克斯韦家族关系深厚,小麦克斯韦的曾祖母就来自麦克斯韦家族。小麦克斯韦他爹还继承了麦克斯韦家族的一些地产。


幼年时期的麦克斯韦,虽然家境殷实,但因为口音浓重等问题经常遭到同龄人的嘲笑,所以性格比较孤僻,不太喜欢讲话。
他的教育,主要是由他的母亲在负责。


8岁那年,麦克斯韦的母亲患病去世,导致他变得更加沉默寡言。


不过,幸运的是,麦克斯韦的父亲并没有放弃对他的关爱,积极鼓励和陪伴他成长。他父亲发现,儿子经常画一些几何图形,于是,亲自教导他学习数学。


当时,他父亲还聘请了一名家教对他进行指导。然而,这名家教对小麦克斯韦极为尖酸刻薄,经常责骂他迟钝、任性。于是,他父亲在1841年11月辞退了这名家教,将小麦克斯韦送到久负盛名的爱丁堡公学就读。


这一期间,小麦克斯韦住在他的姨母伊萨贝拉家中。这位姨母对小麦克斯韦进行了悉心的照顾和教育,给他的人生造成了很多正向的影响。姨母的女儿,也就是小麦克斯韦的表姐,杰迈玛,激发了小麦克斯韦在绘画方面的兴趣和热爱。据不可靠消息,杰迈玛也是小麦克斯韦的初恋对象。

15岁的时候,麦克斯韦在爱丁堡皇家协会学报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卵形线》(Oval Curves),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1847年,16岁的麦克斯韦如愿进入了爱丁堡大学。此时的他,是班上年纪最小的学生,但成绩却总是名列前茅。他专攻数学物理,同时也接受了实验物理学、逻辑学等学科的严格训练。


1850年,在征得父亲同意的情况下,他转入剑桥大学。起初,他就读于彼得学院,后来,按个人意愿,转入了三一学院。在三一学院,他获选加入了剑桥大学秘密的精英社团——剑桥使徒。

麦克斯韦,到底有多牛?

在三一学院就读时的麦克斯韦,手上拿的是自己发明的比色环。

1851年,他开始跟随著名数学家威廉·霍普金斯学习数学。


1854年,也就是23岁的时候,麦克斯韦以第二名的成绩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数学系毕业,留校任教。


1855年,麦克斯韦读到了大神法拉第的著作《电学实验研究》,被书中各种各样的电磁感应实验所吸引,正式开始研究电磁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后面会详细说)。


1856年,麦克斯韦来到苏格兰阿伯丁的马歇尔学院,担任自然哲学教授。当时他只有25岁,比其他教授至少年轻15岁。

麦克斯韦,到底有多牛?

1858年6月,麦克斯韦迎娶了马歇尔学院院长丹尼尔·迪尤尔的女儿——凯瑟琳·玛丽·迪尤尔(Katherine Mary Dewar)。凯瑟琳比麦克斯韦大7岁,个子也比麦克斯韦高,长相美丽且性格开朗。两人婚姻生活非常和谐美满、浪漫甜蜜,后来育有两个女儿。

麦克斯韦,到底有多牛?

▲麦克斯韦和凯瑟琳

 

1860年,马歇尔学院与阿伯丁国王学院合并成为阿伯丁大学。尽管麦克斯韦已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仍未争取到新学校的自然哲学教授职位,而且申请爱丁堡大学相同职位也未成功。无奈之下,经人介绍,麦克斯韦到伦敦国王学院任自然哲学和天文学教授。

此时的麦克斯韦,进入了自己人生阶段中最为高产的一段时期。他在电磁领域的几篇重要论文,都发表于这一时期。1861年,麦克斯韦当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


1865年,麦克斯韦辞去教职,和凯瑟琳一起回到家乡格伦莱尔,开始系统地总结电磁学的研究成果。这一期间,他完成了电磁场理论的经典巨著——
《电磁通论》,并于1873年出版。


1871年,麦克斯韦受聘为剑桥大学首任实验物理学教授,并负责筹建该校第一所物理学实验室——
卡文迪什实验室

1874年,卡文迪什实验室建成后,麦克斯韦担任实验室的第一任主任。

卡文迪许实验室后来举世闻名,对整个实验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被誉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摇篮”。

麦克斯韦,到底有多牛?

▲卡文迪许实验室旧址,这里产生了29位诺贝尔奖得主

后来的麦克斯韦,一直在倾力照顾自己生病的妻子(之前是照顾生病的父亲),心力交瘁。没过多久,自己也被查出患病。

1879年11月5日,麦克斯韦在剑桥因胃癌逝世,享年仅48岁

此时,他刚刚完成第二版《电磁通论》前九章的修订。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母亲当年也是相同年龄因为相同的癌症而去世的(也有说法是他母亲死于肺结核)。

逝世后的麦克斯韦,葬于苏格兰西南部罗门湖(Loch Ken) 附近的一座教堂中。

麦克斯韦,到底有多牛?

▲麦克斯韦的墓碑

02 麦克斯韦的成就与贡献

好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麦克斯韦的人生成就。


一直以来,在学术界和历史界,麦克斯韦都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他的学术贡献,被认为可以与牛顿、爱因斯坦比肩。

普通人可能会质疑,麦克斯韦真的有这么牛吗?竟然可以和牛爵爷、爱神平起平坐?他不就是捣鼓了一个麦克斯韦方程组吗?值得封神吗?

Hoho,麦克斯韦之所以民间名气不够大,就是吃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亏。

你看牛爵爷的三大定律,咱们中学的时候就能看懂。公式的话,说来说去,也就是围绕着“F=ma”转,非常简单。

麦克斯韦,到底有多牛?

爱神的“相对论”嘛,反正大家都不懂,就知道很牛逼,就够了。公式的话,E=mc2,至少看起来简单好记啊。

麦克斯韦,到底有多牛?

麦克斯韦的方程组呢,Duang,就是下面这个:

麦克斯韦,到底有多牛?

你看得懂不?记得住不?写得来不?


也许你在大学的时候,曾经看得懂,我相信现在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吧?


上面这个,还是经过天才物理学家奥利弗·亥维赛“改良”的版本,
原版的麦克斯韦方程组有20个方程式,更要命。


所以说,麦克斯韦属于那种一般人看不懂他为什么牛逼,而专业人士明明知道他牛逼,却解释不清楚他为什么牛逼的类型。

麦克斯韦的生平极少发生八卦新闻,他的名字也没有像安培、赫兹、特斯拉一样,成为物理学单位,这都影响了他在普通人眼里的知名度。

麦克斯韦,到底有多牛?

其实,概括来说,麦克斯韦的最大贡献,就是共同参与电磁理论的奠基,搞清了光、电、磁的真相,最终帮助人类驾驭了电磁波。

没有麦克斯韦,就没有电磁波的广泛应用(或者说会晚很多年),不会有手机、无线电、广播、微波炉、雷达、卫星、CT、B超……人类社会,完全会是另外一番景象。历史的发展,也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麦克斯韦,到底有多牛?

我们回顾一下电磁理论的诞生过程。


1820年,丹麦科学家
奥斯特通过偶然发现的磁针偏转现象,提出电流存在磁效应。

麦克斯韦,到底有多牛?

此后不久,毕奥和萨伐尔在大佬拉普拉斯的帮助下,提出了著名的毕奥-萨伐尔定律,可以算出任意电流在空间中产生磁场的大小。但是这种方法在实际使用的时候比较繁琐。


再后来,
安培发现了一个更实用更简单的计算电流周围磁场的方式,这就是安培环路定理。安培还总结了一个很实用的规律,用于判断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安培定则(也就是右手螺旋定则)。


再再后来,大神法拉第出场,经过反复实验,提出了
电磁感应定律(1831年),引入了电场和磁场的概念(1837年),指出电和磁周围都有场的存在,打破了牛顿力学“超距作用”的传统观念。

麦克斯韦,到底有多牛?

▲迈克尔·法拉第(1791~1867)


然而,法拉第是一位实验物理学家,他小时候因为家庭穷困没有受过正统教育,数学能力较弱,所以无法通过数学公式对自己的理论进行证明,一直为此耿耿于怀。

麦克斯韦,到底有多牛?

▲法拉第的著作——《电学的实验研究》,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公式

在法拉第的默默召唤之下,上帝派来了数学兼物理双料天才——麦克斯韦,帮助法拉第了却心愿。

  • 1855年,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法拉第的力线》,第一次试图将数学形式引入法拉第的力线概念,从而初步建立电与磁之间的数学关系。这篇文章引起了物理学界的重视,也得到法拉第本人的赞扬。

  • 1862年,麦克斯韦发表了第二篇论文——《论物理学的力线》。在这篇论文中,他首次提出了“位移电流”和“电磁场”等新概念,对电磁理论给出了更完整的数学表述。

  • 1864年,麦克斯韦发表了第三篇论文——《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这篇论文中不仅给出了麦克斯韦方程,还首次提出了“电磁波”的概念。


麦克斯韦认为,变化的电场会激发磁场,变化的磁场又激发电场。这种变化的电场磁场共同构成了电磁场,电磁场以横波的形式在空间传播,就是电磁波。

麦克斯韦推算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发现和光速非常接近,于是,他指出:“光与磁是同一物质的两种属性,而光是按照电磁定律在电磁场中传播的电磁扰动。”

以上这些突破性进展,极大地验证了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也让法拉第可以不留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1867年)。

法拉第是幸运的,但麦克斯韦却没有那么好命。


虽然麦克斯韦通过完美的数学公式奠定了电磁理论的基础,但是,因为理论过于精深复杂,公式过于抽象,所以并未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

在牛顿力学仍占主导的那个时期,麦克斯韦的理论遭到主流学术界的抵制,年轻学者也很少有人愿意追随他。


据说,在麦克斯韦去世那年,当他仍然坚持不懈地宣传电磁波理论时,
只有2个听众愿意听他上课,一个是来自美国的研究生,另一个是后来发明电子管的弗莱明。

他逝世后,主流学术界依旧没有接受他的理论。


一直到他逝世的9年后,1888年,年轻的德国物理学家
赫兹,通过实验首次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才真正验证了麦克斯韦理论的正确性。麦克斯韦的贡献和地位,得以被全世界承认。如果他泉下有知,也可以瞑目了。

麦克斯韦,到底有多牛?

▲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


在科学史上,人们普遍认为,牛顿把天上和地上的运动规律统一起来,是“第一次”大统一,而麦克斯韦把电学、磁学、光学统一起来,是“第二次”大统一。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爱因斯坦受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刺激,想要以同样的方法统一力场,将宏观和微观的两种力放在同一组式子中,实现最终的“大一统理论”,结果没搞成。不然的话,这个世界估计又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此外,麦克斯韦的《电磁学通论》,作为电磁学经典著作,也经常被拿来和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力学)、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生物学)相提并论。

所有这些,都足以证明麦克斯韦的伟大。


上面所说的贡献,还仅仅只是麦克斯韦在电磁理论方面的工作。除了电磁理论之外,麦克斯韦在光学、天文学、分子运动论和热力学等诸多领域也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著名的物理学四大神兽之一,
麦克斯韦妖,就是麦克斯韦围绕热力学第二定律提出来的一个佯谬。

03 结语

回顾麦克斯韦出生和逝世年月,我们会发现两个惊人的巧合——麦克斯韦出生的那一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麦克斯韦去世的那一年,爱因斯坦出生。


爱因斯坦一生对麦克斯韦极为推崇,他后来取得的很多研究成果(狭义相对论等),都离不开麦克斯韦的前期贡献。也有人戏称,爱因斯坦是麦克斯韦的隔世弟子。


1931年,在麦克斯韦诞辰一百周年的纪念会上,爱因斯坦评价麦克斯韦的建树,是
“牛顿以来,物理学最深刻和最富有成果的工作。”

量子论创立者普朗克也是麦克斯韦的忠实拥趸。他是这么评价麦克斯韦的:“他的光辉名字将永远镌刻在经典物理学的门扉上,永放光芒。从出生地来说,他属于爱丁堡;从个性来说,他属于剑桥大学;从功绩来说,他属于全世界。”

 

来自20世纪最伟大天才们的肯定,足以说明这位19世纪最伟大天才的价值。不是吗?

 

参考文献:

  • 《麦克斯韦对人类的贡献》,360doc

  • 《为什么麦克斯韦没有牛顿和爱因斯坦有名?》,知乎

  • 《与牛顿、爱因斯坦齐名,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生平简介》,趣历史

  • 《麦克斯韦传》,佚名

  • 麦克斯韦》,刘叔物理

  • 百度百科,麦克斯韦词条

A股定价全球化之后的一个巨大风险

差生被劝退后,混在中下游水平学生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A股定价全球化之后的一个巨大风险

 

1/4

一次港股的失败投资

2018年,我在港股中国生物制药上吃了个大亏,该股从2018年最高点的56倍PE(TTM),一直杀到年底集采公布后的20倍PE(软件上显示的5.6倍为加上投资收益的PE),可谓跌幅惨烈。

 

A股定价全球化之后的一个巨大风险

 

我是在第一次集采前一周介入的,位置是30倍PE,介入的原因是估值只有恒瑞的一半,而当时新明星单品安罗替尼已经明显放量,不应该跟恒瑞有这么大的差别。

 

在高点下来差不多腰斩的位置上,两周时间又套了30%,这种下跌以前只有垃圾股才会遇到。

 

这是一个行业性的利空,港股的其他以仿制药为主的内地医药股都差不多,隔壁班的优秀生石药从51倍杀到18倍。

 

A股同样无法幸免,但跌幅就小了很多,复星医药从37倍到20倍,恒瑞从89倍到48倍,华东医药从38倍到17倍。

 

很多人认为,港股的流动性差,所以给的估值不如A股,但这个说法有很多问题,港股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市场,不但上市公司是全球的,资金也是全球流动的,港币与美元挂钩,国际资金进出非常方便,只要有估值洼地,很快就会被填平,不可能长期出现流动性造成的估值差。

 

比如中国生物制药,利空释放后,就开始反应利好了,由于安罗替尼的放量(我猜中了开头,没猜中结局),2019年又从20倍涨到了70倍PE,跟恒瑞的估值差恢复到了基本面的合理范围,股价更是暴涨3倍多,港股对利好的反应效率一点都不差,给好公司的估值也不低。

 

亏钱是最有效的经验,前提是你要善于总结经验,港股的这次巨亏,让我在2019年反复思考为什么两地市场的定价方法有如此大的不同,这个思考非常有收获,因为我渐渐意识到另一个更大的问题——由于外资对A股的影响越来越大,也由于资本市场的各种监管制度向国际接轨,A股的定价模式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这个“定价全球化”将影响到数以千万计散户的投资者。

 

 

2/4

直来直去的港股定价逻辑

港股的生态千奇百怪,有天天表演的老千股,类似我们上个世纪的“庄股”,也有估值压得死死的银行、地产和各类国企,也有腾讯这样的高估值的大白马。

 

首先要肯定,中国生物制药是最优秀的药企之一,它的研究和定价都是合理的,是机构博弈的结果,不存在被操控的可能。

 

最能体现港股投资者心态的是麦格理证券对中生的两份报告,第一份报告的时间是在集采后,将目标价大幅下调60%,评级从“跑赢大市”降至“中性”,理由是带量采购试点方案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但令人迷惑的是,“跑赢大市”的评级和原目标价是麦格理证券一个月前刚刚给出的,理由是“相关产品(安罗替尼)在2018年5月推出后,两个月销售已达3亿元人民币,该行预计2018年销售可达7.6亿元,2019年增长则达89%,而公司大部分生物制剂目标是在2020年推出。”

 

这种迅速自我打脸的动作,在港股非常多,而A股的习惯是发现不好就闭嘴,如果股价又涨上去就继续推荐,如果股价持续低迷,就当以前的跟踪研究从来没有发现过。

 

在港股的投资过程中,我发现两市对“短空不改长期利多”的反应非常不同。

 

如果按A股的逻辑,第二年有预期的利好,那么当年对利空的反应就小一点,第二年涨得少一点。如果中国生物制药在A股上市,我相信2018年不会跌得那么惨,可能就是跌到30倍附近,跟恒瑞保持六到七折的差距。当然第二年也不会涨这么多。

 

但港股大部分公司的逻辑就直来直去,不管你第二年有什么利好,当年的利空一定要跌到位,不接受空头支票,如果第二年有利好,那就第二年再涨上去,谁知道你说的这个利好是不是忽悠呢?

 

所以在港股,“股价已体现利空”的逻辑常常行不通。为什么港股会形成这样的逻辑呢,这跟两地的投资者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3/4

散户与机构的行为差异

A股的散户投资者占了交易额的大部分,而港股跟美股非常类似,散户占比很少,绝大部分是机构参与者。

 

在以前的印象中,大家都认为散户不理性,喜欢追涨杀跌,机构崇尚价值投资,比较理性,股价也会更稳定。

 

但实际情况没那么简单,A股的价值投资者越来越多,特别是医药消费行业的大部分龙头的参与者,都是看好公司的长期价值而长期持有,集采带来的长期不确定性,散户在理解上有分歧,从而大部分人都还是看中一两年内业绩的稳定性而坚持持有,甚至抄底,而散户的资金没有成本,又有其他收入来补充资金摊平成本。

 

这在A股那些“有信仰”的大白马公司中非常常见。

 

但机构的行为动机就比较复杂了。

 

第一、很多机构有短期考核的压力,对于短期利空,很容易形成“囚徒困境”的博弈状态:大家其实都看好,但担心有机构抢跑导致股价下跌净值受损,而抢先卖出。

 

第二、对集采带来的长期不确定性,对于政府行为带来的利益分配的颠覆性变化,机构比散户的理解更为深刻,投资机构宁愿先卖出,评级机构宁愿先降级,再观察市场的实际反应,实际上是一种更理性的行为,虽然短期内股价出现了大幅波动。

 

当然,机构之间的投资理念差别很大,也有很多机构(比如巴菲特这一派的)愿意持有长期逻辑的公司,这体现在港股的品牌消费龙头公司,以及中国少数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互联网平台公司上,以更强的确定性获得长期稳定的估值溢价,吸引了大量长期持有理念的机构,像海底捞和美团在疫情爆发初期受损严重,股价却持续坚挺,并没有出现“短空冲击效应”。

 

但总体上而言,基于“机构理性”的短期博弈,对于大部分好公司(即除了少数极优秀的公司之外)的股价其实是加大了波动,导致了在港股投资中,千万不能因为“股价跌到位了”“股价已经过度体现了利空”就去抄底,这是风险极高的行为。

 

而在A股的很多散户“股神”,都是擅长抄底的,也都在重仓抄底中让资产迅速爆发。港股的这个特征,让我开始反思A股的“抄底文化”未来还有没有生命力。

 

这就涉及一个问题,为什么A股以前抄底的成功率比较高。

 

 

4/4

A股“价格托底带”的消失

A股在2016年以前,有一个策略是长期跑赢的,就是“买最低价的公司的组合,定期更新”的低价策略。

 

在退市制度不健全和审批制导致的上市通道拥堵的情况下,业绩再差的个股跌到一定程度后就跌不下去了,因为有壳资源和各种重组预期,一旦预期实现就是几倍的翻番。

 

低价股跌不下去,就形成一个50亿市值,股价在3~5元的“价格托底带”,这个价格带严重干扰了A股的定价体系。

 

你想,破产边缘的垃圾股在3~5元附近,那么业绩再差好歹是正常经营的那不得5~8元,那还有点业绩的,破10元自然就有人想抄底。

 

这么一来,好公司遇到短期利空,下面又有层层垃圾股、绩差股形成的价格带,由于比价效应,自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抄底,导致利空不会在短期内让股价跌到位。

 

而低价策略的高胜率,又导致A股形成了“抄底文化”,其本质是散户主导的市场,相信均值回归,又有人托底,只要有耐心,抄底大概率能赢。

 

而2016年以后,低价策略已经持续跑输,原因是上市通道“堰塞湖”被清理,壳资源价值一落千丈,破产边缘垃圾股的“价格托底带”下移到20亿市值、3元以下。

 

垃圾股更大的利空在于未来的注册制和退市机制的健全,A股的垃圾股大概率会向港股的“仙股”水准靠拢,“价格托底带”的消失,为绩差股和业绩下滑的公司打开了股价下跌的空间,这就是“价格托底带”的消失给估值体系造成的影响。

 

一个班的差生被劝退后,那些现在混在中下游水平的学生,好日子就到头了。之前的A股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个行业内,龙头企业的PE估值水平是正常的,但小市值的处于盈利状态的绩差或绩平公司却可以获得同样甚至更高的PE估值,原因正是有垃圾股“价格托底带”,股价跌不下去。

 

以房地产为例,两个龙头股的股价和PE(TTM)估值分别为:万科30.94元(9.07PE),保利16.89(7.35PE),但再看看行业市值最小的几家公司中EPS(TTM)在0.1元以上的三家公司:中迪投资19PE、沙河股份40PE、大龙地产17PE,全部高于万科保利。

 

其原因不难理解,后三家公司的股票没有任何公私募基金、保险、社保、信托券商等合法机构持有,其定价完全由散户决定,而散户更看中低价和总市值,这三家公司的股价分别为:5元多、9元多和2元多,总市值都是十几二十多亿。

 

当然,低价股的高PE有各种原因,有些也是合理的,这种整体上不合理的定价体系,给A股散户一个错觉,很多人觉得自己手上的股票虽然业绩不好,可是估值也低,向下的空间不大。但如果未来少了低价股托底,一个股票的未来的PE估值水平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不应该高于行业龙头,并不能够用A股以前的10~20倍算低估的体系去衡量。

 

大部分散户更容易看到海天爱尔一类高估值个股的风险,却无视大量低市值公司的高估风险。

 

随着A股的资金全球化,高估值已经和国际接轨了,相信注册制和退市正常化也会让低价低估值成为惯例。按照现在的趋势,几年之后,市场上应该还是有很多一百倍以上PE的优秀公司,但更多是一些估值在10倍多一点的低确定性公司,对还停留在现在“低估标准”甚至“低价审美”中喜欢抄底的A股散户投资者,将产生毁灭性的打击。

 

再加上低估值陷阱还有一个操作上的原因。投资者买高估值的公司,心里往往没什么安全感,一般都是分仓的,以防止黑天鹅;但在买低估值公司时,因为觉得安全边际高,就算一开始是分散持仓的,后来随着股价的下跌,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就补成了重仓。

 

我已经看见,一出悲剧将上演。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2XijfnLe76LRluGd5EaoHA